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醫生為什麼要在一天安排很多臺手術,其他時間幹什麼去了

2021-01-13 騰訊網

有朋友問我,為什麼你們要在一天安排好幾臺,甚至超過十臺手術,從早上一直做到晚上。為什麼非要在同一天手術,不能分開做嗎?這樣不累嗎?為什麼不能今天做兩臺,明天做兩臺,這樣不是更輕鬆嗎?

作為一名外科醫生,我以我自己的經歷,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外科醫生的工作制度。我是普外科醫生,我們科分成了很多個小組,有胃腸組,肛腸組,疝氣組等等。目前我在疝氣組,主要做疝氣的手術。我們在每周二和周五是手術日,所以,我們一般在周二和周五,會安排10臺手術,從早上八點鐘一直做,直到所有的手術結束為止。

很多其他的外科醫生也是一樣的,在他們的手術日,會安排很多臺手術,例如三四臺的大腸癌手術,胃癌的手術等等。為什麼會這樣安排呢?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手術日?

什麼是手術日

對於大醫院來說,手術的科室眾多,有普外科,肝膽外科,婦產科,耳鼻喉科,血管外科,乳腺外科,心胸外科等等。每天有幾十臺,甚至上百臺的手術,但是每個醫院手術室的數量是有限的,為了合理分配手術室,更好的利用手術室。每個科室或者醫生,是有自己的專屬手術日,例如周二是你的手術日,那麼在這一天,你的手術可以排在第一臺,可以在早上八點鐘開始手術。如果不是你的手術日,比如說,你想在周四做手術,那麼你就不能排在第一臺,只能夠接臺,只有等別的醫生做完了,你的病人才能做手術。

所以,如果在非手術日做手術,就很難掌控時間,不知道其他醫生幾點鐘能夠把手術做完,不知道幾點鐘能夠接臺,什麼時候才能輪的上。為了能夠自己掌控時間,很多醫生都選擇在手術日這一天,把所有能夠做手術的病人,都在同一天做。當然,也有一些醫生不喜歡這麼累,將手術分開做,那就需要接臺,等別的醫生做完了,然後才能做。

在手術日這天,外科醫生是比較辛苦的,需要連續作戰,可能需要連續做十幾個小時的手術,需要高度集中精力,需要非常好的體力。長時間的做手術,很多外科醫生也會存在一些職業病,例如長期低頭手術,引起頸椎病;彎腰,導致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長期站立,導致下肢靜脈曲張;飲食不規律,導致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等;長期憋尿,導致泌尿系統的炎症和結石。

非手術日醫生在做什麼

除了做手術,外科醫生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例如出門診,辦理出入院,做科研,開學術會議,參加培訓,帶教學等等。醫生出門診的時候,這一天就不能做手術了。

所以,很多醫生都會在自己的手術日,儘量安排更多的手術,自己可以掌控手術時間,儘管這一天比較辛苦,但是可以自己掌握,可以給患者一個比較肯定的答覆,可以更合理的安排時間。

有人會問,如果是急診手術,那應該怎麼辦?大家放心,醫院會有專門的安排。如果是急診手術,例如腸穿孔,腸梗阻,急性闌尾炎,腹腔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況,是隨時都要做的,不論是早上,晚上還是半夜,醫院有專門的值班人員,有預留的急診手術間,專門安排急診手術。

總而言之,每個醫生都有專門的手術日,醫生一般選擇在手術日這一天儘量多做手術,其他時間用於教學,科研,門診等等。(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時候,為什麼要戴帽子,很多朋友猜錯了
    相信對醫生了解或是做過手術的朋友都知道,外科醫生在做手術的時候,他們都是需要戴帽子的,那麼醫生為什麼要戴帽子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它究竟有哪些用處吧!很多人或許認為醫生做手術時需要無菌環境,那麼他們的帽子也一定是無菌的,但事實上醫生頭上的帽子並不是無菌的,而它的主要作用也和廚師帽子的作用有些類似,它們都是為了防止頭髮或頭皮屑掉落,因為這很可能會為患者的傷口帶來感染,所以戴帽子就能很好的預防這類事件或許不少人認為手術是需要無菌環境的,所以整個手術室都是無菌的,但其實除了手術臺之上是無菌的之外,其他地方還是存在細菌的,並且在手術臺上只要沒有被手術衣遮住的地方
  • 為什麼很多年輕有為的外科醫生都是單身呢 ?
    身邊很多的朋友都非常的費解,為什麼很多年輕有為的外科醫生都是單身呢?他們拿著高額的工資,穩定可觀的工作,學歷資質都算是上選。看看手術示教系統中展現的他們你就會知道原因的。外科醫生藉助手術示教系統我們輕而易舉的了解到外科醫生的每天的生活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你覺得他們有時間有精力去戀愛嗎?
  • 疫情期間 北京積水潭醫院手外科急診一天完成27臺手術
    開放損傷在北京積水潭醫院手外科急診就診患者中比例很高,多數需要急診手術治療,在全國人民團結一致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在積水潭醫院黨委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集體領導下,急診手外科始終堅持正常開展工作,手術量每天10-20臺,最多一天達27臺。
  • 心臟外科手術百年傳奇|心臟|手術|醫生|外科醫生|布萊洛克|-健康界
    手術當天,很多外科醫生都激動地趕去現場圍觀,讓他們困惑不解的是:在手術的過程中,一個黑人小哥始終站在布萊洛克醫生的身旁。甚至,當布萊洛克遇到不確定的情況,還要向這位黑人小哥請教。:只有充分的暴露、仔細的止血才可以給外科醫生必要的冷靜,使他們可以在手術臺上清晰地思考,有序地操作。
  • 外科醫生,那些年我們不信的邪
    有一天,中午下班時間,在外科樓門口碰到其他科的一個同事,我看他行色匆匆,就問他去哪兒?他說準備去寺廟燒柱香。我又問,怎麼了?他說最近手頭很不順,做手術的病人連著出事,覺得手很背,想去廟子給菩薩嗑嗑頭敬敬香,希望能轉運。他的話讓我回憶起幾年前,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
  • BMJ:在外科醫生生日當天做手術,患者死亡率更高,網友:醫生您今天...
    筆者想,估計是在日常的臨床手術中,醫生團隊有某種感覺,這天的手術失敗率普遍會有所升高。就像傳言中,清明節、農曆十月初一等,閻王爺在急診會更多的收人一樣。  該研究是一項回顧性觀察研究,研究對象是2011-2014年度接受了17種常見的緊急外科手術的患者。年齡區間在65至99歲。主要結果指標患者術後30天死亡率。覆蓋了47,489位外科醫生執行的980,876臺手術。
  • 高血壓外科醫生蔣紹博
    2013年,蔣紹博出版國內第一本《微創高血壓外科》學術專著,標誌著他從一名泌尿外科醫生向高血壓外科醫生的轉變;  近年來,「讓醫生和公眾知道外科手術能治療高血壓疾病,讓更多的高血壓患者,儘早查明病因,告別藥物治療!」
  • 專訪《外科》醫療顧問:醫生絕對不是高收入群體
    除了道具,還有負責手術的人員,器械護士站在哪裡、麻醉師站位在哪兒,主刀大夫站哪兒,都進行了詳細的演示,劇組工作人員在記錄後一步一步地落實。韓志義說,劇本裡寫到了幾十臺手術,每一臺手術怎麼做,實際操作中的細節都是和劇組面對面、很認真地熬到了深夜,一個一個摳出來的。
  • 手術室裡的趣事:為什麼醫生手術時不穿內褲?患者要全身裸露嗎?
    有一次,他要跟人生中第一臺手術,剛進入術前準備室,護士就對他說:「快點,趕緊把內褲脫了!」看到朋友一臉錯愕,護士才笑著對他解釋了起來。原來,手術室裡有好多「秘密」,是我們這些外行人不知道的!一、醫生手術脫內褲,真是有苦說不出眾所周知,外科手術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
  • 外科醫生看《外科風雲》:很多細節犯常識錯誤
    在《外科風雲》中,她飾演的耿直大夫陸晨曦整體造型不錯,除了大紅唇,還有恨天高。目測有10釐米!如果在現實中,女醫生們都穿著恨天高跑來跑去,那極有可能會累癱。尤其是外科醫生,吃飯和跑步的速度,那不是一般的快!  無菌手術犯低級錯誤,這能耍酷嗎?
  • 揭秘:被吹上天的近視手術,為什麼很多醫生都不做?
    近視手術、包皮手術、雙眼皮手術這三大手術每年做的人數穩居前列,不少醫生做這些手術做到吐……但是做不完。 大部分沒做近視手術的吃瓜群眾主要分為兩類: 一是擔心後遺症,要是真的這麼厲害,為什麼還有很多人戴眼鏡?
  • 手術醫生的手觸及護士的胸部,該怎麼辦?聽說外科醫生都選了B……
    醫生做手術時究竟都在想什麼!以及難道外科醫生都愛wu段子?by 小千代 簡直不把內科醫生放在眼睛裡!!!by 沈輕舟 關於這個問題我有話要說……不僅是外科醫生好嗎!!!手術室的護士也汙的飛起啊by 俗蘇 醫生就和白大褂一樣,剛開始挺白,然後越穿越黃,越來越汙by 孫sn 你以為外科醫生愛講黃段子……是因為你只認識外科醫生吧……簡直不把其他科醫生放在眼裡
  • 外科醫生,要小心看不見的敵人
    當外科醫生久了,有時,容易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一種虛幻的認識,過於迷信做手術,以為什麼問題都可以通過切切切來解決,以為什麼目的都可以通過快刀斬亂麻來實現。 有一次遇到一個病人,對我的打擊特別大。(外科醫生,沒有自省就沒有成長) 病人是中年男性,乙狀結腸癌,一般情況也不錯,術前檢查也沒有發現其他部位有轉移,是外科醫生都喜歡的那種手術適應症很強又沒有禁忌症的病人。 當然,手術自是非常順利,規範的乙狀結腸癌切除手術,術後恢復也一帆風順;術後病理顯示一站淋巴結有轉移,屬於那種三期中預後相對偏好的病人。
  • 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時候,都不穿內褲?醫生告訴你手術室的秘密
    但是,如果出血量太多的話,醫生的手術服和衣物都會被血液浸潤,所以一場手術下來,醫生的衣物幾乎不能再要了。這就導致了很多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時候都不會穿內褲。在公眾的視角中,普遍認為醫生都是形象莊重、儀表正經的樣子,竟然不敢相信外科醫生們上手術時不會穿內褲。
  • 外科醫生的私生活是不是很亂?
    回想起來,外科醫生的工作很多時候都是自作孽,不忍看著病人承受疾病的痛苦折磨,非要憑一己之力當救世的菩薩,但是卻不懂,神和人還是有天壤之別的!菩薩不管救世成不成,都會有人供奉,外科醫生成功了別人會認為是理所應當,失敗了只能自己獨自面對。試問,這種每天都在風險和挑戰中掙扎的生活,每天都毫無規律可言的作息叫不叫亂?
  • 外科手術=劇場表演?外科手術室的發展史
    在沒有麻醉、止血和抗感染技術的時代,每一臺手術都是一場血腥的表演。為什麼要在圓形劇場裡進行手術?那是因為技術純熟、身手敏捷的外科醫生可以在公開的圓形劇場裡表演自己神乎其技的「殺人技術」,並以此傳播自己的名聲!
  • 專訪丨沈柏用:乘風破浪的外科醫生
    首先從職業角度來講,他關注「大科學」,認為外科醫生一定不能把自己局限於「開刀匠」。他算了一筆帳,「我去年一年做二三百臺胰腺手術,就算還有二十年手術時間,滿打滿算還能做6000臺,救6000個人。但如果我把疾病發生發展和診斷治療規律總結出來,受益的就不止6000人,而是你可能完全不相識的千萬患者。」對此,沈柏用有足夠的發言權。
  • 假如李雲龍是一個外科醫生
    又是周一的大周會,全院的科主任都要到場。「老子最討厭的就是開會、開會,嘰嘰歪歪一整天,有他*的啥會好開。有這時間,多開兩臺刀不好麼?」李雲龍暗暗地罵道。院長在講臺上又巴拉巴拉說起來,什麼全院科研水平已經落下,全國排名再次下降。全院要弄什麼「不進則退」制度,2年內不發表文章就不能帶組手術。
  • 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時候,是不是誰都得聽他的,特別的威風
    高考陸續出分了,大家都開始填報志願了,有些朋友問我,學醫好不好,特別是當外科醫生怎麼樣?在很多朋友的眼中,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時候,非常帥氣、十分的迷人,在手術臺上可以指揮一切,說什麼就是什麼,大家都要聽手術醫生的。
  • 專訪丨夏利民:心臟外科醫生的自我修養
    夏利民記得,那是春節前的一天上午,有一臺心房間隔缺失的補片手術,帶了他半年多的王春生醫生對他說,看了我這麼多遍了,今天你來開,我給你壓陣。夏利民覺得,事發突然,又驚喜又有些忐忑,他沒有太多的顧慮,提刀上陣。這臺手術並不複雜,夏利民從容拿下,心臟阻斷用了四十分鐘。「不錯嘛!王老師說。看得出他很開心,像送了個新年禮物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