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壇沒人了嗎?為何這幾年美國政治變成了老年政治?

2020-12-19 照理讀史

列位,歡迎來到照理讀史。

今年又是美國大選年,今年有個很特殊的情況,就是兩個打擂臺的總統候選人。

一個74歲了,一個快80歲了,那都是風燭殘年之際,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探究過,就是美國的政治人物,這些年來是越變越老了。

甚至我們可以講一個小笑話,我讀小學的時候是出生於1946年的人,當美國總統,柯林頓。

我讀大學的時候呢,也是出生於1949年的人當美國總統,小布希。

我現在都工作了,我都有孩子了,孩子都要上小學了,還是出生於1946年的人當美國總統,川普。

甚至有一天你會發現,你的孩子上小學了,是一個出生於1942年的人當美國總統,可能是拜登,似乎我們這邊日新月異的發展,而美國政壇停滯在1946年。

是的,以往在我們的印象中,還有我們看各種好萊塢大片,美國總統都是那種年富力強,四五十歲的中青年人,人家總統上天入地,無所不能連飛機戰鬥機都能開,這是一種美國精神很強大的象徵。

而最近這些年來,美國總統真是越來越老了,更關鍵的是不光是總統老,那些其他檯面上的政治人物,也沒年輕多少,你看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快80了。

希拉蕊、沃倫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高層,全都是70歲以上的老人,怎麼會這樣呢?美國的年輕人不從政嗎?美國年輕人去哪裡了呢?

這得從兩方面探求,一方面本身美國白人的年齡就很大,以前我們跟大家聊過,說中國和美國,在整體年齡結構上是差不多的,我們大概的年齡中位數,都是三十四五歲左右。

可是美國是個多民族國家,美國有百分之五六十的白人,還有40%左右的非白人,這些非白人是相對年輕的,而白人年齡是相對大的,白人年齡的中位數已經達到了四十五六歲。

這一點跟日本差不多了,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單獨把美國白人拿出來當作一個整體,他的老齡程度跟日本是差不多的。

美國之所以整體上人口顯得不那麼老,是因為他有大量的非白人族群撐著,甚至我們發現今天,美國嬰兒出生中,白人的數量已經低於50%了。

再過20年再過50年,美國白人遲早會喪失掉他們的多數優勢,一方面白人本身年齡結構就偏上偏大,另一方面美國年輕人,對於政治的參與度喜好度越來越降低。

也就是說願意去搞政治的,是年齡越來越大的人,越來越出來投票的也是年齡越來越大的人,年輕人對投票沒有什麼意願。

那麼既然都是中老年人投票,中老年人他自然不太喜歡,那些年齡比他小很多的人,自然願意頭年人跟自己相仿,甚至年齡比自己大的人,覺得這些人相對成熟穩重。

因此年輕人今天在美國政壇上也很難出頭,想想也是,你讓一個五六十歲的老年人來投票,他肯定更傾向於投一個年齡跟自己相仿的,從政經驗相對豐富的人,而不願意投一個三十郎當歲,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小夥子。

那麼兩黨既然要爭奪大量的老年人票,也就不得不推出老年的候選人,正是因為原因,今天美國政壇才活躍著一大批,七八十歲的老年人。

老年人有豐富的政治經驗,這點我們不質疑,但問題是老年人的精力不行,體力不行,你就像民主黨吧,說實話如果不是川普作的這麼厲害,這麼多人討厭他,我想共和黨派任何一個人出來選,都有可能把拜登選掉。

因為拜登實在給人一個,太不靈光太沒有經歷的形象了,到今天為止選戰能打到狀態了,拜登竟然出來演講的機會都很少,隔三差五了就是躲在家裡拍個小視頻,給美國老百姓看。

也可能拜登的精力和體力,實在是打不了一場選戰了,很多年前美國人嘲笑,蘇聯政治就是老年人的遊戲,政治局那幫人真是牙都沒幾顆了,沒想到風水輪流轉,今天美國政治變成了老年政治。

原作者:李承偉

相關焦點

  • 《紙牌屋》充滿政治隱喻 與真實美國政壇有相似性
    (這是劇透,請慎入)關鍵人物女記者佐伊居然在第一集就被幹掉了……看慣了沒節操英美劇的小夥伴們,也被編劇這樣的安排驚出一身冷汗。  這部暗黑系的美劇,與真實的美國權力中心有幾分重疊?男主角史派西接受美國電視臺採訪時表示,有很多人認為劇情與真實的美國政壇有99%的相似性,而他本人曾向黨鞭們學習了一段時間。
  • 麥卡錫主義對美國政治的影響
    雖然這種懲罰與民主黨人提出的將麥卡錫驅逐出國會的要求相去甚遠,而且也避免使用了「懲戒」(censure)一詞,但實際上宣判了麥卡錫政治上的死刑。自此之後,麥卡錫的政治信譽一落千丈。如同他的出現一樣,麥卡錫從美國政壇上的消失也是突如其來的。
  • 美國電影:政壇混戰
    一開始,馬蒂似乎是最不被人看好的選擇,不過由於新贊助者的支持和金援到位,再加上拼命三郎般的競選經理及其家族的政治人脈,他得快成為魅力政客凱姆不容小覷的黑馬候選人。在政壇混戰電影中,隨著選舉日逐漸逼近,這兩人的激烈競爭依然僵持不下,而且很快就演變成勢不兩立、水火不容的情況,他們傾全力互相毀謗和中傷,想盡辦法玩陰,耍賤招陷害、弄臭對方,誓必鬥個你死我活。
  • 《美國政治:激蕩於理想與現實之間》:解讀當代美國政治與社會
    而對於想深入了解美國、特別是想真正理解當代美國政治與社會的讀者來說,這本書則是絕對不應錯過的。它所書寫的20世紀60年代正是現代美國與後現代美國的分水嶺。亨廷頓認為,造成信條激情時期的是美國政治理想與美國政治現實之間的鴻溝。而鴻溝的凸顯並不是由於美國人過於務實,而是因為美國人過於理想。普遍公認的是,與歐洲相比,美國的政治哲學並不成熟,政治理論的思辨深度和體系化程度經常受到批評。但也正因為如此,對政治理想的闡釋權並不掌握在學院派知識分子手中,而是通過社會的共識和認同成為大眾信念的核心,進而保持空前的信念強度。
  • 馳聘在美國政壇的,為什麼很多都是七十歲以上的老人?
    細心的人也注意,馳聘美國政壇都是70歲之後的老人。如除川普之外,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79歲,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77歲,大多數都是一些頭髮花白牙齒已經掉落的老人主持美國政壇。一 美國社會是老年人主宰的社會需要指出,美國憲法規定美國總統在三十五周歲以上。
  • 「宮鬥劇」《紙牌屋》輸給了美國現實政治
    本文經微信公眾號博客天下(bktx2012)授權轉載文 : 張慧5月30日,美國政治驚悚劇《紙牌屋》第五季在Netflix上線,迅速在「爛番茄」網站上獲得76%的好評。美國觀眾的共識是,這部劇保持了既有的品質,只不過「現有的政治氣氛」的鋒芒讓這部劇「望塵莫及」。政治劇《紙牌屋》一直與現實世界保持著複雜而微妙的聯繫。
  • 美國政治正確派——《美國派9》
    《美國派:少女規則》翻譯時也翻譯成了《美國派9》,對這個系列不熟悉的觀眾很容易就會以為這是一部正統續作。番外篇只是借著正片系列的世界觀,創造的類似作品,很少有出色出彩作品,大部分都是撈一筆走人的設定。這部《少女規則》也不例外,在尋求性解放的大潮下,女高中生們不甘落後,一反被物化的常態,反客為主,開始將男性作為目標。
  • 10部美劇讓你深入了解美國政治!
    他不但沒有放棄Will,更利用他的工作能力竭力維護這檔節目中的所有人才。這一次,Will不得不帶領一批全新的團隊成員,重振《晚間新聞》的旗鼓.通過新聞媒體的角度來體現美國政治勢力的角逐,這部劇你也不應該錯過。
  • 適合高中生看的政治題材類美劇,讓你更懂政治!
    Kane的顧問Kitty有所懷疑但保持緘默,另一位政治幕僚Ezra也察覺到他有些異常,但一言不發。只有Kane的女兒Emma無意中知道了父親的秘密,這又將如何影響這位風雲市長的仕途。用網友們的話講,這部美劇就是一群沒有底線的人做著沒有底線的事,還是非常切合實際的劇情,同時也讓觀眾看到了權利、親情、愛情之外的人性。
  • 看《紙牌屋》,科普美國政治
    【《紙牌屋》一劇在中美兩國都引發了「收視」熱潮,因劇中涉及美國政壇獻金來往情節,美媒給《紙牌屋》打差評,但《紙牌屋》就真體現了美國政客的素質?讓人以為普天之下「搞政治的沒一個好東西」,倒不失為洗白美國政客這一特定群體的好辦法。就《紙牌屋》劇集本身而言,很多政治術語和流程難免讓中國觀眾覺得雲裡霧裡。本文圍繞十多個概念/問題,為觀眾答疑解惑。
  • 徐賁:美國的「政治大嘴巴」
    徐賁 加州聖瑪利學院教授在美國,很少有人傳播政治小道消息或流言,但卻不乏「政治大嘴巴」,也就是那些管不住自己、動不動就信口胡說的人。他們所說的話,一旦被媒體報導,或以其他什麼方式流傳,便成為公共信息,其中常有不真實的信息。
  • 金斯伯格之死——「惡名昭彰」的美國司法政治
    在11月3日美國大選前45天,最高法院法官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病逝,毫無懸念地掀起政治角力,甚至可能左右選情。金斯伯格生前獲稱「惡名昭彰的RGB」以表彰其不畏強權,是名貶實褒的反語,但若以「惡名昭彰」形容司法任命的政治鬥爭,則是絕對的名副其實。
  • 拜登78歲、川普74歲,美國政壇中的「年輕人」都去哪兒了?
    美國的「鬧劇」持續多時,很多人都在關注最終的走向如何,但有另外一個角度新奇的問題卻無人討論。那就是,為什麼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政壇參加競選總統競選的人竟然是兩位古稀之年的白髮爺爺呢?拜登78歲、川普74歲,他們為何競選總統?
  • 臺灣政壇怪象三連彈之 無演技 不政治
    「有沒有發現金馬獎影帝十幾年來幾乎都被人抱走。難道臺灣沒有人才了嗎?」「沒辦法,臺灣會演戲的都去搞政治了。」
  • 總統彈劾案成美政治真人秀?德媒:川普贏了,美國政治輸了
    另一方面,儘管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三位被提交彈劾指控的總統,但川普被宣判「無罪」,仍然是2020年美國大選最熱門的人選。美國VOX新聞網稱,川普被判「無罪」,「顯示美國民主真的已經死去」。川普彈劾案從一開始就吸引世界的關注,這次最終判決更激起了各種激烈的爭論。「美國政治的真人秀」,德國電視一臺6日稱,一場嚴肅的彈劾審判,最終變成了一個政治真人秀節目。
  • 種族歧視凸顯美國政治價值觀危機
    我們對美國的刑事司法體系有著另外一種期許」。賈巴爾指出,美國日常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歧視黑人,這一現象非常普遍,如果將美國比作是一輛很棒的巴士汽車,前面幾排的座位很棒,但再往後走,最後幾排的座位就相當髒亂,這就是美國黑人的生活現狀。「政治和經濟體系對社會金字塔底層的人仍存在偏見」。
  • 美國歷史上「最年長」的總統選舉,美國高層政壇為何會逐漸老齡化
    這次大選可以說的上是一波三折,高潮迭起,如今如果再上升到司法大戰,那麼註定會在美國歷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記。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總統大選的兩位候選人也是美國歷史上年紀最大的兩位,堪稱是史上「最老」的總統選舉。美國自冷戰之後就以世界警察自居,歷任總統也大都是以年富力強的外貌示人。可是自2016年70歲的川普當選之後,美國政壇核心層似乎立刻進入了老齡化階段。其具體的情況究竟如何,且待筆者慢慢道來。
  • 一件小事,看美國「政治正確」的自我衝突
    ▍引起爭議當前,中國兩國因各方面的原因,政治氛圍並不友好。美國總統川普14日剛在白宮籤署了相關因香港問題「制裁中國」的法案。也正是在這種氛圍之下,拜登引用中國偉人的名言一下子變成了「政治不正確」。這事,怎麼看怎麼魔幻。「政治正確」大行其道的美國,「女性平權」是「完美無瑕」的「政治正確」,而偉人這句名言本身也毫無瑕疵。要知道,當年希拉蕊和川普競爭總統寶座的時候,希拉蕊可是利用自己的「女性」標籤拉了不少選票。
  • 除了《紙牌屋》,你還可以看這些劇來了解美國政治
    看完《紙牌屋》第三季後,許多網友一直想要主頁君推薦一些類似的劇集,這篇日記剛好推薦了幾部與美國政治相關的美劇/英劇/電影,
  • 破壞之王川普:破壞了美國國內政治規則,也破壞了國際政治規則
    可以說這場疫情在美國已經徹徹底底的完全失控了,無論是確診人數還是死亡人數,都將會繼續增加。其次是川普在這次應對疫情的過程中不斷的甩鍋,一會兒甩鍋給歐巴馬,一會兒甩鍋給民主黨,一會兒甩鍋給中國,反正他自己就是不接這個燙手的鍋。也是因此川普不僅在國內政治問題上,而且在國際政治問題上,都已經完全打破了之前的潛規則,壞了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