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子綁88歲老母,這種事歸結起來,已逝的老父有責難辭

2020-12-28 江風獨葦

為爭房產,兒子把多年不曾贍養的88歲老母親捆綁了6個小時之久。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居家廣西的李某,因為父母在北京有一套房子,老父於2008年去世。去世前老父留下遺願:待老母百年之後,房子歸兒子李某繼承。

李某父母育有四個兒女,李某是獨兒,他上面有三個姐姐。老父臨死留下遺囑,把房子留給李某這根獨苗,其內心思想不外乎這兩點:一是按照傳統繼承理念,財產歸兒子繼承;二是立下遺囑,避免日後老母百年後,姐弟發生財產紛爭。

李某得了老父一言九鼎的遺言,對於北京這套房子最終歸屬於自己已經沒有異議了,料理了父親的後事之後,抱著篤定的心事,回到廣西過自己的生活了。

這一走就是十二年,李某從未回北京關照看望一下老母親。老母親的生活起居全由三個姐姐輪流著照顧。

今年初,李某突然返京。他或許意識到自己「欽定」的房產存在某些危機,並認為家住北京的二姐對他的威脅性尤其大。於是把此前贍養老母的二姐趕走了。

李某的做法,也招致了年事已高的老母親反感,母子間也有了矛盾。

9月12日,李某再次與母親起了衝突。母親說,以後要把房子分給四個兒女,不能給李某一個人獨佔。

此話一出,正言中了李某的心病上,情緒激動的李某也不顧老母已是88歲高齡,一把推倒了她,情緒失控地衝地上的母親大嚷:叛徒,背叛了我父親的遺願!

處於無助的老母親大聲呼叫著,李某為了不讓人聽見,就用平日買菜的繩子把老母親的手腳綁住,並將一塊抹布堵住了母親的嘴……

近日,海澱檢察院批准逮捕了李某。

出現這樣的事情,李某的老父親如若地下有知,也要愧疚不已了。生前巴巴地希望自己死後,能讓兒女們平平安安;想不到的是,連累老妻的晚年也過得坎坎坷坷。

你想,88歲高齡的老太太,這些年如果沒有三個女兒輪流照顧,這日子能靜靜美美地過來嗎?靠兒子?這兒子一走十二年杳無音訊,把這老母親拋在千裡之外不聞不問,靠得著嗎。

如果憑著父親的一句遺囑,就可以老母不侍奉,財產可以輕鬆得到,對於三個姐姐的累年累月的侍奉,老母親將何以面對?

李某的母親說,房子由四個兒女分,李某不能獨佔,這是作為在母親的位置上所說出的較為公道的話。手心手背都是肉,為什麼你李某不管不顧還要獨吃?

如今,不孝兒被檢察院批捕了,88歲的老母親的心,外人也可以想像,那個滋味並不好受。

這該怪誰呢?細叨起來,這個事還是要歸咎於十二年前死去的老爺子呀。

總是因為重男輕女,總是因為遺囑太過簡單。沒有責任和義務的兒子可以繼承遺產,而履行著子女責任和義務的女兒卻沒有繼承權,這樣的遺囑,囑咐得不明不白,豈不是與在世的老太太過不去嗎?

相關焦點

  • 重陽節時話孝賢 家有孝子父母安
    「浙江孝賢」去年舉辦了第一屆,當時就湧現出了不少感人故事和典型人物:在杭州,有照顧11年癱瘓老母的女兒黃菊花;在奉化,有侍奉好友雙親50年的李國興;在上虞,有7歲背著母親上學的曹秋芳……今年,第二屆「浙江孝賢」評選活動徵集1000多個孝賢故事,在全省各地創造了一股關注孝賢、談論孝賢、評點孝賢的良好氛圍。
  • 55歲陳瑾與哥哥都不婚,88歲老父緣何接受?可參考84歲牛犇的晚年
    55歲陳瑾與哥哥都不婚,88歲老父緣何接受?可參考84歲牛犇的晚年!隨著人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以及思想也來越開放,很多人都選擇了晚婚、甚至不婚,只要經濟實力允許,一個人的生活也照樣可以多姿多彩。在《魯豫有約一日行》中,55歲的演員陳瑾在談及自己演藝生涯以及對演戲的看法後,也提到了自己感情觀。在陳瑾看來,一個人一輩子始終時跟自己相處,自由就是孤獨地站立,不依戀、不懼怕,結婚生子並不是人生必要的程序,相對而言,她很享受這樣的一個人獨處地時光,沒有必要一定要去追求大眾潮流,從陳瑾的言行中也不難發現她骨子裡就是一個特立獨行、乾脆利落、不喜歡按照常規出牌的人。
  • 責難與自殺
    責難,在否定他人的同時,也在竭力地肯定自己,事後美化自己的動機,又一次加深了對自己的肯定。責難的動機,也有善意與惡意之分,無論善意惡意,我們從心裡上都很難接受別人的責難,因為每個人內心深處都保留著一份最後的尊嚴,它隨年齡成長,隨閱歷堅硬,即使再強大,也會有自己的底線,被傷害之後,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 誘捕野生斑鳩給老父補補,他攤上事了!
    誘捕野生斑鳩給老父補補,他攤上事了民間環保組織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該男子被判參加3次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活動「我93歲父親的身體不好,想蒸2隻野生斑鳩給他補補卻沒想到野生動物不能吃,現在很後悔,以後再也不會幹這種事了。」8月27日,在長沙市開福區人民法院湘江環境資源法庭,被告席上的趙某非常懊惱。今年防疫期間,他先後誘捕了4隻野生珠頸斑鳩,並宰殺了其中2隻食用,被長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起訴。這也是長沙市首例由民間環保組織提起的、市區兩級檢察機關共同支持起訴的公益訴訟案件。
  • 老年悲歌——來自老父老母的生存報告(一)
    這本書不僅僅展示了老父老母的生存困境,而且呈獻了走出困境的錦囊妙計。無論您家是否有年邁的父母,這部催人淚下、讓人為之感嘆唏噓的報告文學都值得您一讀。那天晚上,80多歲的夏大爺幾乎沒什麼感覺就暈倒在地上,他想站起來,但就是怎麼也掙扎不起來……他心裡很明白,或者說他其實很明白自己的處境:如果遠在上海的女兒這時碰巧回來,就有救了,否則只有等待死亡。
  • 古鎮板浦謝子鯨孝子牌坊
    古鎮板浦謝子鯨孝子牌坊姚祥麟《板浦春秋》謝子鯨,《海州文獻錄·卷十一·人物》載:「字開溪,海州人,五歲而孤,事母張氏至孝。母卒時年已九十,之鯨猶哀毀盡禮如孺子。道光初,邦人公舉孝行。」他吃苦耐勞,而且省吃儉用,與同夥出外都是在小飯鋪吃飯、小客棧住宿;他往往多喝湯而少吃飯菜,到付帳時卻從來不講究不計較,按份照攤,因此大伙兒皆歡喜與他外出,瞧得起他的人品,並在板浦流傳下「喝湯也算錢」的俗語。謝子鯨正是靠勤勞儉樸、南跑北波梢風沐雨做生意,積累了不少錢財,在板浦街上建造了房院,在附近鄉村購置了田產,成了鎮上有名的富人。
  • 男子為爭奪房產捆綁88歲老母長達6小時,還朝其大喊「叛徒」
    為爭奪房產,多年不盡贍養義務的李某,把88歲的老母親捆綁起來,長達6個小時。近日,海澱檢察院批准逮捕了李某。李某的父親於2008年去世,臨終前許諾將自己名下的房產在李某母親百年後,由李某獨自繼承。之後,李某就回廣西生活了。
  • 別責難,也別畏懼責難
    在心靈告誡我之前,我一直懷疑自己勞動的價值和品級,直到時日為它們派來一位褒揚者或詆毀者。可是現在,我已明白,樹木春天開花夏天結果並不企盼讚揚,秋天落葉冬天凋零並不害怕責難。尤為喜歡紀伯倫散文中的這句話。他的一生,顛沛流離,貧困孤獨,疾病纏身,卻將愛和美作為信仰。別發出責難,也別畏懼責難。
  • 孝子問字,結果心神不寧,且看測字先生是如何說的
    相傳在北宋朝仁宗當政時,一座不大的古鎮之內,有著一名孝子。此人三十餘歲的年紀,上有老下有小,雖說家中不是那麼富裕,但是妻子賢惠,孩子聽話,生活也是和和美美。此人只有一位年邁的老母親,年歲也已到了花甲之年。就在這一日,老母親卻是突然之間,身體不適,孝子趕緊請來大夫,為母親診治。
  • 得知路遙死訊,老母每天坐在村口,等著兒子回來
    在路遙七歲那年,家裡實在窮得揭不開鍋了。一天清晨,路遙生父帶著他,前去投奔他的大伯。將他扔下後,就一個人偷偷離開了。路遙年紀雖小,卻已經明白很多。這裡,將是他的新家。膝下無子的李桂英,見到路遙的到來,自然是滿心歡喜,把他當親生兒子對待。那個年代,很多人都吃不飽飯,路遙也不例外。老母為了能讓他吃上口飯,甚至不顧臉面,出去討飯。路遙看在眼裡,心中自然悲憤。
  • 責難到你為止,苦難到誰為止?
    就如蔡英文在公教年改「修法」後發表的演說,感謝公教人員扮演「中流砥柱」,聲稱任何代價她將一肩扛起,「所有責難到我為止」。這些,句句都是空話,看不出負責之意。在這種情況下,不難想見人們很快就能聽到蔡英文的演說,暢談她「前瞻」及「建設」美好臺灣的願景。當然,如果民眾喜歡溫馨、動聽的演說,蔡辦可以源源不絕地供應,那裡有全套人馬不分日夜地為蔡英文撰寫講稿,供百姓取暖。
  • 劉百忍先生老父去世在祭祀悼唁會上的祭文
    農村人對逝世的老父老母講究隆重的祭祀,一般停屍三到五日,其間舉行悼唁祭祀活動,出殯的先天舉行祭祀,一般要寫作一篇對死者的追憶文書,也就是祭文,當眾唱讀,下面是我村賢人劉百忍先生老父逝世,我代為寫的祭文,以饗讀者。
  • 中年老母的6大幻覺,看完二胎都不敢生了......
    何止中年老母有幻覺,中年老父現在還在幻想啤酒肚能自己消失.
  • 喜歡你,想把你綁起來.
    等了好久一美的懸疑驚悚電影《分裂》終於有了資源。周末的時候趕忙看了一發,還蠻刺激噠。簡稱「一個男人綁了三個女孩想吃掉她們」的故事。今晚推薦你們。女孩們全然搞不清楚狀況。而就在這時,門開了。剛才綁她們的男人搬凳子走了進來。
  • 洛克菲勒家書:拒絕責難,拒絕推委
    不過,我不認為他們的才幹不可匹敵,但令我疑惑的是,他們似乎無堅不摧,總能輕鬆擊敗你們的競爭對手。我想知道,你施了什麼魔法讓他們有那種精神的,難道是金錢的力量?」    我告訴他,金錢的力量當然不可低估,但責任的力量更是巨大。有時,行動並非源於想法,而是源自攬起責任。標準石油公司的人都有負責精神,都知道「我的責任是什麼?我做什麼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
  • 自製人力板車載母遊全國 「孝子」王凱重慶開講孝道文化
    主辦方供圖 華龍網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2日16時20分訊(記者 李華僑)年近六旬的兩兄弟,拉著由板車改造的「房車」,載著年逾八旬的老母,徒步30多個省份…… 在許多人看來,這簡直想都不敢想, 但這確實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
  • 中年老母的養娃悲催經:有多少錢,咱辦多少事
    有沒有錢?夠不夠用?怎麼去賺?這,應該是女人的每日三省吾身。這話不能再贊同,真是我這個中年老母的真實寫照。曾幾何時,我哪用擔心錢,即使賺得不多,也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自從養娃,變成了,教育大咖的公眾號,正在團心水已久的繪本,錢夠不夠啊、又在團思維啟蒙課,錢夠不夠啊、鄰居詢問到適合娃的體能課,要不要一起團,錢夠不夠啊……看到我這麼糾結,隊友提醒,之前已買過不少繪本故事書,咱領著孩子重新讀,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 孝子能批量製造麼
    本期主持:高路  10月30日,中華小孝子培養工程在中國兒童中心啟動。中國倫理學會慈孝專業文化委員會計劃用五年時間,在全國培養百萬4至6歲的中華小孝子,並倡議天下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有孝心,為孩子做孝道榜樣。教育工作者認為,4-6歲是培養孩子孝心的最佳時期。
  • 都知道黎山老母,黎山老母真實身份到底是什麼呢?
    《西遊記》是一部經典的神魔小說,這裡面必然少不了這位令人捉摸不透的人物。她的出場次數雖然少得可憐,但是不難看出這位神仙的好心腸。她憑藉自己的才智試探唐僧一行人的真心,也在危急關頭給孫悟空指點迷津。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猜測呢?其實也算捕風捉影。
  • 不孝子為爭奪遺產捆綁88歲老母長達6小時
    為爭奪房產,多年不盡贍養義務的李某,把88歲的老母親捆綁起來,長達6個小時。近日,海澱檢察院批准逮捕了李某。李某的父親於2008年去世,臨終前許諾將自己名下的房產在李某母親百年後,由李某獨自繼承。之後,李某就回廣西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