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5高分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是什麼,揭露人性的故事

2021-01-11 溯夜影視

《我們與惡的距離》是由林君陽執導,賈靜雯、吳慷仁主演的電視劇,於2019年3月24日在臺灣公視首播。「2019非常新人」包括《我們與惡的距離》李大芝一角廣為人知的金鐘新人得主陳妤。2019年10月5日,《我們與惡的距離》在第54屆電視金鐘獎中奪得戲劇節目獎、導演獎、女主角獎(賈靜雯)、男配角(溫升豪)、女配角獎(曾沛慈)、編劇獎六大獎。

該片講述的是一起精神病患隨機殺人事件之後,受害者家屬、加害者家屬、辯護律師及其家屬、一般的精神病患及其家屬、公共媒體以及精神病院如何面對傷痕、重建生活的故事。

指社會問題,視角和層次非常豐富。社會的眼光只看到受害者的身亡,犯罪者的死刑,像一種交換,一種「合法」的交易,而沒有人關心背後的原因。而這部劇就在思考這件事。故事圍繞著受害者與加害者家屬構成的圈子,解讀兩種身份之間的關係,製造矛盾的同時又在反省矛盾;對社會病症的剖析,對新聞媒體的拷問,對犯罪與死刑的解讀及重新定義。這個社會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是對犯罪者、青年人為何會遭受精神折磨走向犯罪道路的質問,以及面對犯罪事件,身為旁觀者的我們每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戲劇呈現得非常寫實,臺灣新聞口播的語調口吻,還有各種細節都抓得很好,全員演技在線,節奏控制得也很合理,EP5和EP6是整部劇最震撼人心的部分,結局在妥協,但這種妥協亦是一種諒解,對社會,對罪惡,放過自己也放過他人的寬慰與救贖。

相關焦點

  • 《我們與惡的距離》憑藉著什麼拿到了豆瓣9.5高分?
    《我們與惡的距離》感人至深的真實呈現《我們與惡的距離》以殺人犯、被害者家屬、加害者家屬、媒體和律師等多角度闡釋了一場無差別殺人事件背後的糾葛。劇中題材尖銳地揭露了犯罪者的心理、律師的使命、媒體的義務、法律的存在性與落實性等現實性問題,反映了沉重又真實的社會現狀、壓抑而麻木的人性百態。
  • 《我們與惡的距離》:一部直面人性的劇;豆瓣評分9.5
    最近一部臺劇,撕開了我們平靜生活中遮羞布,追問當今社會裡,被忽視的傷痕與罪惡——《我們與惡的距離》。
  • 賈靜雯《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9.5,每一集都在反思人性
    ▼「到底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有標準答案嗎?」 《我們與惡的距離》01▼年初電視劇《都挺好》刷爆朋友圈,拿下豆瓣7.8的高分。在近些年來國產電視劇越來越多的套路劇情中如一股清流,雖然結局未免故作團圓,但整部劇依舊精良。而年初另一部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更是讓人直呼神劇!開播便拿下豆瓣9.4的高分,並隨著劇情持續播出,評分不降反增,最終拿下豆瓣9.5。
  • 豆瓣9.5分,《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好看在哪裡?
    今天小編兒就來推薦一部豆瓣高評分的社會寫實題材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劇由臺灣公視和HBO共同推出,集結賈靜雯、溫升豪、吳康人、周採詩等幾位實力演員。這部劇通過劍走偏鋒的故事題材、演員入骨三分的演繹及不斷令人深省的臺詞在豆瓣拿下9.5的高分。建議大家追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好女神賈靜雯的神演技,每一場哭戲都能差別對待,然後隨著劇情發展不斷豐富人物性格,看起來絕對燃爆。
  • 【推劇】豆瓣9.5|我們與惡的距離
    凌晨1點我看完了《我們與惡的距離》。現在想把最真切的感受寫下來。這是我第一次那麼強烈想推薦一部電視劇。豆瓣9.5分當之無愧。少見的直面人性的好劇在此之前,已經有不止一個人向我推薦這部電視劇。特別是身為一個法學生,更值得一看。
  • 從《誰先愛上他的》到《我們與惡的距離》金鐘編劇呂蒔媛再創高分...
    因在電影院持槍隨機殺人造成9死21傷,李曉明在眾人的關注中被判處死刑,為他辯護的律師被受害者家屬潑了一身糞便,之後便是社交網絡上數以萬計的評論與咒罵,熱門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由此開篇。延續HBO一貫劇情緊湊、高能情節的風格,《我們與惡的距離》筆觸真實社會案件,一開場就撕開生活中的遮羞布,把社會的黑暗剝開攤在眾人面前,希望能夠從根本上剖析惡性案件出現的原因。震撼真實的畫面和難得一見的題材,使得該劇一經播出,便迅速走紅引發熱議。《我們與惡的距離》由這場隨機殺人事件,延伸出行兇者、受害者、辯護律師等多個家庭間,不同立場、不同參與者的故事。
  • 豆瓣9.5分|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歡迎來到現實世界
    該劇由臺灣真實社會事件改編。故事最早發生在兩年前的一場無差別殺人案,兇手李曉明在影院掃射造成9人死亡21人受傷,這一案件造成眾多家庭痛苦欲絕,社會上的喧囂輿論不絕於耳。該劇並未著重筆墨在罪犯的作案手法、警察的查案過程,裡面也沒有非黑即白的臉譜人物。
  • 《我們與惡的距離》:短短十集的電視劇揭露人性
    一部不過短短十集的電視劇,以一場「電影院槍殺案」為導火索,卻沒有追求案件的緊張刺激,偵破定案的前因後果,反而從無數角度,包括其中涉及的九個家庭,辯護人、司法者,媒體大眾,進行剖析聯繫和切割,勾連開再真實不過的社會與人性。
  • 豆瓣9.5高分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直面人性的惡!
    如果一個人隨意開槍射擊,造成9人死亡21人受傷,應該立即被處以死刑嗎?還應該享有人權嗎?他的家人是否應該「陪葬」?
  • 豆瓣評分9.4分,《我們與惡的距離》是如何做到驚豔了眾人
    到底什麼是善惡,好跟壞不就只是一線之差嗎?我們跟惡之間的距離究竟有多遠?這個值得我們深思的話題在一部電視劇中給了我們啟發。本來以為是善,卻已經是惡。其實好人或是壞人並沒有標準的答案。《我們與惡的距離》在臺灣開播,一共有10集。
  • 豆瓣9.5分熱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最近,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火爆朋友圈。 它在豆瓣上拿下了今年華語電視劇最高的9.5分,遠遠超過《都挺好》的7.8分。劇裡展開了一場人性的博弈。人性的善與惡在糾纏,制度與情感在搏鬥。 故事從殺人兇手李曉明被判死刑說起。 兩年前,惡人李曉明在電影院拿槍隨機殺人,造成9死21傷。 這是一起無差別殺人案件。犯人和被害者無仇無怨,在現場見誰殺誰,目的是報復社會、完成個人「夢想」。 案件震驚社會,人人都要求死刑。
  • 《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9.4分,如何用現實的「惡」打動人心?
    這部由HBO與臺灣公視等聯合出品的《我們與惡的距離》(《The World Between Us》),首播便以9.5的高分,刷新了豆瓣有史以來華語電視劇的開畫最佳評分。截稿之前,豆瓣評分始終維持在9.4分。這部劇有如此的高評價,與它所探討的深刻社會議題存在必然聯繫。
  • 我們與惡的距離資源百度雲1080P分享豆瓣9.4
    觀眾打出的高分有據可依:「現實題材,嚴肅話題,法律道德的拉扯,人性的親密疏離,善惡的爭辯,新聞理想的偏離,只看一集引出這麼多話題
  • 我們與惡的距離:兩集封神!豆瓣9.4,這部少兒不宜太敢拍
    也已經很久沒有這樣一部電視劇,能夠讓影哥頭皮發麻了——《我們與惡的距離》在豆瓣,一舉拿下了9.4的高分。可以說,這是一部鮮血淋漓,直面人性的電視劇。最後一層意圖,則直接點了題: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有多遠?惡,不僅僅指的是犯下滔天罪行的李曉明。
  • 豆瓣9.5《我們與惡的距離》:正視傷痛,才能直面人性的善與惡
    》是2019年推出的社會寫實電視劇,改編自2016年臺灣街頭發生的「小燈泡事件」。這都是我們處於旁觀者的角度急切想要知道的答案,我們與惡,究竟隔著多遠的距離?其中所發出的一系列反問發人深思,下面我就從劇情分析的角度著手展開敘述,談談對人性的思考。01 不諒解別人的過錯是人性的自私,我們與惡的距離,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遙遠不幸的人已經離去,而活著的人,也似乎從來都和幸福無關。
  • 豆瓣9.4、IMDb 9.5,華語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榮耀收官
    當美劇祭出豆瓣9.8分奇幻劇《權力的遊戲 第八季》(註:以下分數均為豆瓣評分)、9.2分科幻恐怖劇《愛,死亡和機器人》;當英劇呈現9.5分生活喜劇《倫敦生活 第二季》豆瓣、9.1分校園劇《德裡女孩 第二季》;當韓劇熱播9.2分醫療劇《囚犯醫生》、8.3分校園劇《美麗的世界》;當日劇貢獻8.7分刑偵劇《緊急審訊室3》、8.7分家庭劇《昨日的美食》
  • 豆瓣9.5,年度最佳,我們與惡的距離(更新至10集)
    而這次,更是直面上了人性之惡——我們與惡的距離The World Between Us本來,珍珠是衝著賈靜雯去看這部劇的。沒錯,暌違臺劇15年再復出,對不少人來說都是滿滿的回憶殺。而女神,不愧是女神。這部劇通過一起無差別殺人案件,完全把人性中的善與惡,痛苦與矛盾撕開。足夠真實,足夠殘忍。
  • 豆瓣9.5《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究竟是天使還是惡魔?
    出於自然這個造物主手中的一切都是善的,到了人手中才變成了惡。——盧梭我們常說,好的電影可以改變社會,改變國家。曾經的《素媛》、《熔爐》、《媽媽別哭》...都銘記著當年曾經發生的傷害,為弱勢群體奔走呼號。最近小眸看了一部臺劇,一部撕開了我們平靜生活中遮羞布,追問當今社會裡,被忽視的傷痕與罪惡——《我們與惡的距離》。
  • 豆瓣9.4!賈靜雯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尺度驚人,全網吹爆
    打開支付寶,首頁搜索「536695369」在最近,有一部臺劇在國內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那就是由林君陽執導的《我們與惡的距離
  • 豆瓣9.3分的「暗黑系」《我們與惡的距離》,緣何能夠兩集封神?
    鋒芒智庫丨木木「如果殺人犯和他們家人都不用負任何責任,那我們家天彥呢,我們家天彥算什麼?」「所以你認為怪李曉明的父母我們天彥就會回來是嗎?」喪子、夫妻關係破裂、家庭關係陷入冰點,《我們與惡的距離》將現實的外衣赤裸裸地撕碎在觀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