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口中的「戲子」,為這個世界做了什麼

2020-09-03 兵期領大大

「戲子當道」,這四個字成了現代人對影視行業的印象詞。

每每有社會事件突發,就會有人冒出這一句,於是義憤填膺的眾人一同湧上去痛罵一頓,發洩完了繼續看著娛樂綜藝,影視作品消解自己的怒氣。

可是這個現象真的對嗎?你口中的戲子,為這個世界付出過什麼呢?

疫情期間,所有人都在為中國出一份力,這其中當然包括影視工作者。高鑫,一個演員,或許你看過他演的《情深深雨濛濛》,記住了那個陸尓豪

他的身份,是一個演員。褪去職業色彩,他是一個為災難共情的中國人。因為自己有點公眾號召的力量,獻出一些微薄之力,這是「戲子當道」發揮的作用。

張藝興,一個偶像。無數人喜歡,無數人討厭。韓國娛樂圈有多難出道?十幾年如一日的不斷練習,無數個揮汗如雨的練習室生活,造就了今天為大眾唱歌、舞臺表演的偶像。他是一個舞臺表演者,這是一個職業。

除此之外,他是有點力量的中國人。可是這種宣傳,張藝興什麼時候做過?這是「戲子當道」默默付出的低調。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凝聚了無數編劇、導演以及演員的心血。為了讓大家銘記災難,砥礪前行,這是影視工作者做的分內之事

或許你又會說一句,這些為紀念歷史事件工作的明星是值得讚揚的。

可是,當疫情衝擊了每個人的生活,那些受到創傷後心理障礙的人們,不需要娛樂和輕鬆的事情來讓大家喘口氣嗎? 這是「戲子當道」起到的緩解大眾心理傷害的作用。

韓紅曾對明星做慈善下過這樣的定義「我們有點錢,有點號召力,我們就幹這個,就應該幹這個」,這也是無數人對明星的印象。

誰讓你們有錢,應該的。可是明星也是演員、編劇、導演、製作人、歌手的代名詞,他們在自己的職業上發光發熱,招誰惹誰了?更何況只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不必如此神話

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共情,沒辦法袖手旁觀。大家看到的輕鬆捐款,也是明星做活動、演出賺來的,你看到的是輕鬆,但明星也承擔了他們所背負起的責任和壓力。

張國榮自殺,高以翔猝死,這是「戲子當道」嗎?

娛樂圈的確亂象叢生,熱搜上總是明星佔據。可最關鍵的,還是每個手握權力的我們。如果不去過度關注,明星的熱搜不會頂到第一位。如果不去過度追捧,明星不會被賦予高不可攀的光環。

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社會的公義尺,你把尺子橫到哪裡,社會的界限就在哪裡。所以,不要總講「戲子當道」,而是多去思考,你做了什麼,他們做了什麼,我們應該共同把這個世界維護成多美好的樣子。

銘記過去,展望未來,只有大家,才是撥亂反正的關鍵點。

最後,僅以史鐵生的幾句話,悼念那些永遠留在寒冬的逝者。

------「人死了,就變成一個星星。」

------「幹嘛變成星星呀?」

------「給走夜道兒的人照個亮兒」

相關焦點

  • 戲子,男權世界最無力的詆毀
    幫你疏導情緒,專業、高效、分步驟的解決情感問題,重建婚戀關係。文/瑛瑛01演員進校園,羞辱了誰?電影《我不是潘金蓮》還未面世,主演範冰冰卻先回應了一位華師副教授的歧視:我不是戲子!言外之意是,你範冰冰做了多少不堪的事,竟然還敢走進大學校園參加這麼高大上的學術研討會,簡直是對校園和學術的玷汙!「戲子」之稱之所以具有如此殺傷,是因為它從一開始就不是對某種職業的客觀定義,而是一種自帶歧視的蔑稱。古時,戲子是屬於在官吏、士族、平民之下的最低等人,和娼妓、奴婢屬同一等級,沒有人身自由,如物品畜生一般隨意被販賣。
  • 《王的男人》如果有來生,你還願意做戲子嗎?
    如果有來生,你還願意做戲子嗎?長生:願意孔吉:願意程蝶衣:願意段小樓:……阿西吧,突然有被虐到!閒話不多說,我們來看一看《王的男人》這部電影。其實,單從愛情這個角度看,影片圍繞著孔吉、長生與王之間的愛恨糾葛展開,經典的老三角模式,其情節設置上也是狗血和三觀齊飛。按豆瓣網友的話說:爛到家了。然而,在「腐」這方面,這部影片很好的展現了東方之美的意蘊,若即若離,曖昧朦朧,看破不說破,與西方的同性電影根本不在一個世界。
  • 等什麼君《赤伶》賞析,戲子無情也多情
    《赤伶》這首歌中,等什麼君用一種哭腔的唱法把我們帶入了戲子的情感世界,戲子的偉大在於他們承受的情感壓力要比常人大很多,聽著這首旋律,彷佛積壓已久的壓力得到了釋放。這首歌曲的意義在於深刻的詮釋了戲子的情感世界,讓我們更了解戲子這個職業。同時,這也是一首釋放壓力的歌曲,很經典。
  • 戲子誤不了國,能誤國的也一定不是戲子
    有些人喜歡拿老科學家和「戲子」的收入做對比,在我看來,這種對比並不科學。道理很淺顯,科學家掙得少是因為「戲子」掙得多造成的嗎?反過來問,「戲子」掙的少了,科學家就能掙的多了?在這個問題上與其怪罪「戲子」,不如去怪罪該怪的人。該怪誰,別問我,你懂的。罵戲子易,罵該罵的人難。
  • 將演員蔑稱為「戲子」,是對表演藝術和現代文明的褻瀆
    而科學家及其科技事業,是以自然界及社會為研究對象,以科學發現,創造發明為己任的,其過程往往是艱辛的,甚至是令人痛苦的事。加上一些尖端領域的東西還要儘可能保密,所以,科學家大都行事低調,媒體也不做過多的宣傳。二者的職業特點和勞動價值根本不具有可比性。至於改革開放紅利與民生福利分配不公允,確是今天在深化改革的過程中政府部門需要進一步調整的事情。
  • 戲子誤國?
    其中,最惹眼球的當屬觀點為「戲子誤國」的帖子,其點擊率、轉發率高得簡直不要不要的。這表明,絕大多數網民認同「戲子誤國」這個觀點。此帖持戲子誤國論,主要根據有兩個方面:一是在較長時期內,中國戲子當道,是社會的「主角」,收入高,名聲響,極大地影響著國民;二是他們宣傳的價值觀以追求金錢、奢侈、享樂為核心,成為引領社會價值觀的主導,同樣極大地影響著國民。
  • 戲子無情?大概是世人最大的誤解
    傅從之想,這大概是他為她做的最後一件事了吧……火舌將他的身體吞沒,外面似乎傳來一陣陣腳步聲和官兵的叫喊。他忽然有些恍惚:那個從小與他一同長大,一聲聲喚著他傅哥哥的佟梨落,到底是怎樣一個女子呢?   傅從之從小便不是什麼書生氣的孩子,也自知不是那塊料,他常跑到戲園子裡去聽戲,聽久了還能跟著唱上幾句,戲園子裡的老先生見他天資聰穎,便也收了這徒弟,教他些唱法唱腔。
  • 誰說戲子誤國?該罵的是誰,你懂的
    有些人喜歡拿老科學家和「戲子」的收入做對比,在我看來,這種對比並不科學。道理很淺顯,科學家掙得少是因為「戲子」掙得多造成的嗎?反過來問,「戲子」掙得少了,科學家就能掙得多了?在這個問題上與其怪罪「戲子」,不如去怪罪該怪的人。該怪誰,別問我,你懂的。罵戲子易,罵該罵的人難。
  • 古人說「婊子無情,戲子無義」有什麼背後的道理?
    「戲子」比「婊子」要好一點,只是賣藝不賣身,但是靈魂都獻給了舞臺,或者很多時候都是一生與舞臺為伴。古人說「婊子無情,戲子無義」有什麼背後的道理?「婊子無情,戲子無義」。這兩句在叫法上戴上了古人的歧視,但是也體現了古代社會的殘酷無情。
  • 鬢邊不是海棠紅 一部「慢節奏」新劇,到底有沒有為戲子正名?
    我們回頭再來說說程硯秋先生,他曾經硬氣地說過一句什麼話,他說我們不是供人娛樂的戲子,我們是演戲的,我們是唱戲的,我們是藝術家。這個就是從古至今大家對於戲子的這個身份,是不尊重的。在歷史上記錄的戲子形象也多為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著名的李隆基沉迷歌舞昇平,大量的精力都投入教習戲子,怠慢了朝政導致安史之亂,所以詩詞裡也有「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所以就為什麼能夠理解這個程太太對商細蕊抱有這麼大的敵意和偏見。面對無法打破的現實,很多對未來沒有了盼頭的唱戲的女孩都把什麼作為最好的歸宿呢?
  • 批「戲子誤國論」
    仿佛如今這個社會的一切病態都源自於他(她)們。這幫人就是歷史的罪人。那些大大小小的文人們一邊看著戲子們演戲,一邊聽著戲子們唱歌,一邊欣賞戲子們跳舞,一邊撰文罵著「戲子誤國」。那些達官貴人,商賈名流一邊捧著戲子,包著戲子,睡著戲子,一邊義正辭嚴的高呼,整頓演藝界,要高雅要正能量要積極向上。
  • 是戲子,也是閨蜜
    這個地盤上,無人不識封五爺。封林仿佛才留意安志平,微微一頓,沒應聲,但笑著點點頭。小跟班將花籃放在藍笙的化妝檯旁邊。藍笙臉上還鋪著厚厚油彩,只拔下濃密發間最後一道頭飾站起身來。這回,藍笙朝封林微微施了一禮,道,多謝五爺,又讓五爺破費。封林笑得溫和,姑娘這話說的,明明是你,你和鳳秋,你們為我廣進財源,該我謝你們才是。
  • 戲子誤國?好大盆髒水
    但表妹喊不出。表妹反而感覺怕。怕的是當盲目的民憤被有意引導,再一次對合理的個體權利燃燒,燃燒,燃燒。有情緒正常,但看事情,不能只有情緒。今天,表妹想跟你們講道理,及道理背後的現實問題——1.罵流量「戲子」,真的能淨化網絡三觀嗎?
  • 「戲子」二字要慎用!
    劇中的劉喜奎面對曹琨大總統「你不就是一個戲子」的侮辱和要挾時,說唱了一段精彩的詩文,附列於下,以做戲劇教育的範文一例:你聲聲句句罵戲子,戲子怎麼啦?戲子不偷不搶,不殺人不放火,戲子也是人,還是美人。要不你們幹嘛蒼蠅似的踨著戲子?戲子怎麼啦?戲之子嘛,天子不就是天之子嗎?聽說過戲比天大吧,戲子大過天子!孔子是子,孟子也是子,老子是子,莊子也是子,墨子、荀子、韓非子哪個不是子?
  • 淺析「戲子誤國」論
    有些人甚至常把「將軍枯骨無人知,戲子家事天下聞。」掛著嘴邊,悲嘆道現在的世風日下,戲子誤國。「戲子誤國論」真的是正確的嗎?我覺得一錘定音的做法多少有些欠妥。  首先,要知道,「戲子誤國」在開始指的是慈禧的重戲輕工,所以有很多人說「清朝的衰敗不就是因為慈老太太的重戲輕工,那現在的現狀豈不是就是對晚清的延續?戲子誤國說法又有什麼錯?」
  • 戲子誤國?年度第一蠢話
    表妹不禁想問:如果「將軍孤墳無人問」真是「戲子」之過,那討論「戲子」的公眾號的我們又算什麼?每天關心並且喜聞樂見「戲子家事」的大眾,又算什麼?還有那些,昨天還在分析張女星離婚、吳男星出軌的公眾號,今天卻突然將炮火對準「戲子」的,你這一手又算什麼?
  • 紅樓夢:從來不給賈母唱戲的十二個小戲子,賈家養著她們做什麼?
    賈元春省親時,賈家特意派賈薔等人去姑蘇買了十二個小戲子,加上聘請教席樂隊,定製服裝花了三萬兩銀子。可這個戲班卻只給賈元春演了一場戲後,再沒有演過。賈母想要聽戲,都是外頭聘請,而不用她們,這又是為什麼呢?(第二十二回)至二十一日,就賈母內院中搭了家常小巧戲臺,定了一班新出小戲,昆弋兩腔皆有!
  • 國風欲墮,與戲子何幹?!
    也不知道杜先生在寫這詩的時候是個什麼心態---你是要讓這些柔弱的歌女活活餓死?亦或高唱著救亡歌曲投河?還是讓她們挺了大刀長矛去跟敵軍的鐵騎一決高下? 簡直恬不知恥!在以往的宣傳中,英模人物似乎都是貧窮的,我們似乎也都習慣了用貧窮來襯託他們精神的偉大。
  • 影評:《王的男人》之「誰不是戲子?!」
    班主說:「在這個人吃人的時代,你就少管閒事吧。」意同於:在這個罪惡橫行的時代,任其吞噬吧。長生的寶貴在於執著地堅持救贖,醒來後,他衝入貴族的房中拉出孔吉,二人非逃即死。當班主揮棒要廢掉長生時,軟弱的孔吉用彎刀殺了班主。長生和孔吉仿佛逃出埃及一般,不用看班主的臉色,不用再出賣肉體。
  • 先正雜評:戲子當道,擋戲子道如何?也說說吳亦凡的事
    有個圈子,叫娛樂圈,包含歌手、演員,現在又多了什麼綜藝咖,統稱明星,舊稱戲子。有人認為當今戲子當道,屬於娛樂誤國,這一點上筆者覺得有些矯枉過正。明星本來就是靠著熱度吃飯,頻頻見報才是常態。況且百姓也樂於討論一些娛樂八卦,茶前飯後說說誰誰離婚了,某某某整容了,才是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