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中有一位鳩摩智大師,善使火焰刀以及少林七十二絕技,位居吐蕃國師,地位顯赫一時。小說當屬虛構,但老鳩摩家確有人才,本文主角鳩摩羅什即其一也,他們家還是世襲的天竺宰相。
姚秦羅什尊者像
那啥,作為天竺的高幹子弟,鳩摩羅什卻有一個相當悲慘的童年。嗯,出於對他人宗教信仰自由及生活方式的尊重,我只能說,以我的眼光來看,的確是相當不爽。
龜茲國已經成這德行了
由於某種不可告人的原因,老鳩摩放棄了高官厚祿,溜到龜茲出家了。這一溜可是相當遠啊,as you know,龜茲位於西域,西域是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那時候的西域並未受到伊斯蘭教的侵蝕,還是他佛如來的天下。
說是出家,實為成家。龜茲王之妹白耆婆(不是白雞婆!白是龜茲王族姓氏,據傳白居易即為龜茲王族之後),即中土之長公主也,對老鳩摩一見鍾情進而以身相許。和尚公主,日子倒也快活。直至有一天,公主碰到了一根枯骨.
枯骨能算個什麼呢?但羅什他娘被這根枯骨徹底雷倒。早晚都是一堆枯骨,塵世有什麼好留戀?就因為這麼點兒破事,她也出家了。起初這事兒老鳩摩是不大讚同的,但拗不過老婆一哭二鬧三上吊(我瞎猜的,嫑當真),只好由她去了。
有一點我很不理解,為什麼老鳩摩不讓老婆出家?你和尚當得,我尼姑就當不得?這其中必有蹊蹺啊。待考。
此時的小羅什,年方七歲,只好跟著娘出家。從此以後,一家三口全都不在塵世了(鳩摩羅什還有一個弟弟,但不知其詳)。
小羅什自幼在比丘比丘尼堆裡長大,不學佛顯然不可能了。需要指出的是,他最初接觸的是小乘教法,即佛教中的原教旨主義----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他爹可以娶妻了,小乘教法大抵是不禁婚配的,至今東南亞諸國仍然如此。日本也這樣。
鳩摩羅什他娘是個驢友,她帶著小鳩摩四處轉悠,輾轉了好幾國。小鳩摩藉此機會參觀見學,可謂「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佛學修養與日俱增。
但那年頭大乘教法已經開始流行了。大乘教法的始作俑者叫做「大天」,據小乘教徒說,大天不是什麼好鳥兒,壞事兒做絕才遁入佛門以逃避懲罰。由於其惡行實在超出了一般群眾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此略過不提。不過既然出自於小乘教徒之口,沒準兒是政治迫害。
眼瞅著大乘教法越來越紅,鳩摩羅什深刻地領會與時俱進的重要性,他在莎車國碰到了一班大乘法師之後,又開始學大乘。
鳩摩羅什是喜新不厭舊的典範,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最終他成了一個大小乘經論一把抓的名人。不過,總的來說,他算是大乘弟子。
事實上,用名人二字無法概括鳩摩羅什的聲望,他的地位是一般人遠遠無法企及的。龜茲王專門給他量身定做了一把講經的獅形椅子。椅子當然沒啥了不起,關鍵是材料,純金的。注意,不是鍍金,是純金。
這還不算。鳩摩老師要落座講法,諸王必須長跪座前,然後鳩摩老師「踐其膝而登」。
我多次努力地想像過這一弔詭的畫面,實在想不通怎麼個「踐」法,難度係數會不會很大?但諸王如何賤法倒是可以想見的。
這實際上彰顯了西域與中原文化的重大差異。中原皇帝,無論他本人再怎麼佞佛,也絕不會允許和尚把自己踩在腳下。退N萬步講,就算皇帝本人同意,他的臣下甚至僅僅是太監也必痛哭流涕冒死進諫:陛下,這有失國體啊!
不記得韓愈麼?當時的皇上不過是迎個佛骨,還沒幹什麼出格事兒,他老人家就已經狠雞凍了。「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老命都豁出去了。
廢話不講了,還說鳩摩羅什。綜上所述,他在西域混的相當不錯,聲名遠播。人怕出名豬怕壯,他被一個人給盯上了。
盯上他的人,是個在當時中國北方一跺腳滿地亂顫的猛人----苻堅。至少,他曾經猛過。
簡單介紹一下,苻堅----
性別:男;民族:氐(音同「滴」);職業:前秦第二屆國君。
以下是他的部分戰績:
370年,苻堅滅慕容氏前燕。假如慕容復要復仇,首先就應該找姓苻的。
373年,攻取東晉的蜀地。
376年,滅前涼國。
同年,大軍北伐,大破鮮卑拓拔氏的代國。
據說苻堅鍾情於佛教,但國內一堆和尚,沒幾個成才的,找不到一個拿得出手可以開壇講法的大德或二德子。苻堅一苦悶,襄陽就倒黴。
378年,苻堅譴子苻丕率大軍進攻襄陽。當時中原首屈一指的高僧道安,就在襄陽。
好了,停一下,讓我們緬懷一下偉大的先驅者----道安。他不是第一個和尚,也不是最有名望的,但卻是華夏大地第一個拋棄祖宗家國,把釋字當做姓的漢人,全名「釋道安」。
緬懷完畢,繼續。
進攻襄陽的目的之一,就是「攻取」道安。頗費了一番周折,襄陽拿下,道安被俘。被俘不要緊,只要主義真,道安受到了苻堅的高度禮遇。
當然,做了苻堅的俘虜,想不受禮遇都是很困難的,苻堅太厚道了。與道安一塊被俘的,還有鎮守襄陽的東晉名將朱序。
道安很感激苻堅的知遇之恩,勤勤懇懇地弘法,一時佛法大盛。但畢竟人終有一死,道安年事已高,撐不了幾年了,他為苻堅推薦了自己的接班人。
沒錯,正如你想到的那樣,這個人就是遠在西域的鳩摩羅什。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