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網易是僅次於騰訊的中國第二大視頻遊戲發行商。上一季度,該公司近四分之三的收入來自線上遊戲。
但是,網易的「創新業務及其他」業務在本季度的收入中佔其總收入的五分之一以上,其中最重要的是其第二增長引擎:網易雲音樂,是繼騰訊音樂之後的中國第二大流媒體音樂平臺。騰訊音樂與Spotify比較可看串流音樂比拼:騰訊音樂vs Spotify。
網易最近幾個季度將其創新業務領域的增長歸因於網易雲音樂,但具體細節一直沒有公開。讓我們回顧一下網易迄今為止透露的有關其串流媒體音樂平臺的內容。
我們對雲音樂了解多少?
網易於2013年推出了雲音樂。它的免費串流受廣告支持,而付費訂戶可以使用無廣告串流和其他內容。它還從音樂家的即時視頻串流中產生收入。
該平臺的註冊用戶數量在2017年達到3億,在2018年翻了一番,達到6億,在2019年達到8億。但是,網易從未披露過其每月活躍用戶(MAU)的數量。
騰訊音樂合併了三個領先的音樂平臺(QQ音樂,酷狗和酷我),擁有近6.5億移動MAU。根據最新的行業估計,騰訊音樂的三個平臺控制著中國串流媒體音樂市場的四分之三,而網易雲音樂則以約10%的份額排名第二。
與阿里巴巴合作對抗騰訊
在串流媒體音樂市場排名第三的阿里巴巴在去年以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網易雲音樂的五分之一。這項投資,加上阿里巴巴以20億美元收購網易跨境市場考拉海購(Kaola)的投資,降低了兩個串流媒體音樂弱者之間的壁壘。
今年夏天,網易將通常費用為179元(合27美元)的雲音樂年度訂閱,給阿里巴巴88VIP忠誠度計畫的頂級會員作為免費服務。它還與阿里巴巴的優酷土豆網視頻平臺及其附屬的支付寶付款服務進行了融合。
騰訊音樂與許多世界頂級唱片公司籤有獨家合同。網易、阿里巴巴和其他規模較小的播放機需要從騰訊音樂獲得該內容的轉授權。騰訊音樂去年因價格欺詐投訴和反壟斷調查而降低了其分授權費,但兩家失敗者仍向其最大競爭對手支付了大量的授權費。
網易雲音樂增長速度有多快?
網易的創新業務及其他部門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其電子商務平臺網易嚴選,其線上廣告業務和網易雲音樂。在過去的一年中,該部門的收入增長有所加快,但其毛利率仍然不穩定:
來源:網易
在過去的一年中,網易一再將雲音樂列為該部門的主要增長引擎。它聲稱其雲音樂收入在2020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同比增長了「三位數」,而會員收入卻「創歷史新高」,但並未透露任何確切數字。
網易並沒有聲稱雲音樂在第三季度仍在產生三位數的增長,但表示它仍在「快速增長」,付費會員比例正在上升。它把增長歸因於與阿里巴巴的合作關係,並指出該平臺現在接待了超過20萬位獨立藝術家,較2019年增加了10萬位。
網易雲音樂的增長速度可能快於騰訊音樂,後者在上一季度同比增長了16%,但在網易透露一些具體數字之前,我們無法進行任何直接比較。關於網易的最新季績分析可看網易第三季業績分析遊戲業務增長落後騰訊。
我們還不知道雲音樂是否能盈利,儘管財務長指出,在上一季度的電話會議中,其授權費用仍處於「不合理的高水準」,這表明政府對騰訊採取的行動,對網易和阿里巴巴的幫助不大。
網易雲音樂會持續增長嗎?
網易雲音樂正在迅速擴展,而創新業務領域的加速增長表明,網易雲音樂將與其核心遊戲業務一起成為主要的增長引擎。
目前,網易將可能專注於擴大規模,加強與阿里巴巴的合作夥伴關係,並吸引更多獨立藝術家來減少其對大型唱片公司和騰訊音樂的整體依賴。
它還計畫培育雲音樂作為社交網路平臺的增長動力,這可能會增強其粘性並抵抗騰訊音樂的全民K歌,後者通過即時卡拉OK流產生了公司大部分利潤。
騰訊音樂上個季度在其線上音樂平臺上有5170萬付費用戶。如果網易雲音樂能夠在其8億用戶中僅2000萬轉為付費用戶,則該業務將產生約5.4億美元的訂閱收入,約佔其明年預計銷售額的5%。
投資者應關注網易的創新業務領域,並觀察雲音樂是否保持其發展勢頭,並為該高增長業務揭示更清晰的指標。如果這樣做的話,它可以為市場提供更多的理由來推動網易股價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