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的作用
醫學是關乎生命與健康的學問。學了醫學才有可能成為醫生,那麼,醫生的作用當然是治病救人,維護老百姓的健康。
關於醫生的作用,有人如此定義:我們所有人的歸宿都是火葬場,全在排隊,醫生的作用就是防止有人插隊,時不時的把人從隊伍裡拎出來往後面排排,當然,有的實在拎不動的也只能隨他了!
從中醫來分析,醫生是所有病人健康的「守門人」。醫生可以做到兩件事,其一是幫助已經患病的人祛除疾病的痛苦;其二是幫助尚未患病的人扶起正氣,預防疾病的發生。簡單來說,醫生既是治已病的,也是治未病的。
我的觀點是,醫生應該在「治未病」上發揮更大的作用。但現代醫療偏重於治已病。不少病人都認為,生病了才去求醫。若沒生病,求醫幹什麼?!
這個觀點實在是顛倒了。
應該是未生病時先去求醫,請醫生幫助我不生病。若一旦生病了,再去求醫就已經晚了。醫生只能幫助我們暫時緩解病痛,至於導致疾病的原因,醫生無力幫助我們。只能是我們自己去改正。
有的人一有不舒服,就想著找醫生。我的建議是,不要動不動就求醫,特別是動不動就濫用西藥。一些小的不適其實源於生活習慣,若能積極調整生活習慣,特別是調節飲食、起居和運動,保持心情舒暢,小病自然消失。若胡亂求醫,可能會過度治療,也可能會藥不對證,終不如自己小心保養。
疾病不好治,因為生病的原因不容易消除。中醫強調治本,病因為本,病狀為標。比如,長期生悶氣導致乳腺增生,醫生的醫術再高明,但病人依然生著悶氣——症狀不能緩解,這不是醫生能解決的。不管是什麼疾病,一定要找到病因,還要馬上避免掉,然後求醫,療效必高。
俗話說:求醫不如求己。作為病人,沒有健康理念,也不懂得生命,應該如何求己呢?我的觀點是,這是醫生應該普及的理念。
作為一個中醫人,其作用不但是治病,更在於傳播中醫的正信正念,讓人不生病。我認為,這才是中醫人最有價值的所在。畢竟,一個中醫人的精力有限,一輩子治不了多少個病人,但如果能在臨床工作之餘多多傳播中醫理念,那麼,可以幫助無限多個病人,這樣的價值難道不值得肯定嗎?
我每天所努力的,正是這個方向。我自認為,這才是我作為一個中醫人最有價值的地方。我會不懈努力,傳播更多更好的中醫養生理念,幫助讀者們都不生病,使天人無病,這是我的至高追求。雖然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但「知其不可而為之」,這也是聖人的態度。(董洪濤)