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是人類本能,但更多年輕人可能蹲不下去了|精練學院

2020-11-17 GymSquare精練

「GYMSQUARE ACADEMY精練學院 」是我們推出的全新欄目,以專業主義和用戶本位為出發點,面向頭部健身教練和愛好者,輸出原創健身內容。

精練學院包含:訓練科普、在線課程、健身科學和創新課程等。

作者/晟傑

審核/GymSquare Academy精練學院

如果在坐便與蹲便中做抉擇,可能有更多年輕人選擇坐便。不是因為偷懶,而在於他們蹲不下去了。

2018年「歐美人做不了亞洲蹲」在社交媒體成為熱點,但戲劇性的是,中國年輕人發現自己也做不到全腳掌觸地深蹲。而在研究分析上,2009年、2011年有兩本運動康復期刊,都指出超20%的年輕健康受試者,無法完成深蹲。

深蹲從來不是奇特天賦,從類人猿蹲坐姿勢演變開始,深蹲逐步到近現代由於沒有餐桌、馬桶,成為吃喝拉撒的標準姿勢。甚至到如今,由於多關節參與特點,深蹲更是健身房內槓鈴杆、TRX繩索的必備組合。

深蹲是人類本能,但受制於終日葛優癱,更多年輕人開始蹲不下去了。

人類在退化,可能率先退去的是深蹲功能。因為舒適的坐便、辦公椅,讓髖、踝關節的活動度不再是剛需。

至少在1份肌電圖實驗中已經發現,不能完成深蹲的主因,在於小腿肌肉過度活躍限制踝關節活動度。而小腿的過度活躍實屬無奈,因為長時間葛優癱後,本因「日常出力」的臀部馬達已被逐漸廢棄。

而基於此因素,有高矮胖瘦,甚至解剖學差異的人群,可能進一步加劇「蹲不下去」。

比如說大腿股骨更長,會促使人體重心後傾,而過於肥胖,可能在屈伸膝上有所限制。甚至說,普通人群中佔比30%的髖臼關節解剖異常,可能會限制下蹲流暢與否。

每個人其實都可以蹲下,但也更需要一份運動科學指南。

這份指南具體體現在私教、團課課程中,重視蹲類動作前的動態拉伸、弱側激活行為,以及根據功能性測試,測定較有效的深蹲發力位置。

深蹲是生存本能,

也是健身良方

深蹲從來都是人類繁衍進化以來的生存本能。

根據美國人類學協會期刊American Anthropologist,在1955年發表的人類姿態研究中顯示,蹲下是典型的休息方式之一,在地面潮溼或者泥濘時,人們會選擇全蹲將臀部緊貼小腿,轉移軀幹重量。

這種姿勢幾乎遍布全球,相比男性女性更少在公眾場合作出這種姿態。與此同時也是一種共通的排便方式,除了在一部分西方國家。

這種生存行為真正演變為健身方式,出現在100年前。

深蹲Squat,在成為經典健身動作之前,更多被命名為「深屈膝」。1915年Milo Bar-Bell公司推出了首套對外銷售的槓鈴,於此同時也隨贈了這門健身教程。

這種負重深蹲課程看似「毛睿」,但也打開力量訓練新世界的大門,具體來看指導內容:

保持腳跟併攏站立,腳趾向外膝蓋處彎曲,再站起來;身體下降時,腳跟從地面抬起,膝蓋儘量向兩側打開,有助於發展大腿外側的肌肉;隨著肌肉變得更強壯更有彈性,幾乎可以坐在腳跟上;每次深蹲練習重複20次,每隔3天練習多次,直到能完成40次後增加5磅重量。

當時流行的《力量》雜誌選中,著名舉重運動員Alan Calvert稱,自己通過深蹲獲得了神力,自此以後深蹲也就成了健身良方。

背後很大原因在於,深蹲多關節運動具備的功能性益處,以及高度募集肌群帶來的增肌減脂效率。無論是當下商業健身房需要排隊等待的深蹲架,還是包含蹲類動作的火熱槓鈴操課、HIIT團課,其實都有所體現。

但是在深蹲益處被挖掘的同時,也有更多年輕人蹲不下去了。

2年前「歐美人做不了亞洲蹲」的熱點,其實是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雖然不具備統計學標準,但首次讓更多人發現,自己其實做不了深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美國大型媒體BuzzFeed,早在2015年面向辦公室青年,實施一項「是否能深蹲」的大眾測試。其中,難以做到腳後跟落地感覺重心在腳趾,是大部分被調者的反饋。戲劇性的是,中文網絡用戶在嘗試「亞洲蹲」後發現近乎做不到。

當然也有科研調查驗證這一現象。

在2009年運動康復期刊The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Science,共面向71名年齡20-22歲的日本健康男性,測試能否完成深蹲動作,其中有23%的受試者難以完成,同樣2011年Journal of Sport Rehabilitation,也得出25%青年受試者難以完成深蹲的結論。

為什麼更多年輕人

蹲不下去了

更多年輕人之所以蹲不下去,和過度葛優癱有直接關係。

因為從動作模式來看,下肢髖、膝、踝關節的聯動是完成一個深蹲的前提。而其中負責靈活功能的髖、踝關節,其實會在呈現退化。

事實上,在上述的2009、2011年兩項深蹲測試實驗中,都指出年輕人們之所以難以蹲下,很大程度在於踝關節背屈柔韌度受限。比如為了在踝關節背屈受限的情況下保持平衡,會通過髖關節屈曲進行代償,使身體重心向前移動,然而,在這種姿態下無法完成傳統意義上的深蹲。

深一層地用肌電圖測試發現,比目魚肌、腓腸肌的高度活躍,或是導致受限的主要原因。具體來說,當受試者踝關節主動、被動背屈狀態的幅度增大後,比目魚肌肌張力呈現出較大幅度增長。

簡單來說,年輕人之所以蹲不下去,在於腳踝「生鏽」,更在於小腿「健壯」。

而從背後的生成機理上來解釋,或許是因為久坐後產生的臀肌無力,將發力重任轉交給小腿。「3個動作瘦小腿」風靡其實可以理解,行走過程小腿為臀部代勞,更多是久坐後男、女青年小腿壯碩的原因。

當然,不只在於踝關節靈活度不佳,也在於髖關節屈曲的靈活性弱,骨盆旋轉及骨盆側傾受限等,而這些「辦公室久坐症」也都能反應身體功能受限。舉例來說,在FMS的「舉杆過頂深蹲」評估動作中,能整體甄別髖膝踝全幅度屈曲的達標水準。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除了關節靈活度受限,年輕人肌肉力量缺失,更是蹲不下去的底層原因。

國內對於下蹲受限的研究,是2000年發生在黑龍江的一起「地方性下蹲困難症候群調查」。其中,多次頻繁村醫多次頻繁對村民實施臀肌注射,以及用藥劑量上的錯誤,是導致部分村民臀肌無力,甚至肌肉攣縮的主因。

從機理來解釋,在NASM CES對於LPHC複合體損傷的糾正策略中,對於下蹲代償中過度前傾、塌腰、弓腰、非對稱性重心偏移的5種代償現象解釋中,臀大肌不活躍都是其中的關節因素。

總的來看,肌肉、關節問題會讓更多人蹲不下去。與此同時,也會加劇本就存在的個體差異。

比如說,大腿股骨更長,會促使人體重心後傾,這也是穿上深蹲鞋、腳後跟墊上槓鈴片的原因。同樣,過於肥胖者由於脂肪體積過大,可能會限制髖、膝關節的屈曲。

甚至說,在解剖學上更多人存在的髖臼關節解剖異常,可能也是構成下蹲受限的問題。

2016年《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發表研究指出,近乎30%的人存在髖臼關節解剖異常。簡單舉例來說凸輪型現象,就是大腿骨末端過於粗大,或者髖部凹槽過小使兩者難以時刻完美結合。

這種現象易造成髖關節撞擊症候群FAI,形成疼痛以及炎症。而日常生活中諸如辦公室中翹二郎腿、地鐵上骨盆傾斜歪站,其實都是風險誘因。

每個人都可以深蹲

每個人其實都可以下蹲,這裡也有一份基礎的下蹲指南。

通常來說,改善下肢關節靈活度是通用策略,比如如下Tom Merrick的15分鐘動態拉伸,就是改善深蹲幅度,以及姿態表現的方案。當然一部分加強臀肌的訓練方式,也可以作為輔助項目。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緊接其後的,也有通過根據功能性測試,測定更實用的深蹲基礎姿態方案。

NSCA的個人培訓季刊曾發表,通過功能性象限測試Functional Quadrant Testing,測定較為合適的下肢蹲的預備姿態。

在被動操作方式中,緩慢移動被測量者的單側腿,使髖關節在無痛活動範圍內進行運動,嘗試在屈膝狀態下進行髖屈曲、外展動作,並進入最佳發力位置。並記錄如下4個位置:

臀部與腳掌水平面之間的距離兩腿髕骨中線之間之間的距離以足中線為基準下足外展的角度兩腿跟骨中線之間的距離最後,如遇到生物力學失衡、結構性損傷,也需要科學的矯正、康復介入。■ GYMSQUARE

精練

GymSquare

與精益練習者,建設自由健身廣場

GymSquare是一個原創的精品健身內容平臺,

相關焦點

  • 女性著迷的翹臀,也可能是骨盆前傾|精練學院
    「GYMSQUARE ACADEMY精練學院 」是我們推出的全新欄目,以專業主義和用戶本位為出發點,面向頭部健身教練和愛好者,輸出原創健身內容。精練學院包含:訓練科普、在線課程、健身科學和創新課程等。作者/Mango審核/GymSquare Academy精練學院擁有「翹臀」,大概率能成為健身房焦點。女性,也是著迷翹臀的主要人群。
  • 深蹲時「蹲不下去」,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深蹲之所以不叫「半蹲」,就是因為需要在下蹲時有足夠的深度,不過,很多朋友在進行深蹲練習時會發現有「蹲不下去」的情況,這除了有動作不標準的原因外,還有可能是身體的某些細節出現了問題,比如,韌帶過緊亦或是肌肉僵硬等等,其實這都不是什麼大問題,說不定一根泡沫軸就能解決。今天的文章裡,咱們就來看看有哪些影響深蹲深度的因素,又該如何解決?
  • 深蹲蹲不對,腰要白受罪...
    在健身界,深蹲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是萬能的。比如:肌肉不增長的時候,請練深蹲。男人壯陽,請練深蹲。女生翹臀,請練深蹲……深蹲的訓練效果已經毋庸置疑,但是在實際練習中還是會碰到很多問題。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怎樣做深蹲不傷腰」?因為有些人在深蹲後的第二天,腰直不起來,更有甚者走路扶牆!
  • 槓鈴深蹲想要練得好,你該蹲多低?怎麼蹲?
    但是關於槓鈴深蹲怎麼蹲?蹲多低?仍然存在爭議。今天煜哥就想從三種不同的槓鈴深蹲目標出發,分別講講主打增肌的健美式深蹲、主打力量的運動員式深蹲和主打爆發力的運動員式深蹲分別該怎麼蹲,蹲多低。肌纖維長度的增加可能因為在離心階段(肌纖維發力但被動拉長)肌肉的結構成分被拉長(肌聯蛋白、伴肌動蛋白、c-蛋白等等,構成肌纖維的單位,肌節的長度),產生結構蛋白的增幅[5,6]。 而半程動作更多的是通過反覆高密度向心運動,刺激肌肉的主動收縮成分(肌球蛋白、肌動蛋白等,決定肌纖維的粗細)增大,達到肌肉直徑的增加[4]。
  • 深蹲完腰痛?還不快點來看下怎麼解決
    另一個困難的原因是,對於柔韌性和穩定性不足的人來說,蹲到很低時會發生一系列五花八門的錯誤:蹲不下去的補償機制●那些沒有足夠力量在深蹲最低點穩定住核心的人,會不自覺地避免做全幅度深蹲,取而代之用錯誤的肌肉(或錯誤的發力順序)站起來。
  • 下肢肌肉訓練之王,除了深蹲之外,弓步蹲同樣可以了解
    導語:說到下肢訓練當中,可能很多人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深蹲,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深蹲是下肢訓練之王,這一點任何一項動作是打不破的。但是任何健身動作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深蹲的一大缺陷就是只能夠同時訓練雙腿。
  • 【重磅】不深蹲無翹臀,圖文加視頻詳解如何做深蹲!
    今天兔八哥給大家推薦的文章,圖文+視頻告訴你為什麼要深蹲,深蹲常見的錯誤,正確的示範圖片與視頻,讓你能快速學習,輕鬆獲得美麗翹臀。做錯了兩個後果:第一個,沒有任何鍛鍊效果。或者鍛鍊到腿上,而沒有鍛鍊到屁股上。 第二個,由於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以後上重量以後可能會受傷。 然後,每次上廁所的時候,記得深蹲30喲,所以一天10杯水,10次廁所,也就是深蹲300咯。
  • 最全深蹲指南,真的不是只有徒手深蹲和槓鈴蹲
    常說女人深蹲男人受不了,女人深蹲男人受不了,男人深蹲床受不了,男女都蹲,隔壁鄰居受不了雖說是個笑話,但深蹲所帶來的好處卻是實實在在的▼儘量蹲深,蹲到大腿平行地面或平行地面以下。2、跪式深蹲▼顧名思義,找到一面牆,保持深蹲姿勢不動。控制你的腿遠離牆面,這樣可以保證你的大腿和地面是平行的。
  • 無深蹲不翹臀,26種花式深蹲姿勢
    儘量蹲深,蹲到大腿平行地面或平行地面以下。2. Prisoner Squats 跪式深蹲保證深蹲過程中腳掌一直穩紮在地面上,不要抬腳後跟或者後傾。蹲下的過程中,保持你的腰背挺直。儘可能蹲深,蹲到大腿平行地面以下。5. Uneven Squat 不平衡地面深蹲
  • 十個深蹲不如一個箭步蹲?箭步蹲再好也要正確完成,否則不如不做
    對於臀腿部訓練來講,深蹲作為一個王牌動作會受到廣大健身愛好者的重視,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深蹲的模式並不常用,而是一種單腿蹲的方式來進行,那麼這種單腿蹲的方式遷移到健身當中之時,就是箭步蹲,也叫弓箭步,箭蹲。在這兩個動作當中,很多朋友會把這兩個動作拿來比較,甚至有「十個深蹲不如一個箭步蹲」的說法。
  • 深蹲,到底該怎麼蹲起來?
    今天來說說大家最熟悉的,也是下半身最高效的臀腿綜合動作之一——深蹲,正確的蹲起姿勢怎麼做?有童鞋可能要說了,「這有啥好講的,不就是什麼靠臀部發力起,不要靠大腿發力麼……都說爛了啊!」然而,想要實現所謂的臀部發力,可不是說說就能做到的……因為深蹲的動作底端,其實並不是最適合臀肌發力的角度>.<· 深蹲底端,不合適臀大肌發力?
  • 如何正確深蹲?5個漸進式深蹲變化,安全蹲快速增加腿部臀部肌肉
    導語:「無深蹲不翹臀」說明深蹲在臀部訓練中的地位,深蹲不但能翹臀,深蹲及其的變式還是下半身的訓練之王。但是……,不確定如何下蹲?動作再好也沒有用啊!深蹲多關節、多肌肉群的力量訓練,會影響身體幾乎所有的肌肉,導致完成運動時消耗大量能量。進行深蹲等複合訓練可以增加肌肉質量,從面提高並改善基礎代謝率(BMR),消耗更多的能量。(四)降低受傷風險:深蹲有助於減輕上下半身的傷害。
  • 深蹲,最簡單實用的鍛鍊方法!教你3種蹲法,減脂塑形
    最後,他們就很難「蹲下去」,更別說完成深蹲這個動作了。 如果你就是「久坐一族」,那麼一定要看看這篇。如此反覆蹲、起,有利於加快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4.減脂塑形「無深蹲不翹臀」,想要前凸後翹,深蹲自然是很好的運動。 深蹲能更好地幫助燃脂,減掉身上多餘的脂肪,特別是臀部、大腿堆積的脂肪。
  • 健身|一篇文章,讓你看懂半蹲、深蹲、全蹲有什麼不同?
    這篇文章要說的是三種不同的蹲法,它們分別是半蹲、深蹲、全蹲。這三種蹲法對應鍛鍊不同的肌肉。練習時,你需要根據自己的訓練目標,選擇正確的動作,你的訓練效果才會事半功倍。如果你對這三種蹲法沒有概念,那麼請看下圖: 上圖從左到右分別是:淺蹲→四分之一蹲→半蹲→深蹲→全蹲。再來具體說一下淺蹲、半蹲、深蹲、全蹲的姿勢:淺蹲:髖關節明顯高於膝關節的蹲。
  • 深蹲怎麼才不傷腰?
    ……,當然還有很多了,只要你想得到,深蹲都可以幫你。深蹲的訓練效果已經毋庸置疑,但是在實際練習中還是會碰到很多問題。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怎樣做深蹲不傷腰」?因為有些人在深蹲後的第二天,腰直不起來,更有甚者走路扶牆!那麼怎樣做深蹲才不傷腰呢?以下總結了幾點,希望對有需要的小夥伴有幫助。
  • 蹲不深不是病,蹲太深會「要了命」?
    但是這也提示了我們一個問題,深蹲的時候到底應該蹲多深呢?上了重量你下蹲到什麼程度就會起身?不上大重量時,你對自己的要求又是怎樣的呢?是不是也經常遭遇想蹲的更低一點,但是身體不聽自己使喚呢?所有的影響因素、衡量標準,現在都有了答案,建議你專心往下看。
  • 下肢訓練只有深蹲?這是因為你還不了解分腿蹲
    提到下肢訓練,大多數健身達人第一反應能想到的動作就是深蹲,作為下肢訓練的黃金動作,幾乎是每一個健身達人下肢訓練的必練動作,深蹲的好處更是舉不勝舉,這裡就不一一贅述。其實,在下肢的訓練中,還有一個可以媲美深蹲的動作——分腿蹲,不僅也能有效的訓練到下肢肌群,更重要的是比較深蹲而言更具功能性,今天就隨健身教練Paul一起聊聊關於分腿蹲這個動作,對於之前沒有做過或者很少嘗試這個動作的健身達人,一定不要再錯過它。
  • 最全深蹲指南,別再說你只知道徒手深蹲了!
    深蹲,被稱之為動作之王,常說女人深蹲男人受不了,男人深蹲女人受不了,男女都蹲隔壁鄰居受不了。因為深蹲在增強肌肉力量的同時,也會消耗更多的熱量。它消耗更多熱量的方法,是建立在身體肌肉含量增加的基礎上。因為,當人體肌肉每增加0.9斤時,你的身體每天會額外多消耗50-70卡路裡。因此對於想要減肥的小夥伴來說,做深蹲可以說是比較好的選擇。
  • 萬能的深蹲,怎樣做不傷腰?
    ……,當然還有很多了,只要你想得到,深蹲都可以幫你。深蹲的訓練效果已經毋庸置疑,但是在實際練習中還是會碰到很多問題。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怎樣做深蹲不傷腰」?因為有些人在深蹲後的第二天,腰直不起來,更有甚者走路扶牆!對於這個問題,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能夠幫助發帖者。
  • 深蹲怎樣做不傷腰?
    在健身界,深蹲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是萬能的。比如:肌肉不增長的時候,請練深蹲。男人壯陽,請練深蹲。女生翹臀,請練深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