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詞》最狂的一首詞,來自大醉的辛棄疾,800年無人能出其右

2021-02-19 美詩美文的世界

「狂」這個字,從犬,《說文解字》總將它和「瘋」放在一起;同時它又有個王字,所以心中無王者之氣者,也稱不上是個狂士。

唐宋以來,有狂放之氣的詩詞不少,但對於更多人來說,不過是得意時的一時張狂,如賈島高中進士時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但對於有些人,卻是狂了一生,比如南宋的辛棄疾。無論是「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還是「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他的狂總是帶著淡淡的憂傷,和讓人無法忽視的倔犟。

21歲從軍,屢立奇功;25歲入朝為官,任江陰籤判,官至從四品;41歲開始賦閒,不被重用他壯志未酬;64歲再次出山,《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就作於此時,詞成後不久再被免。半生鬱郁不得志,沒有磨滅那從沙場帶回來的狂氣,歸來時他是少年,68歲臨終時仍大喊「殺賊」的他,心中的那個少年仍未滅,他狂了一生。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辛棄疾的狂傲之作,也是被後世稱為《全宋詞》最狂的一首詞,是他大醉後所作,詞中的狂傲之氣800年來無人能出其右,讓我們來品一品這首《賀新郎》。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南宋.辛棄疾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裡。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詞狂,但寫的時候卻是極講究的。全詞幾乎句句有來歷,通篇的典故,看似信手拈來的張狂之語,卻是千錘百鍊,詞人的鍊字功夫早就入了化境。

詞的上片不寫景,開篇就抒情,如劈空而來,一瀉千裡。前兩句引用《論語》中孔丘的典故,感嘆自己已衰老,當年相交同遊的朋友,如今飄零四方,沒剩幾個了。此時詞人58歲,被罷了官,心中的憤懣可想而知。而「白髮空垂三千丈」則是李白《秋浦歌》中的名句,李白說「緣愁似個長」,而詞人卻是「一笑人間萬事」,其中豪情暗藏。

「問何物、能令公喜?」是《世說新語》中的典故,引出上片最狂的千古名句.」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落魄的詞人將一腔豪情寄託於青山中,將青山擬人化,二者互相欣賞。君子樂山樂水,但狂成這樣的,兩宋除了他無人能寫。

詞的下片引用陶淵明在《停雲》中的典故,想起當年寫此文時,或許正和自己此時的心情是一樣的。江南那些醉求功名者,又怎會懂?詞人持一尊美酒,怡然自得地在東窗吟詩,狂風驟起,雲氣翻飛,詞人內心的狂傲也達到高潮。他再出狂語,「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這是張融的典故,舉世醉他獨醒,兩個「恨」字是懷才不遇之情。最後一句「二三子」到底是誰,是後人爭議之處,可能是親人及好友,也可能就是古代先賢。

此詞作成後,辛棄疾自己也頗為得意,每有朋友來家中,他都讓歌姬唱成曲,還經常拿去問朋友寫得如何,眾人無不自嘆不如。這首詞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一、二。

相關焦點

  • 《全宋詞》很狂的一首詞,可謂是新高度,800年難有人仿!
    這首詞被後人稱為《全宋詞》最狂的一首詞,是他酊酩大醉後所作,詞中的狂狂傲之氣800年來無人能出其右,讓我們來細品一下這首《賀新郎》。《賀新郎·甚矣吾衰矣》南宋.辛棄疾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一尊搔首東窗裡。陶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
  • 辛棄疾最大氣的一首詞,其中10字為千秋絕調,全宋詞僅此一首
    自古以來,似乎唯有唐詩與宋詞值得後世稱道,其中,最不缺乏的就是豪邁霸氣的詩句:有詩仙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有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詩聖杜甫則說"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文天祥拍拍衣袖,"人生自古誰無死?
  • 《宋詞三百首》裡最狂的一首詞,從開篇狂到結尾,讀完直呼解氣
    然而在宋朝還有一個人,比李白還狂,他在一首詞中自稱「清都山水郎」,「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 此人就是有「詞俊」之稱的朱敦儒,而他寫的這首詞名為《鷓鴣天·西都作》。
  • 宋朝辛棄疾最霸氣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罵遍古往今來
    今天飄飄的原創文章要給大家分享的是辛棄疾最霸氣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罵遍古往今來。 宋朝的詞非常出名,很多宋詞都是被唱出來的,因為朗誦已經很難表達出它的情感了。
  • 陸遊最經典的一首詞,每一句都是千古名言,美得驚豔無人能出其右
    那麼陸遊除了詩寫得好之外,詞作也是一絕,以這首《卜算子.詠梅》來說,那就是難得的佳作,通篇情感細膩,句句都是經典,而且每一句都是千古名言,美得也是令人驚豔,當真是無人能出其右,成為了宋詞裡的壓卷之作。直到今天這首詞,也依舊為後人津津樂道,陸遊寫出了完全不一樣的梅花,也把自己對於梅花的喜愛,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使得這首詞充滿了一種獨特的韻味。
  • 辛棄疾描寫閒暇時光的一首婉約詞,風格與李清照頗為相似
    通過李清照的詞,我們其實是可以了解到,她詞句中所表達的悽苦,大多是來自於精神上的。這是因為,現實生活中,她身邊一直有人照料飲食和生活,實在算不得悽苦。再來了解一下辛棄疾,辛棄疾從小就生活在金國境內。直到長大成人,他才來到了南宋地域。這時,李清照早已故去了。所以,關於歷史推斷兩人可能相見的言論,是不可信的。
  • 歐陽修這元宵詞,被辛棄疾《青玉案》碾壓近千年,懂詞的表示可惜
    每年此日,男女老幼,上街賞燈,不免生出許多「驀然回首」的往事。人生最難忘的,恰是那「燈火闌珊」,意猶未盡,夢尚未醒。於是,辛棄疾一首《青玉岸·元夕》從此人人傳頌。仔細品來,這首詞最難能可貴處,在於透過柔軟能夠見到堅強、豪邁,磊落狂放之氣,這正是宋詞特有的魅力。
  • 辛棄疾最憂愁的一首詞,少年不識愁滋味,讀懂已不再是少年!
    宋詞同樣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也是足以媲美唐詩,雖然現在人們一提起中國的古典文學,立馬會在第一時間想到唐詩,其實宋詞無論是其豐富的情感內涵,還是深刻的文學價值,那都是值得我們深入地去了解。唐詩是因其優美的語言,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很多的唐詩,可能只有那麼幾十個字,但是卻在這些短小的篇幅裡,充滿了無限高遠的意境,同時也非常的抒情,這也正是唐詩的一個特點,而且讀這樣的作品,最是能夠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只要深入地讀進去了之後,不僅能夠從中學會更多的東西,同時也能夠明白更多的道理。這又是唐詩的另一大特點,所以唐詩無疑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座高峰。
  • 宋詞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一次送別,如一出情景喜劇,夠窮夠慘也夠狂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場別具一格的送別,這大概是宋詞中最率性的一次送別,短短幾句就像一出情景喜劇,夠窮夠慘也夠狂,令人啼笑皆非。讓我們來品一品這首《一剪梅》:《一剪梅·餘赴廣東實之夜餞於風亭》南宋.劉克莊束縕宵行十裡強。挑得詩囊,拋了衣囊。天寒路滑馬蹄僵,元是王郎,來送劉郎。酒酣耳熱說文章。驚倒鄰牆,推倒胡床。旁觀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 豪放詞人的柔情,夫人過生日,辛棄疾寫了一首詞,充滿愛情的味道
    但在辛棄疾一生所作的600多首作品中,仍舊有這們一首與眾不同的詞,名叫《浣溪沙·壽內子》。這首詞是辛棄疾寫給其妻範如玉的,為了慶祝她生辰特意所作。詞的下片,是辛棄疾在給妻子送祝福,並且還都是正中對方心意的祝福。到了這般年歲的妻子,最大的希望無非就是全家上下能幸福安康,這點辛棄疾自然是知曉的。
  • 辛棄疾寫下一首看似歡快的醉酒詞,卻感嘆讀書「全無用處」
    辛棄疾在詞作上的成就,已經不能簡單地用某一個詞或某一個方面來做出結論了,他所創作的詞作,題材甚或風格已經多樣到讓人瞠目結舌,也讓同期的文人難以望其項背。他可以慷慨激昂,同樣也可以纏綿悱惻,更可以抒發閒情逸緻到讓人想跟他一塊去幽居,總之就是,你想要的風格,他的作品中都能找到。他就是這樣一個「異數」。
  • 辛棄疾晚年為了戒酒,所作一首戒酒詞,讓人從頭笑到尾
    在北宋時期,著名詞人黃庭堅,就曾經在自己的夫人去世後,決定要戒酒,不過15年之後,他還是破戒了,為此,還特意寫下了一首詞來調侃自己。除了黃庭堅,南宋時期的辛棄疾,在被彈劾罷官之後,也曾想過要戒酒。為了敦促自己戒酒,他還寫下了一首戒酒詞,通篇幽默搞笑。這首詞便是著名的《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辛棄疾創作這首詞的時候,已經56歲,歷經了大半生。
  • 辛棄疾一首詞,短短44個字,便寫盡了人間愁苦,成為千古絕唱
    ——辛棄疾辛棄疾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獨特的人物,都說只有學好了詩才能做好詞,而辛棄疾卻是個例外,他詩寫得一塌糊塗上不得臺面,但其詞作才華卻是震古爍今的。在宋代那個詞人百花齊放的年代,辛棄疾不善於詩卻能成為詞壇領袖,成為豪放派的掌門人。
  • 都知道辛棄疾「少年不知愁滋味」,其實他最經典寫愁宋詞是這一首
    少年的時候,曾經讀過辛棄疾的那首著名的寫愁的詩詞。「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這首詩詞雖然不長,但是寫出了人生不同階段對於愁的理解。從少不更事的「不知愁滋味」到人到中年的「欲說還休」,體驗出的是人生經歷帶給賜人生命的感慨。辛棄疾是那個時代難得的文武雙全的人。
  • 極其生僻的詞牌,《全宋詞》中僅收錄了一首作品,卻是佳作!
    全宋詞說起唐詩,肯定是無人不曉的,而且幾乎人人都能背誦自己喜歡的絕句或者律詩,甚至不少的文人雅士可以創作出屬於自己的古體詩佳句!當然,說起宋詞,也肯定是人人熟悉的,但是對我們現代人來說,宋詞的創作要遠遠難於唐詩!何也?唐詩的格律平仄對我們來說雖然也有些拗口,卻也在短時間內可以很輕鬆的記住!但是宋詞就麻煩的多,因為宋詞的創作比唐詩要自由的多,於是就出現了數不清的所謂的詞牌,每個詞牌對應自己特有的韻律和平仄,除非是極有文化修養和音律格調修養的人,很難在短時間內記清每個詞牌的格律和平仄!
  • 辛棄疾一生最「絕」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王國維讚不絕口!
    辛棄疾一生最「絕」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王國維讚不絕口!「平生塞外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裡江山。」他是慷慨悲壯的英雄,也是情感熾熱的詞人,他空有殺賊本領,報國豪情,卻一生寂寞。「文能橫槊賦詩,武能上馬斬賊」的辛棄疾,一生寫過多少「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豪邁詞篇,更是不乏「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的委婉。但我今天想寫的,是稼軒先生另外一首充滿悲壯雄心的佳作——《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 辛棄疾不算豪放的一首詞,末尾一句很經典,多數人聽說過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最著名的豪放派詞人,也許正因為經歷和性格的原因,才使得辛棄疾的詞豪邁雄宏,在以婉約風格為主的詞壇開闢出了另一片新天地。辛棄疾的詞多詠祖國河山之壯美,多嗟世道政局之多變,筆觸大氣有力卻不失細膩。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由於年幼生長於金國,目睹了金國統治下,漢人所遭受的屈辱,終辛棄疾一生都希望能夠光復宋朝。
  • 辛棄疾最棒的一首詞,暗藏玄機,梁啓超稱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大家對於辛棄疾的了解一般都只是知道他是個詞人,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 ,有"詞中之龍"之稱。但其實辛棄疾還是一位南宋的將領,辛棄疾的一生都在主張恢復國家統一,他的詩詞也多是流露出保家衛國的英雄主義精神。在辛棄疾留下的詩詞中,有一首詩特別棒,暗藏玄機!
  • 辛棄疾最不豪放的一首詞,末尾1句是人生第3境界,人一生要讀一次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最著名的豪放派詞人,也許正因為經歷和性格的原因,才使得辛棄疾的詞豪邁雄宏,在以婉約風格為主的詞壇開闢出了另一片新天地。辛棄疾的詞多詠祖國河山之壯美,多嗟世道政局之多變,筆觸大氣有力卻不失細膩。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由於年幼生長於金國,目睹了金國統治下,漢人所遭受的屈辱,終辛棄疾一生都希望能夠光復宋朝。
  • 詞中王者辛棄疾.
    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三十五歲的辛棄疾已南歸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