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最棒的一首詞,暗藏玄機,梁啓超稱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2021-01-17 濤濤看娛樂

大家對於辛棄疾的了解一般都只是知道他是個詞人,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 ,有"詞中之龍"之稱。

但其實辛棄疾還是一位南宋的將領,辛棄疾的一生都在主張恢復國家統一,他的詩詞也多是流露出保家衛國的英雄主義精神。

在辛棄疾留下的詩詞中,有一首詩特別棒,暗藏玄機!

摸魚兒

南宋·辛棄疾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這首《摸魚兒》上闋寫景,描繪春意闌珊、春光流逝,留春不住,如怨如慕。所謂景語即情語,從景之蕭索闌珊就能讀出詞人之悵惘無奈!景既可惜,情亦可憫!

而下闋則轉而寫美人遲暮,借用漢武帝皇后陳阿嬌失寵、趙飛燕、楊玉環死於非命三大美人的典故寄託自己的幽怨之情,一句「閒愁最苦」何其鬱悶感慨!

寫這首詞時,辛棄疾40歲,年輕時的志向因為現實離他越來越遠,此時的他很是苦悶迷惘。辛棄疾總喜歡鋪陳典故,他把春天比作志向,小人比作蛛網,煙柳是迷茫的未來,用楊貴妃與陳皇后的典故,來陳述自己對壯志未酬的擔憂。

而最後他卻來了一句「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和前面的宏大形成強烈對比,語盡而情不盡。

《白雨齋詞話》評價這首詞道:「稼軒詞,於雄莽中別饒雋味。「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多少曲折,驚雷怒濤中時見和風暖日,所以獨絕古今,不容人學」!可謂讚譽極盛。

而近代梁啓超也曾稱讚這首詞「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宋金十大名曲歷經千年,僅有少數幾首依然傳唱不絕。而這少數幾首都足以稱得上千古絕唱,辛棄疾的這首《摸魚兒》便是其中之一!

讀辛棄疾的詞,讓人奮發

你有多久沒有讀辛棄疾的詞了?

辛棄疾是亂世中的抗金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正所謂「劍有殺氣 詞有柔情」。

這本《辛棄疾詞傳》不僅寫了辛棄疾的詞,更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讀來就像看故事,對他寫出的詩,我們也能更好的領悟!

辛棄疾的詞每次讀來都有新的感悟,值得一讀再讀,一品再品,如果你喜歡豪放派的詩詞,蘇軾的詞也不能錯過。

宋詞中豪放一派以蘇軾、辛棄疾為最。蘇軾的「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辛棄疾的「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都是我們好男兒,最應該讀的!

除此之外,這套書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很多人都說,做男人,要讀蘇軾、辛棄疾的詩詞,豪放大氣,胸懷寬廣。

做女人,可以讀李清照、納蘭性德的詩詞,他們的詞風溫婉端莊,頗有柔美之感。

6本書,僅需79元,也就是兩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何樂而不為?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辛棄疾用典很多的一首詞,暗藏玄機,梁啓超:這才華一般人學不來
    我們知道辛棄疾的詞中經常會用到一些典故,但是有一首詞,人們說是辛棄疾用典最多的,其中至少用了6個典。梁啓超讀後都不禁感嘆:這才華一般人學不來。這首詩就是《賀新郎·賦琵琶》,是辛棄疾在看到佳人彈琵琶時所作。
  • 辛棄疾用典最多的一首詞,圓轉流麗,梁啓超評價:這才華學不來
    辛棄疾用典最多的一首詞,圓轉流麗,梁啓超評價:這才華學不來。能集豪邁與婉約於一身卻毫無違和感的辛棄疾,無論是沙場抗敵還是案前執筆,都流露出獨特的魅力。辛棄疾的詩詞佳句,或直接或間接地詮釋出他本人的豪情滿懷、傲岸不羈。在辛棄疾留下的眾多詩詞中,有一首用典最多,也驚豔眾人。
  • 黃家駒:搖滾天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導語:黃家駒:搖滾天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黃家駒一個偉大的搖滾天才,集唱作人黃家駒絕對是一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樂壇神話。黃家駒吉他彈得超級棒,長得還帥!試問,還能再找出一個像他這樣,能譜曲,填詞,演唱,彈奏如此出神入化的人嗎?
  • 麥可·傑克遜: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有一個人,他只是站在那兒,不說話也不動,就能令所有的人為之瘋狂、尖叫、哭泣、暈厥……,他的這場演唱會·布加勒斯特演唱會,被稱為史上最危險的演唱會,能容納7萬人的現場,站滿了7.2萬人,場館周圍還擁擠著50萬能未能進入,2000人的醫療隊,在現場隨時待命,依然有5000人暈倒,23人因過於激動心肌梗塞當場過世
  • 硬漢辛棄疾最「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絕唱,不輸李清照
    硬漢辛棄疾最「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絕唱,不輸李清照「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雖說辛棄疾是個男人,但是「俠骨男兒也有情」,多少好男兒徵戰沙場,豪情萬丈,心裡都有一個佳人存在,都有一絲柔情。一心想要上戰場,驅除金兵,收復中原故土的好男兒辛棄疾,內心也有脆弱的時候。
  • 辛棄疾最大氣的一首詞,其中10字為千秋絕調,全宋詞僅此一首
    僅僅10字,被後世推為千古絕調,它出自辛棄疾最大氣的一首詞:《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南宋-辛棄疾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 七日之約(63):辛棄疾《摸魚兒》
    虎鯨鎮樓本期手寫是辛棄疾的《摸魚兒》。這個詞牌雖然名字起得萌,但填的詞倒是頗有些傷感。比如史上最知名的一首《摸魚兒·雁丘詞》,來自蒙元時期的元好問。而元好問詞中,最有名的就是開篇兩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說到這裡,你是否已經想到了這個女人。
  • 辛棄疾最婉約的一首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柔情不輸柳永李清照
    通常在人們眼中,辛棄疾是一位慷慨豪放的詞人,也是一位威武生猛的英雄。其實,鐵骨硬漢辛棄疾也有溫情脈脈的一面。雖然他被歸為南宋豪放派代表詞人之一,但這不代表他就沒有其他風格的詞了。前幾天翻看辛稼軒的詞作,偶然發現了一首文筆十分婉約的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格外地唯美,韻味無窮,令人久久不能忘懷。
  • 宋朝辛棄疾最霸氣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罵遍古往今來
    今天飄飄的原創文章要給大家分享的是辛棄疾最霸氣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罵遍古往今來。 宋朝的詞非常出名,很多宋詞都是被唱出來的,因為朗誦已經很難表達出它的情感了。
  • 辛棄疾一生最「絕」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王國維讚不絕口!
    辛棄疾一生最「絕」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王國維讚不絕口!「平生塞外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裡江山。」他是慷慨悲壯的英雄,也是情感熾熱的詞人,他空有殺賊本領,報國豪情,卻一生寂寞。「文能橫槊賦詩,武能上馬斬賊」的辛棄疾,一生寫過多少「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豪邁詞篇,更是不乏「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的委婉。但我今天想寫的,是稼軒先生另外一首充滿悲壯雄心的佳作——《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 《全宋詞》最狂的一首詞,來自大醉的辛棄疾,800年無人能出其右
    但對於有些人,卻是狂了一生,比如南宋的辛棄疾。無論是「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還是「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他的狂總是帶著淡淡的憂傷,和讓人無法忽視的倔犟。21歲從軍,屢立奇功;25歲入朝為官,任江陰籤判,官至從四品;41歲開始賦閒,不被重用他壯志未酬;64歲再次出山,《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就作於此時,詞成後不久再被免。
  • 辛棄疾為了戒酒,寫下最滑稽的一首詞,只讀了幾句就笑出了眼淚
    黃庭堅在妻子去世後,曾發誓戒酒,然而在被貶黔州時卻忍不住破戒,「遠山橫黛蘸秋波,不飲旁人笑我」。其實除了黃庭堅,南宋還有一位詞人也曾千方百計地想戒酒。他便是和蘇軾齊名的辛棄疾,56歲的他為了戒酒,寫下最滑稽的一首詞,只讀了幾句就笑出了眼淚。這首詞名為《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全文如下: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
  • 辛棄疾的一首詞,以小見大,其中一聯五味雜陳
    雖然辛棄疾一心報國,意欲收復失地,但是南宋朝庭積弱,高宗對他有所猜忌,而孝宗雖然主戰,但也不曾重用辛棄疾,正當壯年的他罷官,在帶湖(江西上饒)、瓢泉(江西韶山)一帶閒居。心中的理想與眼前的現實差距巨大,致使辛棄疾的一腔憤懣無法排遣,借詞令一抒胸臆。今天我們一起品讀的一首小令,即是其在閒居時的一首佳作。
  • 這尺度綜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被網友稱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哈哈哈哈,打死派爺也沒想到哥哥居然會用這個詞。只是將明星最真實的面貌展示出來。恐怕真的是後無來者了。
  • 硬漢辛棄疾很「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唱,不輸李清照
    硬漢辛棄疾最「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絕唱,不輸李清照敲碎離愁,紗窗外、風搖翠竹。人去後、吹簫聲斷,倚樓人獨。滿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但試將一紙寄來書,從頭讀。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時足?滴羅襟點點,淚珠盈掬。
  • 被馬季評價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馬三立擔得起這樣的評語嗎?
    馬季作為相聲界代表上臺對馬三立表示祝賀,並送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書法作品,引發現場陣陣掌聲 按理說由徒孫輩的人來對自己做出評價,尤其又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樣具有一定居高臨下感覺的內容,多少讓人感覺有些不太舒服
  • 辛棄疾最憂愁的一首詞,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寫盡了一生的委屈
    這種憂愁可謂是與生俱來,只是少年時代有了父母在身邊,為我們撐起了一片天,不需要去考慮生活,長大後要獨自面對生活的挑戰,這個時候才發現自己比任何人都要孤獨,也更加的憂愁。辛棄疾也有同樣的感慨,少年時代過得很快樂,只是為了寫一首詞,才表現得很憂愁,但是這種憂愁是裝出來的,顯得不真實有些矯揉造作。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 秦始皇霸氣的一句話,震驚九州,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也因「焚書坑儒」留下了暴君的罵名。他一生的功業遠遠大於過失。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加冠後的秦王開始大權獨攬,而已經習慣了呂不韋的秦廷更讓他處處覺著彆扭了。首先是放逐母后這件事,即以遭到眾多朝臣的反對。
  • 辛棄疾寫下戒酒詞,不久反悔,又寫下一首破戒詞,成為千古笑談
    辛棄疾,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為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是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古代的文人,大多都喜歡喝酒,大概是可以給他們帶來很好的靈感的,而辛棄疾便是愛酒詩人大軍中的一員,曾經寫過一首《西江月·遣興》:西江月·遣興南宋 辛棄疾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 辛棄疾很特別的一首詞,通篇都在罵兒子,卻道出了千古至理
    辛棄疾怎麼會要專門寫一首詞來罵大兒子呢?本詩詞有一個序,這當中辛棄疾早就介紹了原由。序中說:吾擬乞歸,犬子以田土未置止我,賦此罵之。就是說,辛棄疾的大兒子以家庭田土沒有購買為由,阻止辛棄疾罷官。後是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歷史故事。陶淵明當彭澤縣令時,不願意以五鬥米的官俸而彎腰向村鄉的勢利小人,便罷官而去。辛棄疾在此說穆生、陶淵明那種明達的人基本都是我相當尊敬的導師。不言自明,早就出現了先例,大福大貴並非就都好,它也有可能會變為危害。因而從下片著手,辛棄疾描寫出了他所策劃的功成身退後的衣食住行。「待葺個園兒名「佚老」,更作個亭兒名「亦好」,閒飲酒,醉吟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