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輕女、榨乾勒索,為什麼國產劇母親總那麼討厭?

2021-02-08 盧璐說

歡迎加入匯聚60萬優雅中產女性的圈子

了解盧璐最新動態:加微信:lulubleu522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我只是想說,不要再刻板母親了,也不要再刻板女人了,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個孩子,就有多少種不同的母親。


----盧璐說


我發現了,原來國產劇的一個最重要的存在,就是「被罵」,讓觀眾邊看邊罵,罵爽了,分就高了。


譬如說,近期的熱門新劇《以家人之名》,剛播出不久,豆瓣高達8.6分,口碑和收視雙豐收。


《以家人之名》以不多見的單身爸爸為切入點,講述的是兩個父親,遭遇到了家庭的變故後,決定搭夥一起過日子,共同養育起了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


這部劇也圍繞著這兩個家庭,兩位父親,三個孩子的親情、愛情來展開,聽著真有新意,可事實上,越看,越不是滋味。


熱搜上的凌霄是劇中的男主角,宋威龍主演,長相英俊,身高挺拔,完美的偶像劇男主角臉。


完美的他,卻有著破碎的原生家庭和恨他恨到想他去死的母親。


凌霄的母親陳婷,外出打麻將,把凌霄和妹妹反鎖家中,結果妹妹吃核桃不小心噎到了,凌霄求助無門,眼睜睜地看著妹妹死在自己的面前。


按道理,最內疚最該負責的是陳婷,可陳婷卻將過錯推給了凌霄,女兒的死,兒子買單,動不動就打罵。


把整個家庭弄得支離破碎後,自己拉著行李箱一走了之。


看到這,我滿臉問號?這前後矛盾的姿態和人設,實在是太不符合邏輯啦!


陳婷作為一個母親,已經失去了一個孩子,竟然還能捨棄掉唯一的孩子,遠走高飛???


如果說她不喜歡孩子,那她為何在女兒死去後如此自責,整天悶悶不樂;如果她喜歡孩子,那她又為啥拋棄掉兒子凌霄?


別說是男人的錯!因為凌霄的父親一直沒拿這件傷心事來戳陳婷的脊梁骨,而是默默自己消化了這場悲劇,一直在平復她的情緒。


接著,故事發展的槍口對準了凌霄的外婆,她集合了所有令人討厭的元素:


嫌貧愛富,勢利眼,喜歡動粗,狠心起來,罵自己的女兒,打自己的外孫,完全不講任何道理。


去菜市場買菜,也要顯擺自己現女婿的身份和地位,出門開大奔呢!


看樣子,女兒是她的驕傲吧?可老太太還有兩幅面孔。


在外借女兒的風頭為所欲為,對內開始打壓女兒。


私底下對女兒遠嫁到新加坡的態度,是720度的轉變,經典的別人家就是寶,自家的孩子就是草!


合著這哪裡是自己的女兒,明明是缺少一個懂事聽話,還能釣到金龜婿的保姆護工啊,最好還是自己親生的!


這親生母親和外婆已經夠氣人了,凌霄同母異父的妹妹,更不討喜。


一出場是志氣高昂的公主,和女主李尖尖走在樓梯上,還想把人家往下推,偷雞不成蝕把米,摔下了樓梯。


在離地面幾米的樓梯上推人來體現刁蠻任性,確定這是小孩子的惡意嘛?確定這是小打小鬧嘛?這明明是未成年犯罪!


就這還給洗白成任性的小公主脾氣嗎?都可以直接報警了!


祖孫三代都這副德行,你就說氣不氣人吧!


氣,氣死了,氣得都上熱搜了!


觀眾呢,罵,還要三個一起罵!希望這三個女性角色滾得越遠越好。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Too young too naive!


男配角子秋媽,水靈漂亮,可惜遇人不淑,生下兒子子秋後,後悔不已。


在看到自己的相親對象是個愛孩子的老實人後,直接拋棄了孩子,借了1萬元一走了之。


我承認,現實生活中的確存在丟棄孩子,虐待孩子的母親。


但血濃於水,更多的單親媽媽,自力更生,在生活中努力去彌補孩子缺失的父愛,盡心盡責地在撫養孩子,怎麼編劇就看不到呢?


偏偏一個兩個,都喜歡拋子棄夫,貪慕虛榮!


好吧,如果為了推動劇情,寫兩個不要孩子的母親,我能理解。


可劇中的女性角色,尤其是有母親身份的,就從來沒有討喜過!


女主角李尖尖的好朋友,齊明月的母親,一身香奈兒風的白色套裝,配上珍珠項鍊,以及米色的Lady Dior。


雍容華貴、一開口的官太太做派,典型的急功近利,看人下菜,倒胃口。


周遭的居委會大媽們,整天不幹事,光顧著在飯館裡八卦著別人家的傷心事了,邊打麻將邊高聲呼喊,這正常人都不會做吧!


我算是發現了,為了描寫一部沒有血緣的單親爸爸們的家庭劇,除了爸爸是好角色,其他女性全是惡人,處處都戳到恨點上。


關鍵是劇裡的,想要塑造的兩位好爸爸,也沒有什麼細節,能夠表現出他們的好。


一個是會做飯的大廚,一個是整天不著家的警察,兩人一結合,馬上養出了三個乖巧可愛的孩子,兩個還是大學霸。


真這樣,那媽媽們每天瞎忙活啥呀,趕緊離家出走,讓萬能的爸爸們承擔起家庭吧,孩子立馬就可以變成學霸!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國產劇以原生家庭為切入點,《歡樂頌》、《都挺好》、《安家》,再到今天的《以家人之名》,無不是以「家人」的角度來展開。


其中,「媽媽」這個角色,是家庭劇的核心,是鞏固整個家庭的主心骨。


大家從來都是問:「我和你媽掉水裡,你會救誰?」沒有哪個人再問一句:「兒子和你爸掉水裡,你會救誰?」


可現在的意識中,女性和男性,母親和父親,母親和女兒,成了絕對對立的極端,到了有我沒你,有你沒她的局面。


就像《以家人之名》,因為單身父親被歌頌的,所以,充當壞人的一定是母親!


還有那些所謂的大女主戲,為了成就她們善良、樂觀、堅強、積極的一面,編劇們都在不遺餘力地給她們安排一個惡毒母親!


《歡樂頌》裡的樊勝美,從第一部慘到第二部,每次樊勝美的電話一響起,雞皮疙瘩就來了。


所有人腦海裡立刻浮現出那種帶著模仿刻薄的上海調調:「你一定要救救你哥哥,你一定要幫幫他,咱們家就剩你一個人能出面的啦。「


好不容易捱過了樊母的死命連環call,大家又迎來了《都挺好》的蘇母,趙美蘭,一個專門跟蘇明玉過不去的女人。


就連最後令人討厭的蘇大強,都能以手磨咖啡扭轉口碑,唯獨趙美蘭,至今還在最討人厭的媽媽上有排名。


孫儷的《安家》更加變本加厲了,房似錦的母親,不僅從小就嫌棄這個么女,想把她扔井裡,連三個姐姐都對她惡語相向。


長大後,房似錦的媽比樊勝美的媽還要吸血,樊母好歹是求著自己的女兒,房母直接就是威脅和逼迫了。


單單就這幾個截圖,就已經極大地激發起觀眾的恨意了,可至於為什麼這麼做?動機是什麼?編劇永遠都是簡單的四個字「重男輕女」,一筆帶過。


編劇是聰明的,重男輕女是長期的現實矛盾,更容易激發觀眾的恨意。而恨意的表達,永遠比愛意來得兇、來得猛,讓人意猶未盡。


所以塑造令人討厭的母親,比塑造人人都愛的母親來說,簡單得多。


不過也不能說,國產劇裡只有「惡母親」,有時候也有正面的,努力討喜的母親,譬如:《渴望》中的劉慧芳,《親愛的》裡的魯曉娟,《三十而已》的顧佳


無論年紀,經歷,個性,她們的共同在於:完全的奉獻,要犧牲掉自己,更不用說有自己的時間、精力。


而且既然是母親,那就要一心一意,絕對為了孩子,為了家庭,沒有任何負面的行為和舉止,而任何的自我意願和人生需求,都是和母親對立的,不被容忍的。


看看顧佳,就算連許幻山出軌了,也要替他擦乾淨屁股,賣房還債,回鄉下過日子,那才是一個值得稱讚的,正面的好母親啊!


可就算是這樣,大家還覺得她人設崩塌,太過於追求完美,對孩子期望值太高,給丈夫的壓力太大!


說來說去,原來電視劇的本質都是順著民意的流量啊!寫寫那些重男輕女,拋夫棄子,尖酸刻薄的惡毒母親,明天的熱搜就預定了:全民運動罵女人!


正是單一片面的刻畫,導致對母親的惡意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原生家庭,只有惡劣,原生母親,沒有最壞,只有更壞。


今天安排母親求助借錢,明天就讓她理直氣壯威脅一百萬,後天就直接讓她先拋家棄子,再來威脅兩百萬、三百萬.


或許你會說,家庭劇嘛,看得爽就行,有人唱白臉,就得有人唱紅臉,這是戲劇衝突,別太當真。


不得不提一部豆瓣高達8.8的神劇,沒有絕對的壞人,拍了好幾部,仍是經典的《家有兒女》。


宋丹丹飾演的劉梅,一個帶著拖油瓶的離異母親,嫁給夏東海,給兩個孩子當後媽。


她壞嗎?不算壞。


面對小雪的惡意,她接觸討好,但不刻意,爽快地承認自己的行為。


但她有脾氣嗎?肯定有!


看到劉星說想要有個野蠻女友,馬上毫不客氣。


你說她人設討喜嗎?不算太討喜。


帶有大部分嚴母的影子,急了也會上手,拿著雞毛撣子到處飛。


但她絕對能稱得上最受歡迎的母親之一,火辣但不惡毒,嚴厲但也溫柔,常常以柔克剛,化解矛盾。


她不是那種典型的,放棄自家的孩子,去討好別人家孩子的奉獻型後媽。


劉梅一直很在意劉星,尤其是他的成績,有一集劉星抄作文得了第一後,劉梅的第一反應是裱在梳妝檯的上面,天天照著鏡子就能看到。


夏雪成績更優秀,獎狀更多,她會誇獎,但若是真正在乎的,一定是劉星。


如果按照現在編劇們對後媽的理解,那是她一定帶著孩子嫁入夏東海家,把兩個孩子用詭計趕出去,鳩佔鵲巢的惡毒後媽。


要麼是前面所說的奉獻型後媽,感動了自己,專坑自家的娃!


反正母親要麼是極端的惡,要麼就是極端的善,中間值的,一邊兒去,不夠吸引人!


說到底,還是現在的社會環境,對母親的要求過高了,一點點的不好,全是雞蛋裡的刺,沒有也給你硬造:「這都做不好,你怎麼當媽的!」


反觀男性,性別一換,讚揚過萬。


爸爸們只要顧家、掙錢、做家務佔了一樣,就能誇上天:「有這樣的男人,你還挑什麼挑!」


陳俊生出軌了,成為了最可愛的前夫哥;蘇大強沒幹啥好事,最後上演父女情深,立馬人設變得高大上了.


為什麼?


母親,或者以母親為代表的的女性,成了推動劇情的工具人。惡婆婆,惡母親,惡小三.層出不窮,一次又一次地挑起大眾的怒火,只要有她們在,就沒有繼續不下去的劇情。


所以,國產劇對母親的恨,變得格外地突出,母親的評價從神壇跌到了池塘底,世上再也沒有好媽媽,有媽不如沒媽!


真是可悲!在幾千年後,不婚,職業大女人,可以變成正面的勵志形象,瀟灑人生。


而母親,被固化成了一個只有兩面的紙片人,或極端的奉獻,或極端的索取,活該你生孩子,當母親,活該你當驢做馬,來世也別想為人。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我想說,今天的母親,今天的女性,並不是這樣的!我們有孩子,有老公,有家庭,但還有事業,有自我,有自己的歡喜和感動。


就算成為母親,我們也不會一夜成鋼,我們有自己的脆弱,就算成為母親,我們也不會忘記自己,我們有自己的人生。


一個母親會犯錯,誰也不是聖人,我只能確認,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深思熟慮之後,在當時場景下,做出的最佳選擇!


在這裡,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我只是想說,不要再刻板母親了,也不要再刻板女人,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個孩子,就有多少種不同的母親。


對於母親,我們要的不是歌頌,不是討厭,是愛和寬容。

盧璐說,


昨晚劇中的三位媽媽集體上線,一個展示控制欲,一個展示對孩子的無視,一個展示強勢,反正不把孩子逼到絕路,絕不會善罷甘休。


看來,過幾天,這部劇中的媽媽們,又得集體被討厭到上熱搜了。


你們怎麼看待這些問題呢?歡迎留言和我說一說哦!


周四快樂!

相關焦點

  • 重男輕女、榨乾勒索,為什麼國產劇母親總那麼討厭?
    作者 | 盧璐來源 | 盧璐說 (公眾號:lulu_blog)我發現了,原來國產劇的一個最重要的存在,就是「被罵」,讓觀眾邊看邊罵,罵爽了,分就高了。譬如說,近期的熱門新劇《以家人之名》,剛播出不久,豆瓣高達8.6分,口碑和收視雙豐收。
  • 都2020年了,為什麼國產劇裡的女性還是那麼討厭
    除去這個結尾,不論如何,這部劇算是進步了,讓我對國產劇又有了一點信心。眨眼來到2020年,步子應該繼續向前吧!咱不奢望拍出一部真正觸及女性真實生活現狀的電視劇,只需要把劇裡的女人都當人拍,而不是按編劇導演想像中的那些女性刻板形象拍,拍得不是傻、就是蠢、或者壞,還總圍著男人轉,一個比一個討厭,就行。
  • 奇葩母親扎堆出現,為什麼熱劇裡的媽媽永遠是惡人?
    近幾年,凡是反映和刻畫了原生家庭的國產劇無一例外幾乎都大爆了,但是仔細回想一下這些劇,從《歡樂頌》、《都挺好》到《安家》、《隱秘的角落》,這些熱劇裡面幾乎沒有正面的母親形象,為了突出原生家庭的問題內核,所有編劇都不約而同地將茅盾的源頭指向了母親。
  • 連闞清子也被歧視,重男輕女的糟粕文化太可怕
    這個「史上最討厭的媽」剛下線,「時尚最討厭婆婆」就迫不及待跟上腳步了~芝芝一個不願意,藥碗翻了,人家婆婆反手就給自己一個耳光,招來兒子心疼的同時不忘向孫女勒索,「奶奶燙傷了」,讓芝芝裡外不是人。劇中芝芝叫天天不應,叫地地地不靈,飾演者闞清子則在社交網絡上發文,聲明自己反對重男輕女。
  • 「生下女兒後,我想把她扔了」:身為母親,為什麼也要重男輕女?
    02重男輕女為什麼會產生?在農耕社會,男性力量更大,是家裡的主要勞動力;而女性主要負責家務和繁衍,再加上舊時醫療水平不發達,女人生產死亡率高。所以男性多,就意味著生產力高。但在新時代,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父母重男輕女呢?這就不得不說到一個心理學概念:認同(identification)。知乎上有人分享了一個故事。
  • 豫論場丨國產劇為啥總有「奇葩媽」?
    □劉嬋  今日母親節,我忽然想起,很久沒在國產劇裡看到一位正常的母親了。  前幾年,現象級電視劇《歡樂頌》裡樊勝美的媽整天畏畏縮縮又格外偏心,不是那種使用暴力的惡母,卻像一個黑洞一樣把女兒吸進一個暗無天日的深淵。
  • 盤點國產影視劇中五大重男輕女的「婆婆」「媽媽」
    前一段時間某音上有一個特別火的短視頻:一個女孩深夜在街頭慟哭,辛辛苦苦打工六年攢了20萬被母親偷偷轉走給弟弟買房!新中國成立七十多年了,各種封建糟粕都清除了,唯獨少數人「重男輕女」的思想無法根除。藝術來源於生活,國產劇中也有不少這樣重男輕女的「婆婆」「媽媽」。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五位比較出名的「婆婆」「媽媽」。一、2014年熱播劇《婆媳的戰國時代》中,最美妲己「最美妲己」傅藝偉飾演一位美麗的舞蹈家,她獨自撫養兩個兒子。
  • 被勸下海掙錢,女星控訴母親重男輕女,遭媽嗆「從心裡厭惡女孩」
    近日,臺灣女星蔡允潔帶著媽媽一起上節目暢聊關於「在臺灣重男輕女是常態?女兒就活該要養全家?」的話題。在節目上,蔡允潔自曝自己從小活在重男輕女的環境之下。母女二人在節目上唇槍舌戰,互相控訴,場面一度非常激烈。
  • 瓦妮莎再次被勒索!這些人真就TM想榨乾科比最後的價值...
    根據TMZ的最新消息,瓦妮莎目前已經和她的母親徹底撕破臉皮,原因在於瓦妮莎的母親認為,在科比去世後瓦妮莎並沒有給予她相應的贍養費,而瓦妮莎則回應稱她母親此舉實屬勒索行為。此前瓦妮莎的母親索菲亞曾公開對外表示,科比生前許諾過會照顧她一輩子,但在科比去世後瓦妮莎卻對她置之不理。
  • 闞清子:婆婆太重男輕女了怎麼辦?
    國產劇《親愛的自己》頻頻上熱搜,從男一朱一龍職場被虐,到男二渣男婚內出軌,這部劇真是把生活裡的雞毛演繹的淋漓盡致。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闞清子飾演的張芝芝和她婆婆的那一段:婆婆太重男輕女了怎麼辦?這個話題當天就登上微博熱搜,引發了10萬+的關注。
  • 《愛的釐米》最討厭的不是重男輕女的他,而是控制欲超強的她
    劇中的關雨晴,她在一個有著嚴重「重男輕女」封建思想的家庭中長大。從小到大都是被父母忽視的關家二女兒,尤其是老爸在對她和弟弟的態度上完全是截然相反。老關家的爸爸重男輕女,但是媽媽還算是比較明智的,雖然很多事情她都無法做主,但在側面中關家媽媽還算比較心疼二女兒雨晴。
  • 為什麼國產動畫片裡的母親總是那麼暴躁?!
    這段對話,讓我想起了知名主持人朱丹曾在自己的微博上吐槽:「為什麼國產動畫片裡的媽媽形象總是那麼易怒、暴躁。寶寶在裡面的臺詞總是:糟糕,媽媽要生氣了.為什麼媽媽的形象不能是溫柔的,包容的,有愛的,充滿鼓勵的..」
  • 為什麼陳婷那麼討厭尖尖和李海潮?
    雖然兩人在一起時的戲份大多數都很甜,但是他們的感情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最大的阻礙就是凌霄的母親——陳婷。林有有那個年輕綠茶的熱度還沒退去,這頭又出了陳婷這個「中年綠茶」,觀眾們一看到陳婷出場就恨得牙痒痒,自私自利又極度病態的人設,迅速刷新了觀眾的怨憤值,如果你開著彈幕看這部劇,一定能深刻體會到被各種髒話刷屏是什麼感受。
  • 重男輕女家庭裡長大的男孩,很難有所作為,幾個原因很明了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重男輕女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儘管隨著思想的轉變,重男輕女的人越來越少,可是有些家庭依舊流露著養兒防老的觀念,尤其是對於有兒有女的家庭而言,父母的偏心對待,無疑會同時毀掉兩個孩子。
  • 闞清子感慨重男輕女觀念,原來是因為一部劇
    今日,女演員闞清子感慨重男輕女現象,毫無意外地登上了熱搜。熊仔君點進去看了一下,恍然大悟,原來闞清子是因為自己最近演的這部劇的角色有感而發。要說前段時間播出的《三十而已》的顧佳是人人豔羨的完美主婦,既可顧家也能幹事業,那麼張芝芝就是生活中大多數女性的模樣,為了家庭和事業忙得團團轉,卻兩邊不討好。
  • 被奶奶軟禁、打抑制生長激素、嫁殘疾富豪,盤點被榨乾的女星們
    追劇,對於當代人來說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個休閒娛樂項目,雖然看劇的初心的是消遣,但是很少有人能拍著的胸膛擲地有聲的說自己不會有zqsg的投入,只是理性的置身事外看故事。比如小編,看見劇中主角甜甜甜就化身檸檬精,恨不得鑽進屏幕摳糖吃,看見糟心的事情就想路見不平一聲吼。最近一個氣到小編胃抽搐的影視人物應該就是《安家》當中的潘貴雨。潘貴雨是誰?
  • 有多少人因為她,錯過了這部各種熱搜的國產好劇?
    最近新出了一部國產網劇,一開始平平無奇,甚至有節節掉分的趨勢,沒想到播出一周後,分數攀升到了8.2,隔幾天就上個熱搜。還有劇粉稱它是《隱秘的角落》之後的第二爆款——《摩天大樓》。前兩人問題不大,最後一位嘛……畢竟國產劇摳圖級特效的陰影,還歷歷在目。
  • 國產劇日常困惑:為什麼演小三變成「高危職業」?
    (要知道那時也才兩億流量)不少網友表示,有被林有有氣到,她已經成功動搖了以往在國產劇裡出現過的「小三」「綠茶」角色的地位,討厭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林有有的殺傷力真有那麼大?在「國產小三」裡,已經到達「前無古人」的程度了嗎?
  • 豆瓣評分8.2,這部燒腦國產懸疑劇絕了,所有人撒謊只為查真相
    《隱秘的角落》大火後,國產懸疑劇開始有了一個好的發展,這部由郭濤、楊子珊、楊穎主演的懸疑劇《摩天大樓》,雖然開播時因為Angelababy楊穎的演技問題,倍受爭議。但隨著劇情的發展,網友們紛紛表示對她演技的肯定,連章子怡都表示楊穎演的自然飽滿,雖然對比其它演員還是有很多不足,但是確實進步了很多,當然劇情也是非常精彩的。
  • 為什麼父母總想毀了她?
    看看張韶涵父母、舅舅的方式,根本不是「控訴」,而是「勒索」。 當父母在扮演孩子角色去向扮演父母的孩子索取時,他們的方法更多,也更巧妙,父母手中還有一把尚方寶劍——孝道,更方便他們對子女進行情緒勒索或者財務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