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此篇文章約有圖片30張。資源獲取方式,關注微信公眾號:n階行列式。後臺回覆:成都小吃
近幾年,拿得出手的國產美食片子有《老廣的味道》、《尋味順德》、《味道》、《舌尖上的中國》。前兩部看過的人可能也知道,整個片子看下來精心卻不過癮——來往皆食客,四下無吃貨。《味道》嘛,就是幾個主持人到處騙吃騙喝哈哈哈,杜雨陽是比較真實的敢吃敢喝會表達,可是整個主持團隊還是逃不掉央視主播的架子:職業的微笑、機械的問答和不過硬的餐飲功底,整體過程就是提問、裝傻、連連讚嘆。《舌尖》嘛,第一季是經典之作,音樂畫面情感均衡得恰到好處;《舌尖2》也算是誠意之作,可是食物夾雜了情感,味道就不好評價了;《舌尖3》就算了吧。
所以當我看見這部記錄中國吃食的綜藝時,真的想推薦給所有人,所有的吃貨們。看,這才是我們的小吃。
這部由韓國團隊製作的綜藝,全名叫做《街頭美食鬥士》,本次介紹的是其中的《成都篇》;豆瓣9.5的評分,接近完美。三天前就下載了這個片子,但是不行!身邊沒有零食,你根本看不下去!因為他(片中的主人公白老師)吃東西的樣子太香了~~而且成都的小吃,太誘人了。
半年前我就去過成都,說實話,成都真的誘人。我去的成都感受到的不是趙雷歌曲裡的浪漫,而是街區生活的樸實。那種問路都會耐心指給你的熱心,因方言不通而故意放慢的語速,餐館點菜服務員及時的提醒菜應該夠吃了,可以一會再點;還有熱鬧的菜市場,各種樣式的辣醬,各種花式的泡菜,沒吃過沒見過的蔬菜,逛不夠。
嘖嘖,安逸得很 ≖‿≖
影片的主人公——白老師,TBK集團總裁,93年從事餐飲,目前擁有30多個品牌和1300家全球連鎖餐廳。但是你不需要了解他,你就當他是你的鄰居好了,千萬不要把他當外國遊客!會說漢語,給你科普小吃來源,不在景點吃飯的外國遊客???影片開始,成都,不得不說,這個片子的製作真的精良,航拍配樂特效,你想不到一個美食節目居然可以這麼玩,還玩的很讓人欣然接受。
最開始的是夜市,不是那種商業的夜市,只是夜間的路邊小吃。
眼熟嗎,是不是全國的校門口、居民區后街都能看見的小推車「xx燒烤」、「x記炸串」。
我家鄰居白叔先買了炸小土豆,炸肉串;又看見鄰桌吃的不錯,嗯,來份一樣的炒麵,吃起來~
這個吃麵的表情絲毫不做作吧,你還能隔著屏幕聽見「吸溜吸溜」的聲音,對了,後來還能聽見他吧嗒嘴的聲音,我第一次這麼愛聽別人吧嗒吧嗒的吃飯...功德無量了
看到下圖中的「紅旗連鎖」了嗎?我在成都的時候發現遍地「紅旗」,真的羨慕啊。宜居之城,便民連鎖(有沒有認識這家老闆的,給我個推廣費不過分吧)。真希望北方的小超市也能火起來。
吃飽喝足,回去睡覺~一覺醒來,繼續吃!一大早,白叔先買了個紅糖發糕,又要了杯豆漿,一邊走一邊吃一邊後悔,「早知道這麼好吃,買倆了...」
然後吃貨本質,順著味就找到了軍屯鍋盔。
這裡一定要插一句(包括後續片子出現的小吃),我真的有個疑問,是白叔團隊的功課做的la麼足,還是成都遍地都是特色小吃?感覺他吃的每樣東西都是物美價廉的特色精品...
對了,作為鄰家父親,自然要給孩子帶點東西。
接著,白叔來到了寬窄巷子,我真是隱隱擔憂啊,白叔就這麼被坑了?你們休想!白老師驕傲的跟你說,不要來這種商業街吃東西哦,看一看就好了~hiahia
從寬窄巷子離開的白叔,意外的發現了一家薯粉店,高能且特意的加了份大腸...可以說「肥腸」會吃了。而且中國話,一級棒!
誒呦,吃急了~辣湯濺到眼睛裡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然後又去了附近古鎮,吃了中國最聲名海外的宮保雞丁,還順帶給我們科普了一下「豆花」的做法和「魚香肉絲」的由來。
幸福的吃完飯準備去喝茶,突然發現店家在炸豬皮,給他悔的啊...當然,白老師還是乖乖的去了這家最古老、最地道的茶社。
不過呆的時間不長,畢竟沒有吃的呀。突發奇想的白叔想看看小白領們都吃什麼呢?就回到市裡點了份超級普通的(鴨肉豬手)雙拼飯。
白叔發現這土豆,好吃!鴨肉,好吃!豬蹄,太好吃了!泡菜這麼好吃還能免費加?那現在就去加!!
一回來.搞鏟鏟??
到了晚上,白叔排隊等串串。忽然想起來沒看大熊貓啊!
那就美滋滋吃串串吧<( ̄︶ ̄)>巴適慘了。
到了這裡,一小時的片子也快結束了。可是有人會說,美食節目就是吃唄,大家(文章開頭的幾部片子)吃的有什麼不同嗎?
這部綜藝的核心就是白叔,整部片子就是看他吃啊吃啊吃,可是為什麼就感到人家做工精良又吃的香呢?
首先,影片的配樂採用了爵士、古典、中國風等多種元素。其次,在介紹食材由來時,畫面不煽情不做作,剪輯風格又多變有趣;期間不時插入的特效,會讓你感慨製作團隊的用心,「這本可以不用費心的加特效啊。」,「不過加了特效好有趣的。」
其實,舉個簡單的例子。片中白叔去了寬窄巷子,然後親口告訴你,不要在這種商業街吃小吃。看過太多的國內美食節目,都是逛逛著名的旅遊景點,然後在景點內找一家「全國連鎖」就開吃,完全對得起自己的「遊客身份」。更高級(完蛋)的還有不少官方美食節目,找那種一看上去就很「特色」的環境幽雅、琴瑟書香、象箸玉杯、大廚戴高帽的「xx湖心閣」,給你來一道「龍鳳呈祥翡翠金邊白菜」。
那些動輒幾百幾千的高級菜品,真的沒有6元的小土豆和不到十塊錢的炒麵看著舒心。國內好一點的美食節目,也大多敷衍的優雅著吃幾口,然後給你用華麗的辭藻形容菜品的觀感、口感和情感。但是你形容的那麼好,我怎麼就看你吃著不香呢?骨頭那麼好吃,你就用筷子夾著咬幾下?上手啃啊好不好!
單純的拿《舌尖》系列和《街頭》系列對比是不對的,前者是紀錄片,後者是綜藝片。但是目前,中國確實缺少一檔實在的、不做作的美食節目,我們不需要了解美食背後的故事,我們不想知道它所蘊含的情感,我們只想在某個夜晚吃著外賣,悠閒的看著這檔節目,足夠了。
您如果感覺文章不錯,記得分享給好朋友哦~都是吃貨,一道相約去哈成都。
資源獲取方式,關注微信公眾號:n階行列式。後臺回覆:成都小吃
最後,如果你想關注更多的影視熱點,請關注我們吧~長按識別~關注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