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細究其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17世紀的一種叫做Zuppadel Duca 或稱作Zuppa Inglese的義大利西北方甜品,但真正的提拉米蘇則一直要到二十世紀60年代才在義大利威尼斯的西北方一帶開始出現。當地人採用Mascarpone cheese(馬斯卡彭芝士)作為主要材料,再以手指餅乾取代傳統甜點的海綿蛋糕,加入咖啡、可可粉等其他元素。配方很簡單,卻將芝士、咖啡與酒香三種西方食品的獨特風味,揉合於一身,毫不留情地搶去了芝士蛋糕的風頭。甜與苦就像天使與魔鬼,和諧而又衝突地結合起來。
版本一
關於提拉米蘇的由來,流傳過許許多多不同的故事,比較溫馨的說法是一個義大利士兵即將開赴戰場,可是家裡已經什麼也沒有了,愛他的妻子為了給他準備乾糧,把家裡所有能吃的餅乾、麵包全做進了一個糕點裡,意為帶我走,那個糕點就叫提拉米蘇。每當這個士兵在戰場上吃到提拉米蘇就會想起他的家,想起家中的愛人。
版本二
這個版本則更有童話的味道,一個叫Fvan的男生愛上了一個叫Jane的女生。男生堅信名稱與Tianned相似之處的「提拉米蘇」蛋糕會為他帶來好運。於是他用了許多個日夜,自己照著提拉米蘇的製作方法,做出了一個非常精緻的蛋糕,並將這個蛋糕命名為「提拉米蘇的愛」。之後女孩吃到了這個蛋糕,感受到了濃濃的愛意。後嫁給了男孩。之後這個故事便在鄉鎮上廣為.流.傳。提拉米蘇蛋糕便成了愛與情的代名詞。直至今日。當提拉米蘇那香甜的口感回味在女孩口中時,相信心裡也會是無比甜蜜的。
一直以來提拉米蘇是代表愛情的,一位畢業於法國藍帶的大師說:義大利語「提拉米蘇」,是帶我回家的意思。它在義大利是每一位媽媽的拿手糕點。並不是表達愛情,而是讓子女回家!
媽媽做好了提拉米蘇,在等兒女回家吃飯……
而在義大利,傳統的提拉米蘇是軟質的,不成形的裝在盆裡,用勺子挖到自己盤子裡吃。馬斯卡彭奶酪、酒、可可粉、咖啡就決定了它的柔軟溼潤。
做法
食材
步驟
1.把戚風蛋糕片成約1.2釐米厚的2片;
2.然後用模具壓出花型,備用;
3.製作奶酪糊:雞蛋黃+細砂糖+香草精攪打至粘稠順滑的程度;
4.將蛋黃糊加入到已經攪拌至順滑的奶酪裡,攪拌均勻;
5.吉利丁用冰水泡軟後隔水融化,加入到上一步的奶酪糊中拌勻,可以隔水攪拌一下,讓其更順滑;
6.鮮奶油打至6-7分發(粘稠但還略可流動);
7.將鮮奶油加入到步驟4的奶酪糊中,用橡皮刮刀拌勻,這樣馬奶酪糊就做好了;
8.將慕斯圈底部包上錫紙,並把一片蛋糕工片放入慕斯圈內,然後將咖啡加水加咖啡酒混合好,用刷子均勻的刷在蛋糕片上,要讓蛋糕片完全浸滿咖啡液,不夠就再調一些;
9.倒入一部分芝士糊;
10.再放一片蛋糕片,並刷咖啡液。再倒入一部分芝士糊,表面用抹刀抹平,放入冷藏1夜後,用吹風機吹吹四周後脫模;
11.表面先撒一層咖啡粉,然後放上花片在撒糖粉就可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