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配六國相印。
隨著《大秦賦》的熱播,大秦帝國系列也隨之迎來了尾聲。
因為未曾看過崛起,所以小C只能一邊追劇一邊補課,時至今日,我終於看到了那個足以比肩張儀的縱橫名士——蘇秦。
01空有其才,君子落魄
綿延百年的春秋戰國與其說是諸侯之間的相互較量,還不如說是諸子百家之間的縱橫捭闔。
雖然說是金子總會發光,但通常情況下還是金子蒙塵,泯於眾人,所以才有了「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感嘆。
蘇秦,東周洛陽人,師承鬼谷門下,然縱有經天緯地之才,但在這已經腐朽到了骨子裡的東周國中卻全無用武之地,這既是東周之哀,亦是蘇秦之哀。
既然報效母國無望,蘇秦只得周遊列國以訪明主,但奈何天下雖大,竟無蘇秦容身之所。
家本來應該是我們溫暖的港灣,但對蘇秦來說卻並非如此。在家裡他沒有得到想像之中的溫暖與鼓勵,迎接他的只有來自妻妾的冷嘲與熱諷。
我總覺得像蘇秦這樣的人都是瘋子,若沒機會,他們便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但一旦得勢,便會在彈指間決定千萬人的生死。
蘇秦雖然歷經苦難,但或許也是印證了「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這句話吧,蘇秦終於還是迎來了他的蛻變。
02為愛而生,一心滅齊
於他人而言,機會或許是時局之變化,但對蘇秦而言,機會是愛情來時的如沐春風。
雪中送炭總是比錦上添花更容易讓人感動,就在蘇秦落魄之時,姬狐如同天使一般的降臨了。
這個曾讓張儀魂牽夢縈的周公主如今亦讓蘇秦心動,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兩大縱橫名士竟會有著這樣的牽扯,想來也是一種緣分吧。
蘇秦與姬狐之間或許根本就算不上愛情,且不說張儀的存在,此時相遇的兩人一個已娶一個已嫁,在那樣的歷史環境之下,這樣的情況又如何去滋生愛情的萌芽呢?
落花雖是無情,但是流水一定有意,若今生不能與你攜手終老,那我便伴你左右,護你一生無憂。蘇秦仕燕,與其說是為了燕國,倒不如說是為了姬狐一人而已。
可天有不測風雲,齊燕大戰,燕國戰敗,姬狐公主也於此役之中而香消玉殞。
此時的蘇秦必然心痛,但更多的應該還是恨吧,恨齊國無道,恨自己無能,痛定思痛,自此,蘇秦便以滅齊為己任,此生,只為滅齊而奔走。
03死間無退,功德圓滿
諜戰劇也曾獨領風騷,間諜之間的一舉一動都是智慧與心理上的博弈,而這間諜的鼻祖我想非蘇秦莫屬吧。
既要滅齊國,便先要蟄伏於齊國廟堂,知曉其一舉一動,謀定而後動。明面上為齊國出謀劃策稱強稱霸,暗則損其國力,只待時機成熟,一擊斃命。
於是乎,蘇秦向齊王獻策--盟燕,連趙,伐宋,攻秦。
盟燕,只為燕國可以遠離刀兵戰火,為自身的發展爭取環境和時間。至於連趙,伐宋和攻秦則皆是消耗齊國之舉,尤其是攻秦這一項,絕非易事。
秦自穆公開始,先後有商鞅,張儀,範雎,呂不韋,李斯為相,蘇秦仕燕,無疑使得春秋戰國更加精彩,試想若天下英雄盡入秦地,那該是多麼的無趣。
不得不說,蘇秦確有大才,能夠兼佩六國相印,壓得強秦十五年不敢言東出之事,僅僅靠著那三寸不爛之舌便建立起這不世之功。
蘇秦之舉無異於刀尖跳舞,既要不露聲色的迷惑齊王,亦要處理好與燕王之間的關係,畢竟他的工作並不是那麼容易讓人放心。
《孫子用間》中說道離間之法有五種:因間,內間,反間,死間和生間,毫無疑問,蘇秦選擇了死間,或許在姬狐去世的那一刻,蘇秦就已經死了吧,他之所以活著,無非是想要齊國陪葬了吧。
終於他的計策成功了,當初能與強秦抗衡的泱泱大國幾乎遭受滅國之災,齊王更是被扒皮抽筋,」宿夕而死「。
而蘇秦的結局或許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正史之中說蘇秦死於刺殺,而在電視劇之中他則是被齊王車裂,但是無論蘇秦死法如何,他都應該無憾了吧。
《圓圓曲》中言道:」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當年吳三桂的衝動之舉讓他背上千古罵名,但誰又能說此舉毫無男兒本色呢?
蘇秦與吳三桂相比則更甚,吳三桂手中有兵權,動與不動都會牽動天下大勢,但無論如何,吳三桂只能說是順勢而為,然蘇秦不同,之後的所有幾乎都是憑藉著他的一己之力去完成的,這才是真正的衝冠一怒為紅顏!
崛起之中關於蘇秦的戲份雖然還是戲說居多,但卻讓蘇秦的形象更具血肉,所以比起正史,我更欣賞這樣為愛一往無前的蘇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