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有不同類型,功能型App能解決我們日常生活的所需,也有滿足我們精神心靈的App。Spotify屬於後者,是許多音樂愛好者胸口的硃砂痣。
串流音樂公司Spotify於2006年創立於瑞典斯德哥爾摩,成立13年都不賺錢,一直到2018財年才轉虧為盈,Spotify的存在對廣大的音樂愛好者有甚麼特殊的意義? 以及他解決了甚麼問題讓股東和用戶支持他至今。
回顧Spotify的創業歷程,不得不提Napster,可以說Spotify創始人Daniel Ek受Napster 影響至巨啟發他後來創立Spotify。Napster是一種提供在線音樂服務的軟體,1999年6月由美國的Shawn Fanning、Sean Parker共同創立的檔案共享服務。Napster是第一個被廣泛應用的點對點(Peer-to-Peer,P2P)音樂共享服務,它極大幅度地影響了人們,特別是對於大學生使用網際網路的方式。當年大學生風靡於利用Napster軟體免費下載音樂,共享音樂,一年之間吸引了數千萬用戶,但是因為Napster沒付版權費給相關唱片公司,唱片公司聯合對Napster提起訴訟,聲討這種共享服務的盜版行為。於是Napster被迫關閉了這項共享服務。
Sean Parker 本身是個傳奇,15歲在網絡上認識14歲的Shawn Fanning,兩人興趣相投喜好物理學和網絡黑客技術。16歲駭進Fortune 500公司數據,因為鍵盤被父親沒收無法退出,被FBI循線破獲,但因不滿18歲,被罰小區服務,後來被CIA招募。大學沒畢業與Shawn共同創立Napster, 是知名的社交網站Facebook的首任總裁,也是Plaxo,Causes和Airtime的聯合創始人,目前是Spotify董事會成員之一。在Nepster被迫關閉之後,Parker一直在尋找一家公司,可以合法地推進Napster的音樂共享。2009年,得知瑞典的串流音樂服務Spotify,Parker向Spotify的創始人Daniel Ek發送封電子郵件,在2010年,Parker向Spotify投資了1500萬美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aniel Ek曾說:「如果我們回到70或80年代,特定的音樂品味是一種表彰自我認同的方式,Napster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樂迷不再只是對嘻哈或搖滾感興趣,聽音樂的口味變得更多元。Napster的發明,鼓舞我投入Spotify,長期看來,那對大眾文化和消費者都是有利的。」Spotify多年的堅持與耕耘換來了成果,他成功的秘密就在於讓音樂家、唱片公司、使用者都開心。
成立:2006年4月23日
總部:瑞典斯德哥爾摩
創始人:Daniel Ek/Martin Lorentzon
產業:串流媒體點播
營業額:59.8億美元(2018財年)/ 74.4 億美元 (2019財年)
稅後盈餘:8,865萬美元(2018財年)
員工:4,165+
用戶:2019年10月2.48億(其中1.13億付費用戶)
串流音樂平臺推出時間:2008年10月7日
紐約上市時間:2018年4月3日 市值:265億美元
Spotify是一家在線音樂串流服務平臺,2006年4月由Daniel Ek和Martin Lorentzon在瑞典創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串流音樂服務商,與環球音樂集團、索尼音樂娛樂、華納音樂集團三大唱片公司及其它唱片公司合作授權、由數字版權管理保護的音樂,用戶規模截至2019年10月有2.48億。不像購買CD或音樂下載,串流音樂不是一次性支付金錢給音樂人,而是每一天數以億計正在點擊撥放的串流音樂流,迅速的提供音樂人所需要的潛在收入。這些收入提供音樂人穩定而長期的收入來源。
當1999年點對點(P2P)音樂服務Napster被迫關閉,但是卻由另一個非法網站Kazaa接管時,Ek在2002年提出Spotify創意的。Ek意識到立法永遠都無法禁止盜版,法律絕對可以提供幫助,但這並不能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是同時提供比盜版更好的服務以及給音樂產業報償–Ek說這就給了我們Spotify。
Daniel Ek,1983年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13歲初次創業,在家中為客戶創建網站。最著名的事跡是他向第一個客戶收取$ 100,然後向第二個客戶收取$ 200。最終,他開始為每個網站收取$ 5,000。甚至用視頻遊戲賄絡班上的同學在學校計算器實驗室的網站上替他打工。每個月收入達到$ 50,000美元,18歲時Ek管理25人的團隊,而Ek的父母在Ek把大型電視機帶回家後才開始注意到他的收入。之後幾年Ek 擔任過北歐拍賣公司Tradera的高級職務,Tradera在2006年被eBay收購。Ek還擔任過基於瀏覽器的遊戲和時尚社群Stardoll的CTO。Ek後來創辦了另一家在線廣告公司Advertigo。2006年因為賣掉幾家新創公司累積了足夠財富曾宣布退休,那年Ek才23歲。幾個月後,Ek意識到如果沒有他熱衷的項目,金錢就變得毫無意義,因此創立了Spotif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potify Business Model
~是一種讓音樂人、唱片公司、用戶都開心的商業模式
Spotify在2006年創業時,瑞典的非法下載音樂和盜版成為社會上嚴重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都沒有付費給音樂家和唱片公司。因此Spotify設計了一種商業模式能讓音樂人、唱片公司都得到應有的報酬。而用戶能隨時隨地享受優質的音樂,並能跟同好分享音樂列表,也成為最大贏家,這種創造三贏的商業模式運作十幾年,終於獲利,後市更是看好。
僅僅在Spotify平臺推出後三年之間,瑞典的音樂著作權的問題就減少了25%,這要歸功於他的商業模式。以下為筆者依2020年4月資料整理而成的Spotify 商業模型畫布,與當初2006年的內容有差異,但主要精神是一以貫之的。
收益:Spotify的營收來自兩個方面。其中,免費服務的收入主要來自廣告,而付費服務的收入來自Spotify Premium用戶每月支付的訂閱費用。Spotify全球合作廣告廠商已達3500家,包括麥當勞、肯德基、Nike、三星、TOYOTA,各行各業都在其中,Spotify提供免費增值服務模式,有兩種串流音樂:Spotify Free(160kbit/s)和Spotify Premium(320kbit/s以上)。Spotify支付按照歌曲中的點擊率和播放次數比例,每次播放大約為0.04-0.1 美分。2019年財報指出全球每月活躍使用者達到2.48億人新高,其中1.13億為付費帳號,相較於2018年成長達到30%。
目標客層:大眾市場音樂聽眾,Spotify靠著「付費」和「免費」提供服務的差異化,來誘導免費會員願意成為付費會員,付費會員沒有廣告的打擾,音質有天壤之別,還有脫機也可聽歌的下載功能,這讓Spotify 60%的付費會員是從免費會員升級過來的。
主要成本:音樂版權授權費就是Spotify營運最沉重的成本,Spotify的淨虧損2015年2.3億歐元、2016年5.39億歐元,到2017年虧損12.35億歐元,Spotify為三大唱片公司貢獻至少10%的營收,一直到2018年付費用戶數大幅度增加,才讓Spotify轉虧為盈。
而這正是Spotify過去最痛的,通常必須抽出每次音樂播放產生營收的52%給唱片公司,唱片公司再用這筆收入依照15%到50%不等的比例,付給音樂家版稅。音樂家版稅收入過低,是Spotify想要解決的問題,因此透過直接跟獨立音樂家籤約的模式,音樂家可以獲得更多的報酬,最重要的是這些音樂家可以擁有音樂作品的所有權,不必受制於唱片公司;並且與Spotify的合作並不是「獨家協議」,音樂家依然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另外授權給Apple Music、KKBOX等其他串流平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價值主張:Spotify的使命是提供音樂產業更多想像,為音樂藝術家和消費者提供一個更好的平臺。他們提供免費,合法和實時的音樂,無論您身在何處都可以隨時使用。此外,在歐洲和北美地區用戶可以組成社群,並能夠創建和共享自己生成的內容。在這些社群中,Spotify用戶可以與其他用戶進行消息,共享,協作和建議,並有可能與藝術家取得聯繫。
主要合作夥伴:該模型的主要合作夥伴是版權所有人(藝術家和唱片公司),開源開發人員,廣告商以及諸如Facebook, 星巴克,Uber,特斯拉,維珍美國航空的合作夥伴。
關鍵活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Spotify的關鍵活動將包括軟體開發和維護,使用AI和數據挖掘技術來分析數據以有效地連接音樂迷,以及從2018年開始直接和獨立音樂家籤約。
關鍵資源:為此,資源需要包括4000萬首的音樂庫本身(以及豐富的播客內容PODCAST),2.48億用戶數據(包括行為數據)以及才華橫溢的開發人員團隊才能完成。
客戶關係:隨之而來的關係包括最終用戶之間的點對點網絡,從而產生了總體的社群感覺。精準用戶分析自動導向推薦音樂極致用戶體驗創造黏度忠誠度極高的用戶。
渠道:實現這一目標的渠道將包括各種形式的Spotify應用程式(計算機,行動裝置和其他平臺),某些協作者(例如Facebook)提供的服務。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的內容感興趣,不妨再多花幾分鐘深入思考下面的問題,希望對於提升您的「洞察力」有所幫助~
1、2017年10月騰訊音樂娛樂和Spotify收購彼此10%的股權。您可以描繪出騰訊音樂的商業模式畫布嗎?與Spotify有甚麼異同?
2、跟同類型App相比,您每天使用期間最長的App是哪一個?為什麼?
3、有哪一款App能深得你心,為什麼?您會推薦給朋友嗎?怎麼推薦?
點擊菜單中的【你問我答】,也可以向作者提出你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