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樹先生》:一個被時代遺忘在樹上的人

2020-06-21 耶米看電影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華語電影市場充斥著一眾沒有營養的圈錢影片:各種綜藝節目的大電影,沒有笑料的喜劇片,或者單純以流量明星為中心的無腦片。以此為代價,讓我們國內的電影事業停滯不前,落後歐美不說,還被印度、韓國趕超。


《Hello!樹先生》:一個被時代遺忘在樹上的人


要知道,我們以前可是拍出《鬼子來了》、《霸王別姬》這些歷史留名的牛X電影,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選擇《寄生蟲》、《三傻大鬧寶萊塢》來進行一場電影精神之旅。


《Hello!樹先生》:一個被時代遺忘在樹上的人


你也不能指責什麼,因為這本身就是由市場決定的。

但是,華語片中也有意外的存在,偶爾誕生的一兩部電影,也會技驚四座,成為話題中心。今天耶米要推薦的電影,是由王寶強主演,韓傑執導的《Hello!樹先生》


《Hello!樹先生》:一個被時代遺忘在樹上的人


電影一經上映,就被《失戀33天》的巨大市場號召力所淹沒,以至於很多人並不知道那個時候誕生了這部超越時代的佳作。

後來隨著在線影視的普及,這部電影才重回大眾視野,並成為很多影評節目的話題作品。

電影上映於2011年,單說時間恐怕讓很多人覺得蒼白無力,但如果說這一年還上映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速度與激情5》、《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等電影,相信可以回憶起來的事情應該不少。

《Hello!樹先生》:一個被時代遺忘在樹上的人

樹先生並不是一個超能力「患者」,也沒有帥氣倜儻的外表,驚為天人的才華,他遊手好閒,活得失敗,如同魯迅筆下的諸多文學形象,是掙扎在社會底層苦苦求生的人。

他站在街上,你會視若無物,跟你講話,則會敬而遠之,這不是歧視,而是實實在在的社會百態。

所以電影在上映之後,不僅票房不如人意,口碑也兩極分化,有人覺得電影很直白,就是在賣慘,也有人覺得電影很無聊,沒有視覺特效、打打殺殺,還有人能看出電影背後存在一些深刻含義,卻也是淺嘗輒止。

《Hello!樹先生》:一個被時代遺忘在樹上的人

直到最近,隨著自媒體的興起,樹先生終於在樹上被叫醒了。

但由於電影本身的高質量,以至於許多認真看片的人都驚呼看不懂,這激發無數閱片達人反覆刷片,以一種視死如歸的精神,來解密這部突然崛起的高贊電影。

綜合而論,主流自媒體對「樹先生」的解說,有如下兩種判斷:

《Hello!樹先生》:一個被時代遺忘在樹上的人

耶米在刷了N遍電影之後,認為以上解讀都是可行的,電影中給了足夠多的線索來支持開放性劇情的延伸,這方面,編劇可以說是完全參透了一千個讀者的基本準則。

上一部讓耶米看得如此費力的電影還是馬丁斯科塞斯的《禁閉島》,榮格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導,加上超現實主義鏡頭,讓一個本來密閉的故事線變成了多重故事線的發散和想像,「是作為一個壞人苟且,還是成為一個好人死去?」一部電影,兩個截然相反的故事,在同一鏡頭下,悄無聲息重疊匯聚,以至於結局,都變得不那麼重要。

所以,當導演和編劇把觀眾當做高智力玩家的時候,他們就會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與觀眾玩兒一場燒腦遊戲。

1、樹先生的破碎人生

樹先生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在家排行老二,哥哥崇尚自由,打扮怪異,在那個年代被視為不安分子,弟弟則屬於被寵愛的對象。

1986年的一天,派出所把哥哥當做流氓抓起來,樹先生的父親很生氣,把哥哥吊樹上打,並失手勒死了他。

《Hello!樹先生》:一個被時代遺忘在樹上的人

當時的那一幕成為樹先生心中永遠的陰影,給他悲劇的一生埋下種子。

許多年後,樹先生在修車廠修理汽車,每天除了鑽車底盤燒電焊,就是在村子裡四處閒逛。

當時的村子,正面臨著經濟發展,徵地建廠的現實局面:礦業公司入駐,「太陽新城」安居房建成,每天被廣播洗腦,承諾他們的未來十分美好,而這不過是提醒人們,要與舊時代道別,拆遷迫在眉睫。

只是樹先生似乎並不在乎,他喜歡這樣悠閒的生活:工作不忙、兩三個朋友、還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小幻想----當個幹部維持社會治安。

但人生並不是一帆風順,一連串的事件,讓樹先生措手不及。

事件A:工傷

《Hello!樹先生》:一個被時代遺忘在樹上的人

樹先生燒電焊弄傷了眼睛。

弟弟來探望,扔下一千元就走人,還抱怨他什麼事也幹不了。

修車廠老闆來探望,不是為了撫恤傷者,而是當面辭退他,並索要門店鑰匙。

受個傷生個病,便知人情冷暖,這話一點不假,樹先生掙扎地活在社會底層,就如同荒野裡的動物,恢復全靠自己舔傷口。

事件B:相親

《Hello!樹先生》:一個被時代遺忘在樹上的人

樹先生的相親對象小梅是一個啞巴,她父母開了家按摩院,住在縣城。

樹先生熱情而真誠登門拜見,小梅冰冷卻惶恐一臉不悅,整個相親過程,兩個人都無法溝通,一個聽不懂,一個不會表達。

當樹先生跟媒人提及小梅「不會說話」想打退堂鼓的時候,媒人一句「小梅要是沒有毛病,她能看上你啊!」直抵樹先生的軟肋:他的條件太差,不會有人喜歡。

事件C:下跪

《Hello!樹先生》:一個被時代遺忘在樹上的人

在好友高朋的婚禮上,樹先生被二虎羞辱不說,還被要求當著眾人的面給他下跪,不然就要修理他。

二虎仗著有姐夫(村長)撐腰,全然把身邊人不放在眼裡。

在樹先生僅存的一絲尊嚴下,他到了人少的地方,才撲通一聲跪在二虎面前,並蜷縮成一團,軟綿綿如同一灘泥巴,當他被攙扶到床上,一句「活著沒意思」就正式揭開他精神世界崩潰的序章。

《Hello!樹先生》:一個被時代遺忘在樹上的人

至此,樹先生的人物形象已然立體豐富:他自卑,卻又樂觀,他偶爾驕傲,人卻善良,他想要有朋友,身邊人卻視他為玩笑,他渴望親情,卻無時無刻不被親人傷害。

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啊!

樹先生的身上,承載了太多太多負能量的產物,即便如此,他還是一臉笑容,面對每一個惡語相向的人。這裡面,有階級分化,也有社會歧視,但更多的,是冷漠和冰冷。

於是,影片中,他緊緊握住億馨的手,希望他能帶自己逃離這片苦海,但億馨卻不聲不響離開,根本沒把他放在心上。

2、迷宮深處的隱晦鑰匙

這部電影的晦澀之處在於:你無法確認影片中進入樹先生臆想世界的時間點。

關於這個問題,網上有多種版本解讀,但耶米今天有自己的見解可供探討,在進入正題前,我們需要思考如下幾個問題:


《Hello!樹先生》:一個被時代遺忘在樹上的人

讓我們來一一解答:

解析a:樹先生不僅瘋了,還瘋得徹底。

【論證】樹先生在最後時刻看到小梅的幻象(小梅是啞巴,卻在那個時刻可以說話),導演為了佐證事實,還安排第三方視角(麵包車司機),能看到樹一人走路向前,但在樹的主觀視角,小梅始終陪著他。

解析b:樹先生上樹分兩個階段,一是精神層面,二是現實層面。

【論證】樹先生的人格一直不穩定(影片中有多次臺詞暗示),但在新婚前夜,弟弟對自己的毆打讓樹一度迷茫,陷入自我意識領域,開始對現實世界進行否定,並希望死去的哥哥可以來拯救自己,所以這也就是樹先生精神層面爬上樹的時間點;而新婚當天,由於樹先生釋放了自己的精神世界,開始映射並影響現實世界,使得他對於現實世界的真實性發生動搖,哥哥和父親,這些死去的人頻繁出現,使得他在洞房時刻竟然回憶起童年的陰影畫面,哥哥被勒死的絕望掙扎,樹先生接受不了,才正式爬到樹上,這是第二時間點。

解析c:臆想中包含有夢境,夢境裡可以拆分出臆想。

【論證】這是樹先生臆想世界對現實世界的入侵,主要講述的就是他的人格逐步崩潰的過程,所以很多鏡頭既有夢境的荒誕,也有臆想的魔幻,比如在火堆旁勒死父親,就是夢境和臆想的結合;影片後半段的超現實事件頻頻出現,是因為我們都被導演的鏡頭帶入了樹先生的臆想世界之中,所以會有很多不合邏輯的細節出現。

此時,讓我們再回到影片最隱晦的部分:時間點(鑰匙)。

在文學創作的過程中,作者往往會給讀者留後門,通俗稱謂彩蛋,因為讓人廢寢忘食去研究自己布置的迷宮特別有趣----所謂深藏功與名,就是此般道理。

樹先生的獨白是很容易被忽略的細節之一,因為有了這一概念,就意味著部分劇情是以第一人稱的主觀描述展開的。

①「我總是夢見我爸」(6分52秒)

《Hello!樹先生》:一個被時代遺忘在樹上的人

影片開始不久就進入了樹先生的獨白,這裡暗示,我們所看到的場景和描述,都有極強的主觀因素,而夢見爸的場景,則表明樹從小就有心理創傷:父親披黑大衣勒死哥哥,自己只能袖手旁觀。

一種無力感和對世界的惶恐不安,早已在樹心中萌芽。

②「每次看見小莊,我總能想起我哥」(12分24秒)

《Hello!樹先生》:一個被時代遺忘在樹上的人

此時的樹先生意識還很正常,自己有工作、有朋友,生活過得去,整體也沒什麼煩惱,無外乎一些人的嘲笑,他都習以為常,畢竟明天還將如此。

③「活著沒意思」(32分29秒)

《Hello!樹先生》:一個被時代遺忘在樹上的人

在樹先生經歷了事件ABC之後,工作丟了,相親不如意,尊嚴全無,可以算得上慘不忍睹,他待世人真誠,卻被回應以謾罵和嘲諷。

這裡,是樹先生現實世界開始崩潰的時間點。

④「爸」(38分16秒)

《Hello!樹先生》:一個被時代遺忘在樹上的人

億馨本來是樹先生對於希望的一次嘗試,然而,兒時的玩伴早已面目全非,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和對樹先生的不屑(覺得他穿著邋遢)。

希望破滅,臆想世界開始入侵現實:推門而入的父親,還有扭曲的鐘表。

⑤「救救我」(51分43秒)

《Hello!樹先生》:一個被時代遺忘在樹上的人

弟弟把樹先生最後的尊嚴摧毀,還把他的人格踐踏得體無完膚。

他終於崩潰了,現實世界對於他而言是苦難、是絕望。

於是他向自己的臆想世界求救,換來的便是意識對現實的全方位入侵:此後的劇情就是幻想與現實交融,並逐步進入樹先生的臆想深淵。

3、魔幻籠罩下的現實主義

《Hello!樹先生》:一個被時代遺忘在樹上的人

影片後半段,當樹先生的現實世界變得支離破碎,臆想世界佔據主導的時候,一場魔幻現實主義的狂歡便開始上演:未卜先知小莊遇難,預言二虎會有麻煩事,提前告知村裡會停水……

現實和想像的邊界模糊不清。

以至於初次觀影,你會覺得真的是樹先生的任督二脈被「打」開,成為傳說中的神算子。

然而客觀事實就隱藏在一閃而過的鏡頭中:樹先生爬在樹上瘋瘋癲癲,一個人對著空氣自言自語。

《Hello!樹先生》:一個被時代遺忘在樹上的人

小梅忍受不了這一事實回了娘家,母親和弟弟搬進了新房,樹先生則被自己的親人和朋友遺棄在舊時代的牢籠之中,任由他掙扎、生存和毀滅。

樹先生最終放棄了現實,沉浸於荒誕的臆想世界,因為在這裡,他可以決定所有人的命運,可以獲得生而為人的尊重,甚至可以和礦業公司老總一起剪彩、暢談未來。他既是樹上的瘋子,也是「現實」的大仙。

這是最為無奈的選擇:當你改變不了世界,也改變不了自己的時候,就只能依託臆想,苟延殘喘。

天空一片血紅,人們急匆匆朝著生來就確定好的方向奔忙,樹先生卻失去了方向,一棵樹成了他唯一能抓牢的根基。

《Hello!樹先生》:一個被時代遺忘在樹上的人

總體而言,《Hello!樹先生》是國產電影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它的現實意義以及隱喻價值可以秒殺很多同類型電影。

一個被時代遺棄的人,沉浸於自己的臆想世界尋求安慰,這不可謂是對現代社會的控訴和反抗,但生而為人,就沒有簡單可言。

借用電影《七宗罪》的臺詞:「世界如此美好,值得為之奮鬥。我向來只相信後半句。」

(原文發表於「耶米看電影」公眾號)


相關焦點

  • hello樹先生,hello瘋掉的我們
    所以《hello樹先生》在眾人的口中變成了小眾片,就像王寶強演的樹一樣,他成為絕望小鎮裡的小眾群體。但這部片子又不像大多數小眾文藝片一樣,晦澀冷門,多次獲獎已經表明他在評委和觀眾心中的地位。近十年中國高速發展,但我們依然是一個農業大國。
  • 《hello,樹先生》王寶強的封神之作,每個人都可以是樹先生
    Hello,樹先生 近來,無意間看到了王寶強主演的《hello,樹先生》,覺得好奇,就看了下去。看完後覺得極度壓抑。連續幾天腦海中都有樹先生的身影。每每想到樹先生就有一種很悶氣的感覺,極為不舒服,所以寫了一篇關於此電影的解說舒發積鬱的心情。
  • 《Hello!樹先生》每個村頭都有一個樹先生
    生活過農村或者小縣城的人看了《樹先生》都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似乎每個村頭都有這麼一個傻子,他們無所事事,到處遊蕩,被人調笑。因為跟傻子一起能帶給正常人優越感,所以人們也挺喜歡這些傻子,給他遞煙,請他喝酒,調侃地叫他某總、某長,他就笑得更歡了。總是笑著的傻子背後有多少辛酸?他們又是怎麼變成傻子的?
  • 淺析《hello樹先生》,孤獨的靈魂掛在樹上,乾枯的肉體醜態百出
    影片中,樹先生在一家修理廠工作;人人稱一聲&34;;被別人邀請喝酒。看起來,人緣很好,足以在這個小村莊立足。而影片一轉,樹先生電焊時傷了眼睛,老闆來醫院看望。樹先生努力睜開受傷的眼睛,保證可以回廠工作。話音剛落,老闆馬上結算工資,要求交出鑰匙。樹先生臉上堆起的笑容一點點黯淡下去,但或許是為了維護最後的自尊,樹先生還在極力推辭工資,強調自己不需要錢。
  • 《Hello!樹先生》樹為什麼瘋了?詳解一個他逐步瘋掉的真實軌跡
    不用一句臺詞,不用任何表情,就這麼一個動作,就把樹先生這個小人物刻畫得入木三分、傳神至極。通過本片,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正常人是如何一步步瘋掉的真實軌跡。一、沒有面子本片的片名頗可玩味,「hello」,透著戲謔、調侃;「先生」,透著尊重、禮貌;而「樹」,是本片主角的名字。把這三個詞連在一起,一種反差、不協調的意味油然而生。這是眾人對樹的態度,樹有心以先生自許,奈何旁人以hello待之。
  • 從視聽語言、隱喻象徵、現實啟發解析《hello!樹先生》的魅力
    下面,本文就從視聽語言、隱喻象徵、現實啟發來解析電影《hello!樹先生》的獨特藝術魅力。 第三層:樹=精神的寄託。 首先,樹本身代表著王寶強所飾演的樹先生本人,影片裡的人都叫他樹先生,樹便是他對外的稱號。 其次,樹代表著樹先生對於童年的記憶。小時候,他看到哥哥被父親失手在樹上勒死,這段經歷,讓「樹」的形象深深植根在他心中,勾起他對過去的痛苦回憶。
  • 深度解析王寶強演技巔峰之作《hello!樹先生》的藝術魅力
    下面,本文就從視聽語言、隱喻象徵、現實啟發來解析電影《hello 樹先生》的獨特藝術魅力。中國有句古話:「樹挪死,人挪活」,意思就是樹如果給挪走了,就可能枯萎了,但人如果在一個地方待久了、悶了,換個地方也許就活過來了。結合影片描述故事的現實背景來看,樹先生所在的村裡,人們正從傳統的農業時代走向工業時代,土地被無良的商人佔領, 大家通過拆遷拿錢,搬了新房,一步步離開這個土生土長的地方。秩序在變化,人們告別一個時代,走向另一個未知的時代。
  • 深度解析王寶強演技巔峰之作《hello!樹先生》的藝術魅力
    影片用「樹先生」人生命運的改變,來展現人性的荒誕和反映整個社會文化變遷和新舊秩序的衝突,質樸感人,發人深省。下面,本文就從視聽語言、隱喻象徵、現實啟發來解析電影《hello!樹先生》的獨特藝術魅力。首先,樹本身代表著王寶強所飾演的樹先生本人,影片裡的人都叫他樹先生,樹便是他對外的稱號。其次,樹代表著樹先生對於童年的記憶。小時候,他看到哥哥被父親失手在樹上勒死,這段經歷,讓「樹」的形象深深植根在他心中,勾起他對過去的痛苦回憶。
  • 《hello樹先生》第一次完整看一遍,到現在都沒緩過來
    別人都叫他「樹」或者是「樹哥」。而對於「hello,樹先生」這句對於這部影片的氛圍實際上是非常不搭的。整個村子瀰漫著一種過時,一種土味兒,而對於「hello,樹先生」這句話,就好像是村子裡即將邁入現代文明,而樹先生是這部影片中始終停留在過去,進入不了新時代的那個人一樣。
  • 解析王寶強《Hello!樹先生》,其實每個人都是樹先生!
    這部電影還是很神奇的,他甚至有莫言小說早期的樣子,每一個有鄉村經驗的人,都會都被帶進一個微妙的現實哀愁裡面,裡面運用了超現實的手法,看完之後就會讓人覺得世間無比荒涼、親人之間相互仇恨,朋友之間相互利用,夫妻之間相互欺騙,唯一的溫暖就是樹先生和小梅的愛情,但是在冰冷的現實面前還是不堪一擊,樹先生的一生都是在這種低氣壓的環境下生存的,生活中有很多像是樹先生這樣的人存在。
  • 每個人都想苟且又驕傲的活著——《hello,樹先生》
    樹先生》才會在2011年上映即撲街後的今天風靡朋友圈,寂寞的網友給《hello,樹先生》各種全新的解讀,現在的樹先生變得不再平凡。,稱讚的背後儘是尖酸刻薄的挖苦,就連小孩子也要和他槓上一槓,所以在村裡,樹先生是一個沒有尊嚴,體面和話語權的邊緣人。
  • 《hello!樹先生》
    用晚飯時間,和樓下發改兄弟看完了一直想看的《hello!樹先生》。
  • 《Hello!樹先生》:這部王寶強的巔峰之作,有我們每個人的影子
    不用一句臺詞,不用任何表情,就這麼一個動作,就把樹先生這個小人物刻畫得入木三分、傳神至極。通過本片,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正常人是如何一步步瘋掉的真實軌跡。一、沒有面子本片的片名頗可玩味,「hello」,透著戲謔、調侃;「先生」,透著尊重、禮貌;而「樹」,是本片主角的名字。把這三個詞連在一起,一種反差、不協調的意味油然而生。這是眾人對樹的態度,樹有心以先生自許,奈何旁人以hello待之。
  • 《Hello!樹先生》樹為什麼瘋了?詳解他逐步瘋掉的真實軌跡
    通過本片,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正常人是如何一步步瘋掉的真實軌跡。一、沒有面子本片的片名頗可玩味,「hello」,透著戲謔、調侃;「先生」,透著尊重、禮貌;而「樹」,是本片主角的名字。把這三個詞連在一起,一種反差、不協調的意味油然而生。這是眾人對樹的態度,樹有心以先生自許,奈何旁人以hello待之。
  • 《Hello!樹先生》王寶強演技巔峰之作
    但是,看了《hello!樹先生》,我被他的演技深深折服,王寶強火的實至名歸。《hello!樹先生》也讓王寶強獲得了最佳男主角和亞太電影獎。很多人說王寶強戲路太窄,演技平庸,細細品來,《天下無賊》裡的傻根,《唐人街探案》裡的唐仁以及本片裡的樹先生,卻每一個都是完全不同的角色,看完你會發現,戲裡每個角色都被他演成了自己,沒有絲毫表演痕跡。
  • 《Hello!樹先生》王寶強演技巔峰之作
    但是,看了《hello!樹先生》,我被他的演技深深折服,王寶強火的實至名歸。《hello!樹先生》也讓王寶強獲得了最佳男主角和亞太電影獎。很多人說王寶強戲路太窄,演技平庸,細細品來,《天下無賊》裡的傻根,《唐人街探案》裡的唐仁以及本片裡的樹先生,卻每一個都是完全不同的角色,看完你會發現,戲裡每個角色都被他演成了自己,沒有絲毫表演痕跡。『大道至簡』『基本上都是在演自己』是對他演技最好的肯定。
  • 《hello,樹先生》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你真的看懂了嗎?
    《hello,樹先生》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你真的看懂了嗎?看完這部電影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壓抑,是那種要看一個周《新聞.聯播》才能緩解過來的壓抑。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東北地區的平凡村莊裡,有一個叫樹的人,他生活在村裡的最底層,沒有話語權,不為人傾聽。
  • 豆瓣評分7.9分《hello!樹先生》:關於生存空間的思考
    豆瓣評分7.9分《hello!樹先生》,我不止一次地看過。作為東北鄉村出生長大,家附近就有煤礦的我而言,影片中的場景,讓我想起我小時候的家,熟悉又陌生。梁漱溟《人生與人心》中講道,人的一生,一直在處理三種關係:人與物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自己內心之間的關係。梁漱溟提出的人的一生,要處理的三種關係,放在首位的是人與物的關係。
  • 《hello!樹先生》,「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松子長相一般,自幼遭父親嫌棄,長大後苦苦尋覓真愛而不得,其中一個藝術家男朋友給她留下了一張寫有「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字條,然後去臥軌自殺了。做人太難了。活著不易,尤其是在這個物慾橫流,盛行攀比和人踩人的世界,能夠好好活下去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hello!樹先生」是王寶強飾演的樹收到的一條簡訊,來自於他相親遇到的啞女小梅。
  • 《Hello!樹先生》:被現實拋棄的樹先生,夢境成為唯一解脫方式
    時隔九年,樹先生再一次走進人們心中,大概是因為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樹先生。樹先生的一生是不幸的,他是迷茫、失落、無助以及幻想的集合體。無論是誰,都能在樹先生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在2011年11月,《Hello!樹先生》一上映就受到許多觀眾的青睞,大多數人以為有王寶強主演的片子,一定是搞笑有趣的。結果卻大失所望,之後票房一路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