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爆款方法論:三頓半、元氣森林和Lululemon

2020-12-27 知愚品牌定位

新技術開創新品類

科技創新是社會進步的源動力。

通用電器起源於愛迪生的多項發明,西門子起源於德國發明家西門子的發明。飛機、汽車、電動汽車等等科技的發明都開創了新的品類。

快消品雖然不像汽車、飛機這種品類需要革命性的科技革命,但是科技創新和進步依然很重要。

速溶咖啡(如雀巢咖啡)方便快捷,但是口感不如現磨咖啡(如星巴克)。現磨咖啡口感好,但是不夠方便快捷,只能去咖啡館裡喝。

瑞幸試圖用模式創新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既方便快捷又好喝。但是從製作到送達,中間過去的二十分鐘也會影響口感。

三頓半用技術創新解決了這個問題,傳統的速溶咖啡需要水(而且是熱水)衝之後攪拌,但是三頓半不需要攪拌(而且可以不用熱水),三秒鐘就可以速溶於水和奶,更重要的是保持了現磨咖啡的口味。

這個創新源自現磨咖啡的低溫萃取技術和醫療行業中的凍幹技術,能夠保證在排除咖啡水分的同時保持原有的風味。三頓半把這個技術遷移到速溶咖啡的品類中,可以兼顧便捷和口感。

好喝的飲料通常含糖量高,低糖的飲料又不好喝。消費者一方面享受糖分帶來的快感,一方面又陷入攝入熱量的自責。

元氣森林通過技術創新解決了這個問題,用一種植物代糖赤蘚糖醇的成分解決了好喝不健康,健康不好喝的問題。

(0糖0脂肪0卡路裡,還有白桃味)

瑜伽褲需要透氣性好,但是透氣性好就會透光。透氣和透光看似是矛盾的,無法兼顧的。

瑜伽褲還需要手感好,但是手感好難打理,不能適應機洗。手感好和容易打理看似是矛盾的,無法兼顧的。

瑜伽褲需要吸汗性能好,如果太薄汗味就會散發出來,如果太厚又會影響透氣性。

Lululemon通過技術創新解決了這些問題。商業觀察者吳伯凡說,創新就是搭一座不可能的橋梁。

智慧型手機出現之前,屏幕和鍵盤是分離的。擴大鍵盤的面積就會擠佔屏幕的面積,智慧型手機的出現使鍵盤和屏幕成為一體。

新品類需要新名字

新品類要用新的品類名,第一個原因是要轉化為認知能接受的概念。

第一根火柴叫作「可劃式硫化過氧化氫」;第一個測謊儀叫作「心肺無意識手動描記器」;第一臺電腦叫作「電子數字積分計算器」。

如果按照後面的名字推廣,成本要高很多。智慧型手機最初的名字是移動智能終端,還有一個名字是個人數字助理。都是認知很難理解的品類名。

例如「個人對個人的二手車交易平臺」命名為「二手車直賣網」就更容易理解,汽車在剛出現的時候是「不用馬拉的馬車」。

老闆電器的集中式吸油煙機處理系統,被命名為「中央吸油煙機」後,傳播效率提高了很多。

品牌名要新奇有趣,品類名則要遵守簡單直接的原則。

新品類要用新的品類名,第二個原因是要與原有品類產生區隔。

iPod的技術抄襲自新加坡創新科技公司的產品,但是新加坡公司的產品品類是:硬碟MP3,在認知中是傳統MP3的一部分。而iPod的品類是:多功能數字多媒體播放器。

三頓半的品類名是精品速溶咖啡粉,還不夠好。沒有體現出和傳統速溶咖啡粉的最大區別:現磨咖啡的口感。如果叫現磨速溶咖啡粉可能更好。

元氣森林的品類是無糖氣泡水,Lululemon的品類是時尚瑜伽褲。無糖氣泡水並非元氣森林原創,但是無糖氣泡水不好喝,元氣森林的好喝,這個明顯的特點沒有通過她的品類名體現出來。

Lululemon的品類名並沒有明確提出來,時尚瑜伽褲是我們給她的品類定義。

天鵝到家雖然在家政品類內競爭,但是她把自己的品類歸於「到家」而非「家政」,這樣就避免了消費者把天鵝到家和其他家政公司放在一起比較。

茅臺曾經做過濃香型和清香型白酒,意識到不可能通過跟隨他人而成功之後,開創了醬香型白酒,通過做大自己的品類而成為行業第一品牌。

老闆電器意識到吸油煙機品類大吸力的特性優勢之後,重新命名了一個新的品類:大吸力油煙機。和其他的吸油煙機產生了明顯區隔,為了加強這個效果老闆電器把品牌名改為:老闆大吸力油煙機。

新品類需要新品牌

三頓半、元氣森林、Lululemon。很幸運都是新的品牌名。

如果用老品牌名代言新品類,消費者會覺得這是原有品牌的一個產品,而不是一個全新的品牌。

如果現磨速溶咖啡的品類,用雀巢的名字代言,消費者就會忽略新品類有何不同,而會認為這是雀巢的更新版本。

如果無糖氣泡水的品類,用娃哈哈的名字代言,也會有類似效果。如果時尚瑜伽褲的品類,用耐克、銳步、彪馬的品牌名,也很難做大這個品類。

事實上,新品類出現後,領導品牌的第一反應通常是上線同類產品,然後繼續用原來的品牌代言。

例如簡一開創大理石瓷磚後,其他瓷磚品牌也上線同類瓷磚,但是沒有啟動新的品牌名。

小仙燉開創鮮燉燕窩後,燕之屋也上線了燕之屋鮮燉燕窩。這樣的效果是,消費者依然認為小鮮燉是鮮燉燕窩的專家品牌,而燕之屋只是有鮮燉燕窩產品。

啟動新品牌看起來成本高、時間長,但是用老品牌延伸成本更高。如果你用原有品牌燕之屋來代言鮮燉燕窩,那麼你需要先抹去認知中燕之屋等於即食燕窩的事實,再建立燕之屋等於鮮燉燕窩的認知。

但是由於老品牌代言新品類有短期內效果,而建立新品牌需要時間和耐心,導致品牌延伸現象從出不窮。

由於58同城的強勢認知,58到家知名度再高也只是58同城旗下的功能之一,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品類。

從58改為天鵝,首先是從數字改為動物,更容易記憶。更重要的是脫離了58同城的強勢認知:避免被消費者認為是58同城的內部功能。

基於同樣的理由,趕集好車改名為瓜子,58速運改名為快狗打車,淘寶商城改名為天貓商城,阿里旅行改名為飛豬旅行。

另一個角度看,高端通用汽車的名字是凱迪拉克,高端奔馳的名字是邁巴赫,高端豐田的名字是雷克薩斯。而高中低端大眾汽車都叫大眾,或者都用一個標誌,就不夠好。

海爾品牌曾飽受品牌延伸之苦,現在高端海爾電器叫卡薩帝,低端海爾電器叫統帥。

新品牌需要競爭導向

人性喜歡新的東西,這讓新品類和新品牌容易受到更多的關注。人性缺乏安全感,所以更信賴熟悉的東西,這讓沒有新意的東西被忽略。

個人電腦剛出現的時候,IBM晚於其他品牌推出個人電腦,但是依然佔據了領導地位。因為人們對IBM更熟悉,更信任,IBM個人電腦能成為領先者,僅僅因為她是IBM。

領導者通常有機會抄襲新品牌的產品,因為他們錢多、人多、朋友多。

阿姆達爾是前IBM工程師創建的,總是在大型機品類以低價發起競爭。IBM的招數很簡單:降價。阿姆達爾很快被扼殺。

而IBM的成功挑戰者——微軟、蘋果、惠普、宏基、英特爾——都是在個人電腦市場發起進攻,這是IBM看不上的市場(個人電腦的利潤遠遠低於大型機),等到看得上的時候又來不及追趕了。

安德瑪是從速乾衣這個及其細分的品類成長起來的,Lululemon也是在耐克、安德瑪、阿迪達斯沒有重視的瑜伽褲品類找到了機會。

三頓半如果在雀巢咖啡、瑞幸咖啡、星巴克的品類裡競爭,就會輕易地被領導者封殺。就像在大型機和IBM競爭的阿姆達爾一樣。

每個進入市場的品牌,都像挑戰巨人歌利亞的大衛一樣。不能在巨人的優勢(身高、力量)上展開競爭,而是從巨人的弱勢(反應慢、轉身慢)和自己的優勢(快速、零活)處發起進攻:用投石彈弓擊打他的腦袋。

有一種商界的心靈雞湯:只要用心做好產品,真心對用戶好,就能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像vivo、oppo的投資人段永平總愛說營銷不重要,產品最重要,雷軍也愛塑造自己產品主義者的形象。

這種商業雞湯本質上是一種營銷方式,為了體現自己的產品優質。但是很多人把雞湯當補藥喝,真的信了雷軍們的說辭。

產品當然很重要,強調競爭也不是忽略消費者。但是沉迷自己的產品主義,甚至假裝市場上沒有競爭對手的存在,這就是一種智力上的缺乏。

雷軍們總愛拿產品說事兒,本質上是為了製造話題,引發傳播,塑造自己品牌的高價值。

段永平不會傻到說oppo、vivo是通過渠道下沉避開了華為、三星、iPhone的圍剿,雷軍也不會說小米是通過線上銷售節省了成本,才能保持低價。

我們看到的聽到的,大概率都是他們想讓我們知道的。真正成為他們戰勝他們,還要看看他們怎麼做的,以及想想為什麼他們想讓我們知道這些。

新品牌要有獨特外型

如果單獨看元氣森林的設計,我們只能看到她的 「氣」 的特殊字體。但是放在渠道中就發現:她在五顏六色的飲料中很容易被發現。

產品設計也要遵循競爭原則,如果元氣森林是綠色的,或者是其他彩色,就會被歸類於眾多飲料的一種。

三頓半的外型獨特性更加明顯,完全不同於速溶咖啡的條形包裝。在淘寶上甚至有專門賣三頓半包裝的商家。

獨特產品外型的標準之一是蓋住標誌也能辨認出來,巴博睿的格子造型、阿迪達斯的三道槓、可口可樂的弧線瓶造型,都有這種效果。

Lululemon的產品缺少這種設計思維。

新加坡科技創新公司的產品命名是硬碟MP3,外型也和傳統MP3相似。但是iPod不僅重新定義了品類名,外型也和MP3有明顯不同。

(新加坡創新科技的硬碟MP3)

(iPod)

新品牌要認知賦能(用戶共創)

新品牌要找到自己的原點人群,然後在她們熟悉的渠道出現。

因為現有的渠道、大多數的人都已經被領導品牌佔據了,只有在市場邊緣才有機會。

紅牛是從加油站、卡車司機人群發展起來的,王老吉是從餐飲渠道和人群獲得突破的。元氣森林的原點人群是年輕女性,她們對糖、脂肪和熱量熱別敏感,既要好喝又要健康。

元氣森林在年輕女性聚集的小紅書上發力,獲得原點人群的認可之後才走向大眾;三頓半也是從專業咖啡人群開始的,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的推薦引發了自發傳播效應,然後在天貓上引爆;Lululemon聚焦在城市瑜伽館,請區域範圍內的瑜伽教練做代言人。

新品牌都是從邊緣地帶出現的,因為中心地帶已經被強勢品牌佔據了。新品牌的誕生特別像新民族的出現:從邊緣地帶入侵中心,然後成為新的中心,過段時間之後又有新的族群從邊緣地帶出現,再次佔據主導地位。

德國的日耳曼民族曾經是蠻族,主政中原的蒙古人、滿人、鮮卑人、秦人都是從邊緣地帶興起。

邊緣崛起,成為中心,可能是某種世界精神的體現。陽明心學、叔本華的世界意志哲學、奧派經濟學等學說都曾被忽視、嘲笑甚至被當作異端邪說,但是都從邊緣崛起成為新的中心。

總之,我們認為網紅爆款要遵循新品牌的方法論,用新技術開創新品類,同時為品類命名,然後在新品牌的主導下獲得原點人群的認同,最終走向中心成為大眾流行。

掃碼進群交流

相關焦點

  • 星巴克正式上線「拼單」,三頓半、元氣森林正在海外爆發
    天貓公布的數據顯示,咖啡類目的產品在國外都迎來不同程度的爆發: 5~7月,三頓半出海成交額同比增長263%;元氣森林近3月出海成交額同比增長69%。
  • 從元氣森林、三頓半數位化動作,看新消費品牌破圈之道
    以「健康、趣味、國潮」等標籤進入大眾視線,近幾年,大眾消費領域不斷湧現出元氣森林、三頓半、完美日記等一些新銳頭部品牌。如何贏在起跑線上?而產業的數位化一定要將消費的升級和變遷結合起來,用數位化的技術去解決需求的不確定性,尋找內部的確定性,用數位化去重構服務能力。活動現場,陳龍也列舉了新消費品牌代表元氣森林與觀遠數據的數位化案例。他表示,元氣森林是一家網際網路創新型飲品公司,也是一家用代碼管理客戶喜好和企業運營的公司。
  • 元氣森林、三頓半、米客米酒:新品類,從來不是什麼風口
    例如元氣森林掀起0糖風口,三頓半開啟精品速溶咖啡,內外內衣主打無鋼圈內衣,HFP定位成分護膚品牌,貓王收音機激活一個頻臨消失的品類,花西子定位國風彩妝品牌......這些品牌或從功能出發,或從設計出發,或從場景出發,都跳出過往品類的限制,解決了一個新的問題。
  • 元氣森林:網紅爆款飲料能否持續增長
    飲料的生產找到有10幾年經驗的健力寶工廠代工產品定位上,發掘出市場對日系和健康 兩個話題的推崇。所以講飲料定名為「元氣」,日系味道很弄的風格。從產品包裝到公司包裝都是精心設計過,也 是很濃的日本味道,唐彬森還去日本註冊了一個株式會社,來兼職自己的元氣森林。
  • 從無人問津到網紅爆款 元氣森林的「逆襲成功記」
    如果問時下最受年輕人喜愛的飲料品牌有哪些,元氣森林一定會榜上有名。從2016年創立至今,元氣森林僅用了4年時間,便從一個藉藉無名的全新品牌,晉升為國產飲料界的「黑馬」。那麼,短短4年,估值從0做到40億,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 網紅爆品雙十一省錢攻略:王飽飽、鍾薛高、正典燕窩、三頓半…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消費者越來越傾向於支付相應的溢價而換取更高品質的商品或服務;也正是基於消費端的結構性改變加之資本的助推,近年來消費品領域不斷湧現出一些現象級的「網紅爆品」,比如:王飽飽、三頓半、妙可藍多、正典燕窩
  • 元氣森林、三頓半、奈雪的茶,為什麼都盯上了同一個增長武器?
    作為深耕消費品行業的數據賦能機構,觀遠這幾年既服務了聯合利華、百威英博等世界500強消費品巨頭,也深度參與了三頓半、元氣森林、斑布等一線新品牌的數據體系搭建,積累了大量關於數位化轉型的經驗與方法論。魯伊莎認為,數據驅動不能只停留在對系統產品的應用層面,而是要成為消費企業的一套行動基準與工作方式。
  • 急於掙脫「網紅」標籤的元氣森林,會成為下一個農夫山泉嗎?
    乘著新消費的東風,我們見證了完美日記、元氣森林、三頓半等一眾國產品牌的崛起,但就品牌成長路徑而言,它們還只是走好了「0到1」的第一階段,接下去的階段才是檢驗品牌能否長紅的關鍵。在剛剛結束的雙十一裡,成立僅四年的元氣森林顯得一點也不「低調」。
  • 元氣森林要加入咖啡市場?相關負責人回應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周子荑)近日,有消息顯示,瑞幸咖啡原人力資源總監冉浩加入元氣森林擔任人力高管,元氣森林或要進軍咖啡市場。對此,元氣森林相關負責人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公司目前暫未規划過咖啡品類。
  • 「網紅」元氣森林還能紅多久?
    代理工廠與品牌方合作生產,能夠最大程度節省品牌精力,專注產品創新、經營和銷售,這種模式在食品飲料行業應用普遍,其中不乏可口可樂、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等知名品牌。自建工廠「棄輕選重」,這並不是一條輕鬆的路,重資產意味著更高的前期投入和更慢的資金周轉速率。由易入難,元氣森林一定有不得不做的理由。
  • 元氣森林副總裁宗昊:元氣森林如何創造不同?
    如果我們做企業相當於下一盤棋,這個棋局是誰,大家博弈的對手又是誰,棋局本身應該是消費者,元氣森林的博弈對手實際上是到目前為止已經形成了市場當中所謂的玩法、價值觀、營銷渠道和方法論,這才是我們真正願意為此不停挑戰的原因。這是青山2020年報告的節選,因為職業的原因,基本上沒有辦法看書,大量地看各種機構出的報告。為什麼選用青山資本的報告,這是我近段時間來看感覺還不錯的報告。
  • 元氣森林:一道元氣滿滿的「衝擊波」!
    作為近年來最火爆,最具現象級影響的飲料品牌,「元氣森林」憑著主打健康的產品定位、日系小清新的設計風格、強大的經銷商渠道下沉,新消費品牌的崛起,從巨頭林立的傳統飲料版圖中脫穎而出,一舉成為網紅飲料的最佳代言人。
  • 元氣森林出海,能否平安「靠岸」?
    資本和市場的雙面追捧,讓元氣森林加大了徵服海外市場的步伐。 12月中旬,有媒體報導稱原今日頭條企業發展高級副總裁柳甄加入元氣森林,負責海外業務。去年就開啟國際化進程的元氣森林,目前已經銷往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40多個國家。 雖然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在國際市場大展身手,但作為網紅品牌的元氣森林,其國內市場尚未穩固。
  • 估值40億下的內憂外患,元氣森林的「無糖零卡」真相沒那麼美好
    事實上,從無人問津到網紅爆款,元氣森林的逆襲還有不少「運氣」成分。回顧元氣森林走過的4年,有很重要的一個市場趨勢——消費觀念的變化為眾多賽道帶來了產品切入新定位的機會,完美日記、橘朵等國產美妝品牌幾乎在同一時間強勢崛起。
  • 四問元氣森林
    據接近生產的人士透露,他們在一年多前開始為元氣森林代工,目前承接「北海牧場」約八九成的產能。康諾提供生產設備、原料奶和糖,元氣森林提供其他生產成分,比如菌種、瓶罐和包材。在合作初期,元氣森林酸奶的產量每個月只有十幾噸,但現在每個月有近30萬噸出貨量,折合成品約25萬瓶(盒)。在北海牧場的外包裝上,與日本廣島大學植物乳酸菌研究所「聯合研製」的LP28植物乳酸菌、「糖|油|脂對策」都用粗體大字號標出。
  • 完美日記、元気森林、三頓半等網紅品牌的流行有無規律可總結?
    伴隨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在美成功上市,市場對於完美日記、元気森林、三頓半、鍾薛高等新興國貨的討論興趣愈加濃厚。這些站在風口上的新國貨代表們,究竟做對了什麼?有沒有可以總結的共性?對此,易觀分析高級分析師姜昕蔚指出,一方面他們分別有對標的國際一流企業,另一方面正在從重視公域流量向重視用戶轉化方面轉變,而在這其中,根據觀察,像花西子、元気森林、三頓半等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打破用戶數據孤島,形成用戶洞察結構和體系;二是多維度對用戶進行識別,而不是簡單的人口學信息;三是用戶的分層、分段和分類,對用戶形成更為深度的分析。
  • 元氣森林下南洋,飲品出海能走多遠?
    唐彬森自建一套打造消費品牌的方法論,核心來自他做遊戲期間在全球市場累積的經驗。元氣森林會是飲料界的《列王的紛爭》嗎?抑或我們再次低估了那個不願負擔一瓶礦泉水的年輕人的野心? 有過海外成功的經驗,唐彬森對元氣森林的目標高得似乎不現實。 多家媒體報導,在今年10月末元氣森林的經銷商大會上,唐彬森提出,元氣森林將有超過九成的新品待推出,2021年的銷售目標將會在2020的基礎上膨脹兩倍半,直接打到75億,是元氣森林的「產品大年」。
  • 品類殺手元氣森林:重新定義無糖健康飲品
    創辦僅4年,預計今年銷量超10億瓶,估值超100億,品牌、渠道和勢能均躋身一線。毫不誇張地說,它已經成為中國商業江湖中的現象級飲料新品牌,是現在媒體和自媒體們爭相報導的寵兒和獨角獸。其風頭之勁,有隱隱超越當年「喜茶」等同類別網紅品牌之勢。應後臺讀者點題,本號今天就來簡單拆解我眼中元氣森林的秘密。
  • 元氣森林「大躍進」
    線上高曝光使元氣森林牢牢地抓住了消費者的眼球,根據元氣森林公開的資料顯示,「雙11」元氣森林銷售總瓶數較去年同期增長344%,同時斬獲天貓和京東水飲品類銷量第一。公開資料統計,截至目前元氣森林已經進行了5輪融資,唯一公布了具體數額的是2019年10月的B輪,融資額為1.5億元,在完成此輪融資後,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的7月份,而中間僅僅相隔9個月。
  • 深扒三頓半、奈雪、自嗨鍋之後,我總結出超級單品的5個秘密!
    研究了三頓半、自嗨鍋、王飽飽等超級品牌之後,我總結出三點:開創品類、塑造特性、設計附加價值。還有爆款元氣森林,「氣泡水」事實上並非創新品類,但元氣森林打出了「零糖、零脂、零卡」的氣泡水概念,構建「喝不胖的氣泡水」的差異化特色,為品牌進一步放大氣泡水品類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