感冒時坐飛機,小心引發「航空性中耳炎」

2021-02-12 澎湃身體

澎湃新聞記者 屠俊

春節假期已經結束了,很多家庭在這個假期裡選擇外出旅行,市民王先生和家人選擇去海南度假,但有些糟心的是,王先生在回程途中正患感冒,帶病坐了2個小時的飛機。「當時右耳朵像穿孔一樣疼,下了飛機疼的症狀是消失了,但是現過了一個星期,咽口水的時候,右耳朵會咯噔響。」王先生描述。到醫院檢查,醫生診斷他患上了航空性中耳炎。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李樹峰指出,正常情況下,乘客發生航空性中耳炎的機會並不是很高,「中招者」往往有咽鼓管(耳咽管)——中耳系統功能紊亂。但在感冒的情況下,出現中耳炎的機會就會明顯增高。所以,感冒後,最好不要再搭乘飛機。如果6歲以上的兒童搭乘航班後,感到耳朵悶脹、耳內有響聲,聽力出現中度以下的下降,要懷疑中耳炎的可能。嬰幼兒不會準確表達疼痛,如果出現哭鬧不休,幼兒稱「耳朵疼」,家長要提高警惕。

但是,有些行程是提前預定的,無法改變,李樹峰醫生建議,感冒患者可以提前去醫院配一些含麻黃素或者羥甲唑啉等收縮鼻腔血管、減輕黏膜腫脹的滴鼻液,這些都有助於保持耳咽管暢通。在飛機起降階段,可多喝水,或者通過打哈欠、吞咽口水、咀嚼口香糖來促進耳咽管的開放,保持中耳與外界的氣壓平衡。若感覺症狀仍未消除,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閉緊嘴巴,用力呼氣,讓氣流衝開咽鼓管進入中耳腔。但在做這個動作之前,要保證鼻腔內沒有過多分泌物。

「不過也不用過分擔心,一般耳鳴耳痛的症狀都會自行恢復,但是如果一到兩周症狀沒有改善的話就需要去醫院治療。有鼓室積液、積血者宜在無菌狀態下行鼓膜穿刺抽吸術;個別鼓膜穿孔者用消毒棉球塞住外耳道,保持乾燥,全身應

用抗生素。」李樹峰醫生說。

李樹峰醫生解釋,耳部分為外耳、中耳、內耳,而聲音的傳導主要靠中耳進行,所以一旦中耳出現問題,就會引起耳悶、耳鳴等症狀。而中耳與外部交通主要通過咽鼓管進行,咽鼓管是與鼻腔後方—鼻咽部連接在一起的,這也就是鼻部患病會導致耳部疾病的原因了。正常情況下空氣可以在打哈欠、咀嚼、張口時由鼻咽部的咽鼓管張開,使中耳與外部進行氣體交換,保持氣壓平衡穩定。而感冒會引起鼻咽部水腫,造成咽鼓管堵塞,這會造成空氣不能進入中耳,如該種情況持續較長時間就會引起中耳負壓的情況,繼而導致耳悶、自聽增強,有回音、耳鳴等,如病情繼續發展則會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粘連性中耳炎甚至聽力下降。

另外,感冒時,鼻腔內會有鼻涕分泌液,擤鼻涕時分泌液容易被壓入中耳內感染導致中耳炎。而感冒時坐飛機,由於高空負壓,會使原本咽鼓管堵塞更嚴重,造成中耳內負壓更大。因此,一旦出現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早治療,如果鼻涕比較多,擤鼻涕時最好採取一側擤的方法,千萬不要過分用力,以防鼻涕進入鼓室。

相關焦點

  • 飛機出行中的小煩惱——航空性中耳炎
    如果咽鼓管功能有障礙,中耳腔內外壓不能迅速取得平衡,就會出現「壓耳」現象,使耳膜充血,導致耳朵疼痛,嚴重時還可能出現聽力障礙。航空性中耳炎又稱氣壓損傷性中耳炎,是由於飛機飛行中高度變化產生氣壓改變而引起的中耳內外氣壓不同導致的。因此外界氣壓變化是導致航空性中耳炎的最主要因素,尤其當飛機起降速度較快時(超過15m/s),更容易發生「壓耳」的現象。
  • 【阜新市中心醫院】就醫 yes or no:感冒時能不能坐飛機?
    小編的姐姐在出差時感冒了,但這並沒有影響姐姐的工作熱情。她還是堅持坐飛機去開會。
  • 感冒不要坐飛機,差點出事
    降落時外界氣壓高,要捏鼻子呼氣。原來是感冒啊,難怪我有一次從香港回來,正好前一晚是感冒發燒的,然後在飛機上耳朵就聽不到了,還很痛,我還覺得是香港航空飛太快的關係,原來是我自己感冒的關係我上次感冒坐東航,然後呼吸不順暢,渾身發麻,最後空姐給我吃了救心丸……下來後地勤的醫生就說我是缺氧,一會就好了我也試過感冒坐飛機,嚇死了,我的耳朵超級痛。
  • 寶寶坐飛機當場斃命 坐飛機沒那麼容易
    對於這樣的情況,方琴也給出建議:如果有患者坐飛機,家屬一定要提前通知乘務員,讓其有所準備,最好是自己帶上相應的急救藥品。多大的寶寶可以坐飛機?想和小寶貝一起坐飛機,家長首先要了解一些有關小孩坐飛機的規定哦!航空公司規定出生14天以上、身體健康的嬰兒,才可以搭乘飛機。
  • 感冒也會引起中耳炎嗎?
    感冒後會得中耳炎,這和人體的解剖結構有很大的關係。每個人鼻腔的後面(鼻咽部)兩側各有一根咽鼓管和耳朵相通。咽鼓管有維持中耳氣壓平衡,引流中耳分泌物的作用。1、感冒為什麼會引起中耳炎?而兒童咽鼓管較成年人短、平、寬,相對來說,患中耳炎的概率大大增加。而許多兒童都是在感冒後期突然患上急性中耳炎,這與小孩在感冒時擤鼻涕和睡眠質量有關。家長給孩子擤鼻涕時,捏住鼻子的兩邊擤鼻涕容易導致分泌物堵塞耳咽管,而正確的做法是堵住一邊的鼻孔,另一邊自然地擤出鼻涕。
  • 飛機起飛降落時 讓耳朵炸裂的痛感是哪來的?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坐飛機時,在飛機起飛、降落的過程中,耳朵會出現耳鳴、耳悶、耳脹的情況,有時候甚至會出現鑽心的疼痛,仿佛耳外的氣流如尖針般刺進耳膜,還伴隨著空氣銳利的尖叫聲。在醫學上,把這種乘坐飛機引起的耳朵疼痛稱為「航空性中耳炎」。
  • 孩子感冒 家長別忽視中耳炎
    專家指出,約八成孩子的中耳炎是由感冒引起,因此家長在給孩子治療感冒的同時,不要忽視鼻部症狀,以防止感冒後誘發急性中耳炎。八成中耳炎由感冒引起家住漢口的3歲女童恬恬(化名),隨父母出門旅遊回來後就患了一場感冒。吃過藥後,感冒症狀似乎好了許多,只是還有一點鼻塞流涕,媽媽便沒有給恬恬做進一步處理。
  • 假日當心 假期帶寶寶坐飛機的5個注意事項
    假期很多爸爸媽媽都會選擇帶寶寶坐飛機出行,幾歲的寶寶可以坐飛機?坐飛機的過程需要注意什麼?今天我們就來總結一下。  一些民航空公司規定,寶寶出生14天之後才可以乘坐飛機。由於寶寶年紀較小,由於剛出生不久的寶寶肺部尚未完全張開,毛細血管脆弱,身體對氣壓、重力等因素變化耐受力較弱,所以不建議出生7天內的新生兒坐飛機。
  • 帶小寶寶坐飛機?出發前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嬰兒坐飛機的時候又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安全要點?《醫知袋鼠》為您解答。航空公司規定,寶寶必須出生14天以上,並且身體健康才能登機。但由於剛出生的新生兒肺部尚未完全張開,毛細血管脆弱,身體對氣壓、重力等因素變化耐受力較弱,建議家長們最好等到寶寶4~6周以後再帶他飛行。
  • 健康提醒丨孩子反覆感冒當心中耳炎
    兒童感冒後易患中耳炎和兒童耳朵的結構特點有關,但不代表是孩子耳朵有問題。在我們的鼻咽左右兩側各有一條連接中耳的管道,我們稱之為「咽鼓管」,而兒童的咽鼓管尚未發育成熟,相對於成人較短、較平,其管口呈開放狀態。
  • 寶寶究竟能不能坐飛機?!超全攻略!
    寶寶坐飛機是需要買票的。  根據民航部門的相關規定,14天-2周歲的嬰兒坐飛機需購買嬰兒票,價格是成人全票價的10%,免收機場建設費與燃油附加稅,但不提供機上座位。  如需單獨佔用座位,則應給寶寶購買兒童票。  2.2周歲到不滿12周歲兒童的票價是成人全票價的50%,單獨佔座。
  • 小心中耳炎在作祟!日常做好5點,可有效防治中耳炎
    中耳炎是常見的一種耳部疾病,如果耳朵患中耳炎了,很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聽力,導致聽力下降。為了保護我們的聽覺,如果發現耳朵出現異常了,要及時去醫院檢查,看是什麼問題,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中耳炎有什麼症狀?
  • 耳朵進水會引起寶寶中耳炎嗎?中耳炎如何預防?
    發生中耳炎如果不及時治療,耽誤了病情會因為鼓膜穿孔導致耳朵反覆流膿、聽力下降,甚至致聾。 如何判斷中耳炎 中耳炎大多是由感冒引起的,因此在寶寶感冒後我們要密切關注寶寶的情況,若寶寶出現以下多個症狀,建議及時就醫確診。
  • 感冒後坐飛機,為什麼會耳悶耳痛聽力下降?
    感冒後坐飛機,為什麼會耳悶耳痛聽力下降?
  • 因感冒引起分泌性中耳炎,5歲雙胞胎兩個月裡交替耳朵疼
    經檢查發現,原來兩人都是因感冒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近日,兩人在武漢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接受了手術治療,症狀好轉順利出院。專家提醒,在流感高發季,要警惕兒童感冒引起的中耳炎,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如果孩子生病了應分餐和分睡,避免交叉感染致病情反覆。志志和俊俊在幼兒園上大班,平時兄弟倆形影不離,在家中大部分時間是外婆負責照顧。
  • 如何判斷是不是中耳炎?
    對於常見的分泌性中耳炎而言,其主要的表現是耳朵悶脹,感覺耳朵像進水或塞了一團棉花一樣,聽不清聲音,聽力下降;檢查時可透過鼓膜看到鼓膜後面有液體徵象,通過專門的聽力檢查可進一步確診。
  • 「家庭保健」老人和孩子易患中耳炎
    中耳炎包括4種類型:分泌性中耳炎、化膿性中耳炎、中耳膽脂瘤、特殊類型中耳炎。分泌性、化膿性中耳炎最常見。小兒因咽鼓管解剖發育未成熟、反覆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發病率比成人高。前者是引起小兒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現是耳朵悶脹,像進水或塞了一團棉花一樣,聽不清聲音;後者患兒會有明顯耳痛等急性症狀,如不及時治療,易出現併發症。
  • 5歲雙胞胎交替耳疼2個月 原是交叉感染引發中耳炎
    經檢查,發現原來兩孩子都是因感冒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近日,這對雙胞胎在武漢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接受了手術治療,症狀好轉順利出院。12月8日,專家提醒,流感高發季要警惕兒童因感冒而引起的中耳炎,有二娃的家庭孩子應分餐分睡,避免交叉感染致病情反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