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獨董應該起什麼作用?

2020-12-22 新京報

12月16日,新京報貝殼財經主辦的「新發展新格局 資本市場再出發」高峰論壇舉行。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美年健康董事長俞熔、復星旅文董事長兼CEO錢建農、華大基因董秘徐茜就「如何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進行了探討。劉紀鵬:獨董要制衡大股東 後者股份不能太集中針對註冊制大背景下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認為,證券市場只有落後的監管,沒有落後的上市公司。「一個好的制度就是要讓壞的上市公司做不了壞事,但是如果我們的監管制度出現問題,越來越多沒有問題的上市公司的質量也會出現問題。」劉紀鵬表示,「嚴格說,從核准制改到註冊制,並不是沒有人監管,只不過是在證監會和交易所之間做了分工,監審分離,註冊制要聚焦到上市公司質量的提高上。」「中國上市公司一股獨大,家族企業、夫妻兄弟父子佔了絕對的控制權。」劉紀鵬認為,證監會需要在監管和制度設計上做配合,「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最大不能超過30%,中國的股票市場不是培養家族企業的。」劉紀鵬認為,信息披露就是上市公司質量的核心,也是生命線。對於如何解決信息對稱的問題,劉紀鵬指出,關鍵是制衡機制,制衡機制決定了信息披露。「在治理結構中董事會的制衡機制非常重要,為什麼總是提這個問題,但是似乎總是質量提不高,這跟我們的股權結構和董事會的構成結構相關。」「第一大股東的比例太分散了不行,但是太集中了,產生不了制衡機制,基本就是一言堂,如果獨立董事都是大股東選的,怎麼制衡,所以獨立董事的產生機制非常重要。」劉紀鵬建議,「我一直主張在上市公司協會裡面成立獨立董事公會,由上市公司協會推薦給上市公司,而不是由大股東來選,同時,也主張獨立董事薪酬要提高。」劉紀鵬表示,獨立董事要有錢、有權,還要有閒,地位最高的不是會計師,而應該是獨董,獨董一定不是由大股東聘的,獨董要能跟大股東抗衡。美年健康董事長俞熔:重大決策可決定生死,與獨董充分討論很重要美年健康董事長俞熔強調了董事會在做重大決策時必須十分慎重,「我們看到很多企業由盛轉衰或者是出現重大問題的時候,往往和董事會作出的重大決策有關。甚至於,一個企業本來發展勢頭良好,一路順風順水,就因為一個決策的失誤帶來了非常重大的轉折,甚至是滅頂之災。」對此,俞熔常常思考如何保證決策機構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他認為,董事會和董事長自身都十分重要:「所以在做重大決策,比如投資、併購等戰略性決策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討論甚至是爭論,這個監督機制必須建立起來。」俞熔還分享了自己的經驗:「我們好幾次,有一些提案,都是根據獨立董事的意見進行了調整,這是一個很好的工作氛圍,也是十分重要的。通過談論和爭論,我們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防範決策風險。有時候,這個過程會影響決策的效率,但是為了防止決策出現失誤,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犧牲一點效率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俞熔表示:「作為公眾公司,對制度要有敬畏之心。這個敬畏之心是需要時間去培養的,這些年,整體上,公司的治理水平是在向上走的。」 俞熔具體舉例道:「比如董事會,作為上市公司的決策程序,對於獨立董事的方案、或者說獨立董事發揮的作用,到底是真正的獨立,還是橡皮圖章,這些問題都是需要我們高度關注的。」復星旅文董事長錢建農: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獨立董事的專業度非常重要復星旅文董事長兼CEO錢建農表示,在上市公司治理方面,首先,股東的結構非常重要,股東結構對於上市公司未來的治理有非常大的影響,在2018年復星旅文赴港上市前,公司已經充分考慮到對戰略投資者的選擇問題,引入與產業相關的基石投資者也充分考慮到了與上市公司的匹配度;其次,在董事會層面上,獨立董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復星旅文的董事會構成中,獨立董事佔一半席位,獨立董事的作用不僅體現在獨立董事的數量上,更體現在獨立董事的專業度上;最後,在上市公司治理中要充分考慮到管理層的激勵政策,如果沒有有效的激勵政策,很難保證股東的利益,綜合以上三個方面考慮,上市公司的治理才能更完善。錢建農表示,公司治理的主要目的還是要各個股東的利益確保,包括社會公眾對公司的認知怎麼做好,溝通非常重要,一方面是跟股東之間的溝通,這是非常重要的,員工也是一樣,你要讓他了解整個公司現狀和未來的發展願景等等。確保股東利益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讓這個公司能夠健康發展,業務上能夠有好的成長,這是公司治理要達到的目的。華大基因董秘徐茜:產品合規和資本市場合規是上市公司合規建設的兩個層面華大基因董秘徐茜表示,目前上市公司對合規建設越來越重視,產品合規和資本市場合規都是上市公司合規建設的重要方面。徐茜認為,合規建設是企業軟實力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如果說技術創新可以讓企業走得更快,那麼合規建設則是可以讓企業走得更穩。從競爭的層面上來看,上市公司對合規的認識程度和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徐茜表示,從整個合規的角度來看,主要可以分為兩個層面的合規。一是涉及產品的合規,這個可能與企業所在的行業及所分布的地域有關係,這一塊通常是公司法務或合規部來進行主導。除了產品的合規以外,還有資本市場的合規,這可能會涉及公司治理、大股東的質押減持或是涉及一些資本運作。這一塊的合規由公司董秘進行負責處理。徐茜表示,從大的層面講,前沿的行業法規和監管沒有那麼快到位的情況下,要有一個更大的目標引導合規,第一是科技向善。針對一些涉及商業倫理的問題,作為有責任感的上市公司,會把自己的核心目標定得更高一些。第二是合規和內控要內外兼修,僅僅知道法律法規在哪還不夠,上市公司是很龐大的體系,怎麼讓每個人都知道在每個時間節點做對的選擇,需要內控的制度把外部的合規轉化為內部應該遵守和必須遵守的內控措施。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肖瑋 閻俠 張妍頔 張澤炎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薛京寧

相關焦點

  • 宋志平:獨立性和信息真實性是公司治理紅線中的紅線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8日電 題:《宋志平:獨立性和信息真實性是公司治理紅線中的紅線》作者 宋志平(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中國上市公司治理這些年不斷改進,不僅提高了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同時也提高了全社會的公司的治理水平。
  • 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應緊盯關鍵少數
    12月11日,證監會表示,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證監會決定自即日起開展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行動,專項行動聚焦三方面重點任務:一是強化公司治理內生動力,通過公司自查、現場檢查、督促整改,督促上市公司將整改薄弱問題和提升治理水平結合起來,以整改促提升,不斷增強上市公司自我規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意識,形成上市公司規範治理的長效機制。
  • 深視監管第三十八期丨制衡的力量:從規範公司治理談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近年來,股票質押風險、資金佔用和違規擔保等成為影響上市公司質量的突出問題,而問題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源自公司治理。近期,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下稱《意見》)第一條,就是要規範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 證券日報: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應緊盯關鍵少數
    12月11日,證監會表示,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證監會決定自即日起開展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行動,專項行動聚焦三方面重點任務:一是強化公司治理內生動力,通過公司自查、現場檢查、督促整改,督促上市公司將整改薄弱問題和提升治理水平結合起來,以整改促提升,不斷增強上市公司自我規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意識,形成上市公司規範治理的長效機制。
  • 特別報導 | 獨董「修行路」:從安然事件到康得新十大質疑
    宋清輝認為,獨立董事存在的必要性在於三方面,一是獨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改善公司治理結構和運營效率;二是獨董能以其專業知識及獨立的判斷,幫助公司管理層提高決策水平,有利於上市公司的專業化運作和持續發展能力;三是獨董設立是制衡公司管理層傷害股東利益的一把尚方寶劍。
  • 高明華:中國金融業上市公司治理質量亟需提高
    2020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對提高上市公司治理質量提出了明確要求。由於金融企業的特殊性和風險的系統性,因此,既需要政府依法加強金融監管;也需要健全金融企業公司治理機制,尤其是金融業上市公司的治理,以有效保障金融穩定,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證券日報頭版評論: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應緊盯關鍵少數
    12月11日,證監會表示,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證監會決定自即日起開展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行動,專項行動聚焦三方面重點任務:一是強化公司治理內生動力,通過公司自查、現場檢查、督促整改,督促上市公司將整改薄弱問題和提升治理水平結合起來,以整改促提升,不斷增強上市公司自我規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意識,形成上市公司規範治理的長效機制。
  • 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他們這樣說
    雖然公司數量只佔全國企業總數的萬分之一,但利潤相當於規上企業的近五成。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制度與治理體系建設成為資本市場恆久彌新的話題。 近日,在「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中國財富峰會」上,行業領袖、媒體掌門人、業內專家等就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展開了高端對話。
  • 提升治理水平應緊盯關鍵少數
    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證監會決定開展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行動。筆者認為,專項行動聚焦於公司治理的核心點——上市公司關鍵少數的執業行為,進行規範、引導、整改,對於違規行為確有釜底抽薪之效。只有關鍵少數真正「自我確立」了合規運作、勤勉盡責、平衡發展的理念,上市公司治理才能真正立得穩、行得遠、跳得高。首先,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是一場硬仗而且是持久戰,只有讀懂和激發上市公司內生動力,才能讓公司治理始終保持向上勢頭。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身處資本市場優勢發展地位的上市公司,有能力也有動力通過完善公司治理搶佔發展高地。
  • 公司治理全面體檢正當其時
    證監會昨日宣布開展上市公司治理專項活動,劍指那些說假話、做假帳、操縱業績、操縱併購、通過非法關聯交易輸送利益的上市公司,直擊公司治理存在的痛點問題,從根源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有效的公司治理是支撐上市公司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系統工程中處於中心環節,但有一些企業存在治理基礎薄弱、內部控制失效、合規理念缺失等導致公司治理「形似而神不至」的情況。
  • 2020深圳上市公司治理報告發布 兩職合一等潛在治理風險需注意
    本次高峰論壇暨發布會由深圳市公司治理研究會連續四年在深舉辦,由深圳市註冊會計師協會、深圳上市公司協會等聯合主辦;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指導。會上,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長、南開大學講席教授李維安發布了2020深圳上市公司治理評價報告。報告首先分析了深圳市上市公司的基本情況。
  • 公司獨董忍不住要舉報
    問題纏身的印紀傳媒又被3名獨董舉報公司違規。深交所9月26日給公司的關注函顯示,印紀傳媒獨立董事範紅、郭全中、張然向深交所書面反映,公司可能存在損害中小股東權益的違規事項。據了解,這3名獨董都已向公司遞交了辭呈。三名獨董舉報公司違規9月26日,深交所向印紀傳媒發去關注函。
  • 2020年公募一哥趙詣特別看重的「公司治理結構」到底是什麼?
    其二,公司有自己的「護城河」。其三,公司有良好的治理結構,希望公司管理層要有很大的格局和抱負,希望公司能夠成為一個偉大的公司,趙詣對公司的管理層、尤其是董事長很看重。其四,希望能夠賺取公司成長的錢,所以一定希望公司能夠出業績。其他三點大家都基本有所了解,但很多投資者對於什麼是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一知半解。
  • 【薦讀】鄭志剛:公司治理的「是」與「不是」
    2015年我國資本市場以「萬科股權之爭」為標誌進入股權分散時代,頻發的「野蠻人出沒」引發大量的「股權紛爭」,公司治理的股權結構設計問題很大程度上演變為法律的投資者權益保護問題。上述分析清楚地表明,公司治理成為會計加強公司內控、人力資源管理激勵經理人和法律投資者權益保護的知識應用場景。 公司治理究竟是什麼?
  • 快手上市前夜,「盯」上了美團前「二號」,透露出什麼信號?
    有人在公司上市前夜離開,也有人在公司上市前夜加入,快手此時官宣、「御用」王慧文,也別怪市場胡思亂想。當時口口聲聲說需要「休息休息」的王慧文僅僅過了40餘天就「新官上任」,市場能沒想法?但王興是一個什麼都想「試試」的人,這麼多年,憑著「無界」招式,硬是將美團發展成了2萬多億市值的超級網際網路公司。他不想做直播嗎?以「史」為鑑,他是想的。美團有直播嗎?有!但是雷聲小,雨點更小。去年受疫情影響,直播高潮迭起,沒有開直播入口的企業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搞網際網路的。
  • 北師大教授高明華:國有控股仍佔上市公司主導 完善公司治理可從六...
    鳳凰網財經訊 1月9日,由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中國公司治理50人論壇共同主辦的「公司治理與金融監管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北京師範大學公司治理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二級教授、中國公司治理50人論壇學術委員會執行主任兼秘書長高明華發布了《中國金融業上市公司治理研究學術報告》,並通過對報告中多項指標的解讀,對國內金融業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現狀及完善方向建言獻策。
  • 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上市公司在經濟體系中「基本盤」「頂梁柱...
    與此同時,閻慶民提出,上市公司在我國經濟體系中「基本盤」「頂梁柱」的地位日益鞏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上市公司必須承擔起直接責任、第一責任,大股東、實控人、董監高責無旁貸。上市公司必須承擔起直接責任、第一責任「在『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新周期,上市公司作為我國市場主體的優秀代表,更要當仁不讓,這其中的關鍵就是要不斷提高自身質量。」
  • 閻慶民:以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前不久,國務院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明確了新形勢下抓好這項工作的總體要求、實施路徑和具體任務。從我國資本市場發展階段和上市公司實際出發,應重點把握產業的先進性、治理的有效性、監管的適應性,推動以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