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林明進老師「掉書袋」,毓老師一句話打醒他

2022-01-05 辛莊師範


林明進老師與毓老師合影

節選自林明進《毓老師的私房課/去「悟」吧!》

林明進 | 作者

明明 | 編輯

網絡、林明進 | 圖源

那一年我大三,第二次聽四書課,論語課下課,老師留我下來。學長們走了以後,老師問我今天《裡仁篇》的其中一章: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去年你聽過了一次,你怎麼看待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和曾子「忠恕」的解釋?」

愛新覺羅·毓鋆

我把前一年老師講過的話,如數家珍,大致回答了一遍。集中在:

孔夫子和曾子境界的不同,以仁道做為「吾道一以貫之」的核心論點,曾子提出的「忠恕之道」是曾子的體會與詮釋,未必是孔夫子「一以貫之」的原汁原味,但是曾子從實踐的角度解讀,仍然沾上一點邊。
《論語衛靈公第十五》又記載,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說:「其恕乎!」《論語裡仁第四》曾參對於孔子「吾道一以貫之」的解釋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見曾子的忠恕之道,其實也是孔門的至德要道。忠恕之道是孔子認為可以終身行之,又是一以貫之之道。


那時候太年輕,豆腐做的腦袋瓜以為抓到了好答案,自以為答得很周整。

老師又問:「那怎樣叫做忠恕之道呢?」

心中暗自竊喜,自忖統統在掌握之中。接著繼續掉書袋:

 

《論語衛靈公第十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雍也第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大學》:「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中庸》:「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忠恕」,盡己之謂忠,推己及人之謂恕。孔門的弟子以忠恕作為貫通孔子學說的核心內容,是「仁道」具體的運用,忠恕成為儒家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之一。


老師微哂,喝了一口茶,徐徐的說:


你念得是中國文學系,不要只做個「文人」,要做個真正的「文人」

愛新覺羅·毓鋆

我不懂老師說話的意涵,直接問老師:「老師,文人?我沒懂?」

毓老師簡單回了兩句:「不要只做想做個舞文弄墨的書呆子,要做經天緯地的有用之人。」

我臉又熱又脹,如燒紅的灶!


一念之間,結結實實打醒我,不要只是做個賣弄文字的書呆子。

老師又輕輕說了一句:「接著繼續悟吧……」

我知道老師的意思是我沒真懂,遑論力行。

留宿一晚,老師徹夜暢述他小時候的陳年往事……

相關焦點

  • 林明進老師中文寫作短期訓練營
    林明進老師說: 原因其實很簡單,我們找不對「感覺」,這個「感覺」其實就是一種通道,一種能把語言的繪聲繪色轉換成文字的能力。而我們長期的語文教育中從來沒有認真系統全面地看待過作文這回事,所以在方法上從來是臨時猛攻,而沒有系統的循序漸進。一句話,很多學生連最起碼的基礎能力都沒有。
  • 向 真男人 林明進老師學習!
    ——林明進2018年8月1日林明進老師正式於建國中學退休,四十年教書生涯劃上休止符。從此,離開教書匠的藩籬,走入經典的舞臺,說毓老師的傳遺。林明進硬著頭皮,開始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唱著唱著,發現圍觀的同學早就笑成一團,有的甚至捂著肚子,笑得躺到地上去了。林明進這才發現自己歌沒唱完,動作早就用完了。林明進心裡「恨」得痒痒的。他不恨老師,而是恨這些狐朋狗友,關鍵時刻,不僅不幫忙,反而幸災樂禍、落井下石。林老師的太太▽
  • 【最新】2016年暑假林明進老師各地研習營時間安排
    他,是一代大儒愛新覺羅·毓鋆(見文末簡介)入室弟子; 他,是一個能夠將《論語》與《易經》打通來講解的高中老師; 他,是一個能夠寫出《學生》《創意與整合的寫作》《林明進作文教室》《大塊齋讀易筆記》《成語辨正辭典》《古文觀止鑑賞》等書的高中語文老師; 他,在臺灣已經舉辦講座近2000
  • 我為何邀請林明進老師來上海講課
    ----大儒 愛新覺羅·毓鋆  第一次注意到林明進老師,是因為毓老;第一次知道毓老,是因為薛仁明老師的講述。人與人之間常常是這樣奇妙的因緣際會。知道林明進老師是毓老的關門弟子,也就經不住好奇,買來他的書看。
  • 毓老師紀念集 毓老師身世與經歷(一)
    1952年底,從美國回臺的胡適到臺東看他父親胡鐵花的故居,臺東縣政府感念胡鐵花代理過臺東直隸州知府,將臺東市光復路和臺東縣池上火車站前道路命名為鐵花路。胡適和毓老師見面。當過「駐美大使」的胡適有許多外國朋友,這些老外很想了解中國文化,當時大陸幾近鎖國,外國人唯有到臺灣,才能沾染到一絲中華文化氣息。
  • 毓老師的微言要道
    他前半生投身政治,轟轟烈烈,歷經千險萬惡,嘗盡百般滋味。中年被蔣介石脅迫至臺灣,隱居講學,裁成學生,孜孜矻矻。他將中國學術融入現實之中,衡諸古今,月旦人物,強調經世、濟民、治世、平天下的重要性,讓中國學問變成活活潑潑的智慧。蔣勳、江丙坤、漢學家魏斐德、夏含夷等人均出自其門下。本文節選自毓老「關門弟子」、作家張輝誠作品——《隱者顯赫:中國最後一個皇族名儒毓鋆》。
  • 毓老師和母親
    毓老師的母親是鹹豐孝貞顯皇后(慈安太后)鈕祜祿氏的侄女,亦為鈕祜祿氏。毓老師七、八歲時,在母親嚴格督促下,至十三歲時熟背「十三經」,背完時母親責備他:「沒出息!」因為其他皇子大多都十二歲就已經背完,竟然比人家晚一年。太師母又曾責備老師說:「樣樣通,件件松,就是不懂得『擇善而固執之』!」
  • 皇帝的伴讀:傳奇大儒——愛新覺羅·毓鋆
    在靜默的氣氛中,一位身著長袍馬褂、足蹬布鞋、頭戴瓜皮帽的老師走進來,他身形高大,濃眉短髭,須長七寸,有崖岸高峻的風採。同學們起立鞠躬,老師右手輕擺:「坐,坐下」。 老師一開口,聲若洪鐘。他起首問道:「什麼是《論語》?」隨後侃侃而談:「《論語》是論道之語。論道就要聞道、知道。
  • 末代皇帝的伴讀:傳奇大儒——愛新覺羅·毓鋆
    在靜默的氣氛中,一位身著長袍馬褂、足蹬布鞋、頭戴瓜皮帽的老師走進來,他身形高大,濃眉短髭,須長七寸,有崖岸高峻的風採。同學們起立鞠躬,老師右手輕擺:「坐,坐下」。 老師一開口,聲若洪鐘。他起首問道:「什麼是《論語》?」隨後侃侃而談:「《論語》是論道之語。論道就要聞道、知道。
  • 有一種老師叫「大體老師」
    而「大體老師」這個鮮少進入公眾視野的身份,也正在被更多人看到和了解。 對於醫學生來說,「大體老師」不是陌生人,而是一位散發著福馬林味道的沉默導師。這些通過無償捐贈渠道最終來到醫學院的遺體,是學生們在解剖課上學習人體結構、了解病症最重要也是最特殊的「教具」。
  • 林隆璇:張學友、劉德華、那英都要喊他一聲「老師」
    談起「林隆璇」相信大部分的年輕歌迷已經不熟悉了,對於資深一些歌迷來說,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那麼愛他》、《白天不懂夜的黑》這些長年佔據 KTV 華語熱門點播排行榜的經典情歌,還有一首他和當年青春玉女周慧敏合唱的感人至深的
  • 高橋文哉、久保田紗友參演「消除老師的方程式」.
    「奪愛系列」編劇鈴木收 X 田中圭新作「消除老師的方程式」學生卡司定下來了!
  • 《返校》「張老師」傅孟柏戲外原來是「陽光天菜」!
    然而除了飾演女主角的王淨備受矚目之外,和她在片中大談禁忌師生戀的「張明暉老師」-傅孟柏 更意外超圈粉!即使傅孟柏在片中的造型其實非常保守,總是一件短袖襯衫搭配高腰西裝褲還加吊帶,更戴著一副不起眼的圓框眼鏡,如此老實人的高中老師 LOOK 卻渾身散發熟男的 MAN 味~
  • 「伏見司」老師最新輕小說《情色漫畫老師》即將電視動畫化
    為代表作的輕小說家「伏見司」,自2013年底開始展開了筆下最新作品《情色漫畫老師》的刊載,並同樣邀請到插畫家「神崎廣」來繪製插圖。如今在刊行2年多後,讀者們期待已久的電視動畫化消息終於公布,但詳細播映時間、聲優陣容等情報還需待官方進一步公開。
  • 「魔法老師」衍生作 赤松健漫畫「悠久持有者」將動畫化
    「魔法老師」衍生作 赤松健漫畫「悠久持有者」將動畫化 動漫 ACGdoge ▪ 2016-06-20 09:20:00
  • 蔡淇華:「臺灣最會教寫作」的老師,沒有寫作天賦的寫作「教父」
    首發於公眾號「她領袖」採訪、撰文 | Jin3月的上海,陽光已經是亮橙色,周末下午,細風吹得心情有點雀躍,有一群人因文字的力量聚到了一起。「臺灣最會教寫作」的老師蔡淇華在上海開了他在大陸的第一次寫作課。這是蔡老師第一次來上海,行程有點緊張,一上完課他就要趕飛機回臺灣。
  •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好書分享 (第48期)《毓老師說莊子》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好書分享 (第48期)《毓老師說莊子》 2020-08-05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感恩節跟隨「索易布丁姐姐」、「臺灣貝貝老師」學習廚房教育
    >「參與對象」準會員辦卡試聽課 (人數有限)「主講老師」布丁姐姐、臺灣貝貝老師「課程內容」1)帶領孩子介紹披薩製作流程;2)親子認知食材、工具,動手操作;3)烘培,清理工具和操作臺;4)分享披薩、親子互動
  • 嫩弟「資歷太淺」亂發問...老師親自「神回覆」打臉!網:肯定是處男
    因為連來,日本隊的驚奇表現!因為太久沒有看見老師的「奶照」了!粉絲們都相當激動〜XDD不過這時候,有個不知道是特白目,還是資歷太淺的人!不過老師不愧是老師!竟然神回這位小嫩弟說:「你不知道吧。胸的正確的地方」XDD〜
  • 著名醫生的老師居然是殺人不眨眼的「死神」?
    而反觀這名男孩,他左看看這邊同學的答案,右將另一名同學的鉛筆盒打翻在地,儘管看著他們的老師已經再三提醒,但這名同學依然把老師的話當成了耳邊吹過的一絲微風。 而另一方面,一名年輕的女老師打頭陣,從辦公室裡走了出來,後面跟著一名母親,兩人在一起談笑風生,就好像兩人是一家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