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常規動力航母,核動力航母具備了很多優勢。核動力航母的續航能力強,在全壽命周期內,核動力航母只需在少數的幾次大修時更換核燃料即可,而福特級航母更是號稱從服役到退役都無需更換燃料。由於無需儲存大量燃油,核動力航母可以擁有更大的空間來搭載更多的武器裝備和艦員。另外,核動力裝置具備更強的電力供應能力,可為電磁彈射、超大面積相控陣雷達等裝備提供充足的電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遼寧艦總設計師朱英富曾在一次採訪時表示,「核動力航母是我們未來一定要搞的項目,希望大家能耐心等待,相信我們很快就能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然而,作為核動力航母的核心技術,核動力裝置的研發是最大的難題,雖然我們已經掌握了核潛艇的建造,但航母的體量更大,對核反應堆有著更高的技術要求。例如,法國的戴高樂航母在建造時由於技術欠缺,直接將核潛艇所使用的核反應堆運用到了航母上,導致該航母動力不足,作戰性能也大打折扣。
近日,美軍事專家在《國家利益》雜誌上刊文稱:「中國目前似乎正在研究俄羅斯最大核動力破冰船上的核反應堆,這是中國建造核動力航母的最佳途徑之一。」雖然我們不知道美媒這篇文章的真實性,但通過研究核動力破冰船的核反應堆,的確可以作為建造核動力航母的一個重要臺階,特別是在動力運作等方面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上世紀80年代蘇聯計劃建造核動力航母時同樣採用了這種方法。蘇聯建造的第一艘水面核動力船舶就是「列寧」號破冰船,這些核動力破冰船為蘇聯後續核動力艦船的建造積累了大量的經驗。雖然 「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因為蘇聯的解體而最終未能完工,但其實蘇聯在當時已經為該航母研發出了成熟的KN-3-43型核子反應堆。
雖然核動力破冰船不是研發核動力航母的唯一途徑,但卻可以使得核航母的發展之路更偏向於穩中求勝。早在2018年,中國核工業集團就發出了關於我國首艘核動力破冰船的招標信息,這艘核動力破冰船不僅具備破冰、開闢極地航道、供電、海上補給保障等功能,更可以為我們核動力航母的研發提供很好的借鑑,堪稱一舉兩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