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演員蔑稱為「戲子」,是對表演藝術和現代文明的褻瀆

2021-03-02 學者薈

在最近刷屏的「手撕事件」中,因手撕對象是演員和影視文化界人士,所以網絡輿情高頻率的出現了「戲子」一詞。面對少數演員和演藝界人士超高收入還偷漏稅現象,網絡「輿情洶湧」,大量的自媒體對影視界及廣大文藝工作者,冠以「戲子」之名,進行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謾罵和「群毆」 ,輿情幾乎是呈現出猛批演員的一邊倒傾向。好在官方及主流媒體始終保持了冷靜的態度,只有國家稅務總局在官方網站表明,對」陰陽合同」暨 涉嫌」偷漏稅」情況督促所轄區域部門進行調查。

針對演藝界少數人收入奇高現象,近年網絡及主流媒體都不乏批評之聲,官方主管部門也針對性地進行了處理和調整,但網絡輿情將演員及文化演藝界人士蔑稱和謾罵為「戲子」仍不絕於耳,這主要原因應當是源於近幾年少數知名演員言行不端,特別是幾年前,個別文化較低,長期在影視圈跑龍套的務工人員,因偶然因素在影視界大紅大紫,而後又美女、香車、別墅,諸種暴富發跡情況訴諸媒體,令民眾心理一度失衡;年前又因其妻出軌鬧離婚讓人們大跌眼鏡,而爆光其巨額財產分割,則更是讓人乍舌。少數演員及演藝界人士,利用演藝影視平臺,攫取巨額社會財富的情況,讓民眾憤慨,以致「輿情洶湧」。網絡及自媒體,針對這些情況進行了猛烈抨擊,其中也包括了以「戲子」一詞對整個演員群體進行的辱罵,「戲子誤國」一語,曾一度在網絡相當流行。

「戲子」,是封建社會對演藝從業人員的一種侮辱和謾罵。在封建社會,以說笑為職業者,稱為「優」,專門演奏音樂的人稱為「伶」。到了漢代,以歌舞、音樂和演藝百戲為業者,統稱為「優伶」。宋代之後,由於戲曲藝術的高度繁榮,「優伶」就主要是指戲曲演員。在封建社會,由於戲曲及表演藝術,始終是宮庭及士大夫階層的一種茶餘飯後的消遣對象,所以戲曲表演並不像現在這樣看作是「高雅藝術」,戲曲演藝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極其低下,在士農工商的封建職業排序中,根本沒有演藝人員的地位,而是屬於「三教九流」中的「九流」之一。由於社會地位低下,所以演員在封建社會被蔑稱為「戲子」,也如人們在吃了農民種的糧食,卻要把農民蔑稱為「鄉巴佬」一樣。

   

現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文藝事業,民主革命時期,延安魯藝就是那時先進文藝的標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屹立於世界之林後,國內的文藝表演事業更是空前繁榮,哪怕是在萬馬齊喑只有八個樣板戲的「wg」時期,社會各階層也鮮有人任性將演員稱為「戲子」,一般都是將演藝從業人員統稱為「文藝工作者」,將著名演員稱之為「表演藝術家」。今天,全面改革開放已40年了,文藝表演事業空前繁榮,知名演員炙手可熱,藝考大軍浩浩蕩蕩,少數人及一些自媒體卻口吐「戲子」之言,這不能不說是對表演藝術和現代文明的褻瀆。

個別人僅以演藝界少數人收入奇高,以及少數演藝人員的不良言行,就亂批「戲子誤國」,純粹是擾亂社會,製造社會不安定因素。 現在網絡上及自媒體的一些言論,比較具有煽動性的是拿科學家及各行業的精英人物的收入和知名度,與演藝界人士相比較,以證明其罵「戲子」有理。

內地一知名演員結婚排場超豪華,就出現了《一個科學家不如戲子的國家能走多遠?》這樣的網文;一港臺歌星因歌迷辱警事發後,就有標題為《戲子當道,國家必亡》的網文。這些文章觀點認為,演員的收入遠超科學家,某草根明星離婚要分割的房產就達九處(含一處美國房產),而屠呦呦的諾獎獎金也只夠在北京買半個客廳;同時,媒體及社會對名星演員的關注和宣傳遠高於科學家和科技事業。這其實是把兩個毫無可比性的職業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有意製造社會矛盾。

因為演員的職業就是拿技藝和形象示人,看的人越多,人氣越旺,成就就越大,發展也就可能越好,其存在靠的就是知名度。而科學家及其科技事業,是以自然界及社會為研究對象,以科學發現,創造發明為己任的,其過程往往是艱辛的,甚至是令人痛苦的事。加上一些尖端領域的東西還要儘可能保密,所以,科學家大都行事低調,媒體也不做過多的宣傳。二者的職業特點和勞動價值根本不具有可比性。

至於改革開放紅利與民生福利分配不公允,確是今天在深化改革的過程中政府部門需要進一步調整的事情。據悉,最近國家有關部門擬針對影視界亂象和少數影視從業人員收入奇高問題進一步進行治理,這說明官方對於民眾的關切,極端重視並在努力解決中。但人與人之間,職業以及行業之間的 「不公平」,永遠都存在,絕對「公平」只能是一個理想化狀態,任何社會都不可能做到。深化改革的目的只在於讓社會不同職業和行業之間,簡單勞動和複雜勞動之間,儘可能趨向於「公平」。記得改革開放之初,有句流行語:「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幾十年過去了,當今中國的富豪好像也沒有哪個是賣茶葉蛋和拿剃頭刀的。在演藝界,也不是所有演員都像被「撕」的那幫人一樣闊綽,正如在商界,也不是所有商人都如「馬雲巴巴」那麼有錢一樣;演藝界也不是人人都富得流油,很多時候,因為其職業的娛樂性特點,只不過更多的容易被網絡輿情關注罷了。

在當今信息社會,文化市場空前繁榮,人們對文化消費呈多元化且供不應求的新時代,竟然還有人將演員蔑稱為「戲子」,這的確不能不讓人「一聲嘆息」。在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中,戲劇復興作為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不但誕生了莎士比亞這樣的戲劇文化巨匠,而且將近代人文思想蔓延開來,使西方文明駛向了世界文明的快車道,並藉此鍛造出了璀璨的西方文化藝術和現代文明,而我們至今還在將戲劇影視演員蔑稱為「戲子」,這不能不說是對我們泱泱之國,東方文明的極大諷刺。

今天我們一些人,在大多數閒暇時間,一邊撥弄著搖控器,沒完沒了的挑選著影視節目,一邊又還在罵著「戲子誤國」,這也如當年改革之初,有人說改革開放不好一樣,「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手撕」事件中揭露出一部分演藝及企業人士領取國外的所謂「國家精神造就者獎」,更是讓一部分人覺得罵「戲子」有理。其實,對這類獎項人們大可以開放寬容的心態對待,因為這不是國內勞模及先進英雄人物評選,完全用不著扯上演員的道德說事。下一步國際上有人要搞個「世界文明造就者獎」,獎給張小剛、李大剛,王冰冰、劉雪雪,他願意獎,你願意去領,其實都不關他人什麼事,這世界上看不順眼的事多著呢,開放的中國面對眼花繚亂的奇葩世界,特別是對於那些奇葩評選,大可不必太上心。如果確實意識形態攻擊與弱化國家與民族團結、國家穩定與安全那就另當別論了,領獎者不予判斷而形成的後果與影響自有其承擔。

現代社會,職業無高低貴賤的意識早已深入人心,我們每一個靠能力和技藝謀生的人,多數為普通勞動者,你若是職業領域的翹楚和精英,也理當受到國家的表彰和社會民眾的敬仰。然而,前幾天一篇標題為《中華民族的靈魂人物,為什麼要和這群戲子放到一起參選》的網文,說的是眾多國內知名媒體聯合舉辦的「改革開放40周年人物評選」,15個候選人中有4個影視演藝界人士,也就是文章作者所說的「戲子」,不知道是不是真有這麼個評選,如果真有,為什麼文化藝術界人士就不能與科技人員放在一起,難道就因為他們是所謂「戲子」,就可以否認他們作為普通勞動者,是改革開放的參與者的身份?所以,奉勸網民和讀者,不管網絡上的信息是什麼來頭,不管自媒體公眾號取名什麼「內參」、「揭秘」,甚至打起主流媒體招牌,凡是將演員稱之為「戲子」的文章,讀來有何價值:

第一,將演員蔑稱為「戲子」,與現行「社會價值觀」不符,在責任媒體中,你永遠也找不到這樣的稱謂及相應的批評;

第二,將演員蔑稱為「戲子」的自媒體和作者的文化層次有待考量,文鄙理疏,言之無物,大都是以發洩不滿情緒為目的;


第三,將演員蔑稱為「戲子 」的文章,根本不可能有傳播價值和有意義的信息,反而還有可能誘導你的閱讀與觀點形成走向歧途。

 「手撕」事件導致網絡刷屏,「戲子」之類的謾罵再度成為熱詞,反映出物質生活豐富之後,人們對收入分配要求更加公平的期望,其間也夾雜著民眾相當的仇富心理和情緒,但願這不要成為民粹主義意識的充分表達,並以此裹挾著對文化藝術和人民精神生活的衝擊,對表演藝術和現代文明進行肆意褻瀆和破壞。

關於作者

熊建勇,雜文時評作者

相關焦點

  • 時評:國家精神豈可容戲子來褻瀆|作者:湯前發
    絕不能拿國家精神這樣的字眼去隨便開玩笑,而讓範冰冰、馮褲子這樣的戲子和痞子來褻瀆!試問,「國家精神」能是那些紙醉金迷,收入億萬的戲子們所能締造的嗎?還是那些以鑽營術為手段,利用投機倒把,利用別人手中權力,進而奸公淫私來掌握某壟斷行業而中飽私囊的商賈們呢?不是!當然不是!
  • 于謙自曝最討厭被叫做「戲子」,嶽雲鵬為明星職業鳴不平
    節目播出後也是得到了不錯的反響,收視率和討論度還是比較可觀的。于謙不假思索的就回答了兩個字「戲子」,看得出來于謙的態度還是非常明確的。」無疑是舊社會對演員的一種蔑稱,是非常不尊敬這種職業的一個說法。如今舊社會的時代早已經過去,明星藝人也是一個正規並值得尊重的職業了,不該還用舊社會的蔑稱來形容他們這一行的人。
  • 戲子無情,婊子無義
    「戲子」一詞本身就是對於戲曲演員的一種蔑稱,前一段時間還有自稱戲曲演員的人去美化「戲子」一詞,認為「戲子」的稱呼很高貴,不能侮辱「戲子」,錢某人我見過滿大街撿錢的,還真沒見過滿大街撿罵的。舊社會將鵪鶉、戲子、猴視為有錢人的玩物,只皆因鵪鶉像鳥不是鳥,猴子像人不是人,戲子是人不當人,「戲子」一詞所蘊含的輕賤與侮辱不言而喻。
  • 明星、演員,其實,算不上戲子
    古代的時候,人們所指的戲子,是指那些到處走街串巷,還有被請到各家各戶表演的。這些被稱作戲子。那時候只是一種稱呼。現代,戲子這個詞是貶義的。但是,其實,明星、演員本身並不具有那些破壞力。有破壞力的是明星、演員那個職位和代表性。而這職位和代表性極容易被不良利用賺取利益。而利用這一點的往往不是明星、演員本人。這不止明星、演員,還包括很多招牌。那個招牌既然存在,總得有人佔。誰佔了那個招牌,誰就做了哪些不良了嗎。顯然不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木偶一樣按照招牌活著呢。
  • 戲子,男權世界最無力的詆毀
    02戲子,是對一個演員最大的侮辱言外之意是,你範冰冰做了多少不堪的事,竟然還敢走進大學校園參加這麼高大上的學術研討會,簡直是對校園和學術的玷汙!「戲子」之稱之所以具有如此殺傷,是因為它從一開始就不是對某種職業的客觀定義,而是一種自帶歧視的蔑稱。古時,戲子是屬於在官吏、士族、平民之下的最低等人,和娼妓、奴婢屬同一等級,沒有人身自由,如物品畜生一般隨意被販賣。
  • 大庭廣眾之下裸奔是對現代文明的褻瀆
    在現代文明社會,大庭廣眾之下有人「組團」裸奔,僅僅是聽起來就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更何況是「親眼目睹」。  相信很多人看了視頻之後,都會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形容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說,這種辣眼睛的低俗畫面,突破了公眾想像力的極限。  9月1日,長沙市公安局官方微博通報了這起警情。
  • 淺析「戲子誤國」論
    近些年來,無論是在一些app上,還是在一些論壇上,只要是涉及到娛樂圈、演員或者是八卦的話題,總會看到一些批判演員高薪問題和「戲子誤國」的評論。
  • 無庸公知,開口閉口「戲子戲子」,誰給你們資格分裂社會階級!
    我擁護所有辛勤工作,力求回報的藝術或非藝術工作者。這位某財經大學教授不僅要吊打「明星戲子」,居然還扭曲地拿「崔」狐假虎威起來!他發表的什麼言論呢……請看!戲子,是對於賣藝人的一種蔑稱,類似於罵韓國人是棒子,日本人是鬼子,有很多人覺得只是個稱呼而已,沒什麼,那你何嘗不感受下被外國人叫你一聲「支那人」!
  • 「戲子」二字要慎用!
    「戲子」在傳統社會特指藝術表演者,因為傳統社會藝人身居底邊社會階層,其藝,被人玩賞;其人,被人貶損,觀念中的極度分裂造成了表演在社會審美中堪為獨具特色的邊界藝術。因此,「戲子」一詞在特指表演藝術專職者外,被賦予了極度的道德汙損的意味。這正是這一詞彙在五十年代戲曲改革進程中,最先被時代所拋棄的必然。本人最不接受這一詞彙,也最不願看到一個進步的時代對這一詞彙的重新使用。
  • 《廚子戲子痞子》:荒誕之下,難掩愛國主義情懷和傳統文化的魅力
    作為地下黨人的劉燁,張涵予,黃渤三人,假扮為「廚子」「戲子」「痞子」,俘獲了日軍急召的專門研製新型疫苗的生化專家。在一家日本料理店內,三個小人物和日軍以病毒解藥為核心,展開了一場鬥智鬥勇的斡旋。雖然是沉重的抗日主題,但這部電影的觀影體驗卻是輕鬆愉悅的。
  • 《王的男人》戲子
    從小到大,看過這麼多古裝電視連續劇,無一不是在說戲子薄情、戲子誤國,仿佛戲子就一定會與昏君綁定在一起,這是一對固定搭檔。但是今天看完這部電影,讓我對「戲」,對「民俗」仿佛又有了新的認識。 最初看這個電影其實是奔著李準基來的,因為最近一直在追《惡之花》,有點上頭,我看影視作品的習慣就是:看到一部好看的作品,就想把相關演員的好作品都看掉,仿佛這樣才能讓我更加了解我所好奇的人。不得不說李準基在《惡之花》裡的演技與顏值都是我欣賞的,也正是如此,我才找到了這部讓他當年一炮而紅的電影——《王的男人》。
  • 「戲子無情,婊子無義」新議
    我在這裡沒有貶低演員職業的意思,咱們只說現象,做個不過分的比喻,方便大家理解,而今的有些演員和過去的婊子沒有本質的區別,也有網友用「公共場所」形容,也都不為過,婊子閱人太多,慣於逢場作戲,拉「露水夫妻」搭「臨時情郎」他們真真假假卿卿我我
  • 于謙怕被說「戲子」,郭德綱怕聽「雅俗」,光鮮之下也有脆弱一面
    德雲社眾演員也都根據自己的所處環境和發展時期各自的寫了出來。而網友最期待的莫過于于謙和郭德綱兩個人會寫些什麼了。畢竟,兩個人可以說見證了相聲的沒落也經歷了相聲的再次輝煌。對於相聲和相聲從業者應該有更深刻的了解和理解。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何敢公然褻瀆《論語》?
    近日,兩大熱播電視劇《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受到了廣大年輕族群,尤其是90、00後的瘋狂追捧,似乎這部劇的人物和臺詞,完美還原了很多人的現實人生,情感和思維的共鳴點撩撥著年輕人的神經。然而,《二十不惑》、《三十而已》這種網際網路泡沫滋生下的無腦劇情,粗製濫造的簡直不堪入目,這不僅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褻瀆
  • 你口中的「戲子」,為這個世界做了什麼
    「戲子當道」,這四個字成了現代人對影視行業的印象詞。每每有社會事件突發,就會有人冒出這一句,於是義憤填膺的眾人一同湧上去痛罵一頓,發洩完了繼續看著娛樂綜藝,影視作品消解自己的怒氣。可是這個現象真的對嗎?你口中的戲子,為這個世界付出過什麼呢?
  • 為相機表演.
    他不單單把自己表現成像是貝亞德一樣的受難者,也將自己展現成一個被荊棘纏繞、忍受著被釘在十字架上痛苦的耶穌基督,並以圖像闡明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最後七句話。霍蘭德通過挨餓以達到扮演耶穌受難的狀態,並將之拍下。《耶穌臨終七言》也被視為集對神靈的信仰和褻瀆於一體,這使之成為一件史詩級的作品。
  • 戲子因為一句話,就將命丟了
    不然乾隆怎麼當皇帝,就這樣雍正就被定為接班人了,這個說法也是最讓大家信服的一個說法,也非常的合理。 有一次雍正難得有一個放鬆的機會,這個放鬆的方式就是和幾個大臣一同到戲院裡面聽戲子唱戲,這可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啊,雍正來到戲院,那戲子們肯定就非常賣力的唱戲啊,使出渾身解數來唱啊,所以自然就唱的非常好,雍正聽的是非常的滿意,就誇戲子唱的好,身邊的大臣們也覺得這個女戲子唱的確實是不錯,所以也誇這個戲子唱的好,聽完戲之後,雍正就開始吃飯啊,就讓那個戲子也吃飯,並且還賞賜了食物給那個女戲子
  • 渠成論文《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及其特徵的探索》
    現在,無論孩童、青年、中老年人,是男是女;文化背景和社會階層的不同;音樂表演風格和樣式的多方位展示;民族和歷史傳承的差異,受眾都能接納和認可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在世人面前的出色呈現。4、表演的綜合性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它集傳統小提琴演奏藝術、電聲音響藝術、現代舞蹈藝術、流行造型藝術、燈光舞美藝術和多媒體藝術等為一體,將經典和現代組合為時尚,給人以新鮮的時代感受。
  • 藝術播報 | 再現歐洲藝術文明 拿破崙文物巡迴展
    杜絕脫離鄉土社會文化脈絡與主體訴求的藝術鄉建,如「美麗鄉村」等這些被現代景觀技術侵襲的話語和脫嵌地方文脈的政治治理術,使藝術鄉建中的「藝術」演變成剝奪鄉村文化形貌的美麗殺手,同時也使得「鄉建」丟失其基於鄉土「文化」建設之內核,使鄉建變異為鄉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