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灶婚俗行六禮你都知道多少呢

2021-03-05 金灶小鎮服務社區
古時婚嫁的「三書六禮」之說,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在某些朝代,男女若是沒有完成三書六禮的過程,這樁婚事是不能被承認為明媒正娶的。今天,大多數地區已經廢棄舊俗,從簡從新。旅行結婚、戶外婚禮、小型茶話舞會成為時尚與流行。而念舊的潮汕人,依然保持著特有的舊婚俗。潮汕婚嫁有「六禮」:提親、合婚、定親、行聘、請期、迎親。這一對潮汕新人,把傳統的接親環節拍成了電影。

視頻裡的這對新人,經歷了9年的戀愛長跑。但今天想分享的不是他們的愛情故事,而是看起來繁瑣,實則每一個細節處都代表一種好寓意的傳統潮汕婚俗。

定親前,男女方會交換生辰八字,請算命先生看看是否相剋。對現在多數自由戀愛的情侶來說,合八字不過是在走個程序,算命先生「情商」也高,基本都是「天作之合」。

潮汕人把橄欖當作吉祥如意的象徵,這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禮物。不能為奇數,務必偶數。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禮。

行聘禮後,男方就要選擇結婚的日期,並轉告女方。潮汕人所選擇的時辰大多在半夜裡,潮俗保持深夜迎親的婚俗。

臨嫁前一晚,新娘要用仙草、石榴花等十二種花草泡水沐浴,浴後穿上「五裾齊」的上衣,也稱「上轎衫」,意取五福齊全。婚禮前一日,新郎在布置新房時要舉行莊嚴的「安床」儀式。安床要選擇吉日,床頭朝向也有個講究。安床完畢,要將紅包呈丁字置放在床腳,意味著早日添丁。這是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的儀式,也是婚禮中最主要的程序。在迎親前前後後整個過程中,女方男方各自要舉行一些習俗活動。新娘出門前的早上,娘家會煮一頓四道菜或九道菜式的早飯給新娘,其中必定有煮豬腸、豬肚、滷菜及好合菜等四款尋常菜式,而給新娘的飯要裝得滿滿,但新娘子只可吃一邊(即半碗),表示出嫁後,也要有餘錢留給娘家。
結婚當日,新郎到新娘家把新娘載回。出嫁時,新娘要帶上嫁妝。嫁妝中,必須有燈、木屐、針線、鏡子、梳子、尺子、米筒、草頭肚兜等,要備上送給兒童的玩具、文具,送給親朋好友的襪子。
進洞房後,新娘要吃「五碗頭」。桌上四角放四個甜杯,杯裡放紅糖,每夾一菜都粘一點紅糖,意取從頭到尾件件甜。新郎新娘要坐在床的兩端吃「合房圓」,即吃甜湯圓,在吃一半之後將剩餘的交換著吃。
午宴結束後,由婆婆或新郎帶新娘出來向親友客人們敬橄欖。敬橄欖的時候要嚴格按照輩序,長輩咬下一顆橄欖,回賜一個紅包,俗謂之「賞面錢」,並送上祝福的話語。

結婚第三天,新娘新郎要舉行「回門」禮,即回新娘娘家。「回門」禮連續三次,俗稱「頭返厝」、「二返厝」、「三返厝」。頭兩次回娘家,新娘新郎需在娘家吃午飯,但要在煮晚飯之前返回。只有第三次才能在娘家過夜。

今天的潮汕年輕人,許多都更喜歡輕鬆隨性的婚禮。而阿伯覺得,這些禮節沿用至今仍未被摒棄,是有它的道理的。潮汕婚嫁習俗不夠文藝,也不夠華麗,卻足以表達新人與雙方長輩對結婚這件事的認真與莊重。


也許這就是潮汕人的「儀式感」吧!

via:留時電影工作

相關焦點

  • 客家人傳統婚俗知多少:「六禮儀式」你能答對幾題?
    樸實無華的客家人作為南方古代漢族移民群體,在生活文化上,向來都是融合的,在婚俗方面的 「六禮儀式」更是向世人展示了一個客家民族獨特的追求幸福的過程,快速現代化的當今,回味傳統婚俗,更像是在細細品味客家人本有的文化,更富記憶。客家傳統婚俗裡的「結婚六禮」,你可曾記得?1、說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其實在客家人眼子裡非常平常的事情,所以上一輩人普遍結婚較早。
  • 明媒正娶:潮汕的傳統婚俗之六禮
    在潮汕人看來,對於婚禮習俗是有一定的講究的,老傳統的那一代人都很注重「明媒正娶」。其禮俗雖各地繁簡有異,但較一致的提法和禮法:提親、合婚、定親、行聘、請期、迎親,俗稱「六禮」。也有將其概括成「四禮」:文定、請期、送聘、迎娶。這些習俗和程序一直都在潮汕地區持續著,但因潮汕人出外發展的人較多,也有很多結合現代程序走捷徑。
  • 三書六禮:古代婚禮中的「三書六禮」,到底是指哪三書,哪六禮?
    結婚是我們人生中的頭等大事,從古至今,每一個人都對其極為重視。關於結婚,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而中國作為5000年的禮儀之邦,對結婚一事自然也有著獨特風採,其中關於結婚的禮儀,就是我們中國人最為看重的部分。三書六禮這個詞,相信大家也都聽過,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為傳統的婚姻習俗禮儀,在古代,每一個結婚都要經過三書六禮。
  • 潮汕婚俗行「六禮」,後生人看去!
    本平臺法律顧問 | 廣東金橋百信律師事務所-林塭豐來源 | 留時電影工作室轉載請註明來源古時婚嫁的「三書六禮」之說,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在某些朝代,男女若是沒有完成三書六禮的過程,這樁婚事是不能被承認為明媒正娶的。今天,大多數地區已經廢棄舊俗,從簡從新。旅行結婚、戶外婚禮、小型茶話舞會成為時尚與流行。
  • 正準備結婚的你,對漢族這些傳統婚俗文化,又了解多少呢
    結婚是人生一大喜事,結婚前後要準備的東西當然也繁亂雜多,因此在這麼重要的時刻,我們可別因為不懂得一些傳統婚俗文化而鬧出笑話來!今天村裡的一個小夥子「勝輝」便來到村東頭拜訪村子裡很有學問的一位老者,這位老者大家都稱呼為「陳老先生」,因為他是一名退休教師,對漢族文化很有研究,村子裡的小屁孩們最喜歡聽講故事!
  • 洛陽婚俗 結婚前規則
    我們了解了當地婚俗,就不會鬧出笑話來。作為一名洛陽人,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洛陽的婚俗。洛陽民間的婚姻成規,到周代「六禮之儀始備」。所謂「六禮」,是指婚姻程式中的六個禮儀階段。時至今日,洛陽民間婚姻程序雖有變異,但自始至終,「六禮」的實質內容無一缺少。今日所行婚禮,仍遵循著說親、合婚、定親、下聘、送好、迎娶等六個階段進行。今天要講的是「結婚前規則」——訂婚的程序。
  • 中國的婚嫁六禮
    而從東漢至東晉更是因社會動蕩,顧不得六禮,僅行拜時(拜公婆)之禮,連合巹儀式也不要了。直到隋唐,皇太子才恢復行親迎禮,帝室成婚也照六禮行事。宋代官宦貴族仍依六禮,中國民間則嫌六禮繁瑣,僅行四禮,省去問名和請期,分別歸於納採和納徵。《朱子家禮》連納吉也省去,僅取三禮,三禮也成為明代的定製。清代僅重納採、親迎二禮,中間加女家鋪房一禮。清代《通禮》載,漢官七品以上才實行議婚、納採、納幣、請期、親迎五禮。
  • 【海豐習俗】婚禮要遵循「六禮」古風 這些風俗你知多少?
    合婚相宜,便行相親。女方到男方家中察看其家庭情況,謂之「踏家風(方)」。若無異議即可議聘和開聘,在十二版紅折帖(婚書)上開列男方聘禮和女方妝奩數目。聘金尾數要有「4」的數碼,諧音「世」,取「世世相傳」好兆頭。
  • 【文化習俗】海豐婚禮要遵循「六禮」古風 這些風俗你知多少?
    合婚相宜,便行相親。女方到男方家中察看其家庭情況,謂之「踏家風(方)」。若無異議即可議聘和開聘,在十二版紅折帖(婚書)上開列男方聘禮和女方妝奩數目。聘金尾數要有「4」的數碼,諧音「世」,取「世世相傳」好兆頭。
  • 八字合婚之六禮
    傳統的婚俗講究「三書六禮」。三書就是指聘書、禮書、迎親書,而六禮就是整個結婚過程中的六個階段: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親。納採:即男家請媒人到女方家提親。若女家同意議婚,則男家正式向女家求婚,正式求婚時需攜活雁為禮,使人納其採擇之意。《儀禮•士昏禮》中說:「昏禮下達,納彩用雁。」
  • 婚俗演變 臺灣人的結婚禮俗是如何變遷的呢?
    嫁娶可謂生命禮俗重要階段之一,在海峽的另一端,臺灣漢人的結婚禮俗又是如何變遷的呢?一百多年前的日據初期,日本人佐倉孫三在《臺灣新報》發表了他對臺灣漢人婚俗的觀察。他說,雖然理想的婚禮應依循「六禮」(問名、定盟、納採、納幣、請期、親迎)來進行,但一般而言都未完整施行。不過,其實當時臺灣上層階級仍保留六禮的規模,十分講究排場。 男女雙方,透過相親、媒妁之言安排結合,便是傳統婚嫁步驟中的「問名」,將新人的生辰八字寫於紅紙上,請算命仙測算彼此是否相配相剋。之後「定盟」,交換禮物,完成「大聘」。
  • 鳳冠霞帔、長袍馬褂、花轎鸞駕,孝義最具傳統的婚俗—賈家莊婚俗
    參加孝義婚禮的朋友,看著隆重而有序的婚禮議程,感受了孝義獨特的婚俗。可以說,孝義最具傳統的婚俗是賈家莊婚俗。孝義賈家莊婚俗產生於宋元時期,發展定型於明清時期,具有古樸而豐富的內容。它以古代婚嫁六禮為基礎,結合當地文化與風俗的特點,演繹、細化並傳承為更為喜慶熱烈的婚嫁禮儀程序,為黃河流域的婚俗文化增添了色彩,是我國婚俗文化多樣化的見證。在長期發展過程中,賈家莊婚俗與當地的民間音樂、歌舞、文學藝術、手工技藝以及社會信仰、倫理道德觀念融為一體,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婚俗活動內容喜慶豐富,全程共有34項。
  • 閩西客家婚俗:新娘入門跨雞而過稱"攔門雞"(圖)
    依循「六禮」的客家婚俗,俗尚風雅地承襲著漢家正脈婚俗的完整禮儀規範。新華社發  「你們結婚時,在著裝上有哪些習俗呢?」在張海森家採訪時,記者問道。  「幾十年前,客家人結婚,用一條長長的紅布紮成兩朵大紅花,戴在新郎、新娘的胸前。」張海森笑道,「我們結婚也戴紅花,但沒那麼大。」他介紹,現在結婚用的客家禮服既可大紅,也可粉紅,還可以穿著顏色稍亮一些的西服。
  • 諸暨婚俗
    一個民族,一個地區都有與眾不同的婚姻習俗。   諸暨曾是越國故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有深厚的文化積澱和歷史傳承。可以說,諸暨民間婚俗既有中國封建社會大體一致的禮儀定規,又有越地獨特的地域色彩。    《光緒諸暨縣誌》記載:婚必擇門第,用士人為媒。女家治酒則為允,續後具饋送,繼行納幣禮。
  • 六禮三步缺一不可,看完都不想結婚了!
    六禮三步缺一不可,看完都不想結婚了!文/蘇四配圖聲明/本號所使用配圖均來源於網際網路,且難以查證著作權人,若有來源我們定會標記,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本號,我們會認真解決!但這僅僅是規定而已,許多國家都打破了這一限制,比如越王勾踐為了增強人力,規定男二十、女十七必須婚嫁。到了晉朝,規定如果女孩到了十七歲還沒有許配人家,那麼官府做媒給你發一個郎君。唐宋兩朝則是提倡早婚的,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詔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
  • 作為茶文化,怎能沒有與茶相關的成語呢,文化大佬都知道!
    很多都是歷史典故傳承下來的精煉短句,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茶既然作為一種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中勢必會產生一些與茶有關的成語。與茶相關的成語你知道幾個?【茶禪一味】中國的茶文化與佛教的關係可謂是密切非常,「茶禪一味」這詞就足以說明一切。
  • 鳳冠霞披,三書六禮,我用最古典的方式說愛你
    「婚姻六禮」首見西周《儀禮》,一篇《儀禮·聘禮》長達幾千字,「六禮」即「六聘」,合起來即三書六禮三媒六證。三書,指下聘禮時往來的程序文書,以顯得莊重和正式。一般包括聘書、禮書、迎書。納吉☞男方知道了女方的生辰八字後,會去廟裡找人進行佔卜測算,如果兩人的八字相合,那麼男方接下來就會準備結婚的相關禮物與結婚事宜。納徵☞過大禮,納吉與納徵都是同步進行的,納徵是說男方將準備好的聘禮送到女方家,禮品和禮金皆有。納徵禮品多少,要看男方家境和當地風俗,納徵是訂婚中最重要的程序。
  • 平遙婚禮的「三書六禮」
    開首寫什麼?想到了「三書六禮」。  少時,在婚禮場合,聽老人們說「三書六禮」,不懂,也不關心。近十年,參與親友婚禮,又聽說「三書六禮」,聽多了,就注意了。漸漸地,知道了三書六禮是婚禮的「憲法」。  什麼叫三書六禮?  「三書」,即聘書、禮書、迎書。是「六禮」中必要的文書。可以說是古代保障婚姻的有效文字記錄,如現代結婚證之意。
  • 古人結婚中的「六禮」原來是這樣進行的!
    古代婚禮分六個階段,俗稱「六禮」。「六禮」在周代就已形成。秦漢以後,六禮逐步形成定製。
  • 從《紅樓夢》的判詞看滿族婚俗
    1 《紅樓夢》賈元春的判詞熟悉原著的讀者應該都知道,《紅樓夢》的當中運用了大量「讖語」的方式進行了創作。而讖語的主要功能就是帶有預言性質,預示著在今後的情節發展中人物命運或者事件的走向。當然,《紅樓夢》裡並非處處都是讖語,很多詩詞的創作都是各個角色在此情此景下抒發情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