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地緣谷(ID: Geo-Valley)
責任編輯:當年人物
身邊僧人多有效法,鳩摩羅什也擔心影響過於惡劣,於是當著眾僧的面用湯匙吞針,就像吃尋常食物一般。
製圖/聽風者 漫畫/傲慢的上校 配圖/大尾巴熊
牛魔王雄踞一方,自號「平天大聖」,曾是孫悟空的義兄,更是唐僧師徒遭遇的最強大的敵手之一。而且與尋常妖魔不同的是,他有妻室也有外遇,喜好結交酒肉朋友,生活作風反而像個人類。吳承恩筆下的重要角色都有原型,牛魔王的原型與其藝術形象應該是其中反差最大的。流傳最廣的說法是西域龜茲國的高僧鳩摩羅炎與其子鳩摩羅什,因為「鳩摩」與「牛魔」讀音相似,所以「鳩摩」就以訛傳訛地變成了「牛魔」。但這種演變目前根本無從查證,只是個約定俗成的說法。鳩摩羅炎與龜茲公主耆婆
鳩摩羅炎生卒年不詳,有種說法認為他是由印度教改信佛教的,而牛在印度教中是神聖之物,因此牛魔王的真身被描繪成一頭大白牛。但史書只記載他出身於一個世代為宰相的顯赫家族,本人也聰穎賢德志向高潔,毅然放棄了繼承相位的權利而出家,東越蔥嶺來到龜茲。龜茲王白純仰慕他的德行,親自在郊外迎接,拜他為國師。就在這時,可能是鐵扇公主原型的人出現了。白純有一妹名為耆婆,年方二十,聰慧超凡,各國王子爭相求婚都沒有答應,直到鳩摩羅炎的出現才芳心暗許。於是白純強迫鳩摩羅炎娶王妹為妻,促成了這門親事。鳩摩羅炎的故事到此就結束了,真正名垂青史的是兒子鳩摩羅什。鳩摩羅什版牛魔王
公元343年,鳩摩羅什出生。7歲的時候他就隨耆婆出家,9歲追隨母親渡過辛頭河,前往天竺的罽賓國遊學。三年之後,母子回國途徑疏勒,疏勒王非常欣賞鳩摩羅什的才華,母子便又逗留了一年。鳩摩羅什在聰慧程度上更勝其母,不僅同時精通大小乘佛法,工藝、修辭、邏輯、醫術以及陰陽佔卜等學問也是無所不精。僅僅20歲的他便「聲滿蔥嶺,譽揚海外」,白純親自將他迎回龜茲,給予了與其父鳩摩羅炎同等的禮遇。鳩摩羅什便在此講論各種經典,四方學者沒有能相提並論的,連國王們都要長跪在身側聆聽教誨。不久,母親耆婆辭別,再往天竺修行,功德圓滿修成第三果(即不還果)。算是對應了鐵扇公主的身份——「自幼修持,是個得道的女仙。」如此聲名遠播的天才,中原不可能不知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魏晉時期也是中原佛教發展的一個高峰,南方和北方的統治者雖常年交戰,但大多禮佛。公元382年,前秦皇帝苻堅聽說了鳩摩羅什後,便萌生將他接到中原的想法。恰逢太史上奏有一顆明星顯現在外國分野,預兆著將有大智之人輔佐中國。苻堅認定鳩摩羅什就是那個大智之人:「朕聞西國有鳩摩羅什,深解法相,善閒陰陽,為後學之宗。朕甚思之,賢哲者,國之大寶,若克龜茲,即馳驛送什。」於是派驍騎將軍呂光率軍徵伐龜茲。苻堅(338~385),字永固,略陽臨渭人,氐族。西域國小力微,無法和中原對抗。鳩摩羅什勸說白純投降稱臣,白純不聽,結果兵敗失蹤,鳩摩羅什也做了呂光的俘虜。呂光見他年輕,就想羞辱他一番,強迫他娶白純的女兒為妻。被嚴詞拒絕之後呂光又將他灌醉,並把他和白純的女兒關押在一起,鳩摩羅什無奈之下只得答應。父子俱是被逼成親,似乎對應了牛魔王不幸福的婚姻生活。不過鳩摩羅什並不對呂光抱有國讎家恨,而是憑著自己的佔卜與謀略幫助呂光多次化險為夷,這才令他刮目相看。回師路上,呂光還聽聞苻堅的大軍在淝水一敗塗地,苻堅本人被姚萇殺害,於是奪取涼州自立為王,歷史上被稱作「後涼」。在涼州的十七年,鳩摩羅什發現呂光父子無心弘揚佛法,只是將他視作卜算禍福的工具。他索性在呂光給他修建的寺廟中潛心研習漢語。當年在與母親分別的時候,鳩摩羅什立志要實現母親的願望——將大乘佛法傳到中原,雖苦無憾,而機遇主動在向他伸手。鳩摩羅什寺,是後涼麟嘉元年(389年)後涼皇帝呂光為安頓鳩摩羅什的身心,召募各地能工巧匠,大興土木修建,呂光死後,諸子爭權奪利,後涼很快走向分崩離析。公元401年,後秦皇帝姚興大敗呂隆,成功將鳩摩羅什接到長安,以國師之禮厚待,並為他準備了西明閣和逍遙園作為譯場。在人生最後的12年,鳩摩羅什翻譯了經典35部共294卷,信達雅俱全,糾正了舊典中無數的紕漏與錯誤,還善於比較漢語與梵文修辭上的異同,在我國翻譯史上寫下了濃厚一筆。另外,在翻譯的過程中,鳩摩羅什還培養了大批高僧,極大推動了漢傳佛教的發展。傳說鳩摩羅什曾遊此地,因以建寺。據《重修戶縣誌》載,寺內有淨土樹一本六株。牛魔王不幸的婚姻要歸咎於他自己的風流成性,這一點在鳩摩羅什身上也有所體現,雖然是他極不情願的。早期僧人不比後世,並沒有那麼嚴格的清規戒律。被逼迎娶的龜茲公主結局已不可考,有可能是鳩摩羅什被姚興接到長安前就已亡故在涼州。來到長安後,姚興曾對他說:「大師聰明超悟,天下莫二,若一旦後世,何可使法種無嗣?」一口氣將十名藝伎強行塞給了鳩摩羅什,這件事給他帶了相當惡劣的影響,他自己也承認「累業障深」,已經不受弟子們的尊敬。曠世天才的背後,是個充滿身不由己的人生。這則軼事在《晉書》中有另一個版本。鳩摩羅什來到長安後,似乎放開了心態,在某次講經中,對姚興說:「有二小兒登吾肩,欲鄣須婦人。」姚興當即安排了個宮女侍奉他,果然生下了兩個兒子,字裡行間中不難看出有鳩摩羅什主動要求的意思。特別是十名藝伎事件發生後,身邊僧人多有效法,鳩摩羅什也擔心影響過於惡劣,於是當著眾僧的面用湯匙吞針,就像吃尋常食物一般。他還宣布能效法的人便能娶妻,眾僧羞愧之下才自我制止了這一不正之風。拋開《晉書》本身極大的爭議性,我們發現這個版本的鳩摩羅什就和牛魔王的故事有些相似了:都是把原配夫人拋之腦後,然後四處尋花問柳;龜茲公主與鐵扇公主都是出身高貴養尊處優,而作為情人的宮女與玉面狐狸地位則卑賤得多。西域的佛教中心龜茲
鳩摩羅炎父子作為天竺人卻在龜茲聞名,與龜茲的地理環境是分不開的。龜茲北依天山、南鄰塔裡木河、東通焉耆、西通姑墨,境內綠洲廣布,非常適合人類居住,逐漸發展成了西域中最富饒強盛的國度。僧人們在沙漠行走的路上陡然遇到水草豐美的綠洲,定然願意在這裡逗留、定居並藉機傳教。開鑿石窟在古代也是傳播佛教的重要方式,龜茲境內的卻勒塔格山就給僧人們提供了一個天然場所,克孜爾、庫木吐拉、森木塞姆、克孜尕哈、瑪扎伯哈、託乎拉克埃肯這六處主要石窟以及其他小規模的石窟均位於此山中,是我國最早的石窟群。由於當地山區石質疏鬆易於坍塌,龜茲的石窟群也是獨具特色,與印度的支提窟並不相同。張騫出使西域後,中原王朝開始經營絲綢之路,分為南、北、中三道,龜茲作為中道的交通樞紐:「從玉門關西出,發都護井,回三隴沙北頭,經居盧倉,從沙西井轉西北,過龍堆,到故樓蘭,轉西詣龜茲,至蔥嶺,為中道。」向南還可以沿塔裡木河溝通南道的于闐(今和田),向北則能穿過天山內的河谷地帶到達烏孫,真可謂四通八達。公元前3世紀,佛教開始從古印度向外界傳播,東越蔥嶺進入西域,再經由絲綢之路傳到中原。大概在公元1世紀,佛教已在西域流行。而龜茲一面充當中國與印度兩大文明溝通的橋梁,另一面自己也成為了西域的佛教中心。大批的天竺僧人到此遊歷傳教,到了魏晉,在國王的支持下,佛教在龜茲發展到高峰,寺廟與石窟林立。每年秋分前後的幾十天是全國僧侶與信徒集會的日子,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都要放下手頭的工作,持守齋戒聆聽佛法。這就決定了僧侶在政治上也享有崇高的地位,在每月的十五日與晦日(最後一天),國王與大臣們商討國事之後還要參考僧侶的意見,然後才能做出決策。時勢造英雄,鳩摩羅炎父子恰好活躍在這個時期,而他們作為天竺僧人能被載於中原史冊中,足見其影響力之大。以上均是基於「鳩摩」和「牛魔」讀音相似這種約定俗成的說法,不可避免會有牽強附會的成分,畢竟沒有任何史料證明兩者之間存在演變關係。不過我仍然願意相信這種說法,還認為牛魔王的歷史原型是鳩摩羅炎父子的結合體。因為他們是佛教在我國廣泛傳播的重要人物,對我國文化的發展也發揮了深遠的歷史影響力。最後,還得要欽佩吳承恩極強的考究功底與豐富想像。作者 l Humanitas 兩漢 晚清民國 古希臘古羅馬史愛好者
參考資料 l 高僧傳.釋慧皎;晉書.房玄齡;法華傳記.僧詳;大唐西域記.唐玄奘;漢唐時期龜茲地區佛教文化地理研究.王進花;庫車石窟概論.朱英榮
┃ 上周人物:田文軍、喬治.克魯尼、勞榮枝、林奇、史玉柱
上周好文:平安夜中山大學女生送學長勞斯萊斯,揭秘背後的真相
>>還想聽誰的故事?敬請在後臺留言。
當年人物:Fuzheng6
寫眾生芸芸,看長河滔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