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氣溫是一天比一天冷,保溫杯成了小朋友出門的必備物品,保溫杯一般都是採用不鏽鋼材料,人們一度認為:不鏽鋼材質的杯子的安全性僅次於玻璃杯,排名第二,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來看下近期發生的一件事。
隱形炸彈
在養生面前人人平等,即便曾經叱吒風雲的明星也是如此。
黑豹樂隊已經成立了近30年了,這樣一支創造了無數經典的搖滾樂隊,2017年演唱會宣傳時,黑豹樂隊鼓手趙明義端著保溫杯,喝著枸杞茶引爆網絡。
於是保溫杯成了「萬能養生杯」,就是這樣一個萬能養生杯,差點成了「奪命杯」。
1月3日,在四川綿陽楊女士的保溫杯在毫無徵兆的條件下爆炸了,那個聲音真的如炸彈一樣,天花板直接穿了個洞。
好在當時沒有人在現場,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好端端的保溫杯怎麼就爆炸了呢?
據悉,這個保溫杯裡當時泡有枸杞,這就是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保溫杯中放入了養生類的枸杞、紅棗等以後,枸杞和紅棗泡完後吸水膨脹,更為關鍵的是這些材料極容易發酵,發酵會產生氣體,使得保溫杯內壓強持續升高,當壓力超過杯子承受極限時就會如同炸彈般爆炸。
去年8月份一個女孩可就沒這麼幸運,福建福州一個23歲女孩子,在用保溫杯泡紅棗10天後,打開保溫杯被杯蓋炸傷眼球。
每年這樣的案例非常多,這僅僅是不鏽鋼保溫杯的一個危害,其實下面幾種危害也不容小覷。
重金屬超標
關於重金屬超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這幾年關於重金屬超標的新聞很多,重金屬會對人體產生不可逆的損害,可謂是危害巨大。
重金屬元素,一般是指在標準狀況下單質密度大於4500kg/立方米的金屬元素,區別於輕金屬元素(如鋁、鎂)。常見的重金屬元素有鎘(Cd)、汞(Hg)、銀(Ag)、銅(Cu)、鋇(Ba)、鉛(Pb)等。
當重金屬進入人體後,會對人體的神經形態、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帶來不同程度損害。
保溫比多採用不鏽鋼材質,實際上在鋼冶煉過程中會加入鉻(Cr)、鎳(Ni)、錳(Mn)、矽(Si)、鈦(Ti)、鉬(Mo)等合金元素改善了鋼的性能使鋼具有了耐腐性,就成了不鏽鋼。然而加入的這些元素並不穩定,很容易被液體浸泡出來,在人的體內富集,從而損壞人體器官。
2016年央視就曝光了很多淨水器產品不合格,重金屬超標問題,2020年10月央視對50種保溫杯進行安全性檢查,檢查結果讓人大跌眼鏡,19種保溫杯重金屬超標。
密封圈有毒
隨著人們對於重金屬問題的關注,很多人都會注意不鏽鋼材質,只有食品級304不鏽鋼才不會有重金屬進入水中。
人們過多的關注了杯子本體材質,忽略了杯子配件問題,保溫杯配件包括吸管、密封圈,很多廠家採用劣質PC塑料,這種塑料價格便宜,遇熱會釋放雙酚A,這是一種有毒材料,能讓小孩子前期性早熟,甚至會帶來整個神經系統問題。
上面列舉了都是保溫杯的缺點和危害,不是不讓大家買,關於怎麼選不鏽鋼保溫杯文末會詳細介紹。
日本人不用保溫杯裝熱水
對於保溫杯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日本品牌保溫杯在知名品牌保溫杯中佔比很高,但是你知道日本人基本很少用保溫杯裝熱水,而是裝冰水。
日本介紹介紹保溫杯,都是這樣介紹有強大的保冷效果,人家根本沒有提熱水這事。
這裡並不是說,保溫比在冰水條件下產生有毒物體出來,實際上跟日本人的生活習慣有關係,日本人從小愛喝冰水,孩子水壺裡永遠都飄著冰塊,甚至零下幾度的冬天都是如此。
日本人對於中國人愛喝熱水表示不可思議,他們認為保溫杯放熱水就是浪費。
塑料杯更安全
塑料杯外觀漂亮容易攜帶,由於前幾年塑料會預熱釋放雙酚A,會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傷害,因此很多人就先入為主塑料杯裝熱水有毒,甚至致癌等說法。
實際上,塑料杯只需要注意材質,一般來說塑料杯底都有一個三角符號裡面有一個數字,代表了這個塑料杯的特徵,數字代表性能如下。
塑料瓶看底部三角形內數字:1號PET:耐熱至65℃,耐冷至-20℃。2號HDPE:建議不要循環使用。3號PVC:最好不要購買。4號LDPE:耐熱性不強。5號PP:微波爐餐盒、保鮮盒,耐高溫120℃。6號PS:又耐熱又抗寒,但不能放進微波爐中。7號PC其它類:水壺、水杯、奶瓶。
一般水杯都是7號,這種塑料不僅耐溫能力強,還十分穩定,正常使用不會釋放有害物質,從安全性角度要比不鏽鋼杯子更安全,最起碼不會爆炸。
寫在最後
其實,事情都有兩面性,塑料杯確實不錯,但是想要保溫它還真辦不到,這事還得保溫杯才能解決,如何選擇安全保溫杯,注意以下三點即可:
1.要看保溫杯不鏽鋼材料,目前常用不鏽鋼有3種型號,分別為304、316、201,304不鏽鋼是目前國際公認的食品級不鏽鋼,是絕對安全的材料;316不鏽鋼屬於醫用材質,比304更好,但成本很高;201不鏽鋼可就不怎麼樣了,經常加熱會釋放有害物質;
2.看杯蓋材料,保溫杯杯蓋採用PP材料最佳;
3.保溫杯泡紅棗和枸杞時,可以反覆開關瓶蓋,釋放氣體後再旋緊,避免存放太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