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2日,沙溢大半夜的發了一通感慨,是作為一個老父親的感慨。
陪伴孩子時間多了就會失去些自己的時間,甚至會少做些工作,放棄些機會……但我相信從沒有人會後悔,因為我們知道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其實就這麼幾年,真得長大了也就沒機會陪著了!
我一直很喜歡安吉和小魚兒這對兄弟,他們性格好,尤其是安吉,小暖男一個,兩兄弟相親相愛,而從沙溢的感慨可以看出,兩兄弟的成長過程,媽媽胡可和爸爸沙溢給了很多的陪伴。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用心陪伴,尤其是父親的陪伴。
02
"父親"常常被調侃為"最無用的母嬰用品",有多少媽媽過著"喪偶式育兒"的生活啊。
我家鄰居就特別典型,前幾天聊天,他們家女兒都2歲了,爸爸竟然沒給孩子換過一次紙尿褲,更別說給孩子洗衣服了。
曾經也看過這樣一個消息,遼寧鐵嶺38歲的媽媽一個人在家帶孩子,心肌梗塞突然去世,直到三天後才被親戚發現。
這三天的時間裡,丈夫沒給妻子打過一個電話。
當然,有很多人會說,爸爸得賺錢養家啊,賺錢養家和陪伴孩子似乎成了不可兩全的難題,而爸爸們也順理成章的總是以工作忙忙忙為藉口。
正如沙溢說的,孩子很快就會長大,我們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就那幾年,等孩子長大了,你想陪也沒有機會了。
而且,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性別的認知、人際關係的處理、性格的塑造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美國衛生部組織專家編寫的名為《父親在兒童健康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的手冊中,明確提及"父親功能"包括七個方面:
1.和孩子的母親培育積極的關係。
2.花時間陪孩子。
3.養育孩子。
4.恰當的規訓孩子。
5.引導孩子走向家庭以外的世界。
6.保護和供養。
7.成為孩子的模範。
父親的陪伴,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讓女孩更像女孩,讓男孩更像男孩。
03
母性教育是一種「根」的教育,目標是使生命滋潤、豐滿。而父性教育是一種「主幹」的教育,目標是建立人生的「主心骨」。
育兒路上,需要媽媽的的溫柔相伴,更需要爸爸的一路相護和引導。
這4件事,父親一定要陪孩子做,媽媽真的替代不了。
(1)陪孩子玩遊戲
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在《遊戲力》中提到,在打鬧遊戲中,父親是孩子最好的遊戲對象。
父親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會更加有創意。
前段時間,大家都宅在家裡,吳京的兩個孩子想去動物園看大象,爸爸吳京就弄了一個花被子,自己演起了大象,滿足了孩子們看大象的願望。
後來,吳京還給孩子們演起了恐龍。
其實小朋友對這種大象、恐龍,會更新奇,也會有不一樣的體驗,我也讓我老公給女兒扮演了一下,女兒竟然樂此不疲。
(2)陪孩子做作業
陪孩子做作業這件事,媽媽一直是主力,也讓很多媽媽特別焦躁。
前幾天有個上海媽媽竟然因為輔導作業被氣得跳河,被消防員就上來以後,還一直說:我真的太累了……
為什麼陪作業的只有媽媽呢?爸爸也應該陪孩子寫作業啊。
沙溢說:"孩子學習我也會生氣發火,給孩子講道理時他們哭我也會偷抹幾下老淚。這些都是陪伴的過程,都是我們共同的時光……"
爸爸陪著孩子寫作業,不僅可以擁有一段親子時光,也更能理解媽媽的焦慮。
(3)陪孩子挖掘興趣點
臺灣心理學博士許皓宜曾經寫道:父親扮演"燃料"的角色,能夠推動孩子向前探索,從母親安全的懷抱中走入人群,從內心發展出對世界的興趣,與對於人生的冒險衝勁。父親,是我們對未來與未知充滿好奇的源頭。
在幫助孩子挖掘潛能,尋找興趣點上,父親的引導會更有力量,也更有遠見。
電影《摔跤吧!爸爸》中,這位爸爸不僅發現了女兒的天賦,還用比較嚴苛的方式去訓練和引導她們,當同齡的女孩子不得不嫁人時,這位父親說:"我的女兒,不是男人選她們,我要她們選男人"
這樣的遠見,成就了女兒不一樣的人生。
(4)陪孩子做家務
曾經有一個短片,是《你的樣子,就是你女兒未來老公的樣子》。
視頻中,一個年邁的父親看著的女兒每天下班後要做飯、洗衣服、陪孩子做作業、收拾家務……而女婿則在一旁悠閒地喝咖啡,就給女兒寫了一封道歉信:
寶貝,你現在已經長大了,你以前玩過家家,而現在打理自己的家,還有你的公司。我很自豪,也很愧疚,愧疚你不得不自己一個人完成這些事。我從來沒有告訴過你,這不是你一個人的責任,你的你的丈夫也有份。但我也沒資格說他,因為我從來沒有幫助過你的媽媽,你老公肯定也是從他爸爸那學來的……
李玫瑾教授說:"教育孩子從做家務開始,要讓孩子懂得承擔責任",父親陪孩子做家務,其實藏著大智慧。
對於女孩子來說,父親陪著女兒做家務,會影響女兒的職業觀、婚姻觀。倫敦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父親做家務,女兒在職業選擇上會更自由和多元,而不是局限於老師、家庭主婦等職業。
而對於男孩來說,父親做家務給兒子樹立了榜樣,也給他提供了一種「模板」,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有擔當,結婚後會主動承擔家庭的責任。
04《奇葩說》曾經有個選題引發熱議,就是:每周陪伴孩子少於12個小時的爸爸,將會被取消父親資格,是否合理?"
辯手顏如晶說:孩子的人生就像一部連續劇,但是,連續劇你不看,可以補,但是孩子的人生是補不回來的,你不看,問我演到哪裡了,我怎麼告訴你?
希望每個爸爸都不要錯過孩子的前半生,多陪伴孩子。
END
圖片選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