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改革相伴,和產業共生:中國移動20年的3個剪影

2020-12-27 通信世界網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20年崢嶸歲月、砥礪奮進,我國通信業發生了波瀾壯闊的變革,無論是通信能力、電信用戶規模還是技術水平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如今已經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而這20年,也是中國移動發展壯大的20年。2000年4月20日,中國移動正式成立。在電信業改革重組中誕生的中國移動,創新拼搏、勇於擔當,成為了全球領先運營商。

站在「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啟航的歷史交匯點,我國通信業將在構建新型基礎設施、推動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於中國移動而言,這是新的歷史機遇,更是沉甸甸的央企責任。

戰略:初心不變,爭創世界一流企業

20年前的春天,中國移動在北京西便門附近一座不起眼的辦公樓中呱呱落地。那些熱血澎湃的年輕員工,在中國移動剛成立之初就開始研究如何對標並將自己打造成世界一流的通信企業。2001年,中國移動正式確定了「爭創世界一流通信企業」的戰略願景。

「信心是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所以一定要樹立遠大目標。中國移動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發展起來,自成立之際就樹立起要成為世界一流通信運營商的明確目標,樹立市場經濟、用戶第一的理念,逐步完善價值鏈,建立與合作夥伴的良好關係。」在日前召開的中國移動成立二十周年沙龍上,原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總工程師、黨組成員李默芳回憶道。

彼時,以成為世界一流通信企業為宏偉目標的中國移動,率先開創了國有大型企業上市融資的先河。人民郵電報總編王保平認為,通過在香港和紐約掛牌上市,中國移動不僅引進了急需的建設資金,更是成功引入了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進行了創新突破,推動了國有企業傳統機制的變革。

20年來,全球通信行業風雲變化,中國移動以成為世界一流為目標,始終立足全球視野,經過四輪戰略對標,實現了從雙領先、新跨越、可持續到大連接的發展。2019年,中國移動實現營收7459億元,連接規模超過20億,《財富》500強中排名第65位。中國移動保持世界運營商第一梯隊,收入增速明顯高於世界一流運營平均水平。

奮鬥者的腳步永不停歇。如今,面對變革中的國內國際市場環境,以及洶湧澎湃的數位技術浪潮,中國移動堅持穩中求進、創新發展,確定了新階段的戰略目標。

中國移動發展戰略部副總經理李炯表示,經濟社會正在經歷經濟發展範式變遷、技術應用範式變遷、商業競爭範式變遷、大眾消費範式變遷,並體現出「五縱三橫」的新特點,「五橫」即指基礎設施數位化、社會治理數位化、生產方式數位化、工作方式數位化和生活方式數位化,囊括了人類生活全場景;三橫,是指在融合滲透的過程中,數位化體現出了線上化、智能化、雲化的特點。

新趨勢,新要求,新戰略。中國移動因勢而動,提出創世界一流「力量大廈」的思路:以創世界一流企業,做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主力軍為總體目標,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圍繞轉型升級、改革創新兩個著力點,打造基於規模的價值經營體系,實現融合、融通、融智;構建高效協同的組織運營體系,塑造能力、合力、活力;與時俱進,全面實施「5G+」計劃,持續做大連接規模、做強連接應用、做優連接服務,統籌推進「四輪驅動」融合發展,保持領先優勢,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20年初心不變,中國移動始終爭創世界一流企業。這一信念陪伴著中國移動從成立走向壯大,從優秀走向卓越,未來也將激勵中國移動創造更多輝煌。

創新:勇挑重擔,踐行科技自立自強

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同步,5G引領——中國移動的成長史,就是一部中國通信企業在國際通信領域話語權不斷提升的歷史。

當時,FDD標準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主推的TDD技術支持者寡,標準化道路異常艱辛,派往國際標準組織的代表也自嘲是「3S」代表:見人smile,開會silence,然後sleep。

但即便如此,我國TDD產業鏈一路披荊斬棘,終於實現了TD-SCDMA在國內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以及TD-LTE在全球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到了5G時代,TDD與FDD完全融合,6G時代則會繼續延續融合的趨勢。在國際標準組織領域,不僅我國代表擔任了很多重要職位,而且我國還主導成立了很多國際標準組織。

從1G空白到5G引領這一翻天覆地的變化中,3G是個轉折點。作為我國百年通信史上第一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際標準,TD-SCDMA是我國通信行業自主創新的重要裡程碑。但是在標準創立之初,由於技術尚待完善、產業鏈力量薄弱,TD-SCDMA走上商用化道路異常艱難。而中國移動一路攻難關、立標準,扛起了TD-SCDMA的大旗。

親歷TD-SCDMA發展歷程的TD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對當時的中國移動印象深刻:「晶片和終端是產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其中上遊晶片環節落後的影響尤甚。為破解TD-SCDMA晶片難題,中國移動規模採購終端,並對終端商提出晶片技術要求,最終帶動了晶片和終端的發展。」

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介紹,在發展TD-SCDMA的同時,中國移動啟動了後續TD-LTE技術的研發,同時考慮到標準唯有走向國際市場才能走得廣、走得遠,前瞻性地成立了GTI組織。在全球4G標準競爭熱潮中,中國移動聯合產業界克服技術、產業、組網、測試、組織機制五大困難,突破重大核心技術,實現TD-LTE全產業鏈的群體突破,並在全球廣泛應用。

因為TDD創新突破成績顯著,中國移動屢獲殊榮:TD-SCDMA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TD-LTE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這是通信領域第一個,也是目前為止的唯一一個。

有了3G、4G打下的基礎,到了5G時代,中國移動繼往開來,確定了引領5G技術、產業和應用發展的目標,發揮5G需求目標制定者、5G國際標準推動者、5G關鍵技術引領者、5G端到端產業構建者、5G賦能各行業開拓者的作用,注重產業引導和應用創新,通過成立5G聯創中心,助力5G融入千行百業,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成立20年來,中國移動把握了每一次技術升級換代的機遇,以市場帶動技術、以技術驅動產業、以創新促進發展,實現了在標準、網絡、設備、應用等領域的實力「硬核式」提升,不僅推動了新興產業崛起,而且帶動了人們生產生活方式乃至思維方式的變革。

按照「移動通信使用一代、建設一代、研發一代」的節奏,我國6G預研已要開啟。因此,中國移動已經開啟了6G研究,並已發布了《2030+願景與需求》《2030+網絡架構展望白皮書》《2030+技術趨勢白皮書》等報告。

隨著國際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楊澤民認為,全球環境進入了「冰河時代」。科技強則國家強,科技興則國家興。為了擺脫受制於人的狀態,我國「十四五」戰略規劃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創新創業與戰略系教授高旭東相信,在中國移動遠見卓識、責任擔當、一流水準和前瞻要求帶動下,其在未來6G時代的道路會更加順利,中國在國際通信市場的戰略地位將進一步提升。

責任:使命在肩,助力決勝脫貧攻堅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對於打贏脫貧攻堅戰,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要服務脫貧攻堅,建一張用得上的行動網路是基本條件。「中國移動的網絡不僅在城市、人口集中的地方實現全面覆蓋,在農村、偏遠地區著力構建基礎網絡覆蓋。」原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職工董事、人力資源部資深經理李秀川表示。以前,李秀川在中國移動雲南省公司工作過,他回憶起農村建起基站後村民生活的新變化仍記憶猶新:「農村建了基站之後,農民的信息使用量很大,而且對農村產品開發、信息流通、招商引資等都帶來了非常大的好處。」

雖然在農村建網入不敷出,但是中國移動沒有卻步。為了消除城鄉數字鴻溝、支持脫貧攻堅,中國移動已累計投入資金超800億元,實現超12.2萬個自然村通電話、8萬多個行政村通寬帶,4G基站覆蓋全國98%以上行政村,寬帶網絡覆蓋全國97%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村。遍布城鄉、覆蓋完善的行動網路成為中國移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底氣,也築牢了脫貧攻堅的網絡基礎。在脫貧攻堅路上,中國移動的身影從未缺席。

除了用得上,還要用得好、用得起。因此,中國移動持續優化網絡,特別是在多網並存的情況下,隨著頻譜的走高,網絡建設愈加複雜,中國移動便通過技術標準、網絡架構的突破創新,保持一如既往的優質服務,確保用戶使用暢通無阻。

同時,為了讓用戶用得起,中國移動連續多年進行提速降費,這背後是中國移動成本的付出和收入的讓利。談及提速降費工作,李秀川頗有感悟:「中國移動始終堅持提速降費,真正實現讓利於民。但高昂的建設成本成為不得不面對的巨大壓力。中國移動每年都在不斷壓縮成本,包括集採如何優化,網絡成本、運維成本進一步下降,這都是中國移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突出體現。」

而要做好扶貧,網絡並不是唯一。為此,中國移動提出並實踐了基於「1+3+X」體系的「網絡+」扶貧模式,以網絡扶貧為主線,強化組織、資金、人才3方面保障,將網絡和信息化優勢與教育、消費、健康、產業等多個扶貧領域相結合,打好「網絡+」扶貧組合拳,發揮信息化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助推、放大和倍增作用,以網絡和信息之力助力貧困地區脫貧攻堅。

作為中央企業,中國移動時刻謹記自己的使命和定位,將責任扛在肩上。中國移動的付出頻獲點讚。據悉,中國移動已連續16年被國資委評為A類企業,2020年更榮獲了全國脫貧攻堅獎。

脫貧摘帽並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下一步,助力鄉村振興還任重道遠。中國移動表示,將咬定目標不放鬆、履職盡責不懈怠、精準發力不停步,推動「網絡+」扶貧向「5G+」扶貧升級,創新推廣更加豐富多彩的信息惠民服務,不斷鞏固脫貧成效,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更大力量。

責任在心,擔當於行。中國移動將進一步深化創世界一流「力量大廈」發展戰略內涵,以推進數智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發揮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主力軍,推動信息服務融入百業、服務大眾。


相關焦點

  • 盤點2020中國移動:20年行而不輟 再出發未來可期
    它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催化劑和助推器,加速了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進程,也讓中國移動抓住了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會。例如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中國移動5G熱力成像測溫系統、5G無人物流車、5G遠程操控等應用在復工復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雲辦公、雲視頻、雲商貿等也得到了快速普及。
  • UP2017發布會定檔4月20日「奇點.共生」探索泛娛樂新生態
    作為國內領先的互動娛樂內容服務提供商、泛娛樂概念的首倡者與泛娛樂產業最重要的推動者之一,騰訊互娛一年一度的UP發布會,被認為是互動娛樂產業的年度風向標,歷屆均受到行業高度關注。發布會主題「奇點.共生」互娛迎來業務共生長新起點本屆發布會主題為「奇點•共生」。
  • 黃奇帆: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主線是什麼?
    今後的5年、10年,在5G時代的背景下,會進一步地形成產業網際網路時代。到了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產業網際網路的平臺可能就需要深耕細作。比如,醫療產業的網際網路平臺,就和我們工業、製造業傳統的基於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形成的平臺,是有差異的。它們之間的數據模塊、指標體系、結構方式等等,可能都是很不相同的。所以產業網際網路時代,需要一個領域、一個領域地深耕細作。
  • 2021年中國移動通信行業市場現狀分析:移動通信需求不斷增長
    移動通信技術發展支撐通信基站需求增長伴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演變,移動通信網絡傳輸速度不斷提升,對基站覆蓋密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2014年至2019年,我國移動通信網絡覆蓋範圍持續擴大,移動通信基站建設數量從351萬個增長至841萬個,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9.10%。
  • 20年,愛立信與中國移動友誼的小船已經變成遠洋的巨輪
    歷經二十載,從1G跟隨到5G領跑,從網際網路到萬物互聯,中國移動已發展成為最具全球影響力和創造力的領先運營商之一。而愛立信對中國移動的承諾與支持,是20年如一日的執著。作為中國移動20年的合作夥伴,愛立信對本屆大會感觸良多。愛立信高級副總裁兼東北亞區總裁柯瑞東在大會賀詞中說:「衷心祝賀中國移動成立20周年。這期間你們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同時也商用了全球最大的獨立5G網絡。愛立信在這 20 年裡一直是中國移動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我們也為自己成為中國移動5G 網絡的合作夥伴而感到自豪,願我們一起共創下一個20年的成功」。
  • 影響-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電影
    尤其是近年來上映的《戰狼2》《紅海行動》等展現中國文化自信的主旋律電影,更是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和觀眾的好評。      轉眼改革開放已經40年了,那麼這四十年裡,中國電影有什麼變化呢?       由國家電影局指導,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聯合推介了9部重點影片, 認真書寫時代英模人物,展現中國社會和人民生活的新貌。向改革開放40周年獻禮。
  • 奮鬥20載 整裝再出發丨中國移動如何創建世界一流企業?專家學者共...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我國信息通信業正處於轉型升級關鍵期。作為迎著新世紀曙光誕生的通信央企,中國移動從篳路藍縷艱辛創業到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經歷了20年跨越發展,成績斐然。面對新時代,中國移動將整裝再出發,為國計民生貢獻力量。
  • 與改革開放同行,戴爾入華20年
    1981年10月15日,伴隨著廈門湖裡開發區的一聲開工炮響,廈門特區正式誕生,作為改革開放首批四個經濟特區之一,廈門從之前的「海防前線」,變成了招商引資的「前沿」,在廈門經濟特區紀念館,還珍藏著特區發展過程中的一件件珍貴文物和照片。「當我第一次在復旦大學的實驗室裡,看到有一臺計算機能下棋,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未來10年,中國最賺錢的17個新興產業!(建議收藏)
    十年前企業全球市值TOP10當前企業全球市值TOP10網際網路作為新產業從1995年網景上市發展到現在經歷了信息門戶、電子商務、搜索、社交及共享經濟等幾個裡程碑性的產品階段,雅虎、亞馬遜、谷歌、FaceBook、Uber等標杆企業不斷將產業推向高點。未來,網際網路與移動網際網路將逐漸往深度精度發展,比如從滿足用戶的普遍性需求開始向個性化需求延伸。
  • 5G賦能內容產業創新——鳳凰衛視(02008.HK)和中國移動國際公司...
    近日,鳳凰衛視(02008.HK)與中國移動國際有限公司(簡稱中移國際)及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簡稱中移香港)共同籤署合作備忘錄。此次合作備忘錄的籤署,標誌著合作各方在品牌、數字內容、信息技術創新、產業融合等領域拓展全新的戰略合作。
  • 2015年中國電視產業發展報告
    2015年中國電視產業發展報告本文沒有標記出處的數據均來自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官方網站、辦公廳、規劃財務司、傳媒司、科技司、電視劇司等的最新統計數據。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2015級研究生張珊文做了大量文獻梳理和分析工作,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 魚菜共生:—個頗具推廣價值的養殖模式
    該類企業實施的品牌發展戰略,它按照公司+漁農戶這一產業化模式組織生產,為輻射帶動更多的漁農戶發展魚菜共生,它們率先在其養殖基地辦點示範,諸如優選場地,營造生產設施,優選養殖魚類和栽培蔬菜品種,制定養殖技術標準和生產流程,在經濟效益導向下,許多漁農戶也嘗試運用該模式發展漁業和蔬菜生產。目前,該類模式佔60%。2、作為休閒行業,該模式被運用到觀賞性養殖之類產業中。
  • 共生向融:音樂與視頻產業的雙向互動
    其中「共生向融:音樂與視頻產業的雙向互動」分論壇,由樂正傳媒聯合創始人、影視產業觀察主編彭侃博士和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音樂系教師楊瓊主持,亞歌文化創始人、國家一級導演甘瓊,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三三四五工作室負責人、《見面吧!
  • 中國科技改革開放40年的回顧與展望
    我國科技事業40年來的不懈開拓和長足進步,積累了寶貴經驗,豐富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的認識。本文回顧了中國科技改革開放40年曆程,總結主要經驗,並展望未來發展。中國科技改革開放40年曆程簡述主要依據中央對科技事業作出的全局性重大決定,本文把中國科技改革開放劃分為五個時期,分別是:1978~1984年「恢復科研體系、服務經濟建設」的探索期;1985~1994年「改革科技體制、推進科技與經濟結合」的啟動期;1995~2005年「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深化期;2006~2015年「堅持自主創新
  • 中關村新興產業前沿技術研究院打造改革轉型典範
    2020年3月,中關村管委會批覆同意在中關村前沿院設立中關村(房山)高端製造前沿技術創新中心,共同打造中關村高端製造領域優質項目創新聚集的政策與人才特區。  3 政企合力打造創新高地在雙方聯手助力首都打造北京「智造」品牌進程中,房山區委區政府以其發展高科技產業的決心和耐心,與中關村發展集團服務創新主體、履行國企社會責任的初心和恆心有機結合,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進區域產業結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房山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完善生活配套,解決企業後顧之憂。
  • 中國移動的20周年盛典,5G時代的一場獻禮
    中國移動20周年盛典晚會在這方面就做出了詮釋,這也是說這場晚會與眾不同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相較於其他平臺晚會,移動晚會在明星嘉賓和節目內容上有著差異化表現,不僅邀請到了橫跨70、80、90、00後這四個年齡段的明星陣容,覆蓋老中青幼全維度觀眾群體,讓粉絲們的每一種熱愛都能在這場晚會上得到滿足。
  • Bilibili陳睿:我人生的幾個節點幾乎都和改革開放同拍 | 改革開放...
    2018年3月28日,陳睿與B站UP主一起,站在了納斯達克的敲鐘現場。這是他人生中經歷過的第二個高光時刻。早在2014年獵豹移動上市時,陳睿作為聯合創始人之一,就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當晚的慶功酒會上,陳睿罕見地喝醉了。他與B站創始人徐逸還有COO李旎一起,同場下的員工、投資人一起回溯自己的創業歷程。
  • 20年,他帶領中國這個產業從0做到全球第二,靠的是什麼?
    來源:胡說有理僅僅用了20年時間,在他的帶領下,中國功能飲料產業成為繼美國之後的全球第二。他就是有「中國功能飲料之父」稱謂的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12月6日,2019中國食品工業企業家年會暨七十年影響中國食業進程企業家頒獎盛典在鄭州舉行。
  • 2020年中國遊戲產業保持增長
    本報廣州12月22日電  (記者賀林平)日前,在廣州舉辦的2020中國遊戲產業年會發布了《2020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遊戲產業保持增長,自主研發遊戲出海再創佳績,海外市場實際營銷收入達154.50億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長33.25%,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電影實現跨越式發展
    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電影創作經歷了複雜的發展階段,既符合中國文化發展的大致脈絡,又在不同階段和不同體裁中發展出豐富的個性,呈現出多元一體的特徵。一批優質的國產電影作品不僅展現了電影創作思維的演變歷程,也讓我們看到了改革開放40年來整個中國社會所經歷的文化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