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是先聊一下趨勢,再聊一下品牌。
趨勢篇:
一.打折:
這一個趨勢,本來在舊版本裡是一個無關緊要的趨勢,但是如今,「打折」這一個趨勢將成為2020年所有運動品牌的主流。
絕對的主流
造成這一趨勢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毫無疑問是當下的疫情,導致整個國內的零售行業受到重挫。簡單點說,店鋪不開門了,消費者不能出門逛街了,所以原本應該在春節期間大賣特賣的第一季度貨款,全部,滯銷,了。
而這樣的滯銷,讓各家公司都不得不開始線上銷售,因為如果現在不把當下的庫存賣完,第一季度一過(3月之後),這些產品就必須為第二季度計劃好的產品讓路,而等待這些未賣完產品的,只有折扣店。(比如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Nike APP就開了一個「情人節特惠 額外8折」的活動)
所以從結果來看,今年裡有一半的時間內,消費者可以享受到比往年都明顯優惠更多的折扣。
其實趨勢方面還有很多可以寫,但又必須控制篇幅,各位見諒。
接下來,是品牌篇。
一.Nike:拉滿
「拉滿」是一個非常網絡化的詞語,用我自己的話可以形容成:
用誇張的幅度把某一個事物的程度提高到(甚至突破出)極致。
而除了「拉滿」,我實在是想不到更合適的形容詞來描述今年的Nike。
首先看一下這次的Nike峰會,很多人說著像是這個峰會歷史悠久,其實也就是過去12年裡舉辦過的三次。但每次,Nike都會拿出很多狠貨。
1984:Nike Future Forum 2020:大放異彩的Zoom,可持續的雄心,和宏偉的聯名版圖
而從我的理解來看,Nike現在在做的,就是把自己壓箱底的項目在每四年一次的奧運年中一股腦展示出來,從而一次性拉開自己和其他所有競爭者的差距。並且用作弊一般的營銷,來讓所有的核心消費者欲罷不能。
就像這樣,過去多年優秀的聯名方/藝術家/廠牌現在也被一併邀請到場,這一張合影,足以震懾當下的潮流/球鞋圈子。
這就是當下的Nike:
運動性能--拉滿,
時尚聯名--拉滿。
二.阿迪達斯:極限
在這種時刻,阿迪達斯在銷售方面即將被逼到退無可退的地步。
在消費者眼中的動輒3-6折的「良心折扣」後面,adidas這段時間以來的庫存問題即將被這次疫情進一步放大。
所幸的是,adidas手裡還有不少大寶貝。
比如Kanye,比如易烊千璽,比如Blackpink
這些頂級流量依然可以為阿迪提供最優秀的宣傳效果。(但不一定帶貨)
2020年,adidas會不太好過。
但是,作為adidas的消費者,今年應該會很幸福。
三.李寧:略顯尷尬
李寧的產品好麼?
我覺得不錯,
特別是這段時間,李寧的產品特別不錯。
但是拋開產品,李寧要面對的環境則十分慘烈。
· 在奧運年裡,國家隊的贊助大都在Nike和安踏的手裡;
· 韋德退役,終究會被新的年青一代慢慢淡忘;
· 時尚圈內,Nike開始下狠手(主要是針對阿迪),李寧的資源會被限制;
· 雖然李寧已經開始將產品賣向國際市場(比如ENDClothing)但是價格奇高,說明稅務和渠道的問題沒有得到優化(簡單來說賣到國際市場中賺的也不會多);
· 國潮市場的競爭會更激烈,安踏,匹克,361°都開始尋覓國內有創作能力的個人/團隊;
當然,歸功於這些年對設計師團隊的培養,李寧的抗壓能力也不會差,畢竟消費者買東西主要還是看產品的設計與質量。
四.ASICS:勢在
ASICS,日本本土品牌。
之前總是兢兢業業做跑鞋,現在也是性能時尚兩不誤。
以Metaride的結構為核心延伸出的系列產品
比如上面的隈研吾Metaride聯名,又或者和Kiko Kostandinov的聯名
恰逢今年是ASICS的主場,只要能抵擋住Nike的Next%系列產品的攻勢,ASICS的局勢不會多差。
五:安踏:必得
如果非要羅列安踏在2020年的機會,其實並不多。
· 大家都在遭受的疫情局勢和庫存壓力;
· 當家球星KT的受傷以及所在隊伍勇士的式微;
但對於奧運會來說,安踏可以說是世界上最不虛的品牌,沒有之一。
一方面,安踏已經成為國家隊的贊助商有10年之久;
另一方面,它也剛拿下國際奧組委的贊助權。
而且對於安踏來說,更重要的是兩年後的北京冬奧會,
這兩年安踏更需要完成對亞瑪芬集團(Amer Sports)的收購後續工作,
同時,除了位於廈門的總部,安踏也已經開始建新的上海總部——上海安踏中心。
這個2020年,安踏可能不會特別搶眼,但恰恰因為這樣,很有可能在一年之後它會成為規模增長最快的品牌。
喜歡的小夥伴歡迎關注公眾號「麻雀潮鞋」熱愛潮鞋的你,一起快樂玩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