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1月10日電(記者 孟含琪)由吉林省依託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研製的「吉林一號」靈巧視頻3星9日成功升空,成為「吉林一號」星座的第五名成員。
「吉林一號」前四顆衛星是在2015年10月搭乘同一枚火箭完成發射,這是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商用遙感衛星組星,分別由1顆光學A星、2顆視頻星和1顆技術驗證星構成。
自「吉林一號」星座升空以來,累計執行4000餘次成像任務,在農林水利、國土資源、環保測繪等各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例如,在加拿大麥克默裡堡大火、塔吉克斯坦地震等突發事件中,「吉林一號」及時響應,滿足地震災害快速評估需要。
「我們可通過『吉林一號』傳回的圖片,以紋理區分種植作物,便於統計種植面積。發生病蟲災害時,衛星上的農作物光譜信息將發生變化,提高對病蟲災害預警和統計的效率。」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賈宏光說。2016年,長光衛星公司與吉林省有關部門等分別籤署協議,在農業生態環境監測、土地確權、林業有害生物防護等方面提供技術服務。
目前,美國一家商用衛星公司公開的視頻衛星與「吉林一號」靈巧視頻星的解析度相當,但美國公司的衛星是全色(黑白)影像,而「吉林一號」的畫面是彩色高清的,信息更加豐富。
在充分繼承已升空的兩顆靈巧視頻衛星的研製技術方案基礎上,根據用戶及市場反饋,長光公司對「靈巧視頻3星」的中心計算機、載荷、電源、數傳分系統進行升級。如果說已升空的2顆視頻星能區分視野裡的大貨車和小轎車,「靈巧視頻3星」的視野足以區分是兩廂車還是三廂車。
根據發展規劃,長光公司將在2020年發射60顆衛星上天組成衛星星座,可以對地球任意點半小時重訪一次。屆時,「吉林一號」將有更大作為。
冉冉升起的新星寄託著吉林對這一新興產業的憧憬。2012年至2016年,吉林省政府報告連續5年將「吉林一號」衛星項目作為產業結構調整重大項目全力支持。根據《吉林省衛星及航天信息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5年)》,吉林正在建設我國首個集衛星生產,遙感數據接收、處理、應用等綜合能力於一體的航天信息產業園,集聚和孵化機械製造領域、光學製造領域、光電傳感技術等上遊產業,以及載荷與測控、自主遙感信息處理等下遊產業,形成衛星遙感產業鏈,引導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投產後有望實現近千億元的經濟效益。
長光辰芯公司生產的CMOS傳感器、長光宇航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碳纖維結構材料……依託「吉林一號」,不少航天配套企業迅速成長,產業集群效應逐步顯一張「衛星省」的藍圖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