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六 耳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一個被廣泛討論的問題:我幾十年如一日的苦讀和努力,為什麼還是無法超越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同齡人呢?
小時候,我們的父母告訴我們,要努力讀書,之後就可以有一個好的人生。
十幾年寒窗苦讀之後,考上好的學校,有一份體面、收入比自己父輩高很多的工作,有著更好的物質生活。
但依舊比不上那些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同齡人,依舊突破不了原有的階級。
只不過是因為時代的進步,過的比父母相對好一些,如果處於同一時代,我們可能還沒有當時的父母擁有的資源多。
現實一點,對於絕大多數人,努力工作一輩子,也買不起上海、深圳一套房,而有些人生下來就不用考慮這些問題。
十幾年如一日的努力,最終還是脫離不了原有的階級,過著和父母相似的生活,階層固化,命運被出身家庭限定,再怎麼努力,也還只能這樣,幾十年的努力有什麼意義。
另外一個聲音來自對這個問題的質疑:
你一個人十年的努力,憑什麼抵得過我三代人的奮鬥?
兩三代人的奮鬥才有現在的基礎,憑什麼你十年就想超過?
我的祖輩在努力奮鬥的時候,你祖輩在做什麼?
這些問題一直探索下去,最終會得到一個答案:階層的跨越,超脫原有的出身,需要時間,需要兩到三代人的時間,60年。
這會產生另外一個問題:三代人如何實現階層的跨越,超脫原有的出身命運限制?
時間對每個人都一樣,所有人都會過60年,也都會經歷兩到三代人,為什麼有些人可以用三代人超脫出身命運限制,有些人就不行?
那些富貴家庭的祖輩在吃苦、努力的時候,我們的祖輩難道不努力,天天躺在床上睡覺嗎?
我們的祖輩和他們的祖輩一樣努力,但為什麼我們這一代,還是停留在祖輩原有的層次?
要說吃苦、努力,工地幹活、流水線的工人和農民,才是最能吃苦最努力的人,可他們並沒有跨越階層,超脫原因命運。
這個問題真正的答案,才是跨越階層,逆轉命運的秘密。
很多人覺得,窮人翻身非常難,因為賺錢的機會全部被有錢人控制壟斷了,窮人根本連突破口都很難打開,別說翻身的事情了。
往上追溯三代,基本都是窮人家庭,富裕家庭的祖輩有的時代和機遇,我們祖輩也有。
底層的人沒有機會、沒有資源去突破,這個想法一旦定型,就會喪失所有可能。
人們更願意相信他們早已認定的事情,不管它是不是事實。
人類這個物種最穩定的因素,莫過於他世代相傳的思維結構。
這些思維結構又會形成每個人的命運,然後傳給下一代。
處於低階層的我們,每天為生活奔波,考慮上班、下班、吃什麼,柴米油鹽,生計問題佔據幾乎全部的空間,我們每天都在想這些問題,從沒有真正的思考: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如何達到,需要多長時間。
經濟學上有個概念叫:稀缺
你所缺少的東西,會俘獲你的大腦,佔據你的心智帶寬,導致認知帶寬變窄。
「帶寬」,就是一個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我們每天都在想著柴米油鹽的問題。
窮人的「帶寬」很容易被生計佔滿,很難騰出精力創造其他的價值,即使你再努力,無非生活好一些,依舊無法超脫原有的階層。
富人則有足夠的「帶寬」構建上層建築,創造額外的價值,所以強者會越強,弱者會越弱。
安於現狀,每天做好自己的事,不叫踏實努力,這是不思進取,更何況一些人連自己的事都做不好。
一些人認為這些都是命,由不得人。
反應在現實上,很多人怪自己出身家庭不好,父母沒有助力,沒有資源,沒有機會,富豪家庭的孩子成就大,是因為他們本身條件好,覺得自己如果出生在好的家庭,肯定比他們做的更好。
我所見過的家庭千萬以上資產的子女,比大多數低階層的子女更加努力,有更高的學歷修養和見識,更懂得與人相處、分享,為別人考慮。(唯一一個身價百億的子女,雖然不上進,但有自知之明,不拖累家裡人,不該碰的一律不沾,只喜歡吃東西、玩遊戲,早早結了婚,培養下一代)
也許一些人會覺得自己被生計問題佔據了全部,沒有時間學習、創造新的價值。
疫情三個月,幾乎所有人都呆在家裡,有大把的時間,這三個月你做了什麼呢?
三個月時間你是怎麼度過的?
三個月的時間,足夠你學一門技術,可能帶來的收入不多,或者短期內沒有收入的改變,如果把這個狀態拉長到幾十年,一定有所不同。(3個月我在了解植物的分類和培育,如果有一天我覺得無聊了,還可以養一些植物,開一家花草店)
有明確的目標,執行的規劃,願意去學習,了解新的知識,任何時候都不晚,太浮躁、怨天尤人的人,註定翻不了身。
如果你把人生交給命運,認定自己命不好,沒有可能,那就不要再想著翻身的事,安心過現在的日子,否則只是徒增煩惱,你的子女會在你的基礎上,從零開始。
本篇文章的閱讀,對你來說,到這裡就可以了。
如果你對現在不滿意,有想改變的渴望,那就仔細閱讀下面的內容。
對於命運來說,了解命運運勢,本就是為自己的目的服務的,知道什麼時間有利,什麼時間不利,更好的發揮運勢的優勢,積少成多,突破階層。
生活中最難的是跳出自己既定的圈子。
我們控制不了自己的出身,也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
世界是一樣的,只是階層不同,看到的會不一樣。
階層越高的人,看到的世界越美好,階層越低的人,看到的世界越悲慘。越是上層的人,他們的資源,人脈,資訊,子女教育越好。而越處於底層的人,越沒有辦法接觸到這一切。所以強者會越強,弱者會越弱。
想要超脫原有階層命運的限制,就是找到方法打破「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循環。
底層人拼命,中層人拼手段、人脈,頂層人拼布局。
沒有背景和資源的人,要想翻身,只能靠兩種東西:勤奮+忠誠,靠出賣勞動+時間獲取收入。
可能很多人覺得自己不是流水線工人,自己坐在高樓大廈裡,衣衫靚麗,吹著空調,對著電腦,並不是像父輩那樣出售體力來獲得回報。
我們覺得自己與父輩們不一樣,是因為我們所處的社會時代、面臨的事物信息不同。
辦公室裡大都數做方案、做PPT的白領,其實和當初在工廠踩縫紉機的工人沒有太大區別,等我們有了自己子女,到了父母現在的年齡,我們會發現自己與父輩是多麼的相似。
我們還是處在靠出賣勞動+時間獲取收入的階層。而且這一階段,只能靠提升勤奮度,不斷努力,達到能力的提升,才會有更多的回報,因為本身什麼資源都沒有,只能依靠別人。
能力提升之後,有著忠誠,就有機會被委以重任,靠能力拼命完成這些任務,不斷積累,就會做到底層階級的頂峰。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你掌握了中層所需要的「手段、人脈」,那就可以跨過這個階層,到達中層的底部。
中層人拼手段、人脈,到了中層,就不再出售體力時間賺錢,而是靠管理出售體力、時間的人賺錢,也就是中層人靠底層人賺錢。
中層人有了資源和權力,會資源互通,互相抱團,而且中層人一般不太守規則,以達目的為優先,這就需要手段和人脈進行平衡。
如果你能在所處的領域行業,有很高的威望人脈,那就做到中層的頂部。
上層人拼的是布局,如果在中層的頂部,能看到未來的變化,進行布局,那就可以在未來跨過中層的門檻,做到上階層的人。
上層做的是布局和破局,方向和意識是最重要的,具體的事情沒有那麼重要,他們做的更多是思考,和對手在一起溝通交流,在競爭中開闢新的布局。
想要跳出階層,超脫出身家庭限制,這就是過程,需要很長時間。
現在的社會很浮躁,各種各樣的媒體、文章、視頻宣傳幾天、幾個月賺幾百萬,讓很多人都覺得錢很好賺,只要敢做就能賺錢。
即使沒賺錢,也會告訴你,一定要闖一把,本來就沒什麼資源,大不了一無所有,從頭再來。
所有人都想一舉翻身,但是,你要知道,資產不僅可以清零,還可以為負,負到你一生都要搭進去償還。
富人家的子女失敗了,可以繼承家業,有人兜底,如果你失敗了,你已經30歲,40歲,你要怎麼辦?
極少一部分可以在一代內突破,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一舉成功,這樣的人太少,想想自己具備他們的優勢和條件嗎?
倖存者偏差,我們只看到成功的人,盲目模仿,就會成為炮灰。
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曾給巴菲特打電話,問巴菲特:「你的投資體系這麼簡單,為什麼你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別人不做和你一樣的事情?」
巴菲特答道:「因為沒人願意慢慢地變富。」
跨越階層,超脫命運限制,需要三代人的時間,還需要有頂層人的布局意識和時間上的規劃。
選擇任何一行業,只要這件事不違法,以三代人的時間規劃,一直做下去,一定可以跨越階層。
哪怕你現在一無所有,三代人做一件事,也一定可以超脫出身命運的限制。
即使最不起眼的行業,比如搬磚,在自己這一代積累,不斷的上進學習,掌握一些資源、人脈,十年、二十年,只要不是混日子不思進取,你絕對可以做到包工頭,收入、眼界就會有提升。
你的子女也會有更好的資源和教育,最重要的是進取的觀念傳承給了下一代。
如果你的子女長大成人,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去做他們自己的事業,事業有成就,他們事業、見識的積累又會傳給下一代。
如果他們事業失敗了,過的還不如你,他們會回來繼承你的家業,在你的基礎上再更進一步,成為小的工程開發商,然後傳給下一代。
其他行業也一樣,即使是種地,三代人也可以從一畝地,變成100畝,1000畝,60年的時間的積累。
一代更比一代強,最重要的就是第一代,人類這個物種最穩定的因素,莫過於他世代相傳的思維結構。
第一代產生變化,從安於現狀到進取,它會刻在你的思維和行為裡,耳濡目染傳承給下一代。
如果你想不明白,沒有第一代的變化,不行動,就別期望你的子女能明白。
很多人來算命的人,都會問自己未來有多大成就,運勢上可以通過時長和強度判斷潛力上限,但每個人都一定會受到父母和出身階層命運的限制,從而達不到上限,而且對於命理來說,這並不是最重要的信息。
強者會越強,弱者會越弱,除非動亂,否則越到以後,超脫命運限制的機會就越小。
英國有一個紀錄片《人生七年》,1964年開始拍攝,採訪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十四個七歲的小孩子,他們有的來自孤兒院,有的是上層社會的小孩。
階級不同,環境不同,就會塑造出不同的人。
此後每隔七年,都會重新採訪當年的這些孩子,七歲、十四歲、二十一歲、二十八歲、三十五歲、四十二歲、四十九歲、五十六歲、六十三歲。
這個紀錄片我很早之前看過,最近又看了一遍,這些孩子20多歲的時候,八十年代時代的英國,和中國的現狀很相似。
富裕家庭出生的人,從小就有很清晰明確的目標和規劃,拆解目標,一步步執行,知道達到目標。
底層家庭的出生的孩子,大多目標過於寬泛,很難一步步執行。
問各位閱讀文章的朋友:有多少人小時候的想法是成為科學家?現在你又如何看待自己的小時候的想法?
我們就是那目標寬泛、無法執行的底層人。
仔細閱讀完這篇文章,可能你會想很多,想自己的現狀,想自己的目標,想著如何實現自己的目標,想自己的未來,想以後自己子女成長的規劃。
然後回到現實,不用一個月,一切恢復原狀,再日復一日。
所以,你真的想明白了嗎?
超脫出身命運的限制,先要了解自身命運。
(如果真的想明白了,在留言寫下你的想法,一年以後再回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