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疫情之下的閱讀故事

2020-11-17 江蘇網絡廣播電視臺

  荔枝新聞專稿 記者/王啦啦 五柳

  很多人一定還記得,在武漢方艙醫院,曾經有一張走紅網絡的照片——一位男患者戴著口罩躺在床上安靜地讀著書,在容易讓人心生焦慮的疫情之下,這種內心世界的安寧與強大更顯難能可貴,這大概就是閱讀帶來的力量。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很多人利用宅家時間通過讀書汲取精神力量,尋求心靈慰藉,自我提升。近日某社交平臺發布的《2020網民閱讀報告》顯示,疫情期間31.6%的網民讀書量超上一年總和,今天是423日世界讀書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們一起來聽聽疫情之下的閱讀故事。

  疫情打亂了我的閱讀計劃 

  讀者一:胖瓜

  年齡:20

  身份:北京某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肯定是有變化的,我的書單換了不少

  這是疫情發生以來,胖瓜讀書的最大感受。作為一名自律的讀者,胖瓜每年都會給自己列一個詳盡的書單,內容包括:今年大概要讀多少本書,讀哪些類別的書,甚至會明確到每一本書具體是什麼,但疫情的到來,打亂了這個計劃。

  現在這個特殊時期,一些書加塞了,比如《鼠疫》、《霍亂時期的愛情》、《獨居日記》等跟當下情況更貼合的書。如果不是因為新冠疫情,它們應該還在我的書架上吃灰,不知道哪年能安排上,或者是一直都安排不上。

  武漢封城、全國各地醫護人員馳援抗,胖瓜翻出了加繆的《鼠疫》,這也講了一個抗故事。書裡有一段描述了奧蘭解封後的情景,大部分人歡呼雀躍,與久別的親人相擁,但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另外一部分因為鼠疫喪失了親人,也喪失了一切快樂的人。

  胖瓜的讀書筆記

  胖瓜對這段描寫產生了共情:雖然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是它又跟我們正在面對的現實非常近。武漢封城期間,一些人失去了親人,面對武漢解封,他們也許並沒有自由、放鬆或者期待的心情。

  讀完了《鼠疫》,胖瓜又把目光轉向了《獨居日記》,這本書算是梅·薩藤隱居避世時的手記,書中談論思考和創作,談論戀情與友情,記錄日常瑣事和對四季的細緻觀察。從老家安徽淮北回北京復工後,單位要求大家居家辦公,胖瓜也當起了宅女,獨自住在北京通州的出租屋裡,泡泡花茶、種種多肉、做做飯、讀讀書、彈彈古琴。她認為,長期處於恬淡閒適的狀態下的自己應該能與梅·薩藤神交一把,大多數時候重複又平凡的生活讓人厭倦,但總是有美好的事情發生,窗外的柳樹發芽、樹梢小鳥嘰嘰喳喳、牆角二月蘭綻放,一切都是生命怒放的樣子!

  鳥雀呼晴」  跟著花間詞去雲遊 

  讀者二:雨文

  年齡:30

  身份:南京某雜誌編輯

  與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平時的雨文喜歡抱著手機進行碎片化閱讀,比如看看荔枝新聞、新浪微博、知乎、朋友圈等等,新冠爆發後,她就把古詩詞重拾起來,每天抄一首,細細品讀,平時節奏比較快,沒有那種心境去讀,這種就需要慢慢來欣賞。

  雨文說,一開始讀的時候,人還是比較浮躁的,兩眼刷一下手機,漸漸進入狀態後,能堅持近一個小時不去看手機。

  雨文是個感情細膩的人,平時空的時候總喜歡出去看看風景、拍些美照、發個朋友圈,再配上一兩句很美的句子,所以花間詞是她的最愛,初夏即將到來,她戀上了周邦彥的《蘇幕遮》: 

蘇幕遮

·周邦彥

  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品讀描寫美景花間詞,跟著古詩去雲遊,心情就會好很多。雨文說。

  除了讓自己心情輕鬆起來,雨文說,這樣的閱讀也讓她有了意外的收穫,前段時間,需要寫一篇與古城相關的文章,很多詩句自然而然在腦子裡蹦了出來,梨花似雪草如煙,春在秦淮兩岸邊十裡秦淮生春夢,六朝煙月薈金陵』……寫得非常之順手,以前寫這類文章的時候還是很費勁的,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現在很自然地就能想到這些句子。

  閱讀和思考讓未來更明晰 

  讀者三:陳工

  年齡:30

  身份:青年創業者 

  疫情期間閱讀的時間更集中了,書的選擇也更多了。 

  疫情之前,陳工1本書要花一個半月的時間;疫情期間,同樣的一個半月時間,陳工讀了10本書。 

  以前讀的書很少涉及企業管理和金融,疫情期間,這些書都被納入了陳工的書單。同時,作為一位80的老爸,這段時間,他還研究起了親子教育。 

  陳工擁有一家小型的建築設計公司,管理著十幾號員工。創業初始,他認為做好一家企業就是有事兒一起做,有錢一起賺,大家開心最重要。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意識到,一家公司若想良性有序地運轉,僅憑接活賺錢這種單一的方式是遠遠不夠的。疫情期間,長時間居家隔離的空閒給了他閱讀和思考的時間。 

  最近,我讀了裡德·霍夫曼的《聯盟》,啟發很大。書裡說企業裡的每一個成員都應該有各自的規劃,無論是企業合伙人還是普通的員工,成員們的成長軌跡決定了公司未來的走向。 

  陳工坦言,讀這本書之前,他從沒考慮過這些問題,但讀完以後,他開始督促合伙人和員工擬定自己的職業規劃,推薦大家一起學習提升。今年5月份有註冊建築師考試,我們有一位同事今年要參加,我認為通過這樣的考試提升自己,遠比完成眼前的一單業務意義大。所以就把他手上的活兒接過來,讓他安心備考。如果大家都有所提升,那公司未來發展的思路也會更廣一些。 

  陳工最近的書單

  除了創業者,陳工的另一重身份是80後老爸。他的妻子是一位媒體人,疫情期間報導任務繁重,於是,陪伴兒子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他的肩上。教育小孩我也是照書學的,我剛讀完一本親子教育的書叫《終身成長》,裡面會有一些方法教我們通過誇獎把好的品質內化成孩子的習慣,這個技能我就學會了。 

  比如今天老師教的英語單詞他都學會了,要在以前我可能會誇他把英語學好了,但後來我意識到這種表揚太浮於表面了,孩子有可能為了獲得我的表揚而去學英語,並不是自己想要去學。所以我現在會誇獎他學英語堅持得不錯,同時鼓勵他要為了自己能說好英語而去自主學習,把堅持學習慢慢內化成一種習慣。孩子對堅持』『自律這種抽象的詞彙是沒有概念的,作為家長,我們得在平時去引導他。 

  作為一名用型的讀者,陳工把通過閱讀收穫的想法都適用到了工作和生活中。 

  閱讀讓人平心靜氣  心生智慧 

  讀者四:趙先生

  年齡:40

  身份:研究人員 

  我是個比較喜歡買書的人,但是因為工作繁忙,又身處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買來的書大多數根本沒時間閱讀,只能束之高閣,疫情期間,時間變充裕了,正好把這些書拿出來讀一讀。趙先生說。

  作為研究人員,趙先生不但讀了一些平時沒有時間深度閱讀的專業書籍,給自己充了電,還閱讀了不少人文類的書籍,他最愛的就是林語堂的《蘇東坡傳》,「這本書原著是用英文寫的,後來進行了中文翻譯,所以讀起來有些許晦澀,以前嘗試了幾次都沒能讀下去,這次倒很快讀完了。在書中,烏臺詩案之後,蘇東坡僥倖留下性命,但仍被貶黃州,途中他寫下了《和子由澠池懷舊》這首詩。

  和子由澠池懷舊

  ·蘇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趙先生說:「蘇軾在詩中寫道: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飛鴻這麼優雅的鳥,它不是在天上飛,而是在雪泥裡踐踏,我們每個人會被人生當中沉重的、累贅的東西拴在這個地面上,這其實是大多數中年人的生活狀態。

  但結尾他又寫道: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他們兄弟倆在崎嶇的雪泥裡跋涉,沒有騎馬,而是騎驢,還是蹇驢,又有一些幽默在裡面,蘇東坡能夠活下來,靠的就是他的幽默和樂觀,人生總歸會遇到一些無奈,要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它。」

  作為父親,疫情期間,趙先生還陪著孩子讀完了卡爾薩根的《宇宙》,作者是物理學家霍金的偶像,也是一位非常有人文關懷的美國天文學家,從他的著作中便可感受一二: 

  「你所愛的每一個人,你認識的每一個人,你聽說過的每一個人,曾經存在過的每一個人,都住在這裡——一粒懸浮在陽光中的微塵」;「我們DNA裡的氮元素,我們牙齒裡的鈣元素,我們血液裡的鐵元素,還有我們食物裡的碳元素,都是曾經大爆炸時千萬星辰散落後組成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是星辰」。 

  地球也只是一粒懸浮在陽光中的微塵,我們人類又何其渺小,面對病毒會恐懼,關在家裡會覺得無能為力,但依舊努力不放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星辰,在這樣的時期陪孩子讀這樣的書,是特別有意義的。 趙先生說。

  楊絳先生說,讀書好比串門兒——「隱身的串門兒,有時遇到心儀的人,聽到愜意的話,或者對心上懸掛的問題偶有所得,就好比開了心竅,樂以忘言。疫情之下的閱讀,讓人平心靜氣,沉澱內心的淤泥,生出智慧來,待疫情過後,再重新出發!

  以下是荔枝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書單,閱讀「閱」美哦!

       
《霍亂時期的愛情》

《美了千年 卻被淡忘》詩經名物圖解

《蘇東坡傳》

《人間詞話》

《宇宙》

《三體》

《活著》

《鼠疫》

《論語》

《燦爛千陽》

     

相關焦點

  • 世界讀書日丨抗擊疫情:閱讀也是一種力量
    讀書,長知識、平心態、享快樂,或許就是待在家裡最有趣的事。今天(23日)是世界讀書日,我們回頭看看幾個月來,武漢人的讀書故事。在疫情期間,武漢市很多市民都選擇在家中讀書,市民牟漢雪在封城的七十多天裡讀了兩三本書,他說這段時間在家正好是讀書時間,把過去買的還沒有拆封的書正好拿出來讀一讀。
  • 世界讀書日將至 韓國開展「雲閱讀」活動
    人民網首爾4月22日電(夏雪 韓燕秋)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韓國各大圖書館、書店紛紛圍繞「戰疫」主題開展「雲閱讀」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韓國最大的圖書連鎖店教保文庫將法國小說家阿爾貝·加繆評選為今年的年度人物,並表示「2020年正值阿爾貝·加繆辭世60周年,其代表作《鼠疫》所描述的故事與韓國社會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的現狀十分相似,因此受到了韓國大眾的喜愛。」 據了解,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鼠疫》在韓國各大書店的文學書籍銷量中排名第一。
  • 世界讀書日|直播時代,閱讀也目不暇接
    4月23日是第二十五個世界讀書日,上海的各大書店、出版社、文化企業都開啟了世界讀書日特別活動,從早至晚,每個時間段、各大平臺均有直播活動。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改變了世界的模樣,也深刻地改變了出版業的未來。但在書業人共同的努力下,向讀者們呈現了一場嶄新的閱讀盛宴。
  • 世界讀書日 | 杭間:慢行,漫想,閱讀無常態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決議,將每年的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無論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突如其來的疫情放慢了我們的腳步,越來越多的人通過閱讀重新審視自己和身邊的環境。
  • 世界讀書日的24小時,請收下這份線上閱讀地圖
    書店、劇場、校園、圖書館、閱讀空間……,每年的世界讀書日到來的這一天,我們一定會在這些地方相聚,一場疫情的到來改變了熱愛閱讀的我們相聚的方式,但我們的心從未相距得如此近過。雲閱讀、雲講座、雲直播,世界讀書日的24小時到底有哪些精彩,這份閱讀地圖請收好——09:00密雲區線上誦讀直播活動簡介:密雲區圍繞「書香飄京城·悅讀頌小康」的主題,採取「線上誦讀直播」方式,舉辦線上閱讀活動,正式開啟密雲區第十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用書香鼓舞人心,
  • 「世界讀書日」市圖書館惠民閱讀舉措良多
    線上線下閱讀 活動精彩紛呈 市圖書館惠民閱讀舉措良多  景德鎮在線訊(萬荻芳)隨著網絡和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人們尋求知識、獲得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多,讀書逐漸成為了一種奢侈。其實,無論是線上閱讀還是翻閱書本,讀書都能使人充實和愉悅。
  • 讀書筆記 | 陳予:讀書於疫情之下
    這個春天溼寒陰冷刻骨銘心,疫情如磐暗故園,龜蛇肅目黃鶴哀江河悲。閉城封區,千街萬巷蕭疏空寂。逆行者千裡弛援眾志成城慷慨赴時難,厚重感動高度溫暖充滿著視聽佔據身心,終生感恩銘記。特別時日裡,書籍是居家隔離穩定情緒梳理思想最佳陪伴。擁民族自信,國力強大支撐,堅信武漢定贏,中國必勝!氣定神閒開卷讀書。
  • 2020世界讀書日 百度發布搜索大數據報告還原國人閱讀習慣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如約而至,雖受疫情影響,但國人讀書熱情不減。國人在疫情下的閱讀生活究竟出現哪些特點?除了催熱「雲讀書」還發生了哪些變化?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閱讀呈現出怎樣的特徵?閱讀之後,人們又有哪些有趣的搜索行為?
  • 世界讀書日|樊登讀書進警營,閱讀分享蕩警心!
    為迎接「4.23世界讀書日」,進一步活躍警營氛圍,豐富警營文化生活,培養分局民輔警閱讀興趣,使大家在緊張、繁忙的工作之餘,緩解精神壓力,放鬆身心,在閱讀中重塑自我,在分享中敞開心扉,分局組織開展「樊登讀書進警營,閱讀分享蕩心靈」主題讀書分享會。
  • 世界讀書日|一年閱讀500冊書,臨大閱讀之星 書香滿屏!
    書中自有心情好 書中自有未來夢一片昏曉讀書日 正是人間最樂時今天,第25個世界讀書日「讓閱讀滋潤心靈」過去的一年一二課堂齊發力,引導學生讀書忙,學院行知書吧、宿舍休讀室分外吸引人,形成了濃厚的「大學風」氛圍,教院師範生將青春活出了「詩」的樣子。師風啟夢想 ,師魂鑄心間。世界讀書日只有一天,但我們應該讓每一天都成為讀書日,同學們,捧起心愛的書本,融入到朗朗的書香校園裡吧!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
  • 世界讀書日,讀書的重要性和好處,閱讀一本好書,開闊眼界漲知識
    #世界讀書日全民讀書季今年受疫情影響,之前新聞報導過武漢方倉醫院的一名市民,患病還不忘記在病房裡讀書,不停止對知識的熱愛,不忘記提升自己,或許他讀書只是為了緩解疫情的壓力,那也是不錯的方法,總之,這種讀書的想法精神可嘉。
  • 用閱讀感知美好生活 | 4.23 世界讀書日特別策劃
    閱讀為我們帶來智慧,帶來快樂,帶來陽光,帶來力量。在第25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山東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濟南分公司(以下簡稱「濟南分公司」)開展「用閱讀感知美好生活」主題系列活動,弘揚全民閱讀,營造文明風氣,為建設學習強國,加強文化自信貢獻力量。
  • 疫情年中,再說世界讀書日,中西方關於何時開始愛讀書有個「巧合」
    讀書的權利在失去了特權的加持和神秘色彩以後在整個世界範圍飛入尋常百姓家。但是,健忘的今人卻不再珍惜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世界各國的有識之士因此提出要重新倡導讀書、尊重知識、尊重作家和詩人。世界讀書日因此應運而生。世界讀書日算起來發源很早,但定型卻在晚近的1995年。它的英文名字有三個。
  • 世界讀書日!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陳思和邀你一同閱讀生命!
    世界讀書日!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陳思和邀你一同閱讀生命!在第25個「世界讀書日」,以「閱讀生命」為主題的復旦大學第八屆讀書節系列活動在線上拉開帷幕。
  • 迎接世界讀書日 寧波百餘項活動彰顯閱讀活力
    4月23日第21個世界讀書日期間,寧波市開展百餘場獨具特色的活動,內容包括名家講座、情境閱讀故事會、主題書展、國學沙龍、流行音樂經典故事說唱會、音樂文化沙龍、書連法蘭西書展等,努力推動閱讀成為市民生活常態
  • 【世界讀書日】太鐵法院舉辦「分享一本好書」讀書交流會
    【世界讀書日】太鐵法院舉辦「分享一本好書」讀書交流會 2020-04-24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讀書日 | 高牆內的閱讀生活:即便身處囹圄,也要心中有光
    今天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高牆內的閱讀生活……●河源監獄編著讀本有深度2019年度我國全民閱讀量人均4.65本。在沒有網絡、沒有手機的高牆內,服刑人員對書籍的熱情不減,他們的閱讀量遠超全民閱讀量,讀書是高牆內最常見、最便捷的學習方式。
  • 閱讀滋養精神 思考孕育智慧——武侯新教育 世界讀書日
    四川行知教育網訊:人間四月,疫情未了,山川阻隔,網絡為橋。4月21日上午,由武侯區教科院教師發展研究中心、武侯區新教育實驗區建設辦公室、四川省陶行知研究會新教育研究中心主辦,成都市武侯區第一幼兒園承辦的「閱讀滋養精神 思考孕育智慧——武侯新教育 世界讀書日」分享活動,藉助CCtalk平臺成功舉行。武侯區教科院教師發展研究中心領導、武侯區新教育實驗校(園)的領導、老師、家長參加了此次雲端直播分享活動。
  • 4.23世界讀書日:閱讀的奇妙之旅,和我一起吧!
    2020年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72年向全世界發出「走向閱讀社會」的召喚,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11月15日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
  • 世界讀書日:書,讀起來!
    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來了。世界讀書日全稱為世界圖書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11月15日正式確立每年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