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白》聆聽威爾第的音樂之美

2021-02-07 廣州百老匯百麗宮影城
從11月13日至11月22日,共計13部經典歌劇影片將在廣州百麗宮影城·獵德igc店、廣州百麗宮影城·天環店展映,廣州的歌劇迷可以在家門口看世界知名劇院的歌劇表演了。


國家大劇院國際歌劇電影展

廣州站


以下為11月13日廣州百麗宮影城·天環店《麥克白》映前分享會活動回顧內容:


活動現場


主持人:

「2020國家大劇院國際歌劇電影展廣州站」《麥克白》映前交流活動即將開始。



由國家大劇院主辦,百老匯影城協辦的「2020國家大劇院國際歌劇電影展廣州站」即將開始! 從11月13日至11月22日,將在廣州百麗宮影城天環店和獵德igc店,放映13部共計26場的精彩歌劇電影作品。


蒞臨出席本次《麥克白》映前分享會的嘉賓有:國家大劇院副院級領導 李勁先生,國家大劇院人力部部長 李琦女士,國家大劇院安保部部長 張守剛先生,星海音樂學院聲歌系副教授歌劇《金沙江畔》主演王宏堯女士,廣州佛山區域總經理施婷婷女士,以及觀眾影迷朋友們。


活動現場


這一屆的影展一共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走進時刻代表作品是美國大都會歌劇院出品的,《泰伊思》、《麥克白》和中國國家大劇院出品的《紐倫堡的名歌手》;第二單元,中國原創代表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出品的《白毛女》和中國國家大劇院出品的《金沙江畔》、《駱駝祥子》;第三單元世界經典,代表作品是中國國家大劇院出品的《弄臣》、英國皇家歌劇院出品的《塞維亞理髮師》、義大利都靈皇家歌劇院出品的《阿依達》和西班牙馬德裡皇家歌劇院出品的《蝴蝶夫人》;第四單元特邀加片跟我們這次帶來一個很特別的歌劇的作品,一部歌劇的紀錄片《帕瓦羅蒂·一聲為愛》和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京劇院出品的京劇電影《霸王別姬》。


預告片


這屆影展繼續沿用現代現科技將藝術難度最高的歌劇搬上了大熒幕,為觀眾奉獻上最具魅力的藝術盛宴,也相信通過我們這次的活動會再次掀起國際科技界的時尚標誌。


本次映前分享活動主講嘉賓為王洪堯女士,王宏堯女士是星海音樂學院聲歌系的副教授、歌劇中心的副主任。近十年來一直活躍在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在這幾部的歌曲當中擔任主角,她曾經出演多部的歌劇清唱劇欣賞詩,還有宗教獨唱音樂會,足跡遍布國內外,頗受大家喜歡所關注的國家大劇院的原創歌劇《金沙江畔》和《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皆由她參與主演。

 

活動現場


 王宏堯老師:

各位觀眾朋友,各位聲樂音樂愛好者,各位音樂學習者們,大家晚上好。非常的高興,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下,跟大家來一起分享這部歌劇,我也提前做了一些功課,其實這是一部非常非常深刻的,並且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歷史意義的這樣一個歌劇作品。非常幸運的是在2019年,十月份的時候,我曾經就是親身在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現場聆聽了這部歌劇《麥克白》,也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個版本。


它是由導演阿德裡安·諾貝爾,用他的這種黑暗系的這種歌劇布局,還有聯合了這個非常著名的指揮家,共同打造了一個極具視聽震撼效果的經典的西洋歌劇歌劇。歌劇中人氣超高的女高音歌唱家安娜。沒錯,就是那個俄羅斯非常有名的安娜,等一下我們都能看得到的。她用她的非常精湛的演技和極具戲劇張力的音色啊,詮釋了麥克白夫人的一個惡毒的音樂形象,為什麼用惡毒來形容?其實我覺得在歌劇當中啊,我們都覺得女主角應該是美麗的、善良的高貴的優雅的。然而就是在這部劇當中,我們的女主角是惡毒的兇狠的殘暴的,她就是這麼有特色的一個人物。那麼他搭檔的男中音呢,是叫澤爾科,也是非常有名的一個戲劇男中音。整場演出當天晚上我是得到了巨大的震撼。我本身也是從事歌劇演唱,以歌劇演唱作為職業的一名歌劇演員。我聽完了歌劇大師現場我就覺得,太棒了,他們太好了,太完美了。


莎士比亞


歌劇《麥克白》,它是一個四幕的正歌劇,是由威爾第創作,在1865年首演於巴黎。這部歌劇的原型來自於莎士比亞的同名小說《麥克白》。《麥克白》是當時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在1606年這個前後,莎士比亞根據蘇格蘭的一段歷史的史詩創作的悲劇作品。莎士比亞,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中一位非常偉大的劇作家詩人,他有很多經典的作品啊,其中《哈姆雷特》還有《奧賽羅》和《李爾王》加上今天我們看的《麥克白》被稱為戲劇史上的四大最有名的悲劇。莎士比亞創作的作品,多數題材都來源於比如說,小說、民間傳說、歷史等等。加入了他自己的個人的創作和思想。他給予舊的題材,有非常豐富的,新穎的深刻的內容。他的作品努力反映了生活本來的真實面目,創造了性格複雜多樣形象、真實生動的人物,傳達了博大的精神和富於詩意的這種哲理性。


活動現場


莎士比亞在歷史上,文學的歷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包括莎士比亞的戲劇對後人的影響也是很大。許多藝術家從中都找到了靈感,吸取了他的劇本當中的非常多的養分,從而派生出一派就是以他的作品為藍本的諸多的藝術作品。義大利的作曲家威爾第,就是我們今天聽到《麥克白》的這個歌劇的作曲家,他就是其中,極其熱愛莎士比亞作品其中的一位藝術家。莎士比亞,對於威爾第的影響應該是從威爾第很年少的時候就已經產生了,這種熱愛呢,貫穿了威爾第的一生。在他的創作當中留下了非常深的痕跡。這個我們可以從威爾第的創作當中就可以看得到。比如說,威爾第創作了《麥克白》之後,他又寫了一部以莎士比亞的作品為原型的這麼一個歌劇。有人知道嗎?剛才我講了四大悲劇當中的一個:《奧賽羅》。這也是一部由威爾第創作的,所以可見他對於莎士比亞的作品的熱愛是非常非常深的,印在了他的這種文化和他的精神裡頭的。最後呢,就是威爾第後來還想創作《李爾王》、《暴風雨》、《哈姆雷特》這些作品他還想創作的,但是無奈生命何其短暫,他沒有能夠完成,這是比較遺憾的。威爾第,他是19世紀的義大利的偉大的作曲家之一。當然那一時期,我們還有非常多的作曲家,比如說比才,比才《卡門》的歌曲。還有蕭邦鋼琴家還有李斯特都是在19世紀。那一時期的歐洲,處於歷史的變革時期,也是在工業革命時期,所以科學的復興,工業的復興,人文歷史的復興,也帶動著文藝的復興,是這樣一個歷史時期。威爾第一生創作了26部歌劇,七部合唱作品。代表作有《納布科》。我們大家如果熟悉歌劇音樂的人,應該都都很清楚。《弄臣》、《茶花女》、《遊吟詩人》、《假面舞會》、《唐·卡洛斯》等,他創作了十分多的優秀的作品。每一部都是非常的受歡迎的。至今還高頻次地在全世界的各大歌劇院上映。


活動現場


《麥克白》當時是威爾第最鍾愛的一部,他在創作之初,歌劇腳本建立的時候,就曾經跟他原來經常合作的一個腳本作家,進行了非常多時間的商榷和修剪。所以可見威爾第對《麥克白》作品的用心。《麥克白》的創作風格,是威爾第創作風格的一個非常大的一個轉折點,音樂開始真正觸及到了深層的心理層面。他的創作,突出了人物複雜的心理的變化,激化了矛盾,並且賦予主人公真實的有效的真實的表現力。音樂上既莊重又深刻,他首次在創作作品中拿掉了愛情的情節。這個我將會分享整個故事的大概。首次在歌劇當中,因為我們聽到的很多歌曲都是講情講愛的,或者是因愛生恨的,愛情都是一條主線。但是這部歌劇當中不是這樣的。那麼取而代之的是什麼呢?是因為爭權奪勢而引發的特殊的情感,還有一種暴力的行徑和戲劇性的效果。


威爾第嘗試通過音樂來詮釋人的精神生活,這樣的題材,對於當時的義大利來講就是一個非常全新的嘗試。歌劇舞臺表演藝術啊,它是在舞臺上呈現的時候它有一種時間空間還有演唱,要加入非常多的唱段的這麼一種逆性的需求。那麼在威爾第創作這個歌劇的時候,他就顧及到了這一點,就把這個劇情的緊湊,還有歌劇人物表達內心的跌宕起伏,還有故事的主旋律線,故事的主線都放在了第一位。所以它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作了部分的刪減,刪掉了不必要的人物和一些不必要的情節。讓這個歌劇整體看起來故事比較緊湊。



 王宏堯老師:

這部歌劇是個四幕的歌劇。第一幕,主要是在講蘇格蘭的國王鄧肯。鄧肯的表弟就是麥克白將軍,他因為平叛了入侵的外敵,立了戰功凱旋歸來。在麥克白歸來的路上的時候遇見了三位女巫。只有在歐洲這個希臘神話當中,才會接觸到有女巫這樣的形象。三個女巫,對他說了一些預言,預言麥克白將來有一天會登上王位。但是麥克白並沒有子嗣,就算麥克白登上王位之後,他的王位將來的繼承人也不是他的孩子。而是他的同僚的兒子。同僚是誰呢?叫班柯。稍後我們會看到班柯也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男低音的詠嘆調,將出現在電影當中。麥克白對於女巫的預言將信將疑,並告訴麥克白夫人。但是麥克白夫人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是個非常有野心,有權力欲望。她就慫恿她的丈夫,急著讓她丈夫登上王位,要他去殺死他的國王殺死他的表哥。這就是第一幕的故事,第一幕兩個人就開始預謀殺死他的表哥。夫妻合謀的一幕,因為國王得知麥克白凱旋迴來,就去麥克白的家裡慶賀,也就留宿在了麥克白家裡。當天晚上,國王就被麥克白夫妻二人合謀的情景。

第二幕,麥克白由於他的戰績非常的厲害,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對他當國王的呼聲很高。於是他就順利的登上了國王的寶座,同時他也是國王的表弟。但是他內心中對自己犯下的罪行,始終感到非常的恐懼。為了掩人耳目,於是他又在想方設法的殺死了他的同僚的好朋友叫班柯。同時也想殺死班柯的兒子,因為女巫曾經預言過班柯的兒子將成為第二任國王的繼承者。他也想殺死班柯的兒子,但是沒有得逞,可是班柯卻因此被殺死了。在班柯死後,在麥克白的皇宮裡的慶祝儀式上面,麥克白就是有點鬼使神差的,好像心裡承受著巨大的心理陰影和心理壓力。他在這個宴會上就像見到了班柯的鬼魂一樣,他就魂不守舍啊,在宴會上拔刀了,說要殺死班柯的鬼魂,把眾人都嚇走了。這就是第二幕。在第二幕呢會出現大量的合唱的場景,因為有宴會啊。這裡面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詠嘆調,就是班柯在沒有沒有被殺死之前呢,唱了一首歌叫做《在這暗無天日的地方》。這首作品是非常非常著名,並且廣為傳唱,在各大音樂會啊,還有各種大型的聲樂比賽當中啊,我們都能聽得到。這首歌就是班柯在講述對於兒子的叮囑很擔憂。聲音線條非常的優美,能夠展現男低音的這種深沉,濃鬱的音色高音。這首歌寫的也是男低音的極限,音寫的也算是極限。所以演唱這個作品是還是比較有難度的,這是在第二幕著重欣賞的作品片段。

第三幕就是麥克白覺得內心裡,始終無法自我寬恕,於是麥克白終日生活在這種恐懼中走投無路,該怎麼辦呢?他又尋求女巫的幫助,他又去找女巫去做佔卜。第一次是他遇見了女巫,第二次是他主動找女巫來做佔卜。同時女巫也預測了之後會由班科的兒子作為王位的繼承人。當時麥克白就是非常生氣的,跟他的夫人一起發誓要連班柯的兒子也殺掉。這是第三幕。我在想啊,這個第三幕出現了麥克白和女巫的對話的情節的時候,其實我也查閱了非常多的資料。看到了很多關於為什麼在希臘神話中經常會出現女巫或者在歌劇當中會出現女巫的這樣人物形象。有人知道嗎?其實女巫的這個人物形象代表著就是人心中的一種欲望。一種邪念一種欲望。它並不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這麼一個一個詞彙。我們在第三幕看到麥克白跟女巫的對話,甚至佔滿了整整第三幕。也可見就是麥克白跟自己內心的對話。故事對話是十分強烈,可以把女巫想像成為麥克白內心中流露出的那種侵略感和欲望,還有那種殺戮的決心,我們可以這樣想像。這就是第三幕。


活動現場


在第四幕中,雖然麥克白登上了王位。他雖然是一個戰功赫赫的功臣,登上了王位,但是他為保住他的王位殺了很多人,濫殺無辜,有壓迫那肯定就有反抗。所以就是當時的貴族人民都是同仇敵愾的要反抗暴君麥克白的統治。最終麥克白夫人在長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下呢,她在夢遊中,就是精神病發作暴斃而亡。麥克白最後也在跟人民的反抗軍的鬥爭當中被殺死了。所以這是一個非常悲劇的劇情。我想通過我講的內容可能大家會比較清楚這個故事的劇情脈絡了。在第四幕當中,必須提一下還有一首,就是男中音演唱的非常好聽的叫做《愛戴、尊敬、光榮》,這是男中音麥克白的核心唱段,就是它聲音舒展的優美,非常能夠展示威爾第式的男中音的這種具有張力的音樂效果。說到麥克白,當時在聽完這部歌劇的時候,現場聽完的時候,最大的感受是麥克白夫人的這個形象佔據了整個故事格局的非常大的一部分,作曲家著重地描繪了麥克白夫人的女性形象。把麥克白夫人這個第二主角呢活生生的寫成了第一主角。我們在歌劇當中也會看到有非常大量的這種戲劇女高音的唱段非常非常的多,就是她的唱段甚至多過於麥克白的唱段,那麼她的這個人物性格,也是非常有趣的。就是說麥克白的夫人是推動整個劇情發展的。她在麥克白每一次決定要進行殺戮的時候都是由麥克白夫人來進行慫勇,她把麥克白推向了背叛和殺戮,讓他承受良心譴責和陷入了欲望的這種深淵當中。所以麥克白夫人在這劇中,她是一個非常病態的對權力的追逐。她的欲望,導致了二人,麥克白和麥克白夫人最終走向了生命的毀滅。這也是一個非常非常悲劇的這麼劇情。所以剛才我講就是歷史上很少有這種不單純不善良,不美麗,不可愛的女主角,她就是麥克白夫人。她是活生生的被威爾第寫在了這部揭露了人性的陰暗面和它的光彩的一面的歌劇。所以在欣賞的時候也是極其震撼的一幕。


我們都知道威爾第的作品其實在歌劇演唱當中,它是需要非常高的技術要求,演唱難度非常高的作品。尤其對於女高音而言,如果中國人有哪一個女高音歌唱家能唱,我想只有和慧。她唱的女高音是最傳統和最地道最正宗的,因為這部劇太難了。古典義大利美聲,對女高音的要求,實際上是很高的。高到什麼程度?我現在可以講一下就是我們可以在這個歌劇裡頭聽到很多的花腔唱段。花腔唱段是什麼?花腔是非常多個快速的音連接在一起,並且在一定的時間內,按照節奏快速的唱完,保證每個音的完整和清晰,這就是花腔唱段。花腔唱段顯然就是要求你的靈巧度要非常高。威爾第劇裡的女高音,義大利傳統的歌劇對於女高音的要求是,不但要花腔唱段唱得好聽還要你能唱的非常的高,能把我們平常我們喊都喊不到的高音,並且唱的要很有力。所以這都是它的高難度的一個方面吧。那麼就像是你想要一個人強壯又想讓他靈巧,其實這個綜合在一個人身上很難。還有最後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他要求這個女高音要美舞臺形象要美,所以集齊這些元素於一身的,我們都知道,每一個時期裡這樣全面的,各地人的全面的人才實際上是不多。


活動現場大合照


我們都覺得,歌劇是什麼?我們對歌劇的印象都是說高雅的,優美的,是這個象牙塔裡的藝術。在我們眼中,它是陽春白雪。實際上呢,我認為,無論你用什麼形式,只要你願意去欣賞它,你願意去了解它。就像我們今天就在電影院裡,有這麼有時代符號的這麼一個電影廳裡,這麼好的音響設備,完完全全還原了當時現場的現場的演出效果。在這樣一個好的環境下啊,我相信古典音樂的這種音樂的美感,戲劇的張力,文化沉澱下來的震撼。一定讓你能夠覺得無論是什麼樣的音樂它都是美的。古典音樂其實離你們非常近。


排片表


《金沙江畔》《駱駝祥子》《弄臣》《紐倫堡的名歌手(上)》

會員:¥60  百老匯APP非會員:¥70  第三方:¥80

會員:¥70  百老匯APP非會員:¥80  第三方:¥90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新城興民路222號天匯廣場igc四樓416鋪百麗宮影城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天河路天環廣場負一層B117百麗宮影城


相關焦點

  • 威爾第歌劇:《麥克白》
    改編自莎翁名劇的麥克白也是威爾第諸劇中較為有名的一部,而且在蹦擦擦系列裡實屬上乘之作,從音樂和戲劇兩方面來看,個人認為麥克白和弄臣是蹦擦擦最佳。當然,目前麥克白流行的版本是威爾第1861年修改過的,比1847年的首演版進步了一大截,主要的改動是刪掉了麥克白和麥克白夫人二人各一段蹦擦擦跑馬歌,而給麥克白夫人換上了極具表現力的詠嘆調La luce langue(燭光搖曳),此曲堪稱上佳之作。
  • 孫秀葦:演麥克白夫人需要「洪荒之力」
    昨天,著名女高音孫秀葦在國家大劇院最新製作威爾第歌劇《麥克白》的發布會上這樣介紹著,這將是75歲的男高音多明戈以男中音聲部在國家大劇院出演的第三部歌劇,9月7日至11日將迎來首輪演出。昨天,該劇在國家大劇院召開新聞發布會。
  • 人生難得一入戲 ——寫在威爾第誕辰200周年
    威爾第認為,這個女人是口是心非、充滿矛盾,愛與恨在她身上冰炭交織。這個形象越來越像威爾第自己,以致只不過借了一副女人的外貌。《遊吟詩人》的音樂,具有令人戰慄的美和暗示力量。這種摧枯拉朽的力量,很可能就來自於人們探討過少的的威爾第的無意識人格(而我們對華格納的無意識,探討又過多)。
  • 歌劇《麥克白》
    醫師、麥克白的隨從、刺客、傳令者、第一幽靈、第二幽靈、第三幽靈、蘇格蘭與英格蘭士兵、侍衛們(合唱團)    《麥克白》是威爾第34歲時所寫的第十部歌劇,威爾第把這作品題獻給嶽父巴烈齊(年輕時的資助者,前妻的父親),後來威爾第在法國出版商兼經紀人愛斯庫狄爾的建議下將原劇內容作部份修改:例如,第三幕裡的芭蕾音樂和男女主角落幕前的二重唱《這是死亡和復仇的時刻》便是這時所添增。
  • 當麥克白來到超市,還跟你打了個招呼...
    在米蘭,為MiTo音樂節上演的《奪愛偷美記》選擇了一所頗受歡迎的房子的庭院。歌劇由尼諾·羅塔作曲,講述了男女主人公一見鍾情,卻都沒有為愛痴狂的勇氣,男主角招架不住女房東猛烈的愛情攻勢,女主角相思成疾,被猥瑣醫生趁看病照料之機近水樓臺,因為兩人的羞澀,愛被奪,美被偷,遺憾從此伴隨著他們。
  • 聆聽威爾第與華格納交鋒
    本報訊(記者高麗)今晚,指揮家俞峰攜手女高音歌唱家王威,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聯袂奉獻線上歌劇序曲音樂會,以「塵世與英雄」為主題,致敬浪漫主義歌劇創作領域中被稱為「歌劇之王」的威爾第和「浪漫主義歌劇終結者」華格納。
  • 威爾第:奧賽羅
    ▽ 威爾第對莎士比亞戲劇的熱情可謂一生未變,早在他把《麥克白》搬上歌劇舞臺時就播下了火種;晚年時他的另外兩齣傑作《奧賽羅》和《法斯塔夫》也是對這個興趣的延續。當轟動世界的《阿依達》(1871)問世後,威爾第並沒有快馬加鞭,反而暫停了歌劇創作。
  • 聆聽 ‖ 威爾第《安魂曲》導賞
    (威爾第200周年和維羅納歌劇院100周年,鄭明勳大師指揮維羅納歌劇院演出和排練《安魂曲》。)威爾第的《安魂曲》全稱為《安魂彌撒》,這是更傳統的名稱,但通常人們稱之為《安魂曲》。威爾第採用了《安魂彌撒》傳統的拉丁文歌詞,但對各部分的順序進行了重新安排,以便符合他這部鴻篇巨製的感情邏輯及音樂結構。全曲共分為7個樂章,其中第一和第二樂章又分為不同的部分。
  • 讓世界大吃一驚——威爾第的《法爾斯塔夫》
  • 《麥克白》中國首演,75歲「歌劇之王」多明戈盡顯風度!
    歌劇《麥克白》於9月7日在國家大劇院迎來中國首演,世界著名歌唱家多明戈精彩演繹了這個利慾薰心的國王,著名指揮家丹尼爾·歐倫以他對威爾第音樂的深刻理解和對樂隊的掌控力,使得整部作品的演出跌宕起伏。在麥克白的城堡中,麥克白夫人在信中得知女巫的預言後,決定不惜一切要讓麥克白登上王位。著名旅意華人女高音歌唱家孫秀葦在舞臺上化身為強悍的麥克白夫人。
  • 威爾第歌劇:《奧貝託伯爵》
    第一部歌劇《奧貝託》,也是威爾第蹦擦擦系列的開端,在他之前的貝裡尼、唐尼採蒂歌劇裡,就有不少段落擁有很明顯的「蹦擦擦」伴奏音型,而威爾第顯然極其喜歡這種音型。在他早年的歌劇裡,很多詠嘆調的伴奏,都是不分青紅皂白上來就蹦擦擦,直到1850年代中後期,這種風格才漸漸減弱。
  • 盧克·帕西瓦爾話劇《麥克白》與那些迷之存在的「麥克白」
    《麥克白》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很多導演都喜歡改編《麥克白》,是因為故事講述的欲望在今天看來仍然具備警戒之用。
  • 《麥克白》講了個什麼事兒
    國家大劇院製作威爾第歌劇《麥克白》演出時間:2016.09.07 - 2016.09.11演出劇場:歌劇院價格:180/280/380/580/680(套票優惠)/780(套票優惠)/880(套票優惠)/1080特惠信息套票優惠:9月
  • 《麥克白》:陰鬱可怕的悲劇
    《麥克白》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故事發生在戰亂連年的蘇格蘭,三個女巫為麥克白做出命運的預言,預言預示著未來同時改變著未來。在女巫的蠱惑下,野心逐漸吞噬麥克白的良知,因覬覦他人的榮光,麥克白和夫人合謀殺死老國王鄧肯,而後殺死夥伴班柯及其妻兒,最終眾叛親離,並難逃死亡的噩運。作為四大悲劇中最短的一部,TNT劇院的《麥克白》對莎翁原劇本幾乎沒有刪節,這種對原作完整的再現也使得演出格外精彩。
  • 威爾第:茶花女
    但結局給人一絲安慰,最終女主角在愛人的懷中停止了呼吸,也算另一種美。《茶花女》故事情節雖然家喻戶曉,但威爾第將歌劇編排的如此迷人,給每一個角色都留下了廣闊的發揮空間。女主角薇奧莉塔·瓦蕾莉的性格主宰了所有劇情的發展:她最初是個身染重病,卻也憤世嫉俗的交際花;起初一心只想醉生夢死,為了達成目的,不惜出賣肉體以供其揮霍無度。
  • 威爾第:弄臣
    伯爵在盛怒之下詛咒了這個弄臣小丑,這惡毒的詛咒應驗在弄臣的女兒——吉爾達身上,在第一幕告終之際,天真無邪的吉爾達居然誤信公爵對她一片真心,種下了悲劇的種子……威爾第的歌劇都是以情動人。在《弄臣》當中,我們看到了父女情深。作曲家注重加強歌劇的戲劇成分,用音樂手法將劇中人物內心的感情變化、角色性格都表現得極為深刻。
  • 彌撒的思憶——中國愛樂樂團演繹威爾第《安魂彌撒》
    記得初次聆聽時,我沒有看中文版的唱詞,只是默默地跟著威爾第的音樂行走。從進堂詠的低回沉吟,再到震怒之日排山倒海的合唱;從聖哉經短暫的清明歡愉,到救贖經的苦苦哀求與人神「互喊」,最後卻結束在一個充滿疑雲的C大調和弦上。一整遍下來竟不知說些什麼好,此前對這類宗教作品一直敬而遠之的我已然沉淪在它的威力裡。等到暑假我便對著拉丁原文和英譯文唱詞好好聽了一遍威安魂。
  • 託斯卡尼尼「立體聲錄音」的威爾第《安魂曲》
    根據昨天披露的消息,為了表達紀念之意,即將於1月下旬推出一張UHQCD,是託斯卡尼尼指揮NBC交響樂團1951年1月27日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紀念威爾第去世50周年音樂會上演奏的威爾第《安魂曲》。▲做成UHQCD的託斯卡尼尼1951年威爾第《安魂曲》此前,RCA、PRISTINE CLASSICAL、MEMORIES、OPUS蔵等等相繼發行了LP和CD,在迄今為止留下的託斯卡尼尼6
  • 威爾第:法斯塔夫
    華格納和威爾第分別在各自的作品中以一個角色來闡述他們對藝術生命的自我認知。威爾第曾在親筆信中戲謔地說:「自己與《法斯塔夫》裡這位『邪惡的爵士』簡直一模一樣……」而老法斯塔夫卻還要教導他人要懂得謙卑——真是夠諷刺。  在威爾第歌劇作品中,《法斯塔夫》又是一部具有革命性的創作。
  • 《莎士比亞重現之麥克白》
    為一個笑容而滾來看麥克白的我已經死在了結局_(:з」∠)_詹一美真的飾演了許多我所偏愛的角色類型,包括這一部裡面的麥克白,他隨著影片陰沉的旋律基調將自己置身在一個充滿幻影混亂的境地裡,強抑著眼中同心口一起溢出的鮮血,精神也陷入了痛苦和脆弱中,他的柔弱善良鞭笞著他的惡行,讓麥克白置身於無情和絕望的撕扯,麥克白夫人最後的自殺像利刃刺穿了他的腦葉,一瞬間失去痛苦,又一瞬間失去理智,好像使他又感知到了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