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音樂的養生功效

2021-02-26 天下道源


不識道,不足以成智者;不用道,不足以馳騁人生!



養生之道網導讀:道教音樂的養生理論可以說是音樂治療學的先河。在道教經典與文獻中,有關道樂與養生的論述屢見不鮮。在《太平經》卷一百一十三中有……

  道教音樂的養生理論可以說是音樂治療學的先河。在道教經典與文獻中,有關道樂與養生的論述屢見不鮮。在《太平經》卷一百一十三中有:「樂,小具小得其意者,以樂人;中具中得其意者,以樂治;上具上得其意者,以樂天地。得樂人法者,人為其悅喜;得樂治法者,治為其平安;得樂天地法者,天地為其和……故上士治樂,以作無為以度世;中士治樂,乃以和樂俗人以調治;下士治樂,裁以樂人以召食……夫樂者致樂,刑者致刑,猶影響之驗,不失銖分也。」這裡認為音樂對人是有教育作用的,並且可以用來陶冶人的情操。

  道教音樂作為一種傳統的宗教音樂, 在曲式和情調的內涵上, 無不滲透著道教的基本信仰和美學思想, 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韻" --虛靜柔和的道樂風格。在中國音樂中, 以"韻"稱呼音樂曲調的, 主要是道教, 早在南北朝時, 道教就以"韻"代指道樂。從"韻"考證看, 《說文解字》曰: "韻, 和也, 從音, 員聲。"當代中國美學家成復旺先生認為, "韻"是與"氣"相對而言的,氣是陽剛美, 韻是陰柔美。從這角度說, "韻"是音樂之"道", 是"道"在音樂上的體現, 是道教音樂的"神"。

  道教音樂作為中國傳統音樂, 有其內在的哲學規律, 那就是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學說。陰陽學說在道教音樂中的表現和運用幾乎貫穿於各個方面,道樂的產生是"陰陽者, 動則有音聲" , 道樂的功能是"感物類,和陰陽, 定四時五行", 道樂的製作需要"陰陽調", 若"陰陽不和", 則"音聲難聽"。而將曲調形式分為"陽韻"和"陰韻", 則是陰陽學說在道教音樂中的直接表現。就音樂的"形態"而言, 還是《漢書·律曆志》所說的"律十有二, 陽六為律, 陰六為呂"。《黃帝內經》將五音納入五行系統, 指出"宮、商、角、徵、羽"五音分別相應於"脾、肺、肝、心、腎"五臟, 及"憂、悲、怒、喜、恐"等五類情志活動。如同人體是以五臟為中心的有機整體一樣,從這角度說,五音六律是道教音樂的"形"。道教音樂的"音韻"、"韻律"具備傳統醫學的"形神"關係。形神關係是一種體用關係, 形為體, 神為用, 表現在道教音樂上, 是以五音六律為體, 以韻為用的一種辨證關係。

  世俗音樂的美感特點以誇張情感的表現幅度為能事,悲怒喜樂,都要達到極致,這種音樂在藝術上固有其長,在養生上卻有其短。因為人感情的波動,是以精氣神的消耗為代價的。

  各地道樂(這裡主要指全真道)的風格一致趨向於"虛靜陰柔"的美感。從容的節奏,悠長的旋律,平穩的旋法,一唱三嘆的唱法,不急不躁的速度,平衡一致的音量,均導向引人入靜的平和性格,使人心歸於清寧平和之境。聽這樣的音樂,人的血液流動自然減慢,身心頓時放鬆,有神清氣爽的效果。人心理上靜如止水,感情無波時,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體內能量的耗散,保養存儲生命元素精氣神,這正是養生長壽之道。

  道教音樂的養生作用,更多體現在心理修養上。道樂重修心,利用虛靜的心理作用,輔以行氣法,達到神凝氣聚。修練過程中強調的虛靜心理已含有審美因素。人的美感和被感知的美是超實用、超功利、超感官感覺的,而與人的虛靜本性和純任自然的心理狀態相適應。道教音樂實踐都貫穿著"存思"、"運心"、"鳴法"、"叩齒 "、"咽氣"、"變神"等內修法術,這些都是心理修養法術行為。以《澄清韻》為例, 主要經文為"琳琅振響, 十方肅清。河海靜默。山嶽吞煙。萬靈振伏。招集群仙。天無氛穢。地無妖塵。冥冥洞清。大量玄玄也。"單從這詩意化的韻文即可感受到氣象恢弘的意境, 天地澄湛清寂的虛靜的本質。再配之《澄清韻》的音律, 起腔即用"商、羽、宮、清角"四音, 散發出一種清虛淡雅的意韻, 更加突出了此歌清雅閒適的情致。

  音樂旋律發揮音聲的特長,表達出修養身心所需要的特定感情狀態,"遠距離"地渲染養生 修煉過程的基本心態。道樂的虛靜柔和是由多種音樂要素的綜合運動構成的。如旋律性格的偏柔偏靜,鄰音環繞的級進旋法,旋線的平滑柔和,輕微漸變的發展方式,節奏的自然適意,平靜順暢,速度力度的平衡自然等等。顯然這種音樂使人的新陳代謝和心律減慢,心理緊張消除,身心完全放鬆,從而阻止熱能和精神的耗散,對於心理節奏偏於緊張快速的現代人來說,這樣的音樂正可起到平衡調節的作用,進而達到祛病強身、延年益壽的功能。

  修道即是養生。這種心身修煉的道教音樂實踐,也是人之生命體的一種全身心的投入,是人同外部世界之間的一種精神性的交流、默契與融通。是心與身、靈與肉、體悟與操作的有機統一,由此不斷開拓人的內部審美時空和外部審美時空,從而達到人與天諧、人與物諧的自由境界。這一包舉天地人的博大審美觀,從始點到終點,都圍繞"虛靜"這一主旨。於此,我們不僅找到了樂與道的密切聯繫,也在根本上看到了道樂區別於世俗音樂的本質所在。而道樂正在這一點上藝術地體現了道教重視自然,重視人的本真生命價值的世界觀,它的生命科學意義也是具體展示於此。對於當代因過多追求外物而造成的各種社會病與心理病,以及對於當代文化與審美思潮的浮躁與單向性,以人為本的道教音樂無疑會有一定矯枉糾偏的良好作用。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天下道源」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

歡 迎 光 臨 我 的 微 店

歡迎您如有任何建議、想法、供稿

可添加我的微信•QQ :285504286

天下道源 下期更精彩,回到頂部免費訂閱


公益推介:

聲明:圖文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平臺,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

相關焦點

  • 道教、佛教、養生
    福安古觀音閣原創文章       道教是很重養生的,因為人命最可貴。通過肉身修成仙。
  • 【道教音樂】無為的妙韻
    而根據這種陰陽之動而自然產生的音聲,就形成了道教音樂。按照道教的說法,道教音樂是對「天籟」的模仿。所謂「天籟」,就是來自天地自然的聲音,如風聲、水聲、雨聲、鳥鳴等等,這些凝聚天地萬物、日月精華的聲音都具有無為自然的意義。所以,道教音樂講究隨順自然的聲響而不飾雕琢,以此得天地自然無為的意趣。莊子說天地自生的聲音(天籟)是「上等」。
  • 道教音樂 |《悲嘆》正念冥想,平衡內心,修身養性
    《音樂療愈》中國最美音樂微刊現在是音樂療愈時間,聽一首道教養生音樂《悲嘆》,療養您的心靈
  • 道教飲食|道教除主張素食外,還提倡少食!
    道教是一個提倡素食的宗教,但是道教中不同教派的飲食習慣也有所不同,全真派規定素食,正一派則在齋期或法會期間素食即可。道教為什麼提倡食素?道教注重養生,認為人的壽命長短,由自己決定,通過食素可以達到延年益壽的功效。許多道教大師通過修持證明,經常食素的人對身體是百益而無一害的。 學道是一種教化,它是通過神靈的德行、經典的寓意來將眾生教而化之,光教而不化是沒有用,必須要從根本上改變。
  • 墨玉養生功效
    據古籍記載,和田墨玉之光澤具有闢邪的功效,因而常用和田墨玉作為玉雕原料與具有闢邪主題的鐘馗、張飛等玉雕題材結合,製作成玉牌或掛件等作為護身符。二、養生。據科學考證,墨玉在它漫長的形成過程中吸收了眾多礦物質,這些礦物質中有能輻射的存在,且這些輻射能調節人體磁場,對人體的健康有益。墨玉功效文化淨水 活血 排毒墨玉手鐲
  • 談談古箏彈奏對人體養生的功效
    古箏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和其他中國功夫一樣,一招一式都有講究,初期重在基本功,功力到達一定程度,整個身體和箏曲交相輝映,相得益彰,逐漸步入出神入化的境界,古箏彈奏也就具備極強的養生功效。要達到古箏的養生效果,我們在練習古箏時要格外注意「中線有準,丹田定力,手起松丹、落手吊丹」。
  • 道教音樂,表達了進行法事的人們虔誠的願望與祈求
    道教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歷史的變遷教科儀音樂也在不斷地發展演變。江南道教音樂和全國道教音樂一樣,基本分兩路,一路為全真派,路為正一派。道教儀典的宗旨在於祭告神靈、消災祈福、鍊度亡魂、修道積德、濟物救世。其用途可分為陽事和陰事,即為現世的眾生和為死去的亡靈。
  • 黃姜粉的養生功效
    那麼,黃姜粉有哪些養生功效呢,接下來看看吧!1. 人體的除溼機 人體溼氣重的原因很多,與日常生活飲食習慣、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常吃生冷食物和冷飲,常吹空調都會給身體帶來溼氣。溼氣重會帶來許多併發症,例如:食欲不振、肌體倦怠、關節酸痛、無名腫毒、溼疹、香港腳等等。乾薑粉5—12克(每天1—2次),開水衝泡10—15分鐘,加適量的紅糖當茶飲,常喝可以祛除身上的溼氣。
  • 丁香和茴香的養生功效和運用
    丁香和茴香都是我們常用的香料,它們的性味相同,故其養生功效相似;丁香和茴香的歸經有細微差別,所以它們的功效和運用又略有不同。下面分別介紹。丁香是桃金孃科蒲桃屬植物丁香,當花蕾由綠色轉為紅色時採摘為佳。養生功效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散寒止痛。用於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丁香在廚房裡的運用1、丁香蓮子糯米粥原料:丁香37粒,糯米250克,煨姜1片,白蓮子(去心)37粒。
  • 紅棗泡水喝的功效與作用,不同吃法養生功效大不同,你知道嗎
    我猜測大家都以為紅棗就只能泡一下水,煲下湯,反正很多人都是這樣說,這樣煮,都說這樣很好喝,對身體有幫助,今天文山七農網就來告訴大家紅棗的不同吃法養生功效與作用大不同。首先紅棗對女性有非常好的健康養生功效。
  • 道教法器——銅錢劍
    而現如今銅錢劍不光是道教的法器,道士們吃飯的傢伙事,還是我們用於鎮宅闢邪的吉祥物。古銅錢經歷了千年的洗禮,具有很強大的能力,銅質在風水被視為吉物,能夠洩去二黑及五黃之土氣,有極強的化煞驅邪功效。一般銅錢劍都是有紅線穿掛而成。漢民族視紅色為吉祥的顏色,紅色寓意喜氣、成功、忠勇,被視為能夠驅邪化煞,而銅錢力量強大,二者相配法力無邊。
  • 刺嫩芽有養生功效嗎?養生專家說,有一種作用,你未必知道
    別看刺拐棒滿身都是刺,樹葉卻是稀罕野菜,刺嫩芽味道獨特,具有很高的養生保健功效,農村人不識貨,但懂得養生的人都吃它!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刺嫩芽的養生功效吧!刺嫩芽有著極豐富的營養成分,富含16種胺基酸和22種微量元素,其中人體必需的鈣,錳,鐵,鈦,鎳,銅,鍺等,含量都比人參高,因此,被譽為「天下第一山珍」。
  • 玫瑰花的功效和養生藥膳
    小編在「美容養顏二仙花,玫瑰花攜桃花」一文中提到過玫瑰花的功效和部分使用方法,但不夠具體,下面再詳細介紹一下吧。玫瑰花,又叫緋徊花、刺玫花、刺客、筆頭花、穿心玫瑰等。為薔薇科落葉灌木植物玫瑰初開的花。可見,玫瑰花有疏肝解鬱、和血止痛、化溼和中之功效。常用於肝胃不和、食少嘔惡、脘腹疼痛、月經不調、跌打損傷、癰腫或乳癰初起、血瘀腫痛等。玫瑰花的養生藥膳。一、玫瑰花雞蛋湯原料:玫瑰花、萼梅花各10克,雞血藤30克,雞蛋2個,白糖適量。
  • 養生常識:人參的功效及禁忌你不一定了解?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講究膳食養生,每當一鍋鍋滋補湯端上餐桌,就讓人們食慾大開。而參湯更多眾多養生愛好者的偏愛,特別是有百草之王著稱的人參。然而,參湯並不是適合所有人,有些人喝了起不到滋補作用,反而身體會出現不適症狀,這又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四種參的養生功能及禁忌吧!
  •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道教養生的要強,還是中國人信仰缺失的狂妄?
    大家好,我是養生虎,今天咱們談談道家養生。相信看過電影《太極張三丰》和《哪吒》的人都知道「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話。雖然張三丰的師兄天寶跟哪吒兩個人說這句話的節點不一樣,天寶說的時候已經是黑化了,他想通過附庸權勢來走捷徑,追求榮華富貴。
  • 大理道教歷史變遷
    這是南詔王異牟尋用道教天師道的宗教禮儀歡迎唐朝使者規格最高和最為隆重的一種外交禮節,從中可見南詔崇奉道教的程度。南詔時期,從一世祖細奴羅至第十主勸利晟都崇奉道教天師道,至十一世祖勸豐祜即位後始廢道教,改崇奉佛教中的密宗教,但是道教仍在大理民間廣為傳播,從未終止。符篆派至今仍在大理12個市縣傳播和發展,民間凡祈神求雨和病、超度祖先亡靈或道教官觀為神仙塑像開光時,都請符篆派遣士念經祈福。
  •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吃法,天麻7大養生功效和10大吃法,建議收藏
    今天有關天麻的功效與作用吃法禁忌,怎麼吃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與作用,就由文山七農網來說一下吧。本文所闡述的內容主要是天麻7大養生功效和10大吃法,建議收藏,會讓你越喝越年輕,喜歡就點讚分享哦。二、天麻7大養生功效與作用價值有哪些?
  • 土茯苓的養生功效和食用方法
    小編閱讀到某些創作者介紹的「土茯苓」,其側重於植物的形態、生長習性等,但對土茯苓的功效和養生方法介紹得較少,下面小編再補充介紹一下。土茯苓,又叫土苓、刺豬苓、仙遺糧、紅土茯苓、土萆薢、毛尾薯、菝葜、冷飯糰、土太片、草禹餘糧等。
  • 益智仁的功效和養生藥膳
    可見,益智仁有溫脾、暖腎、固氣、澀精、攝唾、止瀉之功效。常用於腎虛遺尿、小便頻數、遺精白濁、脾寒洩瀉、腹中冷痛、口多唾涎等。益智仁的養生藥膳。一、益智黨參牛肉湯原料:益智仁、陳皮、乾薑各10克,黨參、黃芪各15克,牛肉200克,蔥段、料酒、鹽各適量。
  • 板慄南瓜的養生功效
    問之原因,是因為南瓜不但可以養生,它那板慄似的香甜味道讓人回味無窮。南瓜屬於高鉀低鈉的蔬菜。豐富的鉀元素可以改善水腫和疲倦。老百姓都知道小米南瓜粥能直到養胃作用。南瓜還有補血的作用。《本草綱目》中記載,南瓜有補中益氣的功效,能起到氣血雙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