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歡迎來到照理讀史。
今年又是美國大選年,今年有個很特殊的情況,就是兩個打擂臺的總統候選人。
一個74歲了,一個快80歲了,那都是風燭殘年之際,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探究過,就是美國的政治人物,這些年來是越變越老了。
甚至我們可以講一個小笑話,我讀小學的時候是出生於1946年的人,當美國總統,柯林頓。
我讀大學的時候呢,也是出生於1949年的人當美國總統,小布希。
我現在都工作了,我都有孩子了,孩子都要上小學了,還是出生於1946年的人當美國總統,川普。
甚至有一天你會發現,你的孩子上小學了,是一個出生於1942年的人當美國總統,可能是拜登,似乎我們這邊日新月異的發展,而美國政壇停滯在1946年。
是的,以往在我們的印象中,還有我們看各種好萊塢大片,美國總統都是那種年富力強,四五十歲的中青年人,人家總統上天入地,無所不能連飛機戰鬥機都能開,這是一種美國精神很強大的象徵。
而最近這些年來,美國總統真是越來越老了,更關鍵的是不光是總統老,那些其他檯面上的政治人物,也沒年輕多少,你看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快80了。
希拉蕊、沃倫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高層,全都是70歲以上的老人,怎麼會這樣呢?美國的年輕人不從政嗎?美國年輕人去哪裡了呢?
這得從兩方面探求,一方面本身美國白人的年齡就很大,以前我們跟大家聊過,說中國和美國,在整體年齡結構上是差不多的,我們大概的年齡中位數,都是三十四五歲左右。
可是美國是個多民族國家,美國有百分之五六十的白人,還有40%左右的非白人,這些非白人是相對年輕的,而白人年齡是相對大的,白人年齡的中位數已經達到了四十五六歲。
這一點跟日本差不多了,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單獨把美國白人拿出來當作一個整體,他的老齡程度跟日本是差不多的。
美國之所以整體上人口顯得不那麼老,是因為他有大量的非白人族群撐著,甚至我們發現今天,美國嬰兒出生中,白人的數量已經低於50%了。
再過20年再過50年,美國白人遲早會喪失掉他們的多數優勢,一方面白人本身年齡結構就偏上偏大,另一方面美國年輕人,對於政治的參與度喜好度越來越降低。
也就是說願意去搞政治的,是年齡越來越大的人,越來越出來投票的也是年齡越來越大的人,年輕人對投票沒有什麼意願。
那麼既然都是中老年人投票,中老年人他自然不太喜歡,那些年齡比他小很多的人,自然願意頭年人跟自己相仿,甚至年齡比自己大的人,覺得這些人相對成熟穩重。
因此年輕人今天在美國政壇上也很難出頭,想想也是,你讓一個五六十歲的老年人來投票,他肯定更傾向於投一個年齡跟自己相仿的,從政經驗相對豐富的人,而不願意投一個三十郎當歲,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小夥子。
那麼兩黨既然要爭奪大量的老年人票,也就不得不推出老年的候選人,正是因為原因,今天美國政壇才活躍著一大批,七八十歲的老年人。
老年人有豐富的政治經驗,這點我們不質疑,但問題是老年人的精力不行,體力不行,你就像民主黨吧,說實話如果不是川普作的這麼厲害,這麼多人討厭他,我想共和黨派任何一個人出來選,都有可能把拜登選掉。
因為拜登實在給人一個,太不靈光太沒有經歷的形象了,到今天為止選戰能打到狀態了,拜登竟然出來演講的機會都很少,隔三差五了就是躲在家裡拍個小視頻,給美國老百姓看。
也可能拜登的精力和體力,實在是打不了一場選戰了,很多年前美國人嘲笑,蘇聯政治就是老年人的遊戲,政治局那幫人真是牙都沒幾顆了,沒想到風水輪流轉,今天美國政治變成了老年政治。
原作者:李承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