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中之龍」辛棄疾十首經典詞作,傳唱千年,你讀過哪一首?

2021-01-13 刺蝟讀書

提到宋詞,提到詞人,有一個人的名字,可以說是如雷貫耳。他有著「詞中之龍」的稱號,他的一生創作六百多首詞作,他是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他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合稱「濟南二安」,他就是辛棄疾。

辛棄疾出生於宋高宗紹興十年五月十一日,即1140年5月28日,今天是他誕辰880周年紀念日,我們選擇了十首辛棄疾比較有代表性的詞作,來一起紀念這位偉大的豪放派詞人。

辛棄疾的一生主張抗金,他也多次受到當權排擠和打壓,並且多次遭受貶謫,晚年的時候,他隱居在江西帶湖,隱居期間,他寫了很多詞作,他深知自己已經無法改變定局,猶如南柯一夢,這種感情多次流露在他的作品中。

辛棄疾25歲便開始自己的仕途生涯,宋高宗對他非常的讚許提拔,辛棄疾在南宋任職期間,寫了不少抗金北伐的建議,雖然這些建議書在民間廣為流傳,但朝廷反應很淡薄,所以辛棄疾雖然有很出色的才華和能力,但是卻很難在官場上立足。

41歲時,辛棄疾在現在的江西南昌上任,於帶湖一帶親自設計自己的莊園,他對家人說:「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所以他把帶湖莊園取名為稼軒,並自稱為「稼軒居士」。

同年十一月,辛棄疾受彈劾,官職被罷免,從此,他開始了一段時期的閒居生活。此後二十年,他除了有兩年出任過福建的官職外,大部分時間都是隱居在鄉間,在此期間,他描寫了很多有關美麗風光、風俗民情、遣興抒懷的詩詞。

68歲時,辛棄疾病逝,據說他在臨終時還大呼「殺賊!殺賊!」,可見他的一生都有著壯志難酬的憂憤和為國憂心的愛國之情。

辛棄疾現存詞600多首,他是兩宋時期存詞最多的作家,他的作品大多風格熱情奔放,鬥志昂揚,充滿了鼓舞人心的力量和高尚的氣節。有人說,他的詞跟陸遊有相似之處,將愛國情懷和收復失地作為自己的畢生追求。

今天,是辛棄疾誕辰880周年,讓我們用他的十首有代表性的詞作來懷念他,感受一下他詞中氣勢磅礴的筆鋒和大氣豪情的意境吧。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青玉案·元夕

[宋]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西江月·千丈懸崖削翠

[宋] 辛棄疾

千丈懸崖削翠,一川落日鎔金。

白鷗來往本無心。選甚風波一任。

別浦魚肥堪膾,前村酒美重斟。

千年往事已沈沈。閒管興亡則甚。

西江月·畫棟新垂簾幕

[宋] 辛棄疾

畫棟新垂簾幕,華燈未放笙歌。

一杯瀲灩泛金波。先向太夫人賀。

富貴吾應自有,功名不用渠多。

只將綠鬢抵羲娥。金印須教鬥大。

西江月·剩欲讀書已懶

[宋] 辛棄疾

勝欲讀書已懶,只因多病長閒。

聽風聽雨小窗眠。過了春光太半。

往事如尋去鳥,清愁難解連環。

流鶯不肯入西園。喚起畫梁飛燕。

鷓鴣天·欲上高樓去避愁

[宋] 辛棄疾

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

經行幾處江山改,多少親朋盡白頭!

歸休去,去歸休,不成人總要封侯。

浮雲出處元無定,得似浮雲也自由。

鷓鴣天·一片歸心擬亂雲

[宋] 辛棄疾

一片歸心擬亂雲,春來諳盡惡黃昏。

不堪向晚簷前雨,又待今宵滴夢魂。

爐燼冷,鼎香氛,酒寒誰遣為重溫?

何人柳外橫斜笛?客耳那堪不忍聞!

鷓鴣天·晚日寒鴉一片愁

[宋] 辛棄疾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

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幹不自由。

鷓鴣天·欲上高樓去避愁

[宋] 辛棄疾

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

經行幾處江山改,多少親朋盡白頭。

歸休去,去歸休。不成人總要封侯。

浮雲出處元無定,得似浮雲也自由。

相關焦點

  • 詞中之龍:辛棄疾經典詞十首
    辛棄疾是中國文壇豪放派的代表,平生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人稱詞中之龍。他擅長以文為詞,其詞藝術風格多樣,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他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典故,既能抒寫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
  • 詞中之龍辛棄疾最經典的十首詞,百讀不厭
    辛棄疾是中國文壇豪放派的代表,平生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人稱詞中之龍。古典君:這是辛棄疾廢退閒居時一首有名的小詞,詞中借醉酒而大發牢騷。一個「且」字,就從字裡行間流露出這「歡笑」比「痛哭」還要悲哀,下片的一片醉態正是借酒消愁。不拘形跡,其實也是在反抗現實。歡之可貪,正因為它暫得之不易。
  • 辛棄疾:人中之虎 詞中之龍
    到了唐代,七言詩和五言詩在數百年摸索下完全成熟,不僅靈活性大為改進,更是滿足了傳唱的需要,於是才有「旗亭畫壁」之樂。在當時,詩是文化人高大上的創作,詞是由文化程度較低的樂師們,根據各種街頭小調和異域旋律的需要所寫成的一些長短句,和詩相比,可以算是當時的「三俗」了。例如在唐代的《敦煌曲子詞》中,就有一首典型的早期詞作《菩薩蠻》:枕前發盡千般願,要休且待青山爛。
  • 辛棄疾水平很高的一首詞,被譽為「無上上乘」之作,很多人沒讀過
    作為宋代詞壇能和蘇軾爭雄的存在,辛棄疾的寫詞水平大家也是有目共睹。不管是「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還是「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這些詞句中的沖天豪氣都讓後世嘆服不已。不過豪氣歸豪氣,寫這些詞的時候辛棄疾其實過得卻並不開心。
  • 詞中之龍,辛棄疾經典詞十首!
    前言:辛棄疾是中國文壇豪放派的代表,平生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人稱詞中之龍。他擅長以文為詞,其詞藝術風格多樣,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
  • 辛棄疾描寫閒暇時光的一首婉約詞,風格與李清照頗為相似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時期,非常著名的詞人。他被後世人譽為「詞中之龍」。他並不同於一般的文人墨客,因為他是可以率領士兵戰場殺敵,保家衛國,也是才華橫溢的詩詞大家。辛棄疾與李清照兩人,被合稱為「濟南二安」。雖然兩個人,並不是一個時代的人。但是在辛棄疾的很多詞作之中,我們都能夠發現,這之中總有一些李清照的影子。或許,這其中更多的原因,是因為辛棄疾對李清照的仰慕之情吧!
  • 辛棄疾不算豪放的一首詞,末尾一句很經典,多數人聽說過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最著名的豪放派詞人,也許正因為經歷和性格的原因,才使得辛棄疾的詞豪邁雄宏,在以婉約風格為主的詞壇開闢出了另一片新天地。辛棄疾的詞多詠祖國河山之壯美,多嗟世道政局之多變,筆觸大氣有力卻不失細膩。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由於年幼生長於金國,目睹了金國統治下,漢人所遭受的屈辱,終辛棄疾一生都希望能夠光復宋朝。
  • 豪放詞人的柔情,夫人過生日,辛棄疾寫了一首詞,充滿愛情的味道
    用如今流行的「暖男」一詞,來形容蘇軾、秦觀、柳永等人應該都挺恰當,因為他們寵妻寵得都很明顯。但若是把這個詞和向來被稱作詞中之龍的辛棄疾連在一起,可能會讓人覺得很奇怪。但在辛棄疾一生所作的600多首作品中,仍舊有這們一首與眾不同的詞,名叫《浣溪沙·壽內子》。這首詞是辛棄疾寫給其妻範如玉的,為了慶祝她生辰特意所作。
  • 人中之傑,詞中之龍——豪放派辛棄疾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濟南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辛棄疾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開禧三年(1207年),辛棄疾病逝,年六十八。後贈少師,諡號「忠敏」。
  • 辛棄疾的這首詞,被認為是「情詩」,實則暗含處世之道
    要求大家遵循自己本心的目的,是為了不讓大家於茫茫塵世中受到外物的幹擾。就算自身已然十分智慧,但也難免會被無關瑣事纏身,造成我們對事物的錯判。我們今天就來通過一首詩詞,來學習著名詞人的處世之道與人生智慧。
  • 辛棄疾最經典的十首詞,讓人百讀不厭!
    辛棄疾是中國文壇豪放派的代表,平生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人稱詞中之龍。
  • 歐陽修這元宵詞,被辛棄疾《青玉案》碾壓近千年,懂詞的表示可惜
    於是,辛棄疾一首《青玉岸·元夕》從此人人傳頌。仔細品來,這首詞最難能可貴處,在於透過柔軟能夠見到堅強、豪邁,磊落狂放之氣,這正是宋詞特有的魅力。從這個角度而言,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歐陽修之作,從意境、文採、格調而言,其實都是不輸辛棄疾的,不少懂詞的朋友都表示它被忽視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 辛棄疾最棒的一首詞,暗藏玄機,梁啓超稱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大家對於辛棄疾的了解一般都只是知道他是個詞人,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 ,有"詞中之龍"之稱。但其實辛棄疾還是一位南宋的將領,辛棄疾的一生都在主張恢復國家統一,他的詩詞也多是流露出保家衛國的英雄主義精神。在辛棄疾留下的詩詞中,有一首詩特別棒,暗藏玄機!
  • 辛棄疾的一首相思詞作,英雄內心也溫柔,細思卻讓人心酸
    在兩宋詞壇上,一提起辛棄疾的名字,最先跳出與他相關的字眼莫過於「愛國」和「英雄」了。的確如此,辛棄疾堪稱是南宋時期愛國情懷最濃的一位詞人了。他一心收復故國,豪放之氣付諸於筆端,那一句「醉裡挑燈看劍」便是他的形象寫照。然而生不逢時,他所處的卻是一個軟弱的時代。
  • 他是詞中之龍,一首佳作孤篇壓南宋,為什麼有人建議將其移出課本
    詩詞中的大佬也是不勝枚舉,比如詩仙李白、詩鬼李賀、詩佛王維、詩魔白居易等等,又有千古詞帝李煜、詞中一哥蘇軾等等,但要說起我們今天的這位主人公可不得了,他被封為詞中之龍,平生擁有600多首詞作,還曾經是文武雙全、胸懷天下的坦蕩君子,此人名字就是辛棄疾。有的人對辛棄疾比較陌生,也有人對他比較熟悉。但是你肯定聽到過「眾裡尋他千百度。
  • 辛棄疾的哄妻典範詞:面對真愛,狂氣和傲氣都沒了,只剩甜言蜜語
    「暖男」這個詞,用來形容蘇軾、秦觀、柳永應該都合適,但把它和詞中之龍辛棄疾聯繫到一起,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有點兒怪。畢竟,在後世眼裡,辛棄疾是一個「武能馬上定乾坤」人物。畢竟率50騎兵突襲5萬金兵大營的事,不是一般文人幹得了的。
  • 辛棄疾喝醉酒,和松樹吵了一架,寫了一首詞,讀起來風趣幽默
    哪想辛棄疾不領情,一把將它推開,還大聲呵斥道:「到一邊去!」見一邊的樹久久不再動彈,辛棄疾這次才酒醒,原來他是醉酒中誤把樹當成要扶他回家的朋友。他啞然失笑,回頭把這有意思的事給記錄下了來。辛棄疾與樹的故事就這樣流傳下來,人人讀到它都覺這件事不可思議,著實好笑。但詞中的深意,卻不知幾人能讀懂。詞的題目是遣興,表明文章是寫飲酒之樂。但仔細一覽,卻發現字裡行間,滿是寂寞。「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
  • 辛棄疾的柔情,夫人過生日,他寫了一首肉麻之詞,讀完令人羨慕
    甚至在他自己寫的詩歌中,也難掩其傲慢之氣。其中既有描寫沙場秋點兵的驚險壯麗場面,也有縱橫交錯、連青山都遮掩不住的傲視群雄之心,通過這些作品,我們對這位有著鐵血豪情的大丈夫辛棄疾也有所了解和記憶。辛棄疾在真愛面前如此傲慢,縱使他再怎麼傲慢,在他妻子面前也難免俗氣。但是只要能讓老婆開心,就算是從字裡換成了「小暖男」又怎麼樣呢?雖然這類詞在辛棄疾600多首作品中,顯得比較平實,但卻描繪了一位滿腹柔情,寵愛有加的辛棄疾。閱讀更能讓人與之同樂,讓人從內心深處感到快樂。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皆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甚至有人說,李煜詞作之悲涼,蘇軾跟辛棄疾都寫不出來,因為亡國之痛跟被貶之痛不同,只有君王才能真正切身體會到國破家亡的痛。李煜一生寫了不少的詩詞,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他的絕命詞《虞美人》:這首詞是李煜最為經典的一首詞作,但是卻正是因為這首詞讓李煜丟掉了性命。寫下這首詞的時候李煜已經是宋太宗的階下囚,這首詞傳到了宋太宗的耳中,然後認為李煜有不臣之心,所以命人賜了一杯毒酒,把李煜毒死了。
  • 辛棄疾用典很多的一首詞,暗藏玄機,梁啓超:這才華一般人學不來
    我們知道辛棄疾的詞中經常會用到一些典故,但是有一首詞,人們說是辛棄疾用典最多的,其中至少用了6個典。梁啓超讀後都不禁感嘆:這才華一般人學不來。這首詩就是《賀新郎·賦琵琶》,是辛棄疾在看到佳人彈琵琶時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