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不舒服?如何判斷是不是中耳炎?

2020-12-24 騰訊網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遊泳後竟然得了中耳炎!中耳炎是咋回事,這就為大家科普一下~

中耳是耳朵鼓膜裡的一個小結構,它與鼻咽部相通,而咽鼓管就是它們之間的通道;當咽鼓管出現堵塞、功能障礙時,就會造成中耳炎。

中耳炎是耳科臨床常見病與多發病,包括四種類型:

(1)分泌性中耳炎

較常見,多由於咽鼓管堵塞,導致有液體向中耳內滲出所致。

(2)化膿性中耳炎

較常見,滲出液為膿液,由於細菌感染所致。根據病程又可以分為急性發作及慢性發作性中耳炎;

(3)中耳膽脂瘤

最危險,容易引起顱內外併發症,也稱之為危險型中耳炎,可以和化膿性中耳炎相互轉換;

(4)特殊類型中耳炎

較少見,主要是指真菌性、結核性中耳炎或愛滋病性中耳炎等。臨床容易誤診、漏診,應引起重視。

圖片來源:千庫網

中耳炎愛找哪些人?

根據中耳炎的不同類型,易感人群有所不同:

01

分泌性中耳炎

是以中耳積液及聽力下降為主要特徵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小兒的發病率比成人高,是引起小兒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發病機制與咽鼓管解剖發育未成熟、反覆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關。

02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也是小兒常見,與分泌性中耳炎區別在於前者的中耳積液不含細菌或很少檢查到細菌,臨床症狀比較平穩,後者為膿液,為細菌感染所致,患兒會有明顯耳痛等急性症狀,若不及時治療,容易產生併發症。

03

中耳膽脂瘤

與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之間關係密切,人群普遍易得。由於此病多呈慢性進程,其出現顱內外併發症機率會增加,因此一旦確診應及時治療,以去除可能發生併發症的隱患,重建聽力。

04

特殊類型中耳炎

如結核性中耳炎、真菌性中耳炎、愛滋病性中耳炎多與全身疾病相關聯,若罹患結核或愛滋病,耳部有中耳炎表現,要注意排除特殊類型中耳炎存在。

中耳炎的症狀表現?

對於常見的分泌性中耳炎而言,其主要的表現是耳朵悶脹,感覺耳朵像進水或塞了一團棉花一樣,聽不清聲音,聽力下降;檢查時可透過鼓膜看到鼓膜後面有液體徵象,通過專門的聽力檢查可進一步確診。

圖片來源:千庫網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及膽脂瘤型中耳炎會有鼓膜穿孔、耳道流膿或耳道血性溢液等表現。

若是中耳炎反覆發作,尤其是膽脂瘤型中耳炎會侵犯周圍組織,出現一系列顱內外併發症:

顱外併發症常見的有迷路炎、巖錐炎及耳源性周圍性面癱,其他還包括耳後骨膜下膿腫和瘻管、頸部膿腫等;

顱內併發症可危及生命,常見的包括乙狀竇血栓性靜脈炎、腦膜炎、腦膿腫、腦脊液耳漏等。

中耳炎有哪些嚴重後果?

中耳是一個含氣腔,其上承顱腦、下前與大血管相鄰,外側是鼓膜,內側是內耳及面神經,向前與鼻咽部相連,其重要功能是傳導聽覺,一旦中耳有炎症出現,患者會有耳聾、耳鳴、耳痛、耳堵、耳道溢液、自聽過響、眩暈等症狀,甚至會出現面癱、頭痛以及顱內感染等表現。

圖片來源:千庫網

「一老一小」群體更容易出現中耳炎併發症:

老齡群體由於反覆中耳炎發作,病史較長,對周圍組織影響較大,而且老年人全身可能罹患多種慢性疾病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從而導致老齡群體中耳炎患者更易出現顱內外併發症;

小兒患者本身鼓膜較厚,急性炎症發作時膿液不易經鼓膜排出,也容易產生併發症。嬰幼兒頻繁抓耳、發熱及哭鬧也是中耳炎的常見表現。

其次,膽脂瘤型中耳炎也更易引起嚴重後果,中耳膽脂瘤可以破壞耳部重要結構,如聽小骨及面神經,導致聽力損失或者面癱;且由於耳部上面是腦組織,僅有薄層骨質分隔,若膽脂瘤一旦破壞這層骨質,炎症會侵入大腦,引起腦部感染,嚴重的會引起腦膿腫,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中耳膽脂瘤需要及時手術,徹底清除膽脂瘤並避免引起嚴重併發症。

中耳炎怎麼治療?

中耳炎的治療包括局部滴藥治療、全身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

● 對於分泌性中耳炎,多數經過局部用藥加上適當全身應用抗生素或促排類藥物,多可獲得滿意效果;根據病情進展,其他的幹預手段還包括鼓膜穿刺及置管治療。

● 對於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及中耳膽脂瘤,局部用藥及全身藥物治療只能緩解症狀,根治的辦法是手術治療,清除病變並重建聽力,可以去除潛在併發症隱患。

● 特殊類型中耳炎如結核性中耳炎,要進行全身抗癆治療,根據中耳病變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中耳炎患者注意事項

由於中耳炎是一種常見病症,不同群體罹患中耳炎類型不同,不同類型中耳炎危害也不同,所以中耳炎患者的注意事項要區別對待。

一般注意事項包括:

1、儘量預防感冒

很多中耳炎疾病是由於感冒引起的,減少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會減少中耳炎急性發作的機率。

圖片來源:千庫網

2、預防或積極治療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一般腦膜炎、流感等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會引起中耳炎,病菌或病毒可通過鼻咽部感染中耳。比如鼻腔有分泌物或感冒後,不要同時捏住兩個鼻孔使勁擤鼻涕,防止有細菌的分泌物被擠壓進咽鼓管逆行感染中耳。

圖片來源:千庫網

3、遊泳時儘量避免嗆水,選擇乾淨泳池,以免細菌感染引發中耳炎。

圖片來源:千庫網

4、如已有鼓膜穿孔,則要注意保持外耳道的潔淨與乾燥,淋浴、洗髮時防止進水,禁止遊泳。

另外,對於小兒患者注意事項還包括:

(1)對於哺乳中新生兒或嬰兒,應避免平躺哺乳餵奶,這是因為嬰幼兒咽鼓管短、寬且平,平躺餵奶會導致奶液倒溢,將鼻咽部病原菌帶入中耳引發感染。

(2)對於伴有發熱患兒,應保持充足水分,這是因為發熱會導致脫水,降低患兒抵抗力,影響恢復。

(3)應隨時注意患兒全身狀況。若炎症未被有效控制或出現有嗜睡、頸部僵硬強直現象,應該警惕顱內併發症出現,需要及時就醫。

作者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伊海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北京114預約掛號

相關焦點

  • 耳朵進水會引起寶寶中耳炎嗎?中耳炎如何預防?
    發生中耳炎如果不及時治療,耽誤了病情會因為鼓膜穿孔導致耳朵反覆流膿、聽力下降,甚至致聾。 如何判斷中耳炎 中耳炎大多是由感冒引起的,因此在寶寶感冒後我們要密切關注寶寶的情況,若寶寶出現以下多個症狀,建議及時就醫確診。
  • 耳朵痛?小心中耳炎在作祟!日常做好5點,可有效防治中耳炎
    中耳炎是常見的一種耳部疾病,如果耳朵患中耳炎了,很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聽力,導致聽力下降。為了保護我們的聽覺,如果發現耳朵出現異常了,要及時去醫院檢查,看是什麼問題,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中耳炎有什麼症狀?
  • 溼耳道分泌物就是中耳炎?了解中耳炎特有症狀,對症下藥效果好
    01耳朵雖然小但至關重要,中耳炎不是小病,可能造成很大危害對於化膿性中耳炎患者,其較為嚴重的急性中耳炎患者還可能會出現頭暈、發燒不退、噁心,甚至會出現腹瀉、嘔吐等不良反應和症狀。可通過耳鏡來判斷耳鼓膜受損程度來判斷;不同的中耳炎致病類型,可通過氣流聲來判斷咽鼓管通透性。
  • 感冒也會引起中耳炎嗎?
    感冒後會得中耳炎,這和人體的解剖結構有很大的關係。每個人鼻腔的後面(鼻咽部)兩側各有一根咽鼓管和耳朵相通。咽鼓管有維持中耳氣壓平衡,引流中耳分泌物的作用。成年人咽鼓管長約3.5釐米,耳朵這一頭高,鼻咽部這一頭低,而且常處於塌陷狀態,只有在打哈欠和咀嚼的瞬間才開放,所以成年人鼻咽部的病原體並不容易進入中耳。
  • 南昌博大耳鼻咽喉醫院:耳朵流血、流膿不要等,可能患了中耳炎!
    耳朵發炎、流血、流膿是中耳炎常見的症狀,很多患者對中耳炎不夠了解,導致該病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身體損害。 、分泌性中耳炎等,當中耳炎造成鼓室積液、或鼓膜穿孔後,會嚴重影響患者聽力。
  • 寶寶老愛抓耳朵,不僅是出於好奇,五種情況需要及時做出處理
    1、中耳炎家長如果發現寶寶抓著耳朵哭鬧,一定要仔細看看他的耳朵眼兒裡是否有流膿症狀,抓耳朵時的表情又如何?如果寶寶表現得很難受,即使耳朵裡沒有流膿,也要儘早就醫,寧可檢查出沒什麼事,也不要到出了事兒再去檢查,那就晚了。
  • 因感冒引起分泌性中耳炎,5歲雙胞胎兩個月裡交替耳朵疼
    楚天都市報12月8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簡傑)近2個多月來,5歲的雙胞胎兄弟志志和俊俊(均為化名)交替出現耳朵疼的情況,一個好了另一個又發作,反反覆覆令家長手忙腳亂。經檢查發現,原來兩人都是因感冒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
  • 孩子感冒 家長別忽視中耳炎
    這幾天,恬恬晚上睡覺總是睡得不踏實,不但夜間醒來哭吵,還用手不停地抓撓耳朵,喊耳朵痛。媽媽不放心,帶著她到武漢兒童醫院耳鼻咽喉科就診,經檢查確診,恬恬是因感冒誘發了急性中耳炎,需要抗感染治療。為什麼兒童容易感染中耳炎?這與小兒耳部結構發育不完善易招感染有關。每個人鼻腔的後兩側各有一根咽鼓管和耳朵相通。咽鼓管有維持中耳氣壓平衡,引流中耳分泌物的作用。
  • 耳朵老是發熱,不是有人想你,可能是被這些疾病「盯上了」
    常聽人說耳朵紅、耳朵發熱就是有人在想你,或者有人在議論你的「心靈感應」。人們在打噴嚏時也會想一想是不是誰在罵自己,這些都是人對於自己身體反應狀況的猜測和判斷。但是隨著科學人們文化素質的逐漸提高,我們不應該再如此盲目地進行推斷,耳朵紅、發熱很可能就是身體的某些連鎖反應症狀。就好比我們感冒時會咳嗽是一個道理,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過,長時間出現耳朵發熱,或偶爾一個耳朵熱的現象。
  • 當松獅犬出現搖頭甩耳動作時,一定要警惕了,這是中耳炎的前兆
    那麼最近有朋友來諮詢小編說發現松獅犬老是出現抓耳撓腮,並且出現頻繁的甩頭的動作,有時候還出現劇烈的搖頭的行為,這讓主人非常擔心,以前從來都沒有過這種情況,這種異常的表現是不是身體哪些不舒服的情況而導致的呢?其實主人這種警惕是非常正確的,這種行為就是松獅犬耳朵不舒服所造成的,今天小編就仔細的給大家講一下這個問題。
  • 耳門穴,耳朵的門神,沒其他本事,擅長耳朵問題,耳鳴、中耳炎等
    耳朵前沿有三個並列著的穴位,分別叫耳門、聽宮、聽會穴,相當於三個門神一樣,守在耳朵的前面。三個穴位分屬三條陽經的,耳門是手少陽經的,聽會是足少陽經的,而中間的聽宮是手太陽經的。曾有一段時間,我把這三個穴位經常搞混。後面我轉換了一下記憶法。
  • 耳朵突然發熱發紅,不是有人念叨你,可能是這5個原因,了解一下
    我想很多人都有過耳朵發熱發紅的感覺吧,小時候,經常聽到老人說:「耳朵發熱,是有人在念叨你了」。那時候聽了還以為是真的,因為耳朵發熱發紅時,並沒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覺,就誤以為是真有人在念叨自己了。長大後才知道,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看來小時候真是天真又爛漫呀。那麼耳朵突然發熱發紅,有哪些原因呢?
  • 男子耳朵不舒服,一看裡面密密麻麻 ……看了想吐!
    老人是睡覺的時候, 感覺耳朵裡像是爬了個什麼東西進去 照光法拿手電筒,對著有昆蟲跑入的耳朵照光,昆蟲有向光性,因為耳道裡是暗的,拿手電筒從耳外往裡頭照,昆蟲就會循著光線爬出來。1、當小蟲飛入耳道的時候,正常都會引起嗡嗡作響聲,這時應該用雙手捂住耳朵,張口,以防止鼓膜震傷。2、通常來說耳垢能保持耳道適度的溫度,並且還可以防止灰塵、小蟲等自己接觸鼓膜,因此,平常最好不要隨便摳耳垢。3、應該教育兒童不要私自挖耳,玩玩具的時候,不要隨便將小物件塞入耳內,如果小孩年齡比較小,玩耍的時候最好要有大人的陪同。
  • 寶寶抓耳朵 不只癢那麼簡單!
    寶媽們有時會發現,寶寶總是喜歡抓耳朵,吃奶抓、睡覺抓、哭時抓、高興了也抓,時常抓的滿耳通紅,有時甚至抓出了血,寶媽們是不是認為寶寶這是耳朵癢
  • 健康提醒丨孩子反覆感冒當心中耳炎
    兒童感冒後易患中耳炎和兒童耳朵的結構特點有關,但不代表是孩子耳朵有問題。在我們的鼻咽左右兩側各有一條連接中耳的管道,我們稱之為「咽鼓管」,而兒童的咽鼓管尚未發育成熟,相對於成人較短、較平,其管口呈開放狀態。
  • 感冒時坐飛機,小心引發「航空性中耳炎」
    「當時右耳朵像穿孔一樣疼,下了飛機疼的症狀是消失了,但是現過了一個星期,咽口水的時候,右耳朵會咯噔響。」王先生描述。到醫院檢查,醫生診斷他患上了航空性中耳炎。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李樹峰指出,正常情況下,乘客發生航空性中耳炎的機會並不是很高,「中招者」往往有咽鼓管(耳咽管)——中耳系統功能紊亂。但在感冒的情況下,出現中耳炎的機會就會明顯增高。
  • 飛機出行中的小煩惱——航空性中耳炎
    節假日與家人好友相約出行本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但有些人在飛機起降過程中耳朵會出現不適,比如耳內堵塞感、耳鳴、耳痛、聽力下降、眩暈等,嚴重影響出行的心情。如果咽鼓管功能有障礙,中耳腔內外壓不能迅速取得平衡,就會出現「壓耳」現象,使耳膜充血,導致耳朵疼痛,嚴重時還可能出現聽力障礙。航空性中耳炎又稱氣壓損傷性中耳炎,是由於飛機飛行中高度變化產生氣壓改變而引起的中耳內外氣壓不同導致的。因此外界氣壓變化是導致航空性中耳炎的最主要因素,尤其當飛機起降速度較快時(超過15m/s),更容易發生「壓耳」的現象。
  • 【健康闢謠日曆】耳流液就是中耳炎?
    【健康闢謠日曆】耳流液就是中耳炎?>闢謠日曆2020 11 11健康謠言 :耳流液就是中耳炎?>很多人認為耳朵流膿就一定是中耳炎,其實還有很多疾病也會引起耳朵流膿,如外耳道溼疹、外耳道真菌病、外耳道炎等等,所以出現了耳流膿不要急著自己滴藥水,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明確病因,針對性治療
  • 寶寶總是抓耳朵是怎麼回事
    「寶寶老在抓耳朵,都抓出血了,會不是是中耳炎啊?」,每天都會有家長抱著寶寶過來看耳朵,經過專科檢查發現其實是耵聹刺激耳朵癢導致的。這種情況是常見的,在這裡給寶爸寶媽們科普一下。
  • 不同類型的中耳炎會有哪些症狀?如果有這些症狀,及時去醫院治療
    導語:耳朵作為身體的重要器官之一,擔負的責任也很重大,耳朵的結構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外耳用來收集聲音,中耳是將聲波傳遞到內耳,內耳則是維持機體平衡。如果在平時不多加注意保護耳道環境的衛生,就會導致病菌進入耳道,引起炎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