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億探長」呂樂,在港英政府治下的香港,建立起「金錢帝國」

2021-01-09 時代風雲人物

60年代的香港,那是一個警匪勾結,黑白混雜的年代。在那個年代了,有個貪汙成風,人人有份的組織。那個組織就是當時的香港皇家警察,而我們說的主人公-呂樂,就是這個組織的首腦,當時的香港總華探長。

呂樂1920年生於廣東海豐,20歲那年,他移民到香港,加入香港警隊。那時,才剛入警隊的呂樂是一個制服警員,也就是巡邏大街的警察。每天風吹日曬不說,工資還只有可憐的一點點。但呂樂並不甘心,心思活絡的他在雜差房駐守時,獲得資深探長陳立的賞識和提攜,於1951年由探員升任為探目,同時調任於深水埗警署,於1956年升任為高級探目。擔任期間,最為人稱道的是於1955年大破鑽石山14K群英大會。當時有百餘名14K黑社會份子在鑽石山一所學校內大排筵席,呂樂不動聲色,帶隊一網打盡。自此呂樂以掃蕩黑社會而聞名,亦成為他晉升的功績及基石。

1956年,香港發生右派雙十暴動。由於呂樂對14K及新義安等黑社會的組織及人士十分熟悉,故此其技大派用場,受到高層關注及重用。由於呂樂表現出色,同年獲晉升至新界區探長,駐守荃灣警署。

1962年,警隊重置總探長一職,從10個環頭的10名探長中,選出兩位人選。亦有傳聞指出總探長的重置,實際上是為了呂樂和藍剛而專門設的。同年4月1日,呂樂與深水埗警署探長藍剛一同獲晉升為總探長,前者駐守於香港區,後者駐守於九龍區兼及新界區,同時獲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頒予殖民地警察獎章。

1967年,警隊為了壓制猖獗的貪汙活動,對調了呂樂與藍剛的轄區,以避免他們「在地生根」,發展成為盤根錯節的關係。翌年,看到港英政府即將要成立廉政公署的情況下,呂樂主動請求提前退休,於1973年偕同妻子與8名子女移民加拿大。

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後,因呂樂資產高達五億港元,財富官職不相稱,隨即成為追緝的最大目標。1977年香港法院正式向已經移居臺灣的呂樂追討部分財產,合計港幣九百九十三萬八千二百二元。但臺灣和香港沒有引渡條約,所以無法追繳呂樂的貪汙贓款。

1979年,呂樂於臺灣臺北市東區敦化南路購買了一所公寓豪宅,自此於臺北長居30多年,2010年5月13日,患胃癌末期的呂樂於加拿大病逝,終年89歲。即使廉政公署早在1974年已成立並通緝呂樂,但始終無法將他引渡回港。

相關焦點

  • 「九龍王朝」之五億探長——呂樂(下)
    「九龍王朝」之五億探長——呂樂(下)香港華人大探長 一手打造九龍王朝1972年1月,時任香港九龍區副總指揮的英籍長官葛柏(香港九龍區警察第二位最高負責人)。以太太健康欠佳及自己身體原因,要求提早退休。受「葛柏案」的影響,時任港督麥理浩成立平行於保安局,直接對港督負責的廉政公署(香港回歸前稱為「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廉政公署是與所有政府機關脫離的獨立反貪機構,機構獨立、人事獨立、財政獨立、辦案獨立。大大地加強了其打擊貪汙行為的力度。因此,廉政公署吸引了一大批當時香港的有志青年投身「廉署」。在當時,許多貪官都被「廉署」打下「馬」。
  • 「五億」探長●呂樂
    隨著影視劇中梟雄片大火,讓觀眾都了解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有一段黑暗混亂的時代,那段時間香港最大的「黑社會」就是香港警隊;隨著電影《五億探長雷洛傳》、《金錢帝國》、《追龍》的火熱,將當時香港警隊最有實力的四位華探長並稱四大探長,其中最為大眾熟知的就是電影中的雷洛和顏同,雷洛和顏同的原型就是四大探長中的呂樂和顏雄,不過呂樂和顏雄並不是電影中演的那樣平起平坐
  • 香港第一巨貪——五億探長
    香港的黑幫電影,曾一度為影迷追捧。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其真實性。80%以上的黑幫題材電影,全都取自於真人真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大名鼎鼎的五億探長——呂樂。《五億探長雷洛》、《一代梟雄三支旗》、《跛豪》、《廟街十二少》、《金錢帝國》……以呂樂為角色原型的電影太多太多了。當年,向華強曾經想拍一部以呂樂為原型的影片,曾親自去臺灣對呂樂進行遊說。
  • 」五億探長」雷洛的傳奇一生!
    1940年任職警員,60年代與顏雄、韓森和藍剛合稱香港"四大華人探長",與黑幫勾結收取龐大賄款,呂樂被公認為四人之首,人送外號「五億探長雷老虎」。如果非要在這一個系列中挑出最為經典的,我認為只有兩部,一部是1991年的《五億探長雷洛傳》一部是2009年王晶導演的致敬之作《金錢帝國》。
  • 對《金錢帝國》的深度解讀,梁家輝飾演「港版教父呂樂」終成影帝
    不過《金錢帝國》這部電影的時代背景確實存在嗎?下面小古帶大家進入到當時的世界:首先,為了方便大家下面的閱讀,小古先在此介紹一下劇情:  《金錢帝國》所講述的故事,是絕大多數香港人記憶裡不能抹去的界點:上世紀六十年代英國管治期內,警界曾與黑幫糾結極深,黑白兩道勾結經營非法業務,不僅造成上萬起冤假錯案,更巨貪成風,當時,警隊貪汙受賄是公開的秘密。
  • 「五億探長」呂樂,香港黑幫的保護傘,貪汙無數卻活到90歲!
    相信看過陳奕迅主演的電影《金錢帝國》的應該都知道,上個世紀7、8十年代的香港,政府之間和黑幫之間的聯繫十分的緊密香港的警方幾乎對於黑幫的胡作非為選擇視而不見,甚至有些還和黑幫勾結在一起。這是因為當時的香港各界貪腐風氣盛行,而香港的警方的提款機就是當時的香港黑幫,因此,只要黑幫給香港警方錢,那麼幾乎香港警方就不會管他們。
  • 五億探長——雷洛
    他來到香港後,擦過鞋、賣過報,拉過人力車。20歲加入香港警隊。不久,晉升為新界區探長。呂樂1962年,呂樂獲得英國女皇頒發的殖民地警察獎章。他和另一位知名探長藍剛(四大華人探長*之一)一同晉升為總探長,分別管轄香港區和九龍區。
  • 香港總華探長【呂樂】檔案
    >港督麥理浩的重視下,促成了第二年廉政公署的成立。(因韓德指呂樂有近五億元身家,從此呂樂被媒體冠上「五億元探長」的稱號)11月11日,廉政專員姬達根據《防止賄賂條例》籤署凍結令,凍結呂樂名下的在港財產。
  • 香港總華探長「呂樂」的傳奇人生
    呂樂(Lui Lok),原名呂務樂(又為「慕樂」),海豐鹿境人,為香港五、六十年代警界知名探長。1991年,劉德華主演的《五億探長雷洛傳》上映,呂樂重為人們所知,並引出多部以呂樂為題材的電影。▲《五億探長雷洛傳》劇照然而電影歸電影,現實中的呂樂到底是怎樣的呢?
  • 《金錢帝國:巔峰之戰》將上映,三大影帝針鋒相對,五億探長再現
    2020年7月29日,由王晶和許悅銘聯合執導的《金錢帝國:巔峰之戰》發布了「」版海報,預示著「呂樂傳」又一次要來了。五億探長呂樂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呂樂還僅僅是一個探長,因為在歷次掃黃打黑中屢立功勞,便被提升為了縱橫黑白兩道的九龍總華探長。當時,他與顏雄、韓森和藍剛合稱香港「四大華探長」,其餘三人都以呂樂為首。通過制定的一些地下規則,收取數額巨大的賄賂款,導致整個警隊貪汙風氣盛行。70年代中後期,香港成立了廉政公署,開始了有名的「打老虎」行動。
  • 《金錢帝國:巔峰之戰》將上映,三大影帝針鋒相對,五億探長再現
    五億探長呂樂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呂樂還僅僅是一個探長,因為在歷次掃黃打黑中屢立功勞,便被提升為了縱橫黑白兩道的九龍總華探長。當時,他與顏雄、韓森和藍剛合稱香港「四大華探長」,其餘三人都以呂樂為首。
  • 「五億探長」——警察管黑幫,黑幫管治安
    ,移民大量湧入香港,而港英政府統治力量薄弱,甚至無力提供一些基本的公共服務和治安保護,於是默許幫會壟斷這些政府缺位的社區公共服務(如接駁水、電,承建棚戶區住宅),並把幫會作為控制香港社會的輔助工具。香港警界與黑幫的「結盟協作」,正是港英當局這一政策結出的惡果。香港警方警力不足,而黑幫已在相當程度上控制各社區,不能不利用黑幫來維持社區的「治安」,出了案件,往往要黑幫交個人頂罪完事;香港警察的薪資低,又法治鬆弛腐敗滋生,警察便普遍用黑幫做代理人,向經營非法生意的場所收取保護費。很多警察都拿不止一份「薪金」。
  • 伍億探長呂樂晚年回憶:60年代香港黑社會遠沒有外界傳言那樣猖狂
    當時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曾並稱為港界四大探長。但這所謂的四大探長長久以來都是香港廉政公署在籍的通緝犯。香港警界的至暗時刻時任港島總華探長的呂樂便通過勾連各方勢力逐漸做大。無論是黑白兩道當時只要提及呂樂的名字無人敢表示絲毫的不尊重。實際情況是,當時的所有黑幫都要看香港警隊的臉色行事。
  • 香港「五億探長」呂樂去世 傳奇一生被拍成電影
    港「五億探長」呂樂去世 曾貪5億巨款被通緝34年在溫哥華墓園的靈堂,中間放有棺木,靈堂照與被廉署通緝多年的「五億探長」呂樂攝於1970年代的相片極為相似。圖片來源:香港明報中新網5月21日電 香港明報援引加拿大《明報》消息,1960年代叱吒香港警界及黑道的「五億探長」、被稱為「四大華探」之首的呂樂已去世,20日在加拿大溫哥華舉殯。出殯墓園禮堂外花圈寫有「呂樂先生千古」等輓聯、靈堂遺照相信是70年代拍攝的呂樂照片。香港廉政公署表示,暫未能證實呂樂的死訊,需要時間向有關方面求證,目前呂樂仍在通緝名單上。
  • 五億探長雷洛(呂樂)一
    1920年5月16號出生於廣東省潮循道海豐縣附城鎮鹿境鄉新南村,後來全家人偷渡去香港。又名呂務樂,人稱樂哥、阿叔,有「五億探長」的稱號。香港警察隊刑事偵緝處前總探長,在任時期建立了一套與黑社會制度相關的貪汙機制,後淪為香港通緝犯。1990年代後的香港電影,把4位通緝犯,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並稱「四大探長」。2010年5月13日,呂樂於加拿大病逝。
  • 「五億探長」真實原型呂樂不滿《五億探長雷洛傳》電影情節
    「五億探長」真實原型呂樂,花名「雷老虎」「五億探長」;劉德華飾演的電影《五億探長雷洛傳》中雷洛的原型其實便是此人。在60年代的香港,呂樂、韓森、藍剛及顏雄並稱「四大華人探長」 ,其實韓森、顏雄都是呂樂的晚輩,只有藍剛才是和呂樂同級的總華探長。論資歷、人脈、勢力操控的層面上看,呂樂可以說是四人之首。
  • 洪門往事|香港四大探長(上)
    香港變得風聲鶴唳,11月,港英政府成立英軍遠東司令部,徵招了大量男丁入伍,組成休斯兵團。原來很多警員也調來前線防禦。因為人口激增,治安混亂,又因為大量警員去了前線,於是港英政府大量徵招警員。1940年11月,有很多香港的年輕人應聘警員,其中有三位20多歲的年輕人,日後成為叱吒香港的風雲人物,他們就是呂樂、韓森、曾啟榮。
  • 東聯社老大沙皮狗以及胞兄豬油仔,成就了呂樂成為「五億探長」
    五六十年代,是香港警隊最黑暗的年代,呂樂在1962上成為了總華探長,和藍剛、韓森、顏雄並稱「四大探長」,地位攀升至權力高峰,在香港控制了全港警務運作,成為了當時最叱吒的風雲人物,可以稱得上呼風喚雨、權勢滔天。
  • 從香港電影觀感CID時期叱吒風雲的四大探長
    翌年,李修賢、任達華等人主演的《四大探長》熱映,一時帶動了傳記類梟雄片的興起。近年來,王晶成功炒了冷飯,拍攝了同題材的《金錢帝國》。CID時代出名的華人探長不少,但香港電影卻成功固化了其中最為有名的四大探長,雖然故事進行了演義,但卻會讓觀眾了解到那段貪腐盛行的CID年代以及四大探長的叱吒風雲。
  • 五億探長雷老虎的真實故事--非常傳奇!
    廣東汕尾海豐鶴佬人,香港警察隊刑事偵緝處前總探長,在任時期建立了一套與黑社會制度相關的貪汙機制,後淪為香港通緝犯。1990年代後的香港電影,把4位通緝犯,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並稱「四大探長」。報告稱呂樂在70年代中期到了溫哥華,安頓家人後自己逃到臺灣。2004年,84歲的呂樂在臺灣接受雜誌訪問時,被問及會否回港,他直言在港已沒有相熟朋友,相識的都在臺灣,其中包括香港藝人曾志偉的父親曾啟榮,對方也是潛逃臺灣的華探長。呂樂傳奇一生曾被改編成電影《雷洛傳》,由香港藝人劉德華擔任男主角雷洛。呂樂家財難以估計,在他離港前,更有傳其身家達到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