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題目下方海豐微聞,一鍵關注海豐最新資訊
舊時婚嫁,均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強調門當戶對,結成姻親。並遵循「六禮」古風,相沿至今。其程序如下:首先由媒人取女方生辰庚帖送到男方家中,將男女雙方生辰請算命先生合婚,認為雙方生肖不會衝剋,就可進行,否則將女方庚帖退回。
合婚相宜,便行相親。女方到男方家中察看其家庭情況,謂之「踏家風(方)」。若無異議即可議聘和開聘,在十二版紅折帖(婚書)上開列男方聘禮和女方妝奩數目。聘金尾數要有「4」的數碼,諧音「世」,取「世世相傳」好兆頭。聘單紅帖由媒人送到女方家中認可,便可送聘定婚。山區客家婚俗,開聘後,女方親屬回家,女方則留在男方家中住宿。
也稱納採(俗稱擔酒)。男方擇吉日將聘金和芝麻、茶葉、豬腳、餅等「四色禮」送到女家。女方受聘後回送糖豆、糯米粿和使君子(吉祥草)。並宴請至親,分發定婚餅給親友。
男方擇定婚期,寫成紅帖送至女家。女方開始備辦嫁妝。出嫁前,女方要請人挽面整容,俗謂「開面」。
男家張燈結彩,門口貼紅對聯。由媒人領花轎至女家迎娶。新娘拜別父母上轎(客家由「好命公」扶上轎)。接著奏樂鳴炮起轎,新娘的兄弟(送嫁舅)、姐妹(送嫁姨)及伴娘等隨轎而行,至男家門口。新郎手執白扇連敲轎頂三下,又用腳踢轎門三下,打開轎門,然後新娘頭蓋紅布由「好命婆」扶出轎門,並邊做四句(吉祥話)邊牽入廳堂。新郎新娘先拜天地,後拜祖宗,再拜父母和伯叔等長輩,然後夫妻對拜。禮畢,送新娘入洞房。當晚睡前夫妻共吃糯米甜丸,稱「合房丸」。
是日午或晚(視中午為正席),男方宴請眾親朋,新郎到各酒席向客人敬酒。新郎、新娘交臂換杯對飲合巹酒。晚上,鄰居男女老少看新娘,吃喜糖,鬧新房。新娘要為長輩及鄰居親朋端盤敬茶,被敬者飲茶後贈予新娘紅包或金銀首飾,謂「壓盤錢」。婚後滿月,新娘外家置辦禮物組織親戚、鄰居等婦女到新郎家做客,新娘置辦午宴盛情接待,俗叫「吃出月」。此外尚有男到女家入門結婚以及童養媳、指腹婚等婚姻形式。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頒布《新婚姻法》,實行男女平等,青年男女多屬自由戀愛,到法定年齡,即到當地民政部門辦理婚姻登記。婚禮亦簡化,結婚時,男方多用單車迎娶新娘和運載嫁妝。學校、機關工作人員結婚,通常舉行簡單的結婚儀式,以茶話會招待親友、同事。並請單位領導作主婚人,新郎、新娘在婚禮上互行鞠躬禮、唱歌等。有的實行旅遊結婚。20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經濟的發展,結婚大講排場,互相攀比,婚娶改用貼著囍字及花飾的小汽車載新娘,並用多輛小汽車載著送嫁舅、姨、親友及彩電、電冰箱、空調等嫁妝,受省城和香港的影響,新娘著白色婚紗,新郎著西裝多改在晚上假座大酒樓舉辦豪華酒宴,新郎新娘在伴郎、伴娘的陪同下,及其父母和至親等在大門口迎送赴宴的賓客。宴會時,主持人致祝賀辭,新郎新娘相互勾手飲「交杯酒」,然後在其父母、至親的陪同下,逐席向來賀的親友敬酒致謝。有的新郎新娘兩家舉行聯婚酒宴。但「六禮」婚俗儀式照舊。
— THE END —
| 海 豐 微 聞 |
新浪微博:www.weibo.com/haifengweiwen
爆料投稿郵箱:herow_@126.com
歡迎加小編私人微信號:18318008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