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時,遭遇凍傷如何處理?

2021-02-12 雪線之上

在登山中,你可能會遭遇大風、酷寒、缺氧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身體可能會凍得失去知覺,當你摘下手套時可能發現手指發黑,這時你很可能遇了登山常見傷痛——凍傷。

凍傷是人體長時間處於低溫中發生的身體損傷,凍傷對肢體造成的傷害不亞於燒傷。

凍傷最容易發生的部分是肢體的末端,比如手指、腳趾、鼻尖等部位。在低溫環境下,這些部位處於血液循環的末端,也最容易遭受傷害。

當你感到寒冷時,身體會自動縮減肢端的血液供應。(來源:《登山進階》,[美] 馬克·休斯頓&凱茜·柯思麗)

凍傷是一個逐漸發生的過程,最初可能很輕微,但你放任不管它就會逐漸加重。

凍傷最初是皮膚呈現紅色並伴隨刺癢感,進一步凍傷會變白且麻木。如果情況繼續惡化,患處會變幹發硬,最終變成壞死的黑色,不加處理就會造成肢體壞死或者造成永久傷痕。

凍傷需要趕快處理,也需要專業的處理方法,在將患者送到醫院之前,你還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做,為進一步的治療爭取時間。

凍傷處理第1步:撤離

下撤是凍傷救助的當務之急。凍傷都發生在天氣惡劣的低溫環境,撤離到穩定的溫暖環境是處理的第一步。

快速下撤——下撤是救援的關鍵。撤離的要求是抵達房屋、大本營等穩定溫暖的環境。如果沒有及時下撤,患處在惡劣環境中會繼續惡化,氧氣含量降低也會加深凍傷程度。

保護凍傷部位不受到進一步損傷,儘快下撤。(來源:《登山進階》,[美] 馬克·休斯頓&凱茜·柯思麗)

避免二次凍傷——一定要下撤到安穩的環境再繼續處理。

如果某個隊員的一隻腳被凍傷,應該繼續讓它保持被凍住的狀態,因為一旦解凍,傷者就無法行走。(來源:《登山聖經》,美國登山協會著)

否則,患處會出現「二次凍傷」,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如果身體某個部分在解凍之後又被凍住,那麼壞死的組織層可能會擴散到再度凍住的那一層上。(來源:《登山聖經》,美國登山協會著)

當你下撤到足夠溫暖的環境,就可以準備進行凍傷處理了。

處理第2步:服用止疼藥

當你下撤到安全地帶後,就可以開始凍傷處理,該過程會伴隨劇烈的疼痛,因此你可以考慮服用止疼藥減輕即將到來的疼痛。

處理會有劇痛——在營地進行凍傷處理時,隨著知覺的恢復,被壓抑的劇痛也會伴隨而來。所以提前服藥可以避免一些痛苦。

止疼藥——在到達營地後,進行處理之前,可以服用一些布洛芬或者阿司匹林作為止疼藥。

如果傷者對布洛芬或阿司匹林不會過敏,可以服用這些藥物。(來源:《登山聖經》,美國登山協會著)

服藥之後,凍傷處理的第三步是最為關鍵的,那便是進行復溫。

最關鍵步驟:復溫

復溫是凍傷救援最重要的一步,關係到救治成敗。如果傷者下山即可到達醫院,復溫應該由醫生進行,如果條件有限,那就應該轉移到大本營後對傷者進行復溫。

水溫判斷——復溫時,水溫的把控極為重要,最好是採用溫度計,將水溫控制在40-42攝氏度。若沒有溫度計,也可以由隊友先測試水溫:

判斷水溫的標準是手浸入其中會感到熱,但是可以忍受。(來源:《登山手冊》作者:克雷格·康納利)

復溫方法——水準備好之後,讓患者躺下,將患處浸泡在41℃左右的溫水中。浸泡時,患者嘗試活動手指腳趾及其它凍傷部位。之所以採用溫水,是因為水的傳熱較為恆定。

將患處浸泡在40-42攝氏度的溫水中。讓患者躺下來,把凍傷部位抬高。(來源:《登山聖經》,美國登山協會著)

水溫控制在40-42攝氏度,切不可更高。(來源:《登山聖經》,美國登山協會著)

錯誤復溫方法——復溫只能採用溫水,由於人在凍傷情況下沒有知覺,如果採用高溫沸水或者火烤等辦法恢復溫度,凍傷部位會受到更大傷害。

火烤是最容易想到的復溫方法,但這種方法屬於在加重傷情。

嚴禁火烤,以免致局部皮膚及軟組織壞死。(來源:《高原地區凍傷32例救治體會》,付永亮等著,載於《人民軍醫》2001年44卷9期)

水溫也會影響救援成敗,水溫控制在40-42攝氏度是1937年起大量動物實驗與臨床研究的數據結果。如果採用高溫沸水,效果會適得其反。

1947年富爾曼(Fuhrman)和克裡斯蒙(Crismn)以動物實驗成功地再次證明42℃溫水快速融化復溫,對實驗性凍傷有良好效果。其後又有許多實驗和臨床材料支持溫水快速復溫的效用。(來源:《局部凍傷的急救與治療》,作者姜在福等,載於《人民軍醫》,1980年第3期)

 

「摩擦生熱」的道理深入人心,也符合日常經驗,但在凍傷救援中,也不要使用雪搓、手搓的方法施救。首先,這樣產生的熱量是極低的,其次還會傷害已凍結的脆弱組織。

 

復溫效果判斷——復溫的時間約為20分鐘,效果以皮膚顏色轉換為準。

浸泡至凍區組織軟化,皮膚顏色轉化為潮紅為止,時間約20-30分鐘。(來源:《MEBO治療中、重度凍傷41例臨床體會》,黃耀斌等著,載於《中國燒傷創傷雜誌》,2005年)

復溫是失溫救援的關鍵,也是化險為夷的步驟。當皮膚開始復甦時,會伴隨劇烈的疼痛,同時也會有水泡出現,此時,要謹慎對待這些水泡。

水泡的出現往往會伴隨一定的知覺恢復,是復溫的一種標誌,它們的出現代表的是傷患處恢復的開始,面對這些水泡,不必過分驚慌,正確處理即可。

回溫的過程中,傷者的皮膚表面往往會出現水泡。(來源:《登山聖經》,美國登山協會著)

 

 

避免挑破水泡——針對水泡,不用擅自將其刺破,簡單消毒處理後留給醫院醫生去處理。水泡是凍結結晶的真皮組織,如果自行挑破很容易發生感染。

 

復溫之後的患者,傷處會出現水泡,或者皮膚恢復血色。這是並不代表了救援結束,復溫後的皮膚非常容易感染,還需要送到醫院進一步就醫。

最後一步:儘快送醫

在進行關鍵的復溫之後,更重要的是儘早送醫處理。接下來患者需要在無菌環境下消除水泡,並且對傷處進行消炎處理。

在送醫途中,隨時保持凍傷部位的清潔乾燥,使用無菌繃帶包紮凍傷部位,同時服用抗菌抗炎藥物。傷後保暖使用寬鬆織物,避免摩擦皮膚。

水泡應該用消毒劑輕輕洗淨後,再用消毒敷布蓋住。(來源:《登山聖經》,美國登山協會著)

撤離,服藥,復溫,送醫,遭遇凍傷之後保持冷靜,有序處理,便可轉危為安。

寫在最後

凍傷是一種會造成嚴重後果的傷痛,復溫是救援最為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步驟。凍傷處理,遵循以下步驟:

下撤溫暖安全地,二次凍傷不可取。

提前服藥止疼痛,復溫劇痛有準備。

溫水浸泡緩復溫,沸水火烤留遺恨。

及時送醫莫驚慌,傷愈復出返山野。

凍傷是寒冷中的插曲,也極有可能治癒,不留傷痛,重返山野。

相關閱讀

《失溫救援指南》—— 凍傷往往伴隨失溫。

 文:宇昕   圖:熊貓彩電  編輯:小熊/大C

(全文完)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 

相關焦點

  • 皮膚被凍傷,處理能挽救生命!醫生告訴你如何防治
    凍傷是冬天常見的皮膚疾病凍傷如何進行分類?高山凍傷,主要是高山低溫環境所引起的凍結性凍傷,這種凍傷在登山和探險時較易發生,發生後由於處理不及時又容易造成殘疾,必須引起重視,《攀登者》中胡歌飾演的楊光屬於此種凍傷。凍傷如何進行分度?
  • 凍傷用雪搓?醫生告訴你如何正確處理凍傷
    凍傷用雪搓?醫生告訴你如何正確處理凍傷 2020-12-03 0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凍傷處理的幾大誤區:凍傷後用雪搓來解凍
    滑雪、看冰燈、攀冰、滑冰...冬天,長時間的戶外活動很容易被凍傷。輕度凍傷,皮膚會感到紅腫、痛癢難忍,嚴重的凍傷還會讓皮膚留下瘢痕。如何防止凍傷?凍傷後如何處理?今天本報邀請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孫穎醫生為大家答疑解惑。
  • 珠峰測量隊隊員寧鄉人宋紅:登峰時隊友不到半小時凍傷三根手指
    測量時每一個細節都很重要。登峰屢次遭遇惡劣天氣,心理壓力過大時體重暴降20斤。」31歲的宋紅是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隊員,從2008年開始參與登山測量工作,已有十多年測量經驗,但珠峰測高是第一次。北鬥系統為測量精度加碼2015年尼泊爾遭遇大地震之後,珠峰的高度變化成了熱門話題。隨後,中國同尼泊爾宣布對珠峰進行高程測量並開展科研合作。宋紅說:「2005年時,衛星測量主要依賴GPS系統,而本次測量,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 冬季凍傷了該如何急救?
    嚴寒的冬季容易發生凍傷,尤其是手部與面部更易「中招」。凍傷必須引起重視,冬季禦寒防凍傷很重要。凍傷是低溫作用於機體的局部或全身引起的損傷。當皮膚溫度降到-2℃時,就有可能發生凍傷。由於潮溼可加速體表散熱,所以冬季溼度大的地區,凍傷發生率較高,面部是最常見的受凍部位。傷情判斷凍傷按程度可分為四度:一度凍傷:表現為紅斑、水腫、皮膚麻痺和短暫的疼痛,皮損可以完全恢復,僅伴有輕度脫屑。
  • 如何拯救被凍傷的奶油奶酪和淡奶油
    今天就來詳細和大家聊聊淡奶油和奶油奶酪的保存,以及凍傷之後如何拯救。 【如何拯救被凍傷的奶油奶酪和淡奶油】 凍傷的奶油奶酪處理方法: 奶油奶酪凍傷的話,還是可以挽回的。
  • 心中的山——王靜、高銘和登山經歷分享
    一批登山發燒友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有臺北鐵桿登山友,有從新疆登山回來剛下飛機的背包客,還有從臺中專程趕來參加活動的聆聽者……一個外表柔弱的女子,王靜卻有著極富傳奇的人生故事:攀登過幾十座雪山、9次登頂8000米雪山,包括3次登頂珠峰,2014年她用143天完成地球九極(7+2),並打破世界紀錄,成為世界上最快完成地球九極的登山探險家。
  • 關於凍傷你必須要知道這些事
    如果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置身於這樣惡劣的環境,嚴重低溫可引起機體局部以至全身的凍傷和凍僵,甚至可危及生命,這也是近年一些戶外旅行者發生意外、引起傷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凍傷有那麼可怕嗎?凍傷的發生有一定的條件,寒冷作用於人體引起的損傷,輕者影響局部組織,重者可為全身性。
  • 【熱點】比基尼登山、開水挑戰、吞活蟲…網紅為了贊什麼都做?!
    FB上小有名氣的比基尼登山明星Gigi(吳季芸),在1月19日最新一次的登山挑戰中不慎墜亡,經初步調查,她可能在寒冷的天氣中被活活凍死……Gigi家住臺北,平時熱愛登山,並會在攻頂後卸下一身裝備,換上性感比基尼拍照留念,因此被譽為「比基尼登山客」。
  • 如何預防兒童皮膚凍傷乾裂?這裡有妙招!
    如何預防兒童皮膚凍傷乾裂?這裡有妙招!雖然這些是常見小病,但容易復發,嚴重時還會導致刺癢疼痛、皮膚潰爛,既難看又難受,很影響生活質量。很多孩子留守在家,缺少這方面的關注和照護,皮膚凍瘡皸裂頻發。如何防乾裂防凍瘡?看下面!01 組織主題活動·分享預防皮膚凍傷乾裂的相關知識,並進行問答互動。如平時洗臉要用溫水洗淨、及時塗寶寶霜護膚。
  • 登山家攀登珠穆朗瑪峰遇險,其同伴不幸遇難
    登山探險家們在上世紀中葉登上了「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之後,受到激勵的登山者們一次又一次的發起挑戰,其中的一大部分不畏艱險的登山者如願以償、雙腳踏上了世界之巔,而另一小部分登山者遭遇了種種險情而不幸身亡——大約300名以上的登山者喪生,其中的200多名登山者的遺體掩埋於冰雪之下。
  • 戶外登山時,為何老驢友不建議女性穿短裙?三大原因很現實!
    人們遊玩時可以選擇乘坐纜車或電梯到達山頂。途中,他們還可以從高處俯瞰,欣賞周圍的美景。但仍有大量遊客喜歡登上山頂,既得到體育鍛鍊,又能體驗登山的獨特趣味。靠體力爬山更容易出汗。大家都會儘量穿上輕便透氣的登山褲或短褲,這樣可以減少疲勞。此外,一些女孩因為愛美,經常穿著短裙上山,希望拍出漂亮的登山照片。
  • 張少宏:在登山中感受生命的張力
    張少宏四川大地探險旅行有限公司負責人。他曾是十項全能運動員,後赴日本學習運動醫學。1993年接觸登山,至此一發不可收拾,以致放棄在日本的學業,回國徹底投身於大山中。組織參與首登中國西部數十座高海拔處女峰。2002年登頂卓奧友峰(海拔8201米)。
  • 貓咪爪子被凍傷後不知所措?急救攻略趕緊收藏啦!
    #寵物如何度過寒冬#與直立行走的人類不同,貓咪只能依靠自己的肉墊走過四季。在冬天,貓咪的爪子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之一,不是被抓傷:被誤傷:被打傷:就是被凍傷。當貓咪的爪子被各種傷害嚴重到截肢的地步,對貓咪來說都是痛苦的。
  • 長津湖戰役背後:志願軍衛生部隊遭遇「鋼鋸嶺」,敵我凍傷凍亡人數...
    【環球網軍事報導】在抗美援朝戰爭二次戰役的史海中看資料,翻閱《第20軍衛生志》時,看到志願軍醫護人員在冰天雪地的戰場,冒著敵人的狂轟濫炸搶救受傷的戰友時,我想起二戰影片《鋼鋸嶺》在日軍炮火中奮力救戰友的主人公多斯。
  • 登山時,你的腿部應該穿什麼?
    登山時腿部穿什麼?這是一個少被討論的話題,@switchbacktravel關於「登山時該怎麼穿衣」,我們從多個側面寫過。但當不時有山友留言「腿上又該怎麼穿」時,我們意識到這是一個值得單拎出來的小話題。
  • 遭遇微信詐騙,如何處理
    當人們遭遇微信詐騙應如何處理呢?一、微信維權1、首先在你轉帳的好友界面,點擊右上角以後有個「投訴」按鈕,點擊進去以後選擇「存在欺詐騙錢行為」。四、如何防止網絡騙局?1、個人信息不輕易說有些網絡受騙者,都要在平時的生活當中不經意把自己的個人信息說出去了,然後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或是冒充銀行的工作人員,或是冒充公安檢察院的公職人員,說出一些嚇唬人的話,這樣一來,膽小的人或是沒有防備心的人或是沒有經驗的人都是容易上當的。
  • 從首批登山先驅到今天的登山巨匠,登山的意義是什麼?
    如今,登山已不再是上流社會的休閒娛樂。新一代勇於擔當、技藝熟練的專業登山者正在崛起,新的登山裝備使登山運動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隨著技術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登山的方式。人們積極主動地尋找具有挑戰性的路線,特別是攀登險峻的北壁。純粹主義登山者更喜歡快速、輕量級的「阿爾卑斯式」登山,他們離開時,山仍保持原樣。幾乎每當有人登上一座名山,「可能」一詞就被重新定義。
  • 登山時,腿軟了怎麼辦?
    在登山的時候,我們或多或少都會碰到過腿軟的現象。上坡時使不上勁,下坡時腿軟摔倒,休息時腿發抖,其實這都是由於腿部肌肉力量不足,表現出來的肌肉顫抖,四肢無力。
  • 多肉植物法師不抗凍,凍傷後補救不如未雨綢繆
    元旦過後,大部分地區的環境溫度陸續降至全年最低點,花草凍傷的現象也明顯增多!對於不耐寒的多肉,5℃的環境溫度是條警戒線:雖然不同品種的多肉植物,對低溫環境的耐受能力不一樣,但對於大部分肉質植物而言,5℃以上時除了生長緩慢或基本停滯,在保持盆土乾燥、避免朝葉片噴淋水分的前提下,基本不會發生凍傷。而當環境溫度持續低於5℃時,就有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凍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