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華為雲EI問鼎國際圖像識別領域「世界盃」

2020-12-28 環球網

【環球網智能綜合報導】近日,在第四屆國際圖像識別競賽WebVision中,華為雲EI 以82.97%的準確率擊敗來自全世界的94支參賽隊伍獲得冠軍。WebVision 競賽由蘇黎世聯邦理工(ETH)、Google Research、卡耐基梅隆大學(CMU)等共同組織,是目前圖像識別領域最權威的競賽之一,被業界譽為人工智慧「世界盃」,接棒曾經推動計算機物體分類準確率超過人類的ImageNet 競賽。

WebVision競賽要求參賽的AI模型將1600萬+張圖片精準分類到5000個類目中。大賽所用數據集直接從網際網路爬取,沒有經過人工標註。因此數據中含有很多噪音,且數據類別的數量存在著極大不平衡,相較於 ImageNet,WebVision 難度提高許多,同時也更加貼近於實際應用中的場景。

WebVision競賽展示了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另外一種可能性:基於弱監督學習,深度學習可以不再以人工標註數據為基礎,人工智慧有望真正擺脫「人工」。

此次競賽中,華為雲EI基於ModelArts訓練大規模圖像分類模型,基於先進的分布式訓練方法,可以縮短超大規模數據集的訓練時間。利用伴隨圖像數據的文本描述信息,融合文本與視覺多模態特徵,通過訓練過程中的動態評估識別並剔除大量噪聲數據,並進一步通過知識蒸餾降低噪聲對模型訓練的影響,最終在完全沒有人工標註的情況下,從網際網路上自動爬取的大規模數據集上進行學習,訓練得到準確率82.97%高精度模型。

華為雲EI在本次比賽中運用的圖像識別技術,可廣泛用於通用物品識別、圖像/視頻標籤等領域。近十年來計算機視覺取得的進展離不開大量人工標註的數據集,但由於人工標註需要較高的成本,幾乎不太可能構建包羅萬象的超級數據集。網際網路上存在幾乎取之不盡的無標註圖像數據,利用這些數據的周邊文本等信息作為帶噪聲的弱標註數據進行學習,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圖像識別對人工標註的依賴。

華為雲EI在視覺研究領域有著豐富的技術積累,在6 月14日-19 日舉辦的CVPR2020(國際計算機視覺和模式識別大會) 中,華為貢獻論文34 篇,涵蓋遷移學習、半監督學習、網絡架構搜索、模型算子優化、知識蒸餾、對抗樣本生成等前沿領域。展示了華為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強大的人才儲備、科研底蘊和創新能力。

華為雲EI在行業應用上亦有豐富的商用實踐經驗。目前,華為雲EI內容審核、人臉識別、圖像搜索、視頻分析等服務已經成功應用於網際網路、媒資、園區、物流、工業等行業。華為雲還將圖像識別技術應用於天文、氣象等領域。2019年基於華為雲圖像識別能力,在上海天文臺與國際組織SKA(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 合作的項目中,科學家們僅用10.02 秒即完成了對 20 萬顆星體的識別,同時可以準確地對某一類星體進行定位,傳統方式完成如此大量的星體識別工作需要 169 天時間。

相關焦點

  • 網易AI Lab問鼎ACCV 2020細粒度網絡圖像識別賽
    近日,第十五屆亞洲計算機視覺學術會議ACCV 2020(Asi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國際細粒度網絡圖像識別賽公布最終成績,網易AI Lab以71.4%的準確率擊敗了來自全球的569個頂尖計算機視覺團隊,從超過1000份方案中脫穎而出
  • IDC發布雲AI Cloud市場報告,百度智能雲在機器視覺、NLP等領域排名...
    12月23日,全球知名諮詢機構IDC發布《中國人工智慧雲服務市場 研究報告(2020H1)》報告,在中國AI公有雲服務市場,百度智能雲市場份額排名中國第一。這是百度智能雲連續三次在AI Cloud市場排名第一。其中,百度智能雲在人體識別、圖像視頻、NLP(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市場份額第一,整體行業用戶認知度最高。IDC表示,百度智能雲的AI應用全面開花,並在多行業落地。
  • 微軟圖像識別系統準確率世界第一
    12月11日,在日前舉辦的第六屆「ImageNet圖像識別大賽」(ImageNet image recognition competition)中,微軟研究院的計算機圖像識別系統成功在幾個類別的測試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同時也擊敗了包括谷歌、英特爾、高通以及其他一些初創企業和學術實驗室的產品
  • HMS生態進一步完善,圖像超分及人臉識別帶來全場景應用創新體驗
    「耀星計劃」是華為於2017年底宣布啟動的一項扶持計劃,旨在圍繞HMS的AI、Iot、AR/VR、服務直達等領域,提供創新支持、營銷資源輔助、雲基礎設施資源優惠、開發支持等諸多舉措,構築創新生態沃土,多維度激勵和扶持開發者,支持創新應用的落地。
  • 再造城市縱橫線:華為雲Stack的交通智能生長邏輯
    交通行業智能升級,華為雲準備了哪些手段和工具?大國大交通,強國強交通世界上所有大城市毫無例外都經歷過交通擁堵。交通空間由簡單到複雜,現代城市交通已不是各個要素的簡單疊加,而是各要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有機系統。面對城市日益嚴峻的交通問題,過去的思維模式和解決方案已經捉襟見肘,城市現代化進程加速,交通行業的問題反而加重。
  • 華為雲: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所以當初我們禁住了誘惑,不去碰小靈通,集中力量在3G上做到了世界第一,才有了今天的華為,這就是聚焦」,張宇昕說。 什麼是「敢於投未來」?華為內部一直有個研發的「三代戰略」,目的就是要去做長期的技術準備和技術投入。
  • 一張貼紙破解頂級FaceID,華為新研究讓人臉識別不再安全
    最近,來自莫斯科國立大學、華為莫斯科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們找到的新型攻擊方法,讓已經廣泛用於手機、門禁和支付上的人臉識別系統突然變得不再靠譜。在這一新研究中,科學家們只需用普通印表機打出一張帶有圖案的紙條貼在腦門上,就能讓目前業內性能領先的公開 Face ID 系統識別出錯,這是首次有 AI 算法可以在現實世界中實現攻擊:AI 人臉識別系統在正常情況下的分類效果,它識別出了特定的人:Person_1。
  • 雲視頻,華為雲新的「殺手鐧」
    具體而言,華為云云原生基礎設施解決方案能夠在四個方面幫助企業:第一,降本增效方面,華為雲第二代「零損耗」裸金屬容器解決方案,引入容器全卸載、網絡硬體直通、動態ENI(彈性網絡接口)等新特性,相比第一代裸金屬容器,成本下降30%、網絡性能提升40%。
  • IDC最新報告:百度智能雲AI Cloud連續三次第一 用戶認知度最高
    12月23日,全球知名諮詢機構IDC發布《中國人工智慧雲服務市場 研究報告(2020H1)》報告,在中國AI公有雲服務市場,百度智能雲市場份額排名中國第一。這是百度智能雲連續三次在AI Cloud市場排名第一。其中,百度智能雲在人體識別、圖像視頻、NLP(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市場份額第一,整體行業用戶認知度最高。IDC表示,百度智能雲的AI應用全面開花,並在多行業落地。
  • 曠視、商湯、雲從、依圖,人臉識別四大獨角獸的「落地大戰」
    曠視科技積極部署商業化落地,也是人臉識別頭部企業商業化落地競爭白熱化的縮影。商業鐵律告訴玩家們,技術落地才是價值的證明。被稱為人臉識別四大獨角獸的商湯、雲從、曠視、依圖創業者們,近些年來紛紛從學術界走向商業世界,在金融、安防、醫療、交通等領域激烈廝殺,搶奪市場,證明價值。從技術角度來說,人臉識別的頭部玩家們差距細微。人工智慧雖然火熱,但九成企業仍然虧損。
  • 尋路者華為雲:在產業AI迷宮裡走直線
    在麥圖的解決方案中,監控視頻中的飛機圖像可以被及時捕捉,確定位置與速度,計算兩個飛機之間的運動軌跡,再根據其他的關聯數據進行認證,確保飛機之間不會發生碰撞,即使有發生碰撞的風險,也可以提前預知。從監控視頻中識別對象然後加以計算推理出結果,這聽上去是再典型不過的AI產業應用了。
  • 國際乒聯總決賽誰將問鼎中原?22日下午,我們共同見證
    國際乒聯總決賽誰將問鼎中原?16位的頂級運動員……即將於11月19日至11月22日在鄭州奧體中心體育館舉行的中國·鄭州2020國際乒聯總決賽群雄逐鹿,誰將問鼎中原?
  • 【第一集】世界盃官方紀錄片1930—1950年代的世界盃
    國際足聯世界盃(FIFA World Cup),簡稱「世界盃」,是世界上最高榮譽、最高規格、最高競技水平、最高知名度的足球比賽,與奧運會並稱為全球體育兩大最頂級賽事,甚至是影響力和轉播覆蓋率超過奧運會的全球最大體育盛事。世界盃是全球各個國家在足球領域最夢寐以求的神聖榮耀,也是各個國家(或地區)所有足球運動員的終極夢想。
  • 華為雲擎天架構技術再突破
    近日,華為雲擎天架構調度算法團隊打破了51項由全球優化算法領域權威機構SINTEF維護的PDPTW榜單紀錄,成為中國研究機構中最多紀錄的保持者。這也是繼今年GECCO國際會議摘得運籌優化算法賽道雙榜首後,華為雲在分布式雲資源調度、智能決策與優化等技術領域的再一次突破。
  • 從數據集到2D和3D方法,一文概覽目標檢測領域進展
    霍夫變換(Hough transform)是圖像處理過程中一種識別圖像中幾何形狀的基本方法。舉個例子,針對人臉跟蹤問題,[13] 使用了一種基於梯度的霍夫變換來定位眼睛虹膜的位置。但是,對於非單視點(SVP)標準的圖像,這樣的變換無法直接用於特徵識別。[14] 提出了一種解決該問題的數學模型。
  • 自主掌控AI迭代,華為雲ModelArts Pro讓模型越用越精準
    他表示華為雲 AI 訓練營致力於構建一個以 AI 為主題的分享、討論交流圈,會不定期通過「華為雲 AI」公眾號發布 AI 課程、大咖分享、線下活動信息、技術解讀、行業應用和實踐案例。
  • 光遇華為版百度雲_華為雲計算ie 培訓 百度雲 - CSDN
    可見,傳播的力量足以改變世界。但關於傳播學的一個事實卻讓我們頗為尷尬: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傳媒實驗室研究人員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假新聞在社交媒體的傳播速度是真實新聞的6倍,且假新聞更容易得到轉發。相比涉恐、自然災害、科學和財經等領域的假新聞,虛假政治新聞傳播速度之快、範圍之廣更為明顯。
  • 四年雲戰爭,華為打出了什麼結果?
    華為雲的發展也確實受到一些阻礙。2019年初,華為內部爆出的萬字長文也讓外界一探華為雲的發展問題;2020年4月,華為雲發生大面積宕機,也引發外界對華為雲發展的擔憂。 正如任正非所言的,「我們是一個傳統的硬體先進的公司,世界上轉型為軟體先進公司的例子還沒有」。
  • 華為雲擎天架構 引領雲基礎設施升級
    【中國,深圳,2020年5月20日】2020年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雲CTO張宇昕介紹了華為雲最新推出的華為雲擎天架構,並發布由擎天架構加持的「零損耗」裸金屬容器解決方案,引領雲基礎設施升級。華為雲通過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成為政企智能升級的首選,智能世界的黑土地。」
  • 騰訊雲小微&騰訊雲智能鈦聯合團隊獲國際口音英語語音識別賽冠軍
    近日,語音研究領域頂級會議Interspeech2020召開,在本次大會的口音英語語音識別挑戰賽上,騰訊雲小微&騰訊雲智能鈦聯合團隊在口音英語語音識別賽道中以大幅領先的成績獲得冠軍。  Interspeech是由國際語音通信協會ISCA組織的語音研究領域的頂級會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