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國俠情,有甄嬛紛爭----杜月笙女兒杜美如笑談家事(上)

2021-02-11 有風來無聲


作者與杜美如在一起

 

「人家都以為,杜月笙的女兒肯定會腰纏萬貫,實際上我繼承的也就只是個『杜』 字,我們夫婦倆跟做窩的鳥一樣,在約旦辛辛苦苦開這家餐館已經快30年了。」近八十歲的杜美如女士爽朗極了,用略帶上海味的普通話向我回憶著無數的往事。


「從抗戰時就這樣,我逃難時只帶照片,不帶美金。」杜美如翻開厚厚的一摞相 片,一一指點著。正午的陽光溫暖地照耀著這幢裝飾得中國味十足的兩層樓餐館,恍然感覺自己並非身處21世紀的沙漠之國,時光倒轉,我們回到了解放前的上海灘。


這張照片由杜美如向作者提供,抗戰勝利後杜美如(前排右一)與父親杜月笙(前排左一)、母親姚 玉蘭(前排右二)在上海。  

我們最感興趣的話題還是杜美如的父親杜月笙。上海解放時,杜月笙坐輪船從發跡地上海逃到了香港,1951年在那裡抑鬱而終。

「為什麼杜月笙最終沒能回到大陸?」我問。

「我父親當時的情況是:不願去臺灣,不敢回大陸。」杜女士打開了話匣子。 1927年,杜月笙的青洪幫幫助蔣介石參與了「四·一二」政變,上海解放後,他很害怕共產黨會找他算帳,甚至槍斃他,因此一直與全家滯留香港。

儘管杜月笙在上海曾是個跺跺腳地皮都要抖三抖的人物,但是在香港卻沒有資產,連所謂的「杜公館」都是別人送的。當時是杜美如管全家的帳,杜家捉襟見肘的情景 ,她至今記憶猶新。

何去何從?去臺灣嗎?杜月笙對退居臺灣的國民黨政權已經失去信心。抗戰時他 曾傾囊資助蔣介石打日本,杜美如還記得父親有一次讓她母親姚玉蘭拿出400多克拉的鑽石變賣成現金,資助那些在上海搞地下活動的抗日人士。但後來國民黨在內戰中兵敗如山倒,讓杜月笙很失望,對國民黨恨鐵不成鋼。

杜月笙曾經準備帶全家去法國。他很講江湖義氣,不願丟開忠心耿耿的手下,還 有一些在抗戰中犧牲人士的遺屬。結果算下來,去法國的男女老少總共有140多人。可這時又遇到了麻煩,尚代表中國政府的國民黨政權向杜月笙要15萬美元的「護照費」 ,而杜月笙當時在香港的所有積蓄只有保存在宋子良那裡的10萬美元,一氣之下,杜月笙放棄了移居法國的念頭。

 
從此,杜月笙更加心灰意冷,意氣消沉。「我父親那時很傷心,想他抗戰時隻身 到重慶,把全家都拋在淪陷區上海,全力以赴幫蔣介石打日本,最困難時把家眷的首飾都變賣了,結果弄到後來,連護照還要被索要一大筆錢!」杜美如回憶說。

杜月笙在矛盾中掙扎,身體也越來越差。到了後來,每天氣喘不止,總要杜美如 在床頭舉著氧氣瓶讓他吸氧。

就在杜月笙病情漸重時,周恩來總理託人捎話,請他回大陸。杜美如記得有一天 家中來了「共產黨方面的兩個人」,有意歸鄉的杜月笙就託香港《新聞報》一位姓錢的總編給大陸那邊回了信。 杜美如清楚地記得,那天她正在家裡的客廳,父親的好朋友楊管北慌慌張張地跑 到杜公館說:「老杜老杜,出事了!出事了!」原來那位錢先生那天喝了一瓶半威士忌,同時給大陸和蔣介石兩邊寫信,偏偏最後醉醺醺地套錯了信封。結果可想而知,蔣介石看後很生氣。

 

「兩頭不是人了。」杜美如說。

就這樣,身處人生絕境的杜月笙很快就撒手西歸。「父親迴光返照時,對身邊人說的最後一句話就是:『我沒有希望了,可你們大家有希望,中國還有希望。』」


杜月笙去世後,家人把他的靈柩運到了臺灣。原以為很快就能安葬大陸,所以一直沒有下葬,但後來回故鄉越來越無望,就葬在了臺灣基隆。轉眼已是幾十來年。
「前些年聽說蔣先生的靈柩要從臺灣運回大陸安葬,當時我就想:不知蔣先生要不要陪客?我父親也可以沾沾光,跟著一塊回家啊!」杜美如總是那麼風趣,沉重的家國話題到她這裡總是變得輕鬆。


讓父母安葬於故鄉浦東,是杜女士的一大心願。「將來我們都要回故鄉的,把他們(父母)擱在臺灣做客,沒意思。」杜美如的語氣低了下去。(未完待續)


杜美如(右二)與老伴蒯松茂(後排中)、女兒(後排左二)女婿(後排左一)及兩個外孫女  (照片由杜美如提供給作者)

有風來無聲公眾號,努力發原創。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加關注。你們的支持,會是我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傳奇 | 有傲骨俠情,也有家國紛爭:杜月笙女兒杜美如笑談往事
    談起以往的家事,她回憶說:「我母親是上世紀30年代京劇名伶,1928年與父親結婚,是黃金榮的兒媳婦做的媒。那時我父親已經42歲,求婚時我姥姥向他提出的惟一條件就是必須明媒正娶。我母親過門後因為年輕漂亮,自然得寵。一年後我在上海出生。父親非常高興,在我滿月那天,杜公館裡大擺宴席,還組織堂會。據說,這是父親一生中為數不多的五次盛宴之一。」
  • 杜月笙長女杜美如,如今已四世同堂,她曾撕毀杜月笙一批秘密單據
    杜美如是杜月笙四姨太姚玉蘭的女兒,她從七十年代起,就一直和丈夫蒯松茂生活在約旦的首都安曼。
  • 杜月笙知道生女兒要富養,可道理他要教,路還得杜美如自己走
    杜月笙當時有四個太太,孟小冬是杜月笙晚年的時候,才進的杜家的大門,可是前面的幾個太太,一口氣給他生了6個兒子,杜月笙現在最急切的心情是:想要一個乖巧伶俐的女兒。杜月笙為此,召開了一個家庭會議,他給自己的四位太太一個承諾,誰能給他生一個女兒,位於東湖路上的宅子,就送給誰。最後,還是姚玉蘭肚子爭氣,真的給杜月笙生了一個女兒。(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在安曼中餐廳遇見杜美如
    孟小冬還是姚玉蘭積極推薦給杜月笙做太太的,這在如今一個「小三」就鬧得不可開交的年代裡真是不可理喻,在那時卻不少見。我們就餐時,客人不少,看見老太太指揮若定,儀態不凡,熱情好客,她還抽空過來問候我們。那時到安曼旅遊的中國人還不多,老太太見到同胞,有些欣喜。我們這些年出國旅遊,吃過不少中國餐廳,知道在異國他鄉能開中國餐廳的主個個了不起,都有一段艱辛打拼的好故事。於是,我們一吃完飯,就去與老太太閒聊,一談還真有乾貨。老太太說她叫杜美如,是杜月笙的長女。
  • 杜美如,80回到故居,意外發現丈夫名字
    杜月笙,是那時舊上海的三位大亨之一,在那個亂世的上海灘算得上是頂頂有名的人物了。他大概有5位妻子,分別是沈月英、陳幗英、孫佩豪、姚玉蘭、孟小冬,因為她們,他擁有了七個兒子兩個女兒,還有一個大太太領養的杜維藩。他雖然是養子,不過因為杜月笙的喜愛,跟親生的也沒什麼區別。
  • 萬水千山歸來——杜月笙女兒女婿遊蘇州
    點擊上方,可聽歌曲《萬水千山總是情》上海灘昔日聞人杜月笙的女兒杜美如和先生蒯松茂,從臺灣回大陸。
  • 杜月笙女兒,80多歲回國時發現,父親早已「預言」其丈夫名字
    他憑藉圓滑的處世之道,從市井之民變為了青幫大佬,在上海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就是杜月笙。而他的女兒杜美如很不幸的出生於這亂世,但也很幸運的生於杜家,她有著顯赫的家世,也有著專一的愛情。家世顯赫杜月笙在上海稱王稱霸時,可謂是風光無限,光是妻子就有三個,後來在1928年,又娶了當時的京劇名伶姚玉蘭為第四個妻子,也正是這個四房妻,給他生下了寶貝女兒杜美如。
  • 杜月笙的兩個女兒分別嫁給了誰,最終又是怎樣的人生結局?
    ,八個兒子,但卻只有兩個女兒:杜美如和杜美霞,而且都是四姨太楊玉蘭所生。這兩個人作為青幫頭子、「上海皇帝」的女兒,是什麼樣的男人膽大將她們娶了呢?  1927年姚氏姐妹一起被自己的京劇「粉絲」杜月笙強佔,姚玉英不久即病故,姚玉蘭則在第二年被杜月笙收為四姨太,後來她還幫助杜月笙,將自己的閨蜜孟小冬收為五姨太。  1930年,姚玉蘭生下杜美如,這是杜月笙的第一個女兒,自然寵愛倍加,平時僅皮鞋,就有世界各國所制的一百多雙,當時其衣著之講究,享用之奢華在上海都是頂尖的。
  • 老照片:錢學森和漂亮妻子在歸國輪船上,圖6杜月笙的厲害女兒
    圖:1955年,錢學森和妻子蔣英,以及兒女在歸國的輪船上。 圖:杜月笙的女兒杜美如。1949年,年僅19歲的杜美如和她的弟弟杜維善遵父親之命來到了香港。
  • 杜月笙後人今何在?揭秘杜月笙後人現狀
    那麼,杜月笙到底有幾任妻子?杜月笙有子女嗎?杜月笙後代現狀?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解下杜月笙後人的故事,以及杜月笙後人的現狀。杜月笙在家中是個嚴厲的家長。他有5房太太,10個子女,這也是杜月笙後人。大太太沈月英沒有生育。領養一子,名杜維藩。二太太陳幗英共生育3個兒子,杜維桓、杜維翰、杜維寧。那麼,杜月笙後代現狀如何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 黑幫大佬杜月笙的後代今何在?
    典禮上不但有蔣介石親送的「孝思不匱」大匾額,南京、上海各界要人也悉數到場。何等的風光!何等的排場!80年後,杜家祠堂經歷了時代變遷,已然風光不再。這片已經成為軍事禁區的地方,常人已經很難進入。只有祠堂裡鬱鬱蔥蔥的羅漢松還依稀記得,杜月笙家族在上海呼風喚雨的日子。
  • 【高橋風採】杜月笙、萬墨林的抗日鬥爭故事連載(四) ——大結局
    吳世寶想從萬墨林的嘴裡搞到有用的情報,對萬墨林用盡酷刑……先是對他鞭打拷問,萬墨林咬緊牙關,一言不發。特務將他用麻繩綁著,仰躺在一張長凳上,在大冷天從嘴裡、鼻子裡灌冷水,萬墨林的腹部被灌得像一面大鼓,兩個特務坐在肚子上,水從嘴和鼻子裡噴出來……前後反覆多次灌水用刑,達6鉛桶之多,直至吐出血來才罷休,萬墨林始終不肯吐露機密。
  • 杜月笙的後代都幹什麼?
    1927年4月,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組織中華共進會。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華董,這是華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創辦中匯銀行,涉足上海金融業。1949年4月,蔣介石單獨召見杜月笙希望他能和自己一同前往臺灣,而共產黨也通過秘密渠道會見杜月笙,希望杜月笙能留在上海。杜月笙最後決定既不前往臺灣也不留在上海,而是選擇前往香港。
  • 舊上海傳奇黑幫老大——杜月笙後代今何在?
    在杜美如的記憶中,杜月笙對子女的教育極為重視,嚴格要求他們的學業,嚴禁其沾染煙賭娼。他喜歡有才華的孩子,常常跟兒女們說他小時候窮得很,沒有機會念書,要兒女們珍惜現在的讀書機會。兒子杜維藩一次大考逃考,被他狠甩了兩個耳光。杜美如一次外語考試成績不佳,被他用鞭子責打10下。阿姨心疼杜美如,讓她多穿兩條褲子去挨打,結果杜月笙下手更重,還不許叫,叫一聲就重打。
  • 杜月笙長女杜美如:我繼承的只是一個「杜」字,剩下全靠自己打拼
    杜月笙長女杜美如:我繼承的只是一個「杜」字,剩下全靠自己打拼 虛構的文藝作品裡,最好看的黑道是馬龍·白蘭度出演的教父,非虛構的真實生活中,最迷人的黑道是上海杜月笙。
  • 參觀嘉定杜月笙公館
    進門石雕磚石。  作者參考了1931年和1947年有關杜月笙的2次京劇盛會,將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高度統一,構圖上採用唱聽雙方處於同一空間,便於主要人物表情刻畫。畫面人物有:杜月笙,姚玉蘭,虞洽卿,楊度,楊管北,黃金榮,梅蘭芳,馬連良,張君秋,荀慧生,孟小冬,金少山,李少春,杜美如,杜維屏,王曉籟等。(原作右下角有長女,90歲的杜美如親筆籤名。)
  • 杜月笙說女人、錢、人心句句入骨,有10句話你一定要知道
    1951年,杜月笙病危,清楚自己的病快不行的時候,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叫來大女兒杜美如,從香港滙豐銀行拿回一包東西,裡面全是向杜爺子借錢的借條,跟他借的最少的是5000美元,借款人不乏國民黨軍政核心人物。上海有一位金融大咖,素來鄙視杜月笙,發現同鄉或晚輩與杜結交,就會訓斥他們:「怎麼可以跟這種人來往!」後來,這位大咖因女人沾上麻煩事兒,左右求告無門,只好厚著臉皮去找杜月笙。杜二話不說就利用自己的人脈,花了點小錢,就將事情平息下來。這種大度,不是任何人都做得到的。
  • 杜月笙幼子杜維善辭世,曾為中國無償捐獻18個億的古董,事跡感動中國
    絕藝一身的孟小冬應邀參加杜月笙的六十大壽慶典演出,一出《搜孤救孤》徵服了成千上萬的觀眾,傳為絕唱。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因哮喘等病發作病危。臨終前,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叫來大女兒,也就是杜維善同父同母的大姐杜美如,讓她專程到香港滙豐銀行取回一包東西。打開一看,裡面全是借據,借款人很多都是國民黨軍政核心人物。這些借據總價值超過1億美元。
  • 杜月笙臨終前銷毀百萬借款欠條、要求葬禮從簡,看透人心顯大智慧
    那段日子裡,杜月笙每天咳嗽個不停,經常是喘得大汗淋漓,青筋爆漲,他的女兒杜美如回憶到:「 杜月笙每天晚上起來就喘啊喘,喘不過氣來,隨時都可能死去的樣子……
  • 杜月笙:地痞流氓不可怕,最怕流氓有文化!
    1951年,杜月笙病危,清楚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叫來大女兒杜美如,從香港滙豐銀行拿回一包東西,裡面全是向杜爺子借錢的借據,跟最少的也有5000美元。杜月笙怎麼做的?不是要後人去要張,而是全部焚毀,而且是當著很多人的面。杜月笙表面說:「我杜月笙從來只幹雪中送炭的事情,不做錦上添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