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溢半夜發感慨:這4件事,爸爸要陪孩子做,媽媽替代不了

2021-02-19 風月總相關

01

22日,沙溢大半夜的發了一通感慨,是作為一個老父親的感慨。

陪伴孩子時間多了就會失去些自己的時間,甚至會少做些工作,放棄些機會……但我相信從沒有人會後悔,因為我們知道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其實就這麼幾年,真得長大了也就沒機會陪著了!

我一直很喜歡安吉和小魚兒這對兄弟,他們性格好,尤其是安吉,小暖男一個,兩兄弟相親相愛,而從沙溢的感慨可以看出,兩兄弟的成長過程,媽媽胡可和爸爸沙溢給了很多的陪伴。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用心陪伴,尤其是父親的陪伴。

02 

"父親"常常被調侃為"最無用的母嬰用品",有多少媽媽過著"喪偶式育兒"的生活啊。

我家鄰居就特別典型,前幾天聊天,他們家女兒都2歲了,爸爸竟然沒給孩子換過一次紙尿褲,更別說給孩子洗衣服了。

曾經也看過這樣一個消息,遼寧鐵嶺38歲的媽媽一個人在家帶孩子,心肌梗塞突然去世,直到三天後才被親戚發現。

這三天的時間裡,丈夫沒給妻子打過一個電話。

當然,有很多人會說,爸爸得賺錢養家啊,賺錢養家和陪伴孩子似乎成了不可兩全的難題,而爸爸們也順理成章的總是以工作忙忙忙為藉口。

正如沙溢說的,孩子很快就會長大,我們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就那幾年,等孩子長大了,你想陪也沒有機會了。

而且,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性別的認知、人際關係的處理、性格的塑造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美國衛生部組織專家編寫的名為《父親在兒童健康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的手冊中,明確提及"父親功能"包括七個方面:

1.和孩子的母親培育積極的關係。

2.花時間陪孩子。

3.養育孩子。

4.恰當的規訓孩子。

5.引導孩子走向家庭以外的世界。

6.保護和供養。

7.成為孩子的模範。

父親的陪伴,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讓女孩更像女孩,讓男孩更像男孩。


03

母性教育是一種「根」的教育,目標是使生命滋潤、豐滿。而父性教育是一種「主幹」的教育,目標是建立人生的「主心骨」。

育兒路上,需要媽媽的的溫柔相伴,更需要爸爸的一路相護和引導。

這4件事,父親一定要陪孩子做,媽媽真的替代不了。

(1)陪孩子玩遊戲

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在《遊戲力》中提到,在打鬧遊戲中,父親是孩子最好的遊戲對象。

父親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會更加有創意。

前段時間,大家都宅在家裡,吳京的兩個孩子想去動物園看大象,爸爸吳京就弄了一個花被子,自己演起了大象,滿足了孩子們看大象的願望。

後來,吳京還給孩子們演起了恐龍。

其實小朋友對這種大象、恐龍,會更新奇,也會有不一樣的體驗,我也讓我老公給女兒扮演了一下,女兒竟然樂此不疲。

(2)陪孩子做作業

陪孩子做作業這件事,媽媽一直是主力,也讓很多媽媽特別焦躁。

前幾天有個上海媽媽竟然因為輔導作業被氣得跳河,被消防員就上來以後,還一直說:我真的太累了……

為什麼陪作業的只有媽媽呢?爸爸也應該陪孩子寫作業啊。

沙溢說:"孩子學習我也會生氣發火,給孩子講道理時他們哭我也會偷抹幾下老淚。這些都是陪伴的過程,都是我們共同的時光……"

爸爸陪著孩子寫作業,不僅可以擁有一段親子時光,也更能理解媽媽的焦慮。

(3)陪孩子挖掘興趣點

臺灣心理學博士許皓宜曾經寫道:父親扮演"燃料"的角色,能夠推動孩子向前探索,從母親安全的懷抱中走入人群,從內心發展出對世界的興趣,與對於人生的冒險衝勁。父親,是我們對未來與未知充滿好奇的源頭。

在幫助孩子挖掘潛能,尋找興趣點上,父親的引導會更有力量,也更有遠見。

電影《摔跤吧!爸爸》中,這位爸爸不僅發現了女兒的天賦,還用比較嚴苛的方式去訓練和引導她們,當同齡的女孩子不得不嫁人時,這位父親說:"我的女兒,不是男人選她們,我要她們選男人"

這樣的遠見,成就了女兒不一樣的人生。

(4)陪孩子做家務

曾經有一個短片,是《你的樣子,就是你女兒未來老公的樣子》。

視頻中,一個年邁的父親看著的女兒每天下班後要做飯、洗衣服、陪孩子做作業、收拾家務……而女婿則在一旁悠閒地喝咖啡,就給女兒寫了一封道歉信:

寶貝,你現在已經長大了,你以前玩過家家,而現在打理自己的家,還有你的公司。我很自豪,也很愧疚,愧疚你不得不自己一個人完成這些事。我從來沒有告訴過你,這不是你一個人的責任,你的你的丈夫也有份。但我也沒資格說他,因為我從來沒有幫助過你的媽媽,你老公肯定也是從他爸爸那學來的……

李玫瑾教授說:"教育孩子從做家務開始,要讓孩子懂得承擔責任",父親陪孩子做家務,其實藏著大智慧。

對於女孩子來說,父親陪著女兒做家務,會影響女兒的職業觀、婚姻觀。倫敦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父親做家務,女兒在職業選擇上會更自由和多元,而不是局限於老師、家庭主婦等職業。

而對於男孩來說,父親做家務給兒子樹立了榜樣,也給他提供了一種「模板」,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有擔當,結婚後會主動承擔家庭的責任。

04

《奇葩說》曾經有個選題引發熱議,就是:每周陪伴孩子少於12個小時的爸爸,將會被取消父親資格,是否合理?"

辯手顏如晶說:孩子的人生就像一部連續劇,但是,連續劇你不看,可以補,但是孩子的人生是補不回來的,你不看,問我演到哪裡了,我怎麼告訴你?

希望每個爸爸都不要錯過孩子的前半生,多陪伴孩子。

END

圖片選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爸爸陪孩子的時候,媽媽別做這件事!
    男人大大咧咧,做家務追求「差不多」原則,離媽媽們的要求差十萬八千裡。所以,媽媽們不放心把事情交給他們。  但是,正如李晟把新手爸爸往外推一樣,很多爸爸是被逼無奈變成「豬隊友」的。  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20 %取決於後天努力,80 %取決於父親教導。同樣一句肯定的話,如果由爸爸說出來,對孩子的影響力會是媽媽的 50倍。
  • 爸爸要陪孩子做的50件事兒,你家爸爸做了幾件?
    這其實非常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爸爸們,無論工作多忙,也要儘量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很多媽媽經常感嘆:自己明明有老公,卻活得像單親媽媽。我們身邊也有不少這種現象,主要原因就在於:家裡有個「隱形爸爸」。這種爸爸通常忙於工作,早出晚歸,每天和老婆、孩子說不到兩句話,即使在家裡時,也總是看手機、玩遊戲。孩子的家長會,總是媽媽參加的,爸爸不見人影。
  • 「子不教,父之過」,這5件事爸爸責無旁貸,媽媽代替不了
    不難看出,古代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也是給孩子陪伴比較多,孩子成才成器很關鍵的一個角色。現代教育父親忙於工作奔波,陪伴男孩子最多的是奶奶或者媽媽。所以說,大多數情況下父愛是缺失的。這樣父親陪伴孩子的越來越少。那麼集中體現這5個方面:如果你是爸爸請仔細看,牢記這五點,多多的去教育孩子,陪伴孩子。如果你是寶媽,一定要牢記。這五件事多讓爸爸去做,你儘量不要插手。
  • 沙溢郎朗四手聯彈,郎朗稱讚沙溢:「看來平時沒少陪孩子練琴!」
    從郎朗的一句話「看來陪孩子練琴沒白陪」就能看出,沙溢在孩子音樂道路上的陪伴絕不含糊!學樂器不是考驗孩子,而是考驗家長的耐心。沙溢還曾發微博說很欣慰孩子彈琴彈得這麼好。如果這個時候你一直用心陪伴著孩子,發現了孩子的閃光點,並且及時給了他好的回應,那麼孩子一定會越來越有自信,越來越覺得學習鋼琴是件開心的事情。
  • 沙溢深夜落淚:這個致命錯誤,還有多少父母正在犯
    文/若水希言前段時間沙溢凌晨髮長文感慨:陪伴孩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胡可為了陪伴兩個孩子健康長大,停下了自己的演藝事業,也放棄了很多好的機會。沙溢一有時間也會陪著兩個孩子。夫妻倆的微博裡幾乎都是和孩子的互動,一起做親子遊戲,一起遊玩,隔著屏幕都可以感受到他們一家人滿滿的愛。不要總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他們可以從父母的陪伴與互動中感受到愛。父母子女一場是難得的緣分,好好陪伴孩子便是父母要做的功課。
  • 孩爸不知道怎麼陪孩子?那就做這9件事!
    而爸爸對育兒的參與程度越高,孩子就越聰明,適應力更強,在爸爸精心照顧下成長的孩子,更富有責任感… 下面看看爸爸需要和孩子一起做些什麼?性別是比較敏感的事情,三歲左右的孩子,就會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男生還是女生,也會冒出很多奇奇怪怪的關於性別的問題。而性別這件事情,由爸爸聊,對孩子更有說服力。
  • 這件事比爾·蓋茨都親自做,我們這些平常的爸爸怎麼好意思脫崗?
    對成長中的孩子來說,爸爸要儘可能做到以下三件事。第一、 抽時間接送孩子上學不管是開車,還是步行,接送孩子一方面是幫妻子「減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收穫是,孩子在接送過程中,會跟大人說好多在學校發生的新鮮事。細心的爸爸從孩子的話語裡,可以感受到班級的學風如何,老師的水平如何,孩子的心態如何。
  • 看了這個被逃犯劫持的8歲男孩,才知道:這4件事媽媽別管,一定讓爸爸來做!
    習慣了媽媽為自己大包大攬一切事情,所以即使遇到事,也不敢自己拿主意。逃犯「爸爸」卻告訴他:你是一個男子漢,你要學著自己做決定。鼓勵他遵循本心,而不是盲目聽從媽媽。家有男孩,爸爸一定要和他做一些「男人的事」。爸爸,是男孩一生的力量來源。
  • 在教育中,這幾件事一定要爸爸來做!
    最近,在網絡上有一則新聞成為了熱搜,在這則新聞中,講述的是一所小學開家長會的內容。在這場家長會中,出席的全部都是孩子的爸爸,被稱為是只有爸爸的家長會。在家長會上,一位資深的老師這樣說到:各位爸爸們,可能平時你們與孩子接觸的較少,多數都是孩子的媽媽在教育,但是,我想說,在教育中,有這麼幾件事一定要爸爸來做。那麼,究竟是哪幾件事呢?
  • 沙溢郎朗「平民版」四手聯彈,郎朗:看來平時沒少陪孩子練琴
    雖然沙溢看起來沒有什麼基礎可言,但彈完後仍受到了郎朗的稱讚,並說:「看來陪孩子練琴沒白陪!」其實之前阿桔也寫過很多次了,沙溢胡可夫婦有兩個非常可愛的兒子,安吉和小魚兒,兩個兒子都在學習鋼琴。安吉和小魚兒雖然活潑好動,但是在學鋼琴這件事上,可是非常耐心和認真,阿桔現在還記得安吉剛開始學琴時,曾經因為一直練不好,坐在琴凳上一邊哭一邊說「我今天一定要練好!」的讓人心疼的小模樣。
  • 為了孩子的成長,這6件事媽媽別管,必須讓爸爸來做(轉給孩兒他爸)
    耶魯大學一項研究表明:父親帶大的孩子往往智商更高,更自信,也更優秀,走向社會以後會更容易成功。所以,為了孩子的成長,這6件事,媽媽一定要放手讓爸爸去做。倫敦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爸爸做不做家務,會影響孩子尤其是女兒的職業選擇。
  • 想讓孩子擁有快樂童年,父母一定要陪他做這4件事,你還差幾件?
    為了讓我們的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也為了拉近親子間的關係,父母再忙也要抽空陪他們做這4件事,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噢!一起放風箏小時候最喜歡的事就是跟著門口的大哥哥一起放風箏,拿著自己做的「劣質」風箏,一路狂奔到空曠的田野裡,一人拉著風箏線,一人拉著風箏頭,迎著風狂跑,當看到風箏成功飛起來的那一刻,真的覺得無比的快樂與自由,仿佛是自己在天上飛一樣。
  • 爸爸對孩子的陪伴到底有多重要?爸爸帶娃的好處,媽媽無法替代
    爸爸要明白陪孩子的重要性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與父親經常待在一起的兒童對環境表現出更好的適應性功能,出現問題行為的情況也更少。父親與孩子相處時開展的遊戲活動,有助於促進兒童積極健康的交往態度,提升其社會交往能力。爸爸帶娃的好處,媽媽無法替代。
  • 為什麼要結婚?《請回答1988》德善爸爸做的3件事,揭秘答案
    結婚的風險對女人來說要更大,她們不僅要生孩子打理家庭,還要承受外界對她們的眼光。似乎結婚對女人而言,完全是一場有弊無利的拉鋸戰。所以很多人恐婚,甚至談到結婚就色變。不過《請回答1988》德善爸爸做的3件事,卻讓我看到了結婚的真正意義。
  • 賈乃亮陪甜馨參加兒童極限運動:做個不缺席的爸爸有多難?
    僅憑這一點,甜馨比大多數完整家庭裡的孩子要幸福。「隱形人」:半夜孩子尿床了,哇哇大哭,媽媽立馬起床換床單換衣服,爸爸卻在一旁鼾聲如雷;媽媽在做家務,孩子有作業不會做問爸爸,爸爸一句「問你媽去」,繼續打自己的遊戲;幫孩子洗澡的是媽媽,送孩子上輔導班的是媽媽
  • 今日冬至,陪孩子一起做這6件事|一傑技巧
    親愛的爸爸媽媽和老師們,可以陪孩子一起做這6件事,感受這個時節專有的靜美和厚重。 01 給孩子講一講冬至的含義
  • 為什麼孩子只愛媽媽,不喜歡爸爸?這三點值得爸爸反思
    孩子:哎,跟你說有什麼用呢!我自己去找吧!爸爸已滿頭黑線,估計心口也在隱隱發痛!被孩子「傷透了心」的還有這位爸爸:他的女兒寫了篇作文,通篇都是深情歌頌媽媽,卻一句話都沒有提到爸爸,爸爸氣得指著女兒命令:你必須給我強行寫出來,爸爸的愛在哪裡?這作文只有媽媽的愛,爸爸的愛怎麼不能說一下?誰料,女兒的回答真接讓爸爸抓狂!
  • 睡前父母堅持陪孩子做3件事,對娃大腦發育有幫助,越長越聰明
    許多小孩子在睡前都有聽爸爸媽媽講故事的習慣,不聽他們睡不著。有的父母會順從孩子的意思,給他們講一個簡短的小故事。有的父母則不耐煩,說要睡覺了還聽什麼故事。其實睡前給孩子講故事,好處不單單是哄孩子入睡哦。睡前「3件事」,父母堅持陪孩子做,對大腦的發育有幫助!
  • 張杰「懟」謝娜獲500萬網友點讚:家有女兒,這 4 件事媽媽別管,讓爸爸教!
    。對媽媽而言,「不缺席」的丈夫是她育兒路上最大的依靠;對女兒而言,「不吝惜」陪伴的爸爸,是她成長路上最甜蜜的回憶。《愛的藝術》中說:父親是孩子的導師之一,他指給孩子通向世界之路」。在女兒人生的各個階段,陪伴她、保護她、教育她、引導她,成為開啟她未知世界的那個領路人,是爸爸的必修課。
  • 「你就知道錢,為什麼不陪我?」孩子有幸福感,要做到這3點
    在拍攝電影《親密旅行》時,沙溢的兒子安吉突然在片場崩潰大哭,場面十分混亂。即便如此,沙溢也沒有絲毫尷尬和不悅,迅速抱起安吉離開現場,耐心安撫。原來,安吉在每一段哭戲中都動了真格,過分投入感情後就剎不住了。幸好爸爸知道他內心的真實感受,給他一個安全的地方宣洩,允許他慢慢走出來。這便是好父母應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