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民族管弦樂《古樂新聲Ⅱ—伊州樂印象》在上海成功首演

2020-12-24 瀟湘晨報

2020年12月10日,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上海音樂學院合作打造的大型民族管弦樂《古樂新聲Ⅱ—伊州樂印象》在上海音樂學院歌劇院成功首演,通過現場演出和線上直播,來自5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餘名專業觀眾觀看首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新疆藝術劇院黨委書記李勇、上海音樂學院黨委副書記曹榮瑞及上海音樂學院師生一同觀看了演出。

《古樂新聲Ⅱ—伊州樂印象》第一樂章現場演出

《古樂新聲Ⅱ—伊州樂印象》第三樂章演出現場

本場音樂會是在上海音樂學院《古樂新聲Ⅰ—陳應時解譯敦煌古譜音樂會》的基礎上,以新疆藝術研究所已故副研究員段薔先生的《伊州摘遍》旋律譜為藍本,在新疆藝術研究所和上海音樂學院密切配合下,堅持科學嚴謹、守正創新的工作理念,通過重走絲綢之路新疆段的田野考察,以及數次的創排研討,重新創作的大型民族管弦樂作品。

伴隨著精美的龜茲、敦煌壁畫背景,六大樂章在導聆、解說的序幕中緩緩奏響。第一樂章絲路雄關,以絲綢之路上的雄關、烽燧為創作背景,呈現古絲綢之路的繁榮和國家的大一統,展示出唐詩中關山明月的意境;第二樂章鹽池隨想,以新疆哈密市的鹽池、草原、雅丹地貌、農田等為創作背景,展示古伊州地區的自然、人文風貌,呈現出悲壯、雄厚的國家情懷,飲馬渡秋、邊疆遼闊的意境躍然眼前;第三樂章樂舞繽紛,以敦煌莫高窟、龜茲石窟、柏孜克裡克石窟中的壁畫為創作靈感,音樂靈動、厚重,展現出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藝術效果;第四樂章萬仞雪山,用雄偉雪山與柔美坎兒井對比,以天山雪水、內流河滋養出的綠洲為背景,展示新疆遼闊、壯美的風光;第五樂章故城回眸,通過樓蘭故城、疏勒古城、巴裡坤大河唐城以及各時代的遺址展示國家對邊疆的開發、絲綢之路的繁榮;第六樂章絲路芳菲,葡萄架下,以民族大團結為主題,載歌載舞的意境達到高潮,以敦煌譯譜作為尾聲,闡釋懷古之意。

新疆特色樂器演奏員激情演繹

為深入實施「文化潤疆」工程,伊州樂創排列入2019年自治區重點藝術創作項目。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新疆藝術研究所與上海音樂學院東方樂器博物館進行戰略合作,雙方通過梳理新疆民間音樂資源、整理文獻、創作採風,耗時一年完成創作。整個音樂會既講述了新疆音樂文化與中原音樂文化的一脈相承關係,又講述了新疆藝術研究所研究人員甘於奉獻、紮根民間的優良傳統,整場音樂會學術性與藝術性兼具,展示出文脈相承、交融貫通的歷史特徵與當代迴響。

音樂會由新疆藝術劇院民族樂團、上海音樂學院東方樂器博物館民族樂團、浙江省民族樂團合作演出,新疆特色樂器演奏員的精彩演出,成為首演的一大亮點。

接下來,圍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文化潤疆」工程部署、「十四五」期間打造藝術精品規劃,雙方將在上海音樂學院召開首演項目評審暨研討會,就打磨提升、新疆復排、合作巡演等內容進行深入研討,力爭在2021年上半年在新疆復排成功。(藝術處、新疆藝術研究所供稿)

演職人員合影留念

【來源:藝術處、新疆藝術研究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正式首演
    10月20日晚,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首演,用民族管弦樂展現中軸線上的古蹟與人文故事。 《中軸》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民族樂團創作演出。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長約7.8公裡的北京中軸線宛若脊梁。著名作曲家葉小綱擔任音樂總監並牽頭,鄒航、楊一博、鄭陽、趙曦、李劭晟、劉力、吳延7位中青年作曲家聯合組成《中軸》的作曲團隊,用音樂吟唱美麗的中軸。
  • 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首演 讓北京中軸線「活」起來
    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電 (陳杭)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20日在北京首演。作品基於中軸線的壯美秩序和獨特韻律創作,用民族管弦樂組曲的形式展示中軸線上的古蹟與人文。指揮家張國勇表示,《中軸》既有民族管弦樂合奏、民族器樂協奏,也有聲樂、鼓曲等不同形式,可聽性、藝術性、形象性都很強。張國勇稱,《中軸》一方面將民族文化與音樂意象融於一體,形成的樂曲結構、技法、語言和個性,獨具中國文化特色和民族風格。另一方面又將中國民族文化融合於西洋樂器之中,使中西音樂元素完美相融。
  • 【演出預告】冰雪隨想·春之印象——第24屆塞北之春民族管弦樂音樂會即將震撼上演
    中國歌劇舞劇院常任指揮,黑龍江歌舞劇院民族樂團藝術總監,黑龍江省歌舞劇院《五彩人生》女子室內樂團藝術總監,中國傳媒大學特聘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及指揮專業委員會副會長。2016 年獲得「新繹杯十大傑出民族管弦樂指揮」稱號。曾任黑龍江歌舞劇院交響樂團、民族樂團常任指揮,瀋陽音樂學院指揮教授。
  • 劉長遠作品丨民族管弦樂《茉莉花開》
    >民族管弦樂該作是劉長遠先生受上海民族樂團委約,為慶賀世博會在上海召開而特別創作的一首民族管弦樂;2010年5月在上海成功首演後廣受好評並數度重演,現已成為上海民族樂團重要的保留曲目。《龍躍東方》由雄渾、厚重的鼓樂唱主角,輔以豐富多彩的民族管弦樂配器,節奏歡快、氣氛歡騰;而以民歌《茉莉花》為主題音調的音樂則顯得雍容華麗、氣勢浩瀚;樂曲在極快的演奏速度中不斷變換節拍,產生了強烈的音樂動力,令人歡欣鼓舞。
  • 聆聽九尾狐仙的千年愛戀:民族管弦樂《夢聆湖湘》將首演
    當晚,大型民族管弦樂《夢聆湖湘》將在長沙音樂廳首演,擔綱演奏的湖藝民樂團,將以其精湛的演技,讓你在純粹的民樂聲中,聆聽九尾狐仙的美麗千年。 大型民族管弦樂《夢聆湖湘》是湖南青年作曲家周瑜,在其本人2017年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資助項目民族管弦樂《九尾狐仙》的基礎上,創作而成的一部器樂作品。
  • 今日演出 | 《「春江花月夜」女子國樂五重奏音樂會》帶您感受中國民族音樂的魅力
    參加「大音之韻」上海音樂學院民族管弦樂作品專場音樂會赴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2016獲得「敦煌杯」職業青年A組銀獎。2017年獲得「2017海內外江南絲竹邀請賽」職業組銀獎,同年入圍由文化部舉辦的第二屆民族器樂民間樂種組合展演。2018年隨上海音樂學院民族管弦樂隊赴香港、廣東演出「龍騰虎躍」專場音樂會。
  • 閻惠昌「香港中樂團---大型民族管弦樂的特色與思考」系列講座
    第一講 大型民族管弦樂創作的類型與格局、作品與時代、與大眾的關係主持:郭樹薈 教授5月10日上午,由郭樹薈教授策劃與主持的「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傳承傳播與創意團隊」非常榮幸的邀請到了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著名指揮家閻惠昌先生來校做「香港中樂團——大型民族管弦樂的特色與思考」的系列講座
  • 古樂如何走進大眾中?
    那麼,古樂走進大眾音樂生活中有沒有可能?實踐證明,這也是可能的,是近來舞臺演繹的新方向之一。近日,在上海市徐匯區漕河涇開發區一個大眾文化展演廳中,「古樂新聲」的古譜解譯編配音樂會就吸引了大眾的興趣。作曲家尹眀五在去年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中聽了上海音樂學院創演的「陳應時解譯敦煌古譜音樂會」後,就對其旋律音調「與眾不同」的「絲路雅韻」頗有興致。古樂用什麼樣的形式才能走進今人的音樂生活之中呢?那些保持原貌的復原形式不失為重要選擇之一,畢竟返璞歸真、追根溯源也是當下紛繁音樂語境中人們聊以自慰的靜心優品。
  • 大型民族管弦樂組曲《水月梁溪》——寫給無錫的情歌
    昨天,大型民族管弦樂組曲《水月梁溪》新聞發布會在無錫市文化藝術創作中心舉行。在無錫市音樂家協會的支持下,本土藝術家們不辭辛勞,不計報酬,歷時8個月創作、修改、制譜、電視拍攝合成,終於完成了這支謳歌無錫的組曲,時長10分42秒,電子音畫版一併發布。
  • 意興高致古韻新聲—民族管弦樂《老六板新編》多聲技法解析​
    意興高致古韻新聲—民族管弦樂《老六板新編》多聲技法解析
  • 『古樂新音.動靜皆宜』上海民族樂團「時尚品弦」靈動音樂會
    古樂新音.動靜皆宜~上海民族樂團『』時尚品弦『』靈動音樂會,將把古老而高貴的中阮音色以全新的音樂語彙展現給觀眾!
  • 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華麗來襲,用音樂講述中軸線故事!
    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華麗來襲,用音樂講述中軸線故事!10月20日晚,由區委宣傳部支持、北京民族樂團演出的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進行首演。在現場觀眾的掌聲中,北京中軸線故事在流動的音樂聲中縈繞迴響。
  • 北京民族樂團為三周年慶典 大型民族音畫《燕京八景》首演
    大型民族音畫《燕京八景》擷取北京城裡郊外歷史存在與現實仍在的八大坐標性自然人文景觀,融合傳統與現代創作手法,創作展開的民族音樂音畫長卷。作品充滿濃鬱的「京味兒」,和老百姓記憶中的北京氣質、品格、風韻。每年9月10日,中山公園音樂堂與觀眾不見不散,在團長李長軍心中,這是北京民族樂團一大重要的固定儀式,是樂團與觀眾恆久的約定。
  • 《大愛長白》全國首演!吉藝傾情打造大型民族交響神話詩劇!
    大量優秀作品的問世,為她贏得了眾多音樂獎項:其中包括『文華獎』、華樂論壇青年作曲家民族管弦樂作品金獎、CCTV 全國器樂大賽唯一最佳原創作品獎等。二零一四年在國家大劇院成功舉辦了『弦上狂想——青年作曲家王丹紅作品音樂會』。二零一六年在臺灣、北京成功舉辦了「王丹紅協奏曲作品音樂會」。同年,民族清唱劇《大地悲歌》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 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原創作品系列之竽與樂隊《千秋和鳴》
    竽與樂隊《千秋和鳴》作曲:王雲飛指揮:馬帥領奏:梁倡勇/于濤/程磊/於闊/楊皓宇/邱德芙/朱喆雯演奏: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時間:2019首屆全國優秀民族樂團展演(首演)《大道天籟》民族管弦樂音樂會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創作並首演的
  • 掌握社·西安 民族管弦樂《阿佤山》帶人們走向一幅雲南遠古的畫卷
    民族管弦樂《阿佤山》作曲:郭文景指揮:高偉演奏:中國廣播民族樂團《阿佤山》音樂作品賞析《阿佤山》是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郭文景教授創作的《滇西土風三首》中的第一首,這首樂曲的地方特色十分濃鬱,讓人聽時如同置身於開山之路上,其磅礴之勢、神秘之境以及結尾留下令人暢想的伏筆令人印象深刻。創演者介紹
  • 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演奏家系列之二胡、薩塔爾與樂隊《花兒...
    曾多次率團出訪世界諸多國家和地區,廣泛深入介紹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獲得廣泛的讚譽。2005年應聘擔任上海民族樂團團長及藝術總監以來,王甫建在樂團內部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並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效。在他「以創作帶動演出,以創新推動發展」的理念推動下,上海民族樂團2006年開創了自己的音樂演出季模式,策劃推出了一系列大型民族音樂會,如《上海迴響》《錦繡中華》《大音華章》,以及《絲竹雅韻》《飛花點翠》《土地、人與生命的讚歌》等等,受到廣大音樂愛好者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2016年第五屆華樂論壇暨」新繹杯「傑出民族管弦樂指揮評選中入選「十大民樂指揮家」。
  • 2021山東新春民族音樂會
    》在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民族器樂民間樂種組合展演比賽中榮獲表演一等獎;  2016年樂團首演的大型民族管弦樂音詩《孔子》榮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並成功進行了全國巡演;  2018年創作首演了反映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民族音樂會《大潮》併入選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展演;  2018年,創作首演了反映山東地域特色的大型民族音樂會《大道天籟》併入選首屆全國十大民族樂團展演
  • 中國交響樂作品展演大型人文交響組曲《新韶九章》首演成功
    原標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中國交響樂作品展演大型人文交響組曲《新韶九章》首演成功11月2日晚,由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協主席葉小綱攜多位作曲家創作的大型人文交響組曲《新韶九章》在廣州大劇院成功首演。
  • 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演奏家系列之笛子協奏曲《湘》
    作品《漂》《綠洲》等在國內音樂評比中獲獎;歌劇《雷雨》獲2001年「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優秀創作獎,2007年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文華音樂創作獎」。音樂劇《五姑娘》獲2004年第七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和「文華音樂創作獎」。歌劇《土樓》2011年獲首屆中國歌劇節優秀音樂創作獎,2013年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文華音樂創作獎」,2016年民族管弦樂音詩《孔子》獲得國家藝術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