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隔壁泡菜的選秀到國內的各種綜藝劇本,這幾年時常能看到關於節目造假的行為。
其實日本綜藝也有很多的造假事件,可能由於節目熱度並沒有其他國家的高,也就並沒有被眾人熟知。
節目的製作現場
比如之前富士電視臺的一檔叫做「矛盾大對決」的節目。
這檔節目是以矛和盾典故為基礎的讓節目組事先邀請兩組嘉賓對決。
然而,在2013年10月20號播出的節目中,通過調換影片的順序和修改比賽規則,用剪輯的方式,使原本輸了的那組嘉賓贏了比賽。
最後事情被曝光,節目也被停播了。
還有TBS電視臺之前播出的一檔名叫「消失的天才」的節目。這檔節目是向人們介紹風靡一時的天才如今的現狀。
實際播出時的畫面
在介紹消失的棒球天才時,通過將資料影像加速,讓觀眾誤以為選手可以投出比實際上更快的球,以此強調這位選手的天才之處。
後被網友翻出了原視頻,證實了電視臺的造假。最終,此檔節目也被叫停。
TBS的另外一檔節目「瘋狂的旅行」,這是一檔拍攝不同職業,比如登山家或者是生物學等人的一段旅程。
實際播出時的畫面
在2019年8月11號播出的尋找珍稀爬蟲類生物的時候,被發現的四種生物都是節目組提前準備好的。最後由於販賣店家的告發,節目也停播了。
還有前一段時間引起公眾關注的 「雙層公寓」,也被曝光其中引起嘉賓被誹謗中傷的一巴掌,其實是節目組讓女嘉賓扇的。
出事的女嘉賓
由於網絡暴力,最後女嘉賓選擇了自殺。事情的影響過於惡劣,最後節目也宣布停播。
日本電視臺也有造假的節目。
一檔叫做 「直到世界的盡頭ItteQ」 的高人氣節目。在介紹寮國當地的祭典時,被網友發現有的祭典是節目捏造的,現實中並不存在。
但由於節目本身超高的人氣,電視臺並沒有叫停節目,只是停止製作了這個類型的內容,而且今年節目又開始製作結束祭典的內容。
最近的造假節目,則是由MBS製作在TBS旗下電視臺播出的 「請教之前與之後」 。
在今年6月23號播出的內容中,本來在節目中應該試吃被指導的女嘉賓種植的番茄,但實際上試吃的是節目組買來的番茄。
事情敗露後,節目組以 「內容是教導觀眾怎麼種番茄」 和 「並沒有說明試吃的是女嘉賓種植的番茄」 之類的藉口來逃脫處罰,該節目也並沒有被叫停。
以上各種可以看出,基本牽扯上造假,節目就會被叫停,然而下面這個發生人身事故的節目,卻安然無恙。
TBS電視臺,製作了一檔不定期播出的運動娛樂節目 「SASUKE」,其前身節目名為「筋肉番付」就曾在錄製時發生過事故:其中一名參賽者失去意識,而另外一名參賽者則下半身癱瘓。如今的「SASUKE」,也時常在收錄中出現參賽者不同程度骨折的問題……
節目畫面
日本綜藝造假的處罰比事故還嚴重,那麼為什麼還要造假呢?
最主要的理由是理想和現實的差異。
像是前文提到的「消失的天才」這檔節目造假的理由就是為了更好的體現受訪者的天才程度,所以加快了視頻的播放速度。
報導原文
就像是新聞報導中上智大學的教授所說。許多造假都是為了呈現更好的畫面。雖然想法是好的,但是選擇了錯誤的手段。
其次是收視率的壓力。
同國內的節目一樣,日本的節目製作的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贊助商。
前文提到的造假的節目itte Q的部分贊助商
對於itte Q這樣非常燒錢的節目,維繫或者找到新的贊助商爸爸就非常重要。
製作經費一覽(2018)
如此一來,收視率作為最直觀的數據就變的非常重要,所以節目組在這樣的壓力下,選擇了造假讓節目變的更有趣來吸引觀眾。
對於今年,疫情也成為了一個理由。
像是前文提到的 「請教之前與之後」這檔節目就是以疫情期間的工期短為理由推脫造假的處罰。而日本的節目製作者也的確在疫情期間遇上了很多的困難。
最直觀的變化就是,嘉賓人數的減少以便拉開距離,擋在嘉賓之間的亞克力板也成了擋住飛沫的必需品。
像上圖這樣,原本是介紹嘉賓挑選的餐廳並在餐廳錄製的節目,也被迫在錄影棚裡錄製。
對於外出採訪的工作人員來說,口罩更是必須品。
當然更多的則是視頻連線來進行採訪。
疫情爆發之後的高離職率,則讓本來就以工作量繁重的電視臺雪上加霜。
人手不足相關新聞報導
除此之外,電視臺惡劣的工作環境也是讓工作人員偷懶的理由。關於電視臺工作人員的繁忙程度,日本甚至有漫畫來吐槽這件事。
封面
有很大的率做無用功,比如搜集600個橡果這樣的麻煩的工作;儘管不是嘉賓,卻必須穿著玩偶裝出鏡,並且要求動作是專業水平;基本禁止做指甲,以便隨時讓手入鏡;給視頻打馬賽克需要很長的時間。
當然,以上這些都不是節目組理所當然造假的理由。
根據雅虎網上的數據,74.2%的用戶並不認同造假。
同樣是造假,有人是好心,有人則是惡意。但大部分還是在認真的製作節目。希望日本的電視臺能繼續做出好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