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言「要命」本就是美國政壇的傳統

2020-12-23 北晚新視覺網

近日,「淡化及否認新冠疫情」被美媒評為「年度謊言」。理由很簡單:別的謊言騙錢,這個謊言要命。

暗黑評選,背後是血淋淋的事實。當下,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近1800萬,死亡人數高達32萬。這場危機對於美國來說,本不是無法防禦的「天災」,卻在美國政府一誤再誤下,演變成了無法收拾的「人禍」。《美利堅民族史》一書中寫道,「政府的一句謊言可以使數千人喪命,甚至伏屍百萬。」疫情以來美國政府的所作所為,再次印證了這句話。

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 | 工作人員為顧客測體溫 圖文無關

疫情初期,川普政府無所作為、幸災樂禍,叫囂「疫情有助於加速製造業回流美國」。當疫情在美國迅速蔓延後,他們不是一心抗疫,而是不斷編造各式各樣的謊言,麻痺大眾、瘋狂甩鍋。「新冠肺炎是大號流感」「注射消毒劑可治新冠」「不戴口罩沒關係」」「WHO偏袒中國」……種種言論,已然到了褻瀆科學、愚弄民眾、利令智昏的地步。「謊言越離譜、疫情越糟糕」,白宮掩耳盜鈴的謎之行為,不僅使美國成為全球疫情「震中」,還激化了種族歧視、貧富差距等一系列本就嚴重的社會矛盾,讓「燈塔」神話碎成渣渣。

說起來,「謊言要命」其實在美國政壇不算什麼新聞,只是一種傳統操作。類似「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之類,不知製造了多少死亡悲劇。這些謊言既對外,也對內,曾有統計指出,美國總統競選承諾的兌現率是5%,上臺後的撒謊率是100%。疫情期間,總統帶頭、政客附和,撒謊成性、打壓科學,活脫脫一個美版「皇帝的新衣」,不僅把政治搞得烏煙瘴氣,更拉低了美國社會的認知水平。不乏美國人真去嘗試川普推薦的注射消毒液等「自殺式療法」,還有大量人至今仍堅持疫情根本不存在,政治「反智」愚弄民眾至此,實在悲哀。

政客的謊言變成死神的鐮刀,是美國民主制度缺陷逐步積累的必然結果。儘管美式民主總是自詡法治信仰堅定,糾錯能力強大。可事實上,法律不過是權力可以隨意打扮的小姑娘。白宮動輒打壓異見者,真話根本沒有存在空間;防疫不力造成人間慘劇,政客無一人被問責。看似「三權分立」互相制約,實則種種監督機制都不痛不癢。在這樣的制度下,有權無責的政客無所顧忌、信口開河,一心攫取政治私利,什麼「民主」「自由」都成了笑話。

美國「年度謊言」評選已持續了10年,相信隨著美國社會撕裂、政黨攻訐的延續,這個評選還將持續下去,成為美國制度性衰敗的又一註解。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評論員:鮑南

流程編輯:u015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美國選出「年度謊言」:別的謊言騙錢,這個謊言要命
    美國選出「年度謊言」:別的謊言騙錢,這個謊言要命 2020-12-19 15: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國選出「年度謊言」:別的謊言騙錢 這個謊言要命
    美國時政網站「政治事實」每年年底一個保留項目是評選美國「年度謊言」。網站說,今年美國謊言層出不窮,競爭尤其激烈,經過反覆認真比對,「淡化及否認新冠疫情」 獲評美國2020年「年度謊言」。網站給出的理由很直白——別的謊言騙錢,這個謊言要命 。
  • 美國電影:政壇混戰
    在政壇混戰中,全國性的大選即將來臨,長青國會議員凱姆·布萊迪不慎在公開場合失態,於是一對口袋很深的執行長搭擋策劃推舉一名敵對候選人,想要在其地盤北卡羅萊納區造成影響力,而他們的人選就是菜鳥新人馬蒂·哈金斯,是當地旅遊中心的主任。一開始,馬蒂似乎是最不被人看好的選擇,不過由於新贊助者的支持和金援到位,再加上拼命三郎般的競選經理及其家族的政治人脈,他得快成為魅力政客凱姆不容小覷的黑馬候選人。
  • 「別的謊言騙錢,這個謊言要命」
    美國時政網站「政治事實」每年年底一個保留項目是評選美國「年度謊言」。網站說,今年美國謊言層出不窮,競爭尤其激烈,經過反覆認真比對,「淡化及否認新冠疫情」獲評美國2020年「年度謊言」。網站給出的理由很直白——別的謊言騙錢,這個謊言要命。
  • 美國歷史上「最年長」的總統選舉,美國高層政壇為何會逐漸老齡化
    這次大選可以說的上是一波三折,高潮迭起,如今如果再上升到司法大戰,那麼註定會在美國歷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記。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總統大選的兩位候選人也是美國歷史上年紀最大的兩位,堪稱是史上「最老」的總統選舉。美國自冷戰之後就以世界警察自居,歷任總統也大都是以年富力強的外貌示人。可是自2016年70歲的川普當選之後,美國政壇核心層似乎立刻進入了老齡化階段。其具體的情況究竟如何,且待筆者慢慢道來。
  • 川普又破傳統,敗選後仍有巨額捐款,或再次攪動美國政壇
    圖片:法新社川普又破傳統「這些巨大的籌款數字表明,川普總統仍然是共和黨的領袖和能量源泉,他的支持者獻身於正義,致力於為2020年大選爭取合法結果。」據CNN12月5日報導,川普競選經理比爾·斯特皮恩在一份聲明中如此表示。
  • 因為一條「年度謊言」,美國的疫情發展到了今天的樣子
    日前,美國時政網站「政治事實」(politifact)按慣例評選出了2020年「年度謊言」。由於美國今年的謊言層出不窮,挑選和評選過程頗費周折。最終,「淡化和否認新冠肺炎疫情」拔得頭籌。該網站給出的理由很直白:最糟糕的謊言不只有害,更要命!
  • 「淡化及否認新冠疫情」獲評美國2020年「年度謊言」
    「淡化及否認新冠疫情」獲評美國2020年「年度謊言」 新華國際頭條微信公號 2020-12-18 20:23
  • 拜登78歲、川普74歲,美國政壇中的「年輕人」都去哪兒了?
    美國的「鬧劇」持續多時,很多人都在關注最終的走向如何,但有另外一個角度新奇的問題卻無人討論。那就是,為什麼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政壇參加競選總統競選的人竟然是兩位古稀之年的白髮爺爺呢?拜登78歲、川普74歲,他們為何競選總統?
  • 國際銳評丨謊言和反智支配防疫 美國「人禍」愈演愈烈
    面對這樣的人間悲劇,那些數月來靠撒謊來防疫的美國政客難辭其咎。日前,美國時政網站「政治事實」將「淡化和否認新冠肺炎疫情」評選為2020年年度謊言,理由是:最糟糕的謊言不只有害,更要命!《華盛頓郵報》19日刊登題為《內幕:美國領導人的拒不承認、管理不善和奇思怪想是如何導致這場流行病的黑暗冬天》萬字長文,揭露過去10個多月來,美國政府犯下的一個又一個錯誤。 文章提到的一個細節令人唏噓。早在今年3月,美國衛生部官員卡德萊克就致電美國棉衣巨頭,討論用棉布生產足夠的口罩發給所有美國家庭,並要求他們佩戴。然而,這項計劃卻被美國副總統彭斯的幕僚長肖特叫停。
  • 美國政壇沒人了嗎?為何這幾年美國政治變成了老年政治?
    今年又是美國大選年,今年有個很特殊的情況,就是兩個打擂臺的總統候選人。一個74歲了,一個快80歲了,那都是風燭殘年之際,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探究過,就是美國的政治人物,這些年來是越變越老了。
  • 馳聘在美國政壇的,為什麼很多都是七十歲以上的老人?
    美國作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每一屆美國總統選舉都會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中有一個顯明的特點,那就是兩位候選人的年齡也超過了七十歲。細心的人也注意,馳聘美國政壇都是70歲之後的老人。如除川普之外,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79歲,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77歲,大多數都是一些頭髮花白牙齒已經掉落的老人主持美國政壇。一 美國社會是老年人主宰的社會需要指出,美國憲法規定美國總統在三十五周歲以上。
  • 美國選出「年度謊言」
    美國時政網站「政治事實」每年年底一個保留項目是評選美國「年度謊言」。網站說,今年美國謊言層出不窮,競爭尤其激烈,經過反覆認真比對,「淡化及否認新冠疫情」獲評美國2020年「年度謊言」。網站給出的理由很直白—— 別的謊言騙錢,這個謊言要命。網站評論說,在美國圍繞疫情各種謠言的「大合唱」中,川普政府就算不是「作曲家」,也算得上「指揮家」。尤其因美國大選年之故,川普團隊力圖向支持者傳遞的信號是,承認疫情危害等於破壞其政治前景。
  • 印觀察|印度裔崛起美國政壇:下一任美國總統來自印度?
    印度裔高管遍布美國矽谷高科技企業已是眾所周知的事,然而,近年來,印度裔在美國政壇的崛起卻往往被人們所忽視。在本屆聯邦政府及內閣機構中,川普總統已先後任命了多達8位的印度裔執掌政府重要部門。而在反對黨民主黨的陣營中,共有5位印度裔現任聯邦參議院和眾議院的議員。這樣的比例遠高於印度裔在美國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也高於其他任何亞洲族裔位居美國政府高官的比例。
  • 政壇如戲 全靠演技|從「2016臺灣政壇奧斯卡」獲獎名單看誰是票房毒藥
    這不,1月25日新鮮出爐的「2016臺灣政壇奧斯卡」,讓兩岸青年不由失笑,大呼過癮!去年,「政府」換了一個姓蔡的新領導,翁博士為了向她示好,特地在其前來視察時,手捧一本這位新領導剛出的「綠寶書」,新領導看到這個畫面自然喜上眉梢。翁博士是生技產業的權威,湊巧新領導也對生技產業情有獨鍾,兩人合作起來可謂天衣無縫。沒成想,一則大新聞打破了寧靜。媒體爆料,翁博士以其女兒的名義,購買某生技公司的大量股票,並從中大賺特賺,已涉嫌「內線交易」。
  • 白宮發言人的這本「謊言手冊」暴露了什麼?
    (路透社)明眼人都能看出,這些標註其實正是近一段時間以來川普政府的「謊言關鍵詞」。比如在確診病例數量上,美國還在不斷刷新單日新增紀錄,但為了讓數字「好看點」,白宮一度刪除了美國疾控中心網站上的部分疫情數據,引發輿論大譁。而為了力挺川普重開學校的決定,麥克納尼不惜捧出「科學不應該阻礙這一進程」的「金句」,以致網絡評論翻車,她個人亦備受嘲笑與抨擊。
  • 小心美國政壇這件大事 黃金或趁機扶搖直上?
    本交易日目前來看,黃金暫時維持窄幅整理交投。周二美國公布的新屋開工、營建許可以及工業產出數據均表現強勁,但美國總統川普再次「喊話」美聯儲,呼籲其進一步降息並實施QE。與此同時,英國首相詹森的意外之舉,令無協議脫歐的風險飆升,市場避險情緒有所升溫。黃金在多重風險事件的合力作用下走勢震蕩。周二英國首相詹森表示無論有沒有達成貿易協議,都將確保在2020年底之前脫離歐盟。
  • 美麗的謊言
    發燒友在搶購一張雷射唱片——《神奇的鋼琴曲——美麗的謊言》。一位清純美麗的少女出現在櫃檯內,忙著在唱片上簽名。她就是那張唱片的演奏者——索菲·毛特娜。鋼琴與謊言到底有何聯繫?請聽一個真實的故事吧。   毛特娜是位18歲的音樂天才。3歲時她就在微型木琴上彈奏電視廣告曲,父母連哄帶勸才把她從高高的琴凳上抱到飯桌前。父母常給她講「狼來了」的童話,教她從小要誠實,不說謊。
  • 《所有人的謊言》一張由謊言編織的網 誰可以逃出去呢
    #豆狸推薦# 所有人的謊言 | 懸疑/犯罪/驚悚/韓國一張由謊言編織的網 誰可以逃出去呢為生存而沉默 原本無錯但這種平衡不容許他人打破父親車禍而亡 丈夫神秘失蹤備受嬌寵的大小姐在被脅迫下走向政壇如何在正義警察的幫助下翻身一步步揭開謎團的真相攪動政商兩屆的渾水值得所有的期待推薦指數:⭐⭐⭐⭐李允正執導李民基、李裕英、溫宙完、李俊赫、金思恩主演
  • 「梅姨」上任,政壇頻刮「女性旋風」......
    在特麗莎·梅還沒就任之前,就曾有很多英國媒體透露,這位政界女強人有著執著的「公主夢」,就是酷愛收集豹紋鞋。梅在英國政壇的異軍突起令路透社、美國CNBC電視臺等媒體紛紛提出這樣的問題。媒體預測,到2017年1月中旬,「世界6大經濟體中的3個很有可能由女性領導」。婦女頂起半邊天在國際政壇已不鮮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