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一點就到家》背後,陳可辛最離不開的是他

2020-10-04 1905電影網

張冀在朋友圈感嘆了一句,想不到他自己也有跑通告的一天。

或許他自己也沒想到,在今年國慶檔期間,有兩部他參與的作品(《奪冠》和《一點就到家》)同時和觀眾見面。

甚至在電影《一點就到家》的宣傳物料上,他的名字字號同監製陳可辛、導演許宏宇一起,被作為重要的宣傳亮點,放大展現出來。而放眼整個華語電影圈,能有這樣待遇的編劇,少之又少。

即便如此,或許依舊會有觀眾問,誰是張冀?

大家必然對陳可辛執導的電影《中國合伙人》《親愛的》《奪冠》並不陌生,這幾部作品均出自張冀之手,而且陳可辛正在後期製作的《獨自上場》(原名《李娜》)也是和這位老搭檔協作完成。

而剛上映的《一點就到家》,雖然陳可辛最終選擇把這個項目交給了自己的「徒弟」許宏宇,但這個故事的最初框架也是來自張冀。

從兩人第一次合作的《中國合伙人》,張冀只是其中的聯合編劇,到如今《奪冠》《獨自上場》,陳可辛每一部講述中國內地故事的電影,都需要他撐場。

那麼,這位非科班出身的編劇,到底是如何「擄獲」大導演的心呢?這一次,我們試圖在與張冀的獨家對話中,從《奪冠》開始挖掘答案。

01

接到《奪冠》這個任務時,陳可辛和張冀正在準備《獨自上場》的工作。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陳可辛原本計劃忙完監製的電影《妖鈴鈴》的宣傳工作之後,就準備開機了。

沒想到,《奪冠》來了。

接到這個項目時,檔期計劃安排在2019年國慶檔。但這個安排根本來不及,中國女排對中國人而言太特殊了,這種挑戰對於張冀而言,「誠惶誠恐但責無旁貸」。

最後,他向陳可辛要了一年的時間準備劇本,與此同時,選角導演也開始全國各地挑選飾演女排隊員的演員們。「我們是當時最早進入《奪冠》項目的三個人。」

在等待劇本和選角的過程中,陳可辛在2018年5月的時候,正式開機拍攝籌備長達4年的《獨自上場》。

對於這兩位搭檔而言,這段時間是他們最忙碌的時間。

張冀是70後,從懵懂的時候,就見證了中國女排的各種成績。雖然不是排球迷,但每逢奧運會女排比賽他都會看,這是那一代人的情結。

情結無法成為故事的核心,衝突才能成為戲。

在準備劇本的初期,張冀和陳可辛猶豫過,要不要按命題需求,單拍2016年奧運會奪得冠軍的那場戲呢?但「中國女排」的意義並非如此。

「從1984年到2016年,中國女排在奧運會上拿過三次冠軍,中間間隔了30餘年,整個意義都不一樣,所以我們還是決定要拍女排在八十年代第一次奪冠的故事。就是最終在電影中,1981年中國女排獲得第一個世界盃冠軍的事跡,那更是中國第一個三大球的世界盃冠軍。」

當大體故事確定之後,到底如何才能更好的串起兩個時代呢?這是《奪冠》的破題關鍵,同樣是郎平所關注的。

張冀第一次見郎平是在一個晚會錄製現場,對方並沒有關心這部作品會如何,反而好奇他在《獨自上場》中,是如何切入故事的。

他原本考慮過用郎平一人進行貫穿,但面對這個大命題,張冀再三思考,還是選擇了如今的雙雄組合進行破題。那時候是2018年2月,距離拿到這個任務已經過去2月有餘。

他告訴陳可辛,「這是一對天賜的人物關係,兩個人都足夠有魅力,是隊友、對手也是朋友,他們都為中國女排付出了畢生血汗。」

在確定了故事大綱和框架之後,他並沒有著急下筆,而是花大量時間看資料。

雖然《親愛的》《獨自上場》也都有真實事件打底,但張冀從來沒有花費過三、四個月進行資料準備的。期間,他和團隊把市面上能找到的書籍資料都看了,包括曾經風靡一時的紀實文學《中國姑娘》,郎平和很多女排運動員的個人傳記,更不用說那些介紹排球技戰術和訓練方法的專業書。

幾個月下來,張冀從一個普通的電視觀眾看成了半個排球迷,背飛、前交叉、傳球配合……門門道道都能看懂了。

02

在外界看來,《獨自上場》和《奪冠》都是體育傳記電影,但在張冀眼裡,前者先是傳記片,再是體育片;而《奪冠》但第一屬性是體育片,第二屬性則是劇情片。

「《奪冠》雖然有兩個人物為主,並貫穿全片線索,但它實際上要突出展現的是群像,以及時代變遷後的團隊形象。整個故事會更宏大,戲劇性也更加強。」

電影裡,郎平問朱婷,為什麼打球?

為父母?為變成第二個郎平?都不對!在反覆的追問和回答中,張冀提煉出「為自己綻放」的主題。

他作為歌曲作詞者,在電影主題曲《生命之河》中寫下了那句,「我是由自己雕刻」。

但是回到80年代,為什麼打球的答案又是什麼呢?

「那時候,中國剛改革開放,是要向世界證明自己的時候。當時很多人都會有一種使命感,也都希望通過排球向世界證明中國可以。大家都希望把失去的東西爭回來,那會兒的口號是什麼,『要求不要命』。」

因此,張冀相信,對冠軍而言,0到1的距離遠大於1到10的距離。

但這種情緒,對於不是從小就生活在中國內地的陳可辛是存有困惑的。他在創作上,一直在強調要有真實的人文情感,這種不解,讓他起初擔心劇本中80年代的故事會失真。

陳可辛本身是非常喜歡女排,更多是來自運動本身,很難有張冀這種從小到大的情緒積累。即便如此,他始終以開放心態面對創作,張冀也會通過自己身邊的故事,以及新聞文獻向他科普,為他的拍攝創作找到一個更「陳可辛的方式」進入。

郎平也告訴了他們很多當年的故事,女排奪冠回來之後,都會被拉著到處去做報告,老百姓也都想去圍觀她們,甚至最後很多報告廳的玻璃窗都被擠碎。

那時候很多報紙和新聞中也有記載,有的隊員當時探親回家被認出來,身旁的人都會把自己手上的東西往她們懷裡塞。

張冀把這種浪漫的理想主義放在了電影第一幕結束的地方,用這種全民族驕傲的情緒,點燃了群眾手中的火把。

即便如此,《奪冠》仍是張冀和陳可辛爭吵過最多的一部作品。

「壓力大,時間緊。」這種創作環境下,讓兩位老友有了更多的衝突。

在張冀的創作思路裡,《奪冠》應該有一個相對平穩的結構,但陳可辛希望有更衝突的結構,故事敘述方面有更多來回切換的可能。最終在成片中,導演反而在剪輯階段做出了妥協,用這種平穩的三段式,去體現整個宏大的時代故事。

除此之外,兩人在郎平的家庭生活故事線中,也有過很多的衝突。在張冀看來,這部電影是重點是時代,如果放入太多家庭生活的戲份,反而會把內核變小了。但陳可辛反而希望有這些細膩的家庭生活,去表現這個人物的情感。

兩人的這種衝突和互相妥協的關係,也如同電影的人物關係那樣,充滿了戲劇感。

03

仔細研究張冀的作品,人物關係永遠是最突出表現的元素。

他一直喜歡看書,那些書單中的作品始終關注著人,關注著人與現實的關係。這種喜愛也慢慢地被他放入了後續的創作中,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在時代變遷中或者深刻的社會事件下,表現小人物的關係。

「這種一大一小對抗的關係,正是一個故事張力的來源。」《我和我的祖國》中的《相遇》篇亦是如此,「整個時代就是他們的舞臺。」

同樣,《一點就到家》依舊如此。

導演許宏宇就曾說,自己剛看完劇本大綱時,就被張冀給出的咖啡和茶葉的這條父子線給觸動。誠然,在張冀心裡,這種關係裡的矛盾,有一部分是因為這個時代下,消費者需求所改變導致的,「雖然父子兩人看上去是敵人,但是兩個人都彼此需要認同,最終也需要一個人物升華。」

最終在創作的過程中,這條線成為了故事的支線。

和《奪冠》一樣,《一點就到家》同樣面臨著時間緊的情況,所以作為編劇總監,他快速地給出了重要的方向——借鑑《中國合伙人》中的三人關係,進而確立了這部新作中的人物關係。

「我給出這個模式之後,陳可辛導演很快就明白了背後的時代背景。」

《中國合伙人》裡的這種關係放在當下依舊適用,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人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包括了劉昊然飾演魏晉北身上的都市病。

相對過去三人去更大的城市發展創業,這部作品中則是當初去城市打拼的農民工回到家鄉,用在城市中獲得的經驗反饋家鄉,其中也帶了些逃離北上廣的潮流時尚。

這種時代變化,也不僅僅體現在人物關係上,還放在裡電商和鄉鎮傳統市集的關係碰撞。尤其是影片最後,三位主角碰見一位老奶奶,對方對集市的感嘆。

那是張冀自己最滿意的一場戲,「這其實是一種言外之意的鄉愁。」

04

從《中國合伙人》到《一點就到家》,張冀和陳可辛合作了8年。他也從一位「小編劇」,成為了不少公司想合作的大編劇。

兩人剛合作《中國合伙人》的時候,他仍是一個新人,為幾部電視劇寫過劇本,但依舊在等待機會走上更大的舞臺。當時因為陳可辛並不滿意初期的劇本,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東西,不夠接地氣。

於是,他第一次選擇了和內地編劇合作。

在好友周智勇的推薦下,張冀一同加入到了這個創作團隊中。

在整個創作前期中,他花了大量時間和陳可辛討論改革開放,以及民間創業。他成為了對方了解中國內地的眼睛。時常有人說,陳可辛是北上最成功的中國香港導演。但是這個成功的背後,張冀絕對是功臣之一。

兩人彼此影響,陳可辛同樣也是張冀的眼睛。他平日除了創作,並不太愛出門,但是經歷豐富的陳可辛,也會向他不斷講述那些海外的經驗,以及過去在好萊塢工作的事情,讓他找到了和外界溝通的方式。

兩種視角的融入,也慢慢浸透到了兩人的作品之中。

《獨自上場》之後,陳可辛會做什麼項目呢?他似乎還沒急著官宣,也有可能是回到家鄉,拍一部香港本土的故事。但如果是那樣的話,張冀可能就不會參與太多了,「但他每次有項目,不管是什麼,都會給我看看,我也會儘可能給出我的意見。」

看吧,這對好友早已默契十足。

那麼張冀之後呢?

《中國桌球》找到了他,他已經對同一題材的影片略顯疲倦,但依舊將作為劇本顧問,為故事的整個框架提供思路和指導意見。

而他目前自己正在創作一部講述退休警察十年追兇的故事。但這一次,不再是導演找到他合作,而是他籌備的這個項目去尋找導演。

你印象裡,最喜歡張冀的哪部作品?

有機會獲得國慶檔新片兌換券

/ 開獎 /

恭喜

玉米麥田地、Rnw@y、琪天琪

獲得《我和我的家鄉》兌換券,快來領取吧

(10.1活動)

恭喜

jiejieooo、熊小熊、Not shy

獲得《姜子牙》兌換券,快來領取吧

(10.2活動)

分享在看

只要你點,我們就是好朋友

相關焦點

  • 從《中國合伙人》到《一點就到家》,陳可辛對創業的偏愛毋庸置疑
    面對公眾的疑問,陳可辛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實際上三個主角的性格都融入了我的一部分,拍這部電影就像是拍我自己。不過,孟曉駿最像我,他在海外餐館遇到的事情,就是我的親身經歷。」有了陳可辛的這句話,再仔細研究一下孟曉駿的個人經歷,的確發現回到內地電影市場的陳可辛,和剛剛回國的孟曉駿何其相似。
  • 陳可辛監製新片《一點就到家》定檔國慶
    據悉,電影《一點就到家》將延續陳可辛導演《中國合伙人》的內核精神,契合當下「走回來」的發展背景,打造青春喜劇氣質濃鬱的「合伙人」故事,正如監製陳可辛所說《一點就到家》是當下的「中國合伙人」。影片的青春喜劇故事像一抹驕陽為行業注入活力,也將為觀眾帶來更多歡笑和感動。10月1日,期待電影院見!
  • 彭昱暢國慶太忙碌,《一點就到家》有望成為黑馬,導演也獲贊
    」了,所以《一點就到家》很可能逆襲成功。,真的是夠本啊,再加上現在他主演的劇《風犬少年的天空》也在熱播中,國慶檔最忙的就是這位了。》就相當看好彭昱暢,感覺他是一個很可愛的人,特別適合《一點就到家》的「彭秀兵」這個角色,業內的「影視寒冬」也被彭昱暢連續不斷地佳作打破了,真的令人羨慕,這樣的好成績主要還是一部戲一部戲的積累的。
  • 陳可辛監製《一點就到家》定檔國慶
    8月12日,由導演陳可辛監製、張冀任劇本監製、許宏宇執導,劉昊然、彭昱暢、尹昉領銜主演的電影《一點就到家》發布定檔海報並首度曝光演員造型。據悉,電影《一點就到家》將延續陳可辛導演《中國合伙人》的內核精神,打造青春喜劇氣質濃鬱的「合伙人」故事。該片將於10月1日國慶節上映。
  • 陳可辛新作《一點就到家》定檔
    本報訊 (記者 張曉娟) 8月12日,由陳可辛監製、許宏宇執導,劉昊然、彭昱暢、尹昉領銜主演的電影《一點就到家》發布定檔海報並首度曝光演員造型。該片將延續陳可辛導演《中國合伙人》的內核精神,打造青春喜劇氣質濃鬱的「合伙人」故事。電影講述了魏晉北、彭秀兵、李紹群三個性格迥異的年輕人從大城市回到雲南千年古寨,機緣巧合下合夥乾電商,與古寨「格格不入」的他們用真誠改變了所有人,開啟了一段純真且荒誕的創業旅程。
  • 陳可辛兩部電影不打架了!《奪冠》提前《一點就到家》延至10月4日
    陳可辛導演不用那麼焦慮了,他名下兩部電影不用打架了。他導演的電影《奪冠》提檔9月25日,而他監製的《一點就到家》則延檔10月4 日。、尹昉領銜主演的青春熱血勵志電影《一點就到家》今日發布新海報,宣布10月4日正式公映,並將在9月26日、10月1日至3日開啟點映。
  • 為什麼國慶檔《奪冠》《一點就到家》等熱門電影都選中了彭昱暢?
    最近,隨著《我和我的家鄉》《奪冠》等熱門片陸續上映,電影行業又開始大面積復興了。在國慶檔期的片名單中,有媒體注意到國慶檔期最忙的不是喜劇大咖,而是青年演員彭昱暢。今年,彭昱暢在多部電影中以主演身份出現,戲份很重,炙手可熱。
  • 《奪冠》搶跑國慶檔,陳可辛會成為最大贏家?
    作為《奪冠》的導演,同時也是《一點就到家》的監製,陳可辛在本屆國慶檔共有2部擔任主創的影片上映。那麼,在兩者的加持之下,陳可辛又會否成為本屆國慶檔大戰的終極贏家呢?「大滿貫」導演陳可辛的號召力公開資料顯示,陳可辛執導的電影在內地所取得的票房成績,累計約13億。
  • 《一點就到家》儘管有瑕疵,但讓我們看到了年輕的陳可辛和三兄弟
    2020年國慶,由許宏宇執導,劉昊然、彭昱暢、尹昉主演的小成本農村題材喜劇《一點就到家》橫空殺出,在競爭激烈的國慶檔拿到了3億票房,成為2020年最大的票房黑馬。相比於票房的大賣和口碑的一路走高,這部電影似乎讓我們看到了華語電影的希望。
  • 《奪冠》未能「奪冠」,陳可辛的《李娜傳》該怎麼辦?
    拿陳可辛來說,在電影領域,他就是一個地道的生意人。「電影都虧本了,談口碑有什麼意義」這是陳可辛面對媒體採訪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在質量口碑上,陳可辛這一生可以說是碩果纍纍。但是在票房成績上,陳可辛卻遠遠不及他的那些後輩們。拍了30部電影,總票房才19個億,《奪冠》(6億)還是他最賣座的電影。
  • 一點就到家:陳可辛監製,鄉村版三傻玩合伙人
    -今天我們來說說《一點就到家》這部電影。作為國慶檔的黑馬,其實很多人在一開始並不怎麼看好,不過呢,後來因為競爭真的過大,然後《一點就到家》竟然在角落裡偷偷的發光,使得更多的 影評人發現了它的光環,所以就被挖出來了。
  • 《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奪冠》定心市場
    《一點就到家》由陳可辛監製,劉昊然、彭昱暢、尹昉主演。該片在主題和精神上延續了《中國合伙人》,只不過不同的是《中國合伙人》想拼命「走出去」,而《一點就到家》是努力「走回來」。《一點就到家》與《中國合伙人》一脈相承。監製陳可辛、三位主演是饒曙光非常欣賞的電影人,同時,他們也具有知名度和市場號召力,再加入故事的奇特和喜劇性,以及題材類型上的開拓,相信也會得到觀眾的認可和追捧。
  • 陳可辛新作《一點就到家》定檔十一,劉昊然彭昱暢變土味少年
    據悉,電影《一點就到家》將延續陳可辛導演《中國合伙人》的內核精神,契合當下「走回來」的發展背景,打造青春喜劇氣質濃鬱的「合伙人」故事,正如監製陳可辛所說《一點就到家》是當下的「中國合伙人」。影片的青春喜劇故事像一抹驕陽為行業注入活力,也將為觀眾帶來更多歡笑和感動。10月1日,期待電影院見!
  • 陳可辛監製新片《一點就到家》定檔國慶上映,你期待嗎?
    今年2020年,陳可辛參與了電影《一點就到家》的製作,目前這部影片已定在國慶長假期間上映,《一點就到家》由劉昊然、彭昱暢和尹昉主演。陳可辛導演的電影和他執導的電影一樣出色,如《金雞》,《門徒》,《十月圍城》,《七月與安生》等著名電影都是比較經典的作品。
  • 趙薇力挺《奪冠》,歷史最好票房5.4億的陳可辛能否「奪冠」?
    今日(9月25日)電影《奪冠》正式上映,打響今年國慶檔影市第一槍,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奪冠》《我和我的家鄉》《急先鋒》《姜子牙》等四部原計劃在2020年春節檔上映的影片均安排到了2020年國慶檔上映,再加上勵志創業青春電影《一點就到家》,今年的國慶檔可謂是「強片雲集」,這讓憋足勁的影市一觸即發。
  • 《一點就到家》百花獎首映 劉昊然等表現佳 網友:可成慶檔黑馬?
    1在我們看來,《一點就到家》就是一部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作品。對於電影人而言,整個拍攝周期過短。許宏宇自己都坦言,這是他拍攝最快的一部作品。在這方面,《一點就到家》整個團隊得利於有豐富的拍攝經驗,都曾經歷了《奪冠》《喜歡你》《中國合伙人》等作品的磨合。這群主要由中國香港電影人組成的團隊,很好地發揮了傳統香港影人的「快手」精神,在保證質量的同時,也能保證成片的完整。
  • 《一點就到家》一部很典型的「機巧之作」
    對於《一點就到家》我之前抱有很高的期待。雖然它的上映日期從10月1日延檔至10月4日,外界猜測是因為對質量沒信心避開風頭,但一想到同檔期《奪冠》的提檔就能明白其背後的市場邏輯:這兩部影片都來自於陳可辛團隊,背後的製作公司也比較趨同,兩部電影岔開一些時間可以避免正面交鋒,給各自更多的市場空間,而《一點就到家》敢於延遲到後面,也許是因為品質足夠硬
  • 《一點就到家》定檔,陳可辛導演監製,劉昊然彭昱暢尹昉合夥創業
    8月12日,由導演陳可辛監製、張冀任劇本監製、許宏宇執導,劉昊然、彭昱暢、尹昉領銜主演的電影《一點就到家》發布定檔海報並首度曝光演員造型。據電影版權出品方(zer319)獲悉,電影《一點就到家》將延續陳可辛導演《中國合伙人》的內核精神,打造青春喜劇氣質濃鬱的「合伙人」故事。該片將於10月1日國慶節上映。
  • 《奪冠》提前上映,《一點就到家》推遲上映
    序言:2020年9月19日,電影《一點就到家》發布新海報,宣布改檔至10月4日上映(原定10月1日上映),並將於9月26日、10月1日、10月3日開啟點映。該片由陳可辛監製、許宏宇執導,劉昊然、彭昱暢、尹昉主演。
  • 《一點就到家》,票房能到10億嗎
    10月4號《一點就到家》登上院線,截止到目前,《一點就到家》這部電影就收穫了各個平臺普遍好評:淘票票上的評分9.2分,豆瓣的評分也從7.4分升至7.6分,此虎撲值高達96.8%》的提檔馬上就能知道了,這部電影其背後的隱藏的市場邏輯:首先這兩部影片都和陳可辛團隊有關,電影背後的製片公司也基本一樣,自家出品的兩部電影理所當然的需要岔開一點時間來避免正面交鋒,其次就是把《一點就到家》敢於延遲到10月4 號上映,可能恰恰是因為導演團隊相信電影的品質足夠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