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登山的時候,我們或多或少都會碰到過腿軟的現象。上坡時使不上勁,下坡時腿軟摔倒,休息時腿發抖,其實這都是由於腿部肌肉力量不足,表現出來的肌肉顫抖,四肢無力。
如果出現腿軟現象後,繼續高強度的登山,很有可能造成肌肉損傷。所以,如果我們想在戶外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我們除了擁有強健的體魄外,我們還需要注重培養我們的腿部肌肉力量,克服腿軟現象。
那麼如何才能增強肌肉力量?
有器械訓練:
有條件前往健身房的小夥伴,可以利用專業的器械,循序漸進的對腿部進行訓練。
1.腿舉
腿舉是專門針對腿部肌肉的訓練,通過對腿部肌肉反覆的訓練,增強股四頭肌和股二頭肌的力量。
方法:調節好重量,在放下支撐杆之前固定好姿態,腿部發力頂住器械,隨後做屈伸動作。
2.坐姿腿屈伸
坐姿腿屈伸,是針對股四頭肌的專項訓練。
方法:在器械上保持俯臥,雙腳踝鉤住橫槓,背部貼緊背板,小腿用力向上做屈伸動作,至小腿與地面平行時稍停片刻,隨後緩慢還原。(注意:整個訓練過程上半身都需要保持固定,不要彎腰試圖幫助腿部發力。)
3.俯臥腿彎舉
俯臥腿彎舉,是針對大腿後側股二頭肌的訓練。
方法:在器械上保持俯臥,雙腳踝反鉤橫槓,上身保持固定,小腿用力向後做彎舉動作,至大腿和小腿垂直時稍停片刻,隨後緩慢還原。(大、小腿之間夾角不要過小,否則容易造成抽筋,小腿還原時不要完全伸直,保持動作連貫。)
無器械訓練:
空閒的時間段,不用前往健身房,每天在家進行以下三種訓練,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4.深蹲
深蹲可以訓練大腿肌肉,無論是徒手深蹲,還是負重深蹲,對肌肉都有良好的效果。
方法:挺直後背,收腹挺胸,將雙手置於胸前,雙腿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蹲下至大腿與地面平行,膝蓋固定在腳尖方向。也可以採取重物配合負重深蹲。(建議8-15次為一組,具體組數按個人狀態決定。)
5.階梯訓練
臺階訓練是腿部力量訓練中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提升你腿部肌肉的耐力和穩定性。甚至也有助於提高你的平衡感。
方法:在空閒地帶放置一小板凳,雙手提著等重的重物(2.5kg的啞鈴相對合適)站在臺階上,一隻腳向前伸出15-30釐米,用後腳支撐身體,維持3-5秒後,慢慢走下臺階,再轉過身,踮起腳尖慢慢走上臺階。(膝蓋和腳尖始終需要處於一條直線上;上臺階時後腳儘量少發力,不要登地快速站上臺階。全套動作需要緩慢進行,每一個動作都靜止3-5秒再繼續進行。)
6.負重箭步蹲
箭步蹲是雙腿位置和發力不對稱的訓練項目,有很高的訓練價值。
方法:雙手提著等重的重物,保持上身挺直,向前邁一大步,曲腿下壓,兩腳同時用力,保持重心在臀部;起身收腿,換另一條腿重複動作。(下蹲時前腳膝關節儘量保持90度左右,膝蓋不要向前超過腳尖,起身時身體不要前傾,保持豎直。整個訓練過程緩慢發力。)
那麼運動後,腿軟怎麼辦?
1.用適當的力道敲打、按摸、捋順腿部肌肉,使其放鬆,然後用熱水泡腳,舒緩神經。
2.適當補鈣。缺鈣的的人群容易在運動過後出現腿軟的現象。
3.可以口服維生素C來促進肌肉結締組織中的膠原合成作用,有助於加速修復受損組織和緩解酸痛。
4.散步、輕體操、初級瑜伽,可以緩慢地促進代謝產物的排出,逐漸恢復肌肉酸痛部位組織的營養,讓肌肉恢復正常。
做好事前訓練,事後保健,讓自己的雙腿輕輕鬆鬆登山去!
End
圖片內容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戶外君編輯整理
《戶外幫》視頻號開通啦
歡迎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