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正式在國家天文臺「安家」
IT之家12月19日消息 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發布,12 月 19 日,國家天文臺迎來一位貴客,由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的月球樣品歷經近 20 天的星際跋涉來到北京,最終在國家天文臺安家落戶!在眾人見證下,這珍貴的月球 「土特產」安全進入國家天文臺的月球樣品實驗室。IT之家獲悉,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探月工程 「繞、落、回」三步戰略目標的完美收官之作。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從月球採樣回來的國家,這也是人類 44 年以來再次獲得月球樣品。
-
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
原標題:1731克!月球樣品移交中科院 12月19日,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球採集帶回的1731克月球樣品被移交至中國科學院。
-
月球「土特產」1731克
▲12月19日,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工作人員將裝有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的箱子搬進交接儀式現場。當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陳芳、胡喆)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舉行
圖為科研人員準備給月球樣品稱重。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本報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馮華、葉雨恬)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月球「土特產」1731克!
12月17日,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科研人員打開嫦娥五號返回器艙門,取出裝有月球樣品的容器並進行稱重。□新華社發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 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解放軍報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安普忠、賀逸舒報導:今天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月球「土特產」具體怎麼用?國家航天局公布《月球樣品管理辦法》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記者胡喆)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約1731克「土特產」備受關注。1月18日,國家航天局首次對外發布了《月球樣品管理辦法》,月球樣品原則上將分為永久存儲、備份永久存儲、研究和公益四種基礎用途。《月球樣品管理辦法》由國家航天局制定,共9章37條,包含了月球樣品保存、管理和使用的總體原則、信息發布、借用與分發、使用與返還、成果管理等方面內容。
-
月球「土特產」1731克!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陳芳、胡喆)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進入實驗室 即將安全解封
原標題: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進入實驗室即將安全解封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儀式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
-
總重1731克,月球樣品今日交接,「月土」研究正式開始
總重1731克,月球樣品正式交接,「月土」研究開始。今日,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將開展月球樣品與科學數據的應用和研究。容器是按2千克的體積做的,實際測量是1731克,也就是說對月壤月巖的密度預估出現了偏差。為啥出現偏差,可能是因為我們按照美國發布的月壤密度計算的,我們的採集容器體積可以裝2千克月壤,但我們實際採集到的月壤密度要比美國發布的低。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劉鶴出席交接儀式並講話
12月19日,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
1731克月球「土特產」使用指南來了丨思客問答
▲1月18日,國家航天局首次對外發布了《月球樣品管理辦法》,月球樣品原則上將分為永久存儲、備份永久存儲、研究和公益四種基礎用途。國家航天局、中國科學院還邀請部分外國駐華使館及國際組織人員參觀月球樣品存儲和處理設施設備。備受關注的1731克月球「土特產」要怎麼用?這下終於定規矩了!▲《月球樣品管理辦法》圖片來源:央視新聞為啥只採集了近兩公斤?
-
嫦娥五號落地後,該如何管理月球樣品?美方的索要可否答應?
這幾天大家的手機可能給嫦娥五號刷屏了,因為它在12月17日凌晨接近兩點的時刻攜帶了2千克的月球樣品在內蒙古預定區域安全降落,這宣告了我國第一次地外採集天體樣本任務的成功。在網絡上公布的返回器降落視頻中,有一隻小動物入鏡了,成為了網友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在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後,人們更關心的是月球樣品的後續處理問題。
-
漲知識|嫦娥五號從月球挖回的「土」如何存儲、分配與研究?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2公斤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成為寶庫!」
ESA嫦娥五號,歡迎回家!歐洲航天局(ESA)在社交媒體上就嫦娥五號成功採樣返回表示祝賀:「歡迎中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從月球上帶著珍貴的月球樣品返回。」歐洲航天局指出,當嫦娥五號返回時,其正在為中國國家航天局協調部分網絡和天線的追蹤服務。
-
嫦娥五號平安回家,帶回的2公斤月球土壤怎麼分配?會給美國嗎?
這次嫦娥五號帶回了近2公斤的月球土壤,那麼這些寶貴的月壤會怎麼分配呢?不過有很多小夥伴都很疑惑:為啥費老大勁跑到月球上,最後只打算帶回2公斤樣品呢?要知道美國人6次登月帶回的月壤,加起來可是有將近382公斤(381.7公斤)。針對為什麼只帶2公斤的疑惑,國家航天局做出了回應。原來,光是以2公斤的重量去設計,探測器就已經重達8.2噸;如果樣品加量,那麼探測器的很多指標都會增加,火箭將無法順利運載。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權威專家...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題: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權威專家解讀中國航天裡程碑式新跨越新華社記者張泉、彭韻佳十年磨劍,載譽歸來!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人類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
昨日,國新辦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吳豔華介紹,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
-
環球聚焦:「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成為寶庫!」
ESA:嫦娥五號,歡迎回家! 歐洲航天局(ESA)在社交媒體上就嫦娥五號成功採樣返回表示祝賀:「歡迎中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從月球上帶著珍貴的月球樣品返回。」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欣見「嫦娥」取月壤 國力強大足感奮
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國家天文臺將按照任務既定要求和目標,精心操作、安全解封、科學處理、妥善存儲,做好樣品分發管理,組織開展系統性的研究工作,力爭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月亮,對於中國人來說,有特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