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細胞淋巴瘤還在一個 CHOP 治到底?是時候換換方案了

2020-12-23 騰訊網

導語

隨著靶向、分子、細胞治療的不斷開展,淋巴瘤患者的預後也在不斷提高。但在臨床實踐中,很多醫生對於淋巴瘤的用藥方案及患者問題上仍存在很多疑惑,時常難以抉擇。本次「一起聊聊淋巴瘤」,丁香園特邀請浙醫一院血液科主任金潔教授以及張儀和許瑜兩位醫生,一起就淋巴瘤治療方案及患者問題上為我們答疑解惑,助力臨床決策。

張儀

目前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除了經典的 ABVD 方案,在現有的一線治療、或短期可能實現的治療方案裡,有無更優的選擇?

解讀精要

約 20% 的患者使用 ABVD 方案仍不能獲得完全緩解,近幾年研究中,CD30 單抗的替代方案研究結果顯示,在 PFS、OS 等方面均有不錯提升。

金潔教授:霍奇金淋巴瘤多見於年輕的患者,而這部分患者其實比較關心自己的治療情況,也非常願意嘗試新的治療方案。ABVD 作為一線治療方案,約 80% 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能夠獲得完全緩解及長期生存,但是仍有大概 20% 的患者不能獲得完全緩解。

這其中的原因較多,比如 ABVD 方案中一些藥物因為各種原因常常斷貨,這就使得 ABVD 方案不完整,其療效也會打折扣。近些年的一些新藥研究取得了不錯的進展,比如 CD30 單抗——維布妥昔單抗(BV),相關臨床試驗發現以 BV 進行替代的 AVD 方案,在 PFS、OS 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有一部分年齡較大比較忌諱化療的患者,也可以考慮 BV 聯合 PD-1 抑制劑,兩藥聯合對於初治的霍奇金淋巴瘤也能有不錯的療效;如果再加上 AVD 方案,或許也可能有更進一步的成果,這還有待驗證。

許瑜

因 T 細胞淋巴瘤分類特別多,很多醫生根據病理報告也難以分辨;且患者化療效果並不理想,所以臨床醫生往往怕碰到 T 細胞淋巴瘤,想請您談談關於 T 細胞淋巴瘤治療方面有何新的進展可以改變現狀?

解讀精要

T 細胞淋巴瘤以往一線治療以 CHOP 為主,近些年研究顯示,BV 替代方案的治療效果有顯著提高。

金潔教授:T 細胞淋巴瘤的治療,多年來都是困惑我們的難題之一,其一線治療仍然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案。目前常用的 CHOP 方案,所有的 T 細胞淋巴瘤都可以使用,但實際上 T 細胞淋巴瘤異質性很強,大概分類也有 20 多種。

研究發現 T 細胞淋巴瘤裡也有一些 CD30 陽性的類型,去年的 ASH、EHA 以及 ASCO 會議等公布的研究都顯示,以 BV 替換的 CHOP 方案,對於 T 細胞淋巴瘤治療有顯著的提高。相信不久之後,國內很多 T 細胞淋巴瘤患者就可以使用這個藥,可能會改變他們的臨床結局。

張儀

自體幹細胞移植是淋巴瘤常用的治療手段之一,但很多患者困惑自己是否需要做自體幹細胞移植?什麼時候做?

金潔教授:淋巴瘤患者若想獲得長期生存,鞏固治療非常重要。對於 B 細胞淋巴瘤來講,一般瀰漫大 B 淋巴瘤獲得完全緩解後,不是高危階段的患者,就可以停止治療,也不用再進行鞏固治療。

而對於 T 細胞淋巴瘤、以及其他個別的淋巴瘤,比如外周 T 細胞淋巴瘤、侵襲性的 NKT 細胞淋巴瘤等,化療結束一段時間後有可能復發,所以希望有一種鞏固的方法能夠使他長期生存,這時候就用到了自體幹細胞移植。移植治療後,患者也能夠進行再次化療,使得長時間留在的體內的淋巴瘤細胞被進一步的殺滅,從而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許瑜

一些淋巴瘤患者在化療過程中會出現肺間質性改變的情況,如何去預防?

解讀精要

化療後可採用一些增強免疫力或提升白細胞的藥物;對於化療藥物引起的間質性肺炎不可避免,早發現、早治療;感染引起的間質性肺炎,可以採用一些臨床檢查手段進行鑑別。

金潔教授:間質性肺炎是淋巴瘤治療裡常見併發症之一,發生率並不低,尤其是在瀰漫大 B 淋巴瘤患者中。既往統計顯示,低的也有百分之三點幾,高的可以達到百分之二十多。我們總結了大概 1000 例的瀰漫大 B 淋巴瘤,不同的治療方案,間質性肺炎的發生情況也不同,究其原因,有些是藥物引起的,有些是細菌或者病毒引起的。

預防方面,首先,在患者化療治療後,做好防護,可用一些增強免疫力的藥物;其次,患者白細胞不能太低,可以用一些升白細胞藥物,從而降低間質性肺炎發生的可能。但如果是藥物引起的間質性肺炎,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早發現很重要。

曾在門診的碰到的一個患者,自我感覺很好,PET CT 結果顯示,出現肺間質性改變,收住院後發現氧和只有百分之八十多。這是一個明顯的間質性肺炎患者,但他自己沒有察覺,等後來再次詢問有無不適感,患者反映走樓梯覺得悶。所以醫生對患者一定要交代清楚,如果要平常走樓梯不感到悶,治療後感到悶時就要想到找醫生了,及早發現、及早處理非常重要。

還有一些患者發生的情況與生活習慣或其他疾病也有關係,比如吸菸,肺部有疾病、肺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這些都是高發人群,需要特別囑咐。而細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必要時可藉助一些檢查進行鑑別,比如肺泡灌洗液檢查。

張儀

有的淋巴瘤表現為惰性,有的表現為侵襲性,有的可能起病就比較兇險,如截癱、腸穿孔等。您在淋巴瘤治療過程中,有沒有碰到印象深刻的病例,可以分享一下嗎?

解讀精要

侵襲性淋巴瘤應儘早治療,而惰性淋巴瘤可隨訪觀察,部分患者可實現帶瘤生存。臨床上,患者出現明顯區別於平常的症狀,應當及時就醫。

金潔教授:侵襲性淋巴瘤要儘早治療,越早越好;惰性的相對預後較好,有些患者發現後只需定期隨訪,不治療也是可以的。最近收治的一位 31 歲女性患者,最初發現頸部淋巴結腫大,使用消炎藥沒有效果,又用了草藥治療,結果腫塊越來越大,直到脖子無法轉動。淋巴瘤一般是漸進性的、無痛性的,所以即使不痛、碰到逐漸長大的淋巴結也要注意。

另外,如果發現有胃穿孔、疼痛或消化道出血、黑便等症狀都應儘早就醫。還有一些患者出現咳嗽症狀,誤以為是肺炎,實際上淋巴瘤也會有咳嗽。總結下來,如果患者出現乏力、全身出汗特別明顯、發燒等症狀,或跟平時感覺明顯不一樣,都應及時就診。

小結

今天我們大致討論了一些淋巴瘤治療方面的相關的問題。隨著國家經濟發展,人均壽命延長,淋巴瘤近年發病率逐年升高,且以老年發病多見。我相信通過今天的討論,或多或少能夠對大家有些幫助,特別是臨床經驗尚淺的年輕醫生,希望你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能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從實踐中總結經驗,為淋巴瘤患者治療開闢更好的前景,謝謝大家。

內容審核:陳靜、楊麗蓓

題圖來源:丁香園

相關焦點

  • 淋巴瘤君 鄭大一附院腫瘤科主任張明智教授正解淋巴瘤的防與治
    腫瘤君》是部喜劇,卻給了人們一個傷心的結局:主人公熊頓雖然和淋巴瘤做了頑強鬥爭,最終還是去逝了。《滾蛋吧,腫瘤君》在讓更多的人知道淋巴瘤、關注淋巴瘤的同時,也給人們傳遞了一個「淋巴瘤不可治癒」的錯誤信號。
  • 遠程會診:治療濾泡淋巴瘤,先搞清這5個方面
    遠程會診:治療濾泡淋巴瘤,先搞清這5個方面來源:麻省醫療國際      濾泡性淋巴瘤(F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除瀰漫大B淋巴瘤之外的常見B 細胞淋巴瘤之一,也是目前藥物治療獲得治癒率較高的淋巴瘤亞型。
  • T細胞淋巴瘤新藥!強效法尼基轉移酶抑制劑tipifarnib獲美國FDA快速...
    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授予其先導候選藥物tipifarnib快速通道資格(FTD),用於治療成人復發或難治性血管免疫母細胞性T細胞淋巴瘤(AITL)、濾泡性T細胞淋巴瘤(FTCL)、淋巴結外周T細胞淋巴瘤(TFH)。
  • 一文盤點N種惰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指徵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治療指徵 CLL在確診之後不是選擇何種治療方案,而是明確該患者是否需要治療。 濾泡性淋巴瘤(FL)治療指徵 目前針對FL患者的治療,首先根據病理分級進行區分,其中FL 3b級患者的治療參照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治療;而FL 3a級患者的治療目前存在一定的爭議,主要結合患者臨床特徵,有的指南推薦參照DLBCL治療、有的推薦參照FL 1-2級治療;而對於FL 1-
  • 哪類人易患淋巴瘤 ?
    「世事無常,生命有限。原來,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2013年9月5日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在新浪微博上發布的一段文字引起關注。9月6日一早,他本人在微博上自曝患了淋巴瘤。小心頸部、腋窩出現淋巴核無痛腫脹,長期低熱、多汗、皮膚瘙癢等症狀由於惡性淋巴瘤表現比較隱秘,不易被察覺,因此診斷方面極易誤診。
  • 滾蛋吧,淋巴瘤君!
    淋巴系統是我們免疫系統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們可以看下下面的這張圖片,是這樣一個遍布全身的網狀結構,裡面循環的就是淋巴液。淋巴系統由淋巴組織、淋巴管道及淋巴液組成。其中,淋巴組織中含有大量淋巴細胞。淋巴細胞作為人類健康衛士,可維持機體內環境的清潔有序。對外,淋巴細胞可抵禦外來侵犯的細菌、病毒;對內,它可清掃壞死衰老的細胞。
  • 奧斯卡影帝確診淋巴瘤,為什麼會得淋巴瘤,淋巴結腫大是淋巴瘤?
    不少人以為淋巴瘤是「瘤」不是「癌」,但其實,淋巴瘤又叫惡性淋巴瘤和淋巴癌,是淋巴造血組織惡變而產生的惡性腫瘤。淋巴瘤的發病率很低,在十萬分之十左右,但近年來有上升的趨勢。臨床上,把淋巴瘤分為兩大類,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前者比較少見,而後者就比較常見了,佔我國總發病率的90%左右。《滾蛋吧!
  • 淋巴瘤與淋巴癌的區別,淋巴瘤有什麼表現?
    淋巴瘤是起源於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即人們常說的淋巴癌,醫學上通常稱為淋巴瘤。人為什麼會生淋巴瘤?淋巴也叫淋巴液,是人和動物體內的無色透明液體,內含淋巴細胞,而淋巴細胞又是免疫細胞中的一種,它作為人體的健康衛士,可防禦外來細菌、病毒等的入侵,清除機體內衰老壞死的細胞。
  • 常見血液系統腫瘤分期標準匯總|淋巴瘤|骨髓|白血病_網易訂閱
    筆者對常見淋巴瘤的分期標準進行匯總。  淋巴瘤臨床上多採用Ann Arbor分期,主要包括以下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濾泡性淋巴瘤、套細胞淋巴瘤、脾邊緣區淋巴瘤、結內邊緣區淋巴瘤、非胃MALT淋巴瘤、外周T細胞淋巴瘤、結外NK/T細胞淋巴瘤,鼻型,其他血液系統腫瘤有單獨的分期標準,具體見下文:  Ann Arbor分期
  • 不明原因淋巴結腫大,警惕非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瘤是最常見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之一,死亡率在我國癌症中排名第十位,它主要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種類型。其中,約有90%的病例都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點是起病隱匿,臨床表現複雜又具有多樣性,但淋巴結腫大是最常見的症狀。在淋巴結腫大之前或同時,患者還可出現各種全身症狀,如發熱、盜汗、消瘦、皮膚瘙癢等。
  • 潘靜教授談CAR-T治療的心得
    所以,一個合適的時間內,周老師他們可能在第一第二天或者一周之內加第二個或第三個CAR-T,我們是在CD19開始下降的時候加,這個時候再加CD22/CAR-T,這種改良的方案,我們可以看到整個的體外實驗,如圖,就是整個CAR-T細胞擴增的數字。和腫瘤一個下降,可見是非常有效的。
  • 一種女性多發的疾病,原發性乳腺淋巴瘤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呢?
    同時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是最常見的病理類型,易出現結外復發的情況,中樞神經系統復發也比較多見。2、組織分型根據WHO最新分型,大多數原發性乳腺淋巴瘤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在原發性乳腺淋巴瘤的佔比當中,有56%-84%是這種淋巴瘤,當然也有一部分其他的原發性乳腺淋巴瘤組織分型,例如淋巴相關淋巴組織型、結外邊緣區
  • CAR-T細胞療法是什麼?一文讀懂免疫療法之星CAR-T細胞療法!
    CAR-T全稱為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它屬於過繼性T細胞轉移(adoptive T-cell transfer,ACT)的一種,是輸血醫學的一個新領域。
  • 耳後淋巴瘤的早期表現
    核心提示:耳後淋巴瘤的早期表現是什麼呢?其中最明顯對於一個就是會出現耳後淋巴結腫大,當淋巴液經過淋巴結的時候,淋巴液內所含有的細菌和其他的異物就會被淋巴內的吞噬細胞消除掉。會減少病菌擴散感染的機率。
  • 遍布人體最廣泛的癌(組圖)|淋巴瘤|淋巴結腫大|化學治療_網易新聞
    此外,農村地區多見的農藥與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風險增加相關。  陳勤奮提醒說,苯是一種溶劑,可以存在於含苯的膠粘劑、天那水、硬化水、清潔劑、開油水、油漆等多種物質,如使用含苯的油漆作業,一定要在通風的環境下進行。  無痛的淋巴結腫大  淋巴瘤還有一個稱號—「沉默的癌症」。
  • 年終盤點:CAR-T細胞重磅研究解讀
    但是,他們的新研究通過將前沿的治療細胞工程與先進的計算方法相結合,為這方面增加了一個強大的新維度。圖片來自 City of Hope在這項可能導致對難治性實體瘤患者進行臨床試驗的臨床前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通過對溶瘤病毒進行基因改造,使之進入腫瘤細胞,並誘導它們在腫瘤細胞表面上表達CD19蛋白。然後,他們能夠使用靶向CD19的CAR-T細胞來識別和攻擊這些實體瘤。
  • K藥獲FDA批准可單藥治療復發/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作者:秘叢叢,圖片來自「Unsplash」 億歐大健康10月15日消息,默沙東宣布其抗PD-1療法Keytruda(以下簡稱K藥)獲得美國FDA批准擴大新適應證,單藥治療復發性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 【指南速覽】伊布替尼治療B細胞惡性腫瘤中國專家共識(2019年版)
    2017年8月伊布替尼被我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現更名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CLL/SLL)和套細胞淋巴瘤(MCL),隨後又於2018年增加了CLL/SLL一線治療和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M)兩個新適應證。目前在我國已經有數千名患者接受了伊布替尼的治療,臨床上有廣泛的用藥需求。
  •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個什麼鬼?10種抗癌食物對抗「腫瘤君」
    腫瘤君》正在熱映,人們在電影院為這個29歲身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姑娘又哭又笑。2012年,電影的原型熊頓姑娘正是因為非霍奇金淋巴瘤去世,它是淋巴瘤的一種,屬惡性腫瘤,但不能手術切除。電影中,對這種疾病並沒有過多說明,但從寧波市李惠利醫院血液腫瘤科了解到,目前,淋巴瘤在全國的發病率都不低,它在十大惡性腫瘤中,排名第7位。
  • 趙維蒞教授 | 新冠疫情下,齊心協力,共助淋巴瘤患者安然渡過「返程...
    在新型肺炎疫情當下,淋巴瘤患者有哪些風險?應如何應對?趙維蒞教授:淋巴瘤是血液系統腫瘤中非常重要的一種類型,淋巴瘤的細胞來源於淋巴細胞,而淋巴細胞是正常免疫功能中非常重要的一類細胞。淋巴瘤患者的免疫功能較低,容易出現感染,尤其是一些病原菌的感染,對於淋巴瘤患者更需要做好防護。另一方面,部分淋巴瘤可被治癒。我們也希望疫情能夠不要影響到這部分淋巴瘤患者正常的治療和康復過程。因此我們更需要對淋巴瘤患者做好防護,減少淋巴瘤患者感染的風險,保證淋巴瘤患者治療的正常進行,提高淋巴瘤患者治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