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很特別的一首詞,通篇都在罵兒子,卻道出了千古至理

2021-01-17 處笙歌落塵

辛棄疾怎麼會要專門寫一首詞來罵大兒子呢?本詩詞有一個序,這當中辛棄疾早就介紹了原由。序中說:吾擬乞歸,犬子以田土未置止我,賦此罵之。就是說,辛棄疾的大兒子以家庭田土沒有購買為由,阻止辛棄疾罷官。

事實上光看辛棄疾序中所言,便能解釋他怎麼會要罵大兒子了,還可以解釋本詩會受後代人共同認可的原因。

《最高樓·吾衰矣》辛棄疾吾衰矣,須富貴何時?富貴是危機。暫忘設醴抽身去,未曾得米棄官歸。穆先生,陶縣令,是吾師。待葺個園兒名「佚老」,更作個亭兒名「亦好」,閒飲酒,醉吟詩。千年田換八百主,一人口插幾張匙?便休休,更說甚,是和非!

本詩一開始三句話「吾衰矣,須富貴何時?富貴是危機」它的意思是說:我老了,還需要尋求大福大貴到幾時啊?你不懂,這大福大貴事實上也是1種危害呀。

從此處就可以斷定,辛棄疾的大兒子是挑剔他的官階還不夠大,他的家產還不夠多,因而期盼辛棄疾別罷官。由此可見,這是一個想做富二代的兒子呀。

緊接五句「暫忘設醴抽身去,未曾得米棄官歸。穆先生,陶縣令,是吾師。」,辛棄疾則整個用典來駁斥大兒子的觀點。

首先是穆生的歷史故事,即西漢楚元王在1次酒宴上就禮節層面疏忽穆生,穆生便看到了潛藏的危害,便轉身告老還鄉。後是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歷史故事。陶淵明當彭澤縣令時,不願意以五鬥米的官俸而彎腰向村鄉的勢利小人,便罷官而去。

辛棄疾在此說穆生、陶淵明那種明達的人基本都是我相當尊敬的導師。不言自明,早就出現了先例,大福大貴並非就都好,它也有可能會變為危害。因而從下片著手,辛棄疾描寫出了他所策劃的功成身退後的衣食住行。

「待葺個園兒名「佚老」,更作個亭兒名「亦好」,閒飲酒,醉吟詩。」這幾句的意思是說:辛棄疾不光有罷官功的觀念,甚至連功成身退後,閒居的亭園的暱稱都想好了。「佚老」意為康樂恬淡地享受後半輩子。「亦好」意為功成身退歸耕,雖貧亦好。同時,閒暇時喝灑,醉時賦詩,那就是理想的生活模式。從某層面來講,辛棄疾此處早就是在對他大兒子闡明罷官的信念。

「千年田換八百主,一人口插幾張匙?」兩句話,則是採用禪語和俗話,來奉勸兒子,人生無常,田產這類身外物都不可能持久,要坦然面對富貴吉祥。

末尾3個簡句「便休休,更說甚,是和非!」辛棄疾立即駁斥了兒子對於大福大貴的看法,即功成身退後,便全部作罷,何苦再費口舌說什麼是非得失。言下之意,人要學著知足。

這首詞既反映了辛棄疾剛直不阿、嚴於律己的人物形象,也凸顯了辛棄疾對兒子的一片苦心,不顧一切給兒子述說道理,希望他明白大福大貴幕後潛藏著的人生真諦。而辛棄疾這首罵兒子的詞,它所賦予人們的有歷史的思辨,有人生的哲理,是作為後代人最該沉思的地方。

辛棄疾的這首詞,可謂是頗具人生道理,而且用語輕鬆幽默,打著罵兒子的口號,其實卻是對世人的勸誡,亦莊亦諧、雅俗共賞,辛棄疾在詞作上的非凡能力,當真是無與倫比!

我讀的這本《辛棄疾詞傳》選取了辛棄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更為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辛棄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

在參考了大量史料的額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並結合他不同時期的經歷,對詞進行了情感化的解讀,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辛棄疾的一生娓娓道來。

除此之外,這套書還另包含《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蘇軾詞傳》。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和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精良,閱讀起來不得不說是一種享受。

相關焦點

  • 宋朝辛棄疾最霸氣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罵遍古往今來
    今天飄飄的原創文章要給大家分享的是辛棄疾最霸氣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罵遍古往今來。 宋朝的詞非常出名,很多宋詞都是被唱出來的,因為朗誦已經很難表達出它的情感了。
  • 辛棄疾的愛情詞同樣很感人!一首經典的《鷓鴣天》,描寫得很深情
    辛棄疾,字坦夫,別號稼軒,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詞人,雖然他大部分的作品,那都是描寫內心的悲痛之苦,極少描寫愛情詞,不過他卻是代別人寫過一首經典的愛情詞,也就是這首《鷓鴣天·代人賦》,雖然這是一首幫別人所作的詞。
  • 辛棄疾晚年為了戒酒,所作一首戒酒詞,讓人從頭笑到尾
    在古代時期文人大家,似乎都格外喜歡喝酒。高興時要飲酒,憂愁時更要飲酒。朋友相聚少不了要大擺酒席,若要與朋友分別了,滿腹惆悵也要獻上薄酒一杯。當詩詞遇上酒,也引發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應。有人喜歡喝酒,便也會有人想要戒酒。在北宋時期,著名詞人黃庭堅,就曾經在自己的夫人去世後,決定要戒酒,不過15年之後,他還是破戒了,為此,還特意寫下了一首詞來調侃自己。
  • 辛棄疾最經典的一首詞,少年不識愁滋味,當懂已不再是少年!
    辛棄疾的詞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無論是他早期的作品,還是晚期的作品,那都是有一種憂愁之感,這也正是辛棄疾詞作最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而且讀他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憂愁也何滋味。其實說起辛棄疾的作品,相信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而且他的作品,自有一種巨大的情感力量,特別是他晚年的作品,更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而且描寫的很是生動,也非常的悽美,同時也要極為感人,例如他的這首《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那更是一首難得的佳作,而且詩人描寫的很是憂愁,把內心的那種憂愁之感,以一種非常詩意的方式,描繪的淋漓盡致。
  • 辛棄疾描寫閒暇時光的一首婉約詞,風格與李清照頗為相似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時期,非常著名的詞人。他被後世人譽為「詞中之龍」。他並不同於一般的文人墨客,因為他是可以率領士兵戰場殺敵,保家衛國,也是才華橫溢的詩詞大家。辛棄疾與李清照兩人,被合稱為「濟南二安」。雖然兩個人,並不是一個時代的人。但是在辛棄疾的很多詞作之中,我們都能夠發現,這之中總有一些李清照的影子。或許,這其中更多的原因,是因為辛棄疾對李清照的仰慕之情吧!
  • 辛棄疾不算豪放的一首詞,末尾一句很經典,多數人聽說過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最著名的豪放派詞人,也許正因為經歷和性格的原因,才使得辛棄疾的詞豪邁雄宏,在以婉約風格為主的詞壇開闢出了另一片新天地。辛棄疾的詞多詠祖國河山之壯美,多嗟世道政局之多變,筆觸大氣有力卻不失細膩。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由於年幼生長於金國,目睹了金國統治下,漢人所遭受的屈辱,終辛棄疾一生都希望能夠光復宋朝。
  • 豪放詞人的柔情,夫人過生日,辛棄疾寫了一首詞,充滿愛情的味道
    用如今流行的「暖男」一詞,來形容蘇軾、秦觀、柳永等人應該都挺恰當,因為他們寵妻寵得都很明顯。但若是把這個詞和向來被稱作詞中之龍的辛棄疾連在一起,可能會讓人覺得很奇怪。但在辛棄疾一生所作的600多首作品中,仍舊有這們一首與眾不同的詞,名叫《浣溪沙·壽內子》。這首詞是辛棄疾寫給其妻範如玉的,為了慶祝她生辰特意所作。
  • 辛棄疾最憂愁的一首詞,少年不識愁滋味,讀懂已不再是少年!
    我個人認為宋詞裡真正的老大應當是蘇軾和辛棄疾,這兩位的詞,無論是從文學性,還是思想性上來說,那都是要比其它的作者,描寫的更為深刻,也更加的優美,雖然蘇軾和辛棄疾並不生活在同一時代,但是兩人在創作上的共同點,所以也被後人並稱為「蘇辛」。
  • 辛棄疾晚年的一首詞,通篇都是千古名句,歷經坎坷之人才能讀懂
    少年時期的辛棄疾,立下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奮發讀書的同時,也努力鍛鍊武藝,只求有朝一日可以一展抱負。紹興三十一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二十出頭的辛棄疾,很快召集千餘人。得知耿京在和金兵作戰,辛棄疾立即投奔耿京,被委以重任,奉命與朝廷大軍聯絡。順利完成使命後,辛棄疾火速返回,結果聽說張安國叛變,耿京被張安國殺了。
  • 辛棄疾的一首詞,以小見大,其中一聯五味雜陳
    雖然辛棄疾一心報國,意欲收復失地,但是南宋朝庭積弱,高宗對他有所猜忌,而孝宗雖然主戰,但也不曾重用辛棄疾,正當壯年的他罷官,在帶湖(江西上饒)、瓢泉(江西韶山)一帶閒居。心中的理想與眼前的現實差距巨大,致使辛棄疾的一腔憤懣無法排遣,借詞令一抒胸臆。今天我們一起品讀的一首小令,即是其在閒居時的一首佳作。
  • 辛棄疾最不豪放的一首詞,末尾1句是人生第3境界,人一生要讀一次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最著名的豪放派詞人,也許正因為經歷和性格的原因,才使得辛棄疾的詞豪邁雄宏,在以婉約風格為主的詞壇開闢出了另一片新天地。辛棄疾的詞多詠祖國河山之壯美,多嗟世道政局之多變,筆觸大氣有力卻不失細膩。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由於年幼生長於金國,目睹了金國統治下,漢人所遭受的屈辱,終辛棄疾一生都希望能夠光復宋朝。
  • 辛棄疾寫下戒酒詞,不久反悔,又寫下一首破戒詞,成為千古笑談
    古代的文人,大多都喜歡喝酒,大概是可以給他們帶來很好的靈感的,而辛棄疾便是愛酒詩人大軍中的一員,曾經寫過一首《西江月·遣興》:西江月·遣興南宋 辛棄疾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 辛棄疾搬家失敗,即興寫了首詞,通篇哭窮,其中9個字令人捧腹
    如果於嬉笑怒罵間就能寫出一首詩詞來,那麼應該就是所謂的到達寫作的最高境界了吧。但在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文人並沒有多少。但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是一個與上述描寫都不同的辛棄疾,這是一個自嘲哭窮的辛稼軒。因為搬家不成所作的自我嘲諷之作,這首詞就是《水調歌頭·我亦卜居者》。接下來就跟隨著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看吧!
  • 辛棄疾回憶沙場往事,寫下一首膾炙人口的詞,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
    辛棄疾作了一首著名的「穿越」詞,陳同甫受到詞作的激勵,三度上書朝廷,要求抗金,結果反被拿下大獄,差一點丟了性命。在詞中,他夢想自己一覺醒來,「穿越」回疆場,與軍中的兄弟們有肉同吃,有酒共飲,一起上陣殺敵。
  • 辛棄疾為了戒酒,寫下最滑稽的一首詞,只讀了幾句就笑出了眼淚
    他便是和蘇軾齊名的辛棄疾,56歲的他為了戒酒,寫下最滑稽的一首詞,只讀了幾句就笑出了眼淚。這首詞名為《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全文如下: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氣似奔雷。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後何妨死便埋。渾如此,嘆汝於知已,真少恩哉。
  • 辛棄疾水平很高的一首詞,被譽為「無上上乘」之作,很多人沒讀過
    作為宋代詞壇能和蘇軾爭雄的存在,辛棄疾的寫詞水平大家也是有目共睹。不管是「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還是「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這些詞句中的沖天豪氣都讓後世嘆服不已。不過豪氣歸豪氣,寫這些詞的時候辛棄疾其實過得卻並不開心。
  • 辛棄疾的經典詩詞
    這是辛棄疾寄好友陳同甫的一首詞,詞中回顧了他當年領兵打仗的情形,描繪了義軍雄壯的軍容和英勇戰鬥的場面,也表現了作者對中原未收的遺憾痛心之情。《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 辛棄疾最棒的一首詞,暗藏玄機,梁啓超稱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大家對於辛棄疾的了解一般都只是知道他是個詞人,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 ,有"詞中之龍"之稱。但其實辛棄疾還是一位南宋的將領,辛棄疾的一生都在主張恢復國家統一,他的詩詞也多是流露出保家衛國的英雄主義精神。在辛棄疾留下的詩詞中,有一首詩特別棒,暗藏玄機!
  • 李清照的一首罕見「罵人」詩,她是在罵人,但通篇又不帶一個髒字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一句詩源自李清照的《夏日絕句》,這首詩是一首很獨特的佳作,全篇很是霸氣側漏,她在詩裡罵髒話,不止是罵她的丈夫,還在罵那時候任何的男人,可是通篇,又是一句髒話都沒有,果真是不同尋常。
  • 《全宋詞》最狂的一首詞,來自大醉的辛棄疾,800年無人能出其右
    但對於有些人,卻是狂了一生,比如南宋的辛棄疾。無論是「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還是「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他的狂總是帶著淡淡的憂傷,和讓人無法忽視的倔犟。21歲從軍,屢立奇功;25歲入朝為官,任江陰籤判,官至從四品;41歲開始賦閒,不被重用他壯志未酬;64歲再次出山,《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就作於此時,詞成後不久再被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