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女孩因與家人發生爭吵,縱身從家裡跳樓,經搶救無效後死亡。近日,四川眉山一小區發生一起慘案。一名12歲女孩周某某與家人發生爭吵,一氣之下,縱身從樓上跳下。救護車到達現場後,進行搶救,無奈女孩還是死去。當地派出所發出警情通告稱,經初步調查為因家庭口角引發跳樓自殺。
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12歲對於許多人來說,是個花樣的年紀,是充滿希望的年紀,然而,對於女孩周某某來說,是充滿痛苦與矛盾的年紀。死對她來說,可以擺脫一切煩惱、不開心,所以她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死亡。留下無限懊悔的父母。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近10萬名未成年人死於自殺,差不多2分鐘就有一個人選擇自殺。有超過24%的中小學生想過自殺,其中15%的孩子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有將近2%的孩子自殺未遂。
為什麼有這麼多孩子想要用這種極端的方式結束生命?許多人覺得是孩子壓力大,心理脆弱,也有人說是家長與孩子缺乏有效溝通,讓孩子不能正確認知,產生抑鬱;更有甚者把責任推給老師,認為老師的教育方式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導致孩子承壓能力差。
歸根結底,很多人總結:是現在孩子的心理太脆弱。
真的是孩子脆弱嗎?還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近段時間,網上曾瘋傳一段視頻。監控顯示,一名男生站在走廊上,孩子的母親好像剛從老師辦公室出來,怒氣衝衝打了男生一記耳光,大聲訓斥著男孩。孩子母親走後,男孩站在原地幾分鐘,然後縱身從身後的護欄跳下——他跳樓了。
沒有猶豫,沒有失落,男孩跳下的瞬間,我們看到他的表情是如此堅決,仿佛這個世界已沒有他留戀的東西。
不是這些孩子太脆弱,而是作為家長,作為老師,並沒有真正地關心,孩子到底想要什麼,在害怕什麼。因為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把知識放在教育的首位。所以孩子才會經常聽到,學好知識才有好的前程和人生。
可是對十歲出頭的孩子來說,前程是什麼?人生又是什麼?可能大多數孩子的腦海裡,根本沒有這一概念。對他們來說,思考這些不如看一部好看的電視劇、打一打刺激的遊戲或者吃頓美味大餐,這就是目前的人生。學習知識是家長和老師讓做的,他們只是聽話照做。
但除了學習知識,孩子更需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而這正是目前所缺失的,但對於他們來說,卻是最重要的一課。
孩子選擇自殺,無外乎覺得,生命是自己的,跟別人無關。既然活在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煩惱,我有權利選擇離開這個世界。做出決定的那一刻,他們根本就沒考慮由此帶來的後果,以及給親人帶來的傷害。
每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都是經歷了萬千痛苦。且不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痛苦,對父母來說,更要關心孩子的生活起居。生病了吃藥、看護;下雨了送鞋、送傘;長個子了張羅給孩子買衣服、買好吃的……
生養不易,做父母更不易。
所以,要讓孩子懂得,無論是父母還是學校老師,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要懂得感恩與回報,對於他們的付出要懂得珍惜。
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應該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生活觀。讓孩子知道人活著的意義,制定初步的人生方向,並且朝著目標前進。而自殺只不過是選擇逃避的方法,是自私的表現。
同時,學校和社會也要關心未成年人的成長,尤其是注重心理健康的成長。學校要定期進行分階段、有目的的三觀培訓,並組織團隊活動,培養孩子積極健康的心理。社會也要積極宣傳正能量事件、弘揚社會積極向上的精神,幫助孩子樹立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